基本信息
公父文伯 | 備註 |
---|
姓 | 姬 |
---|
氏 | 公父 |
---|
名 | 歜 |
---|
別名 | 公甫文伯 |
---|
諡號 | 文 |
---|
時代 | 春秋 |
---|
國家 | |
---|
父 | |
---|
母 | |
---|
基本資料
公父文伯(公甫文伯),名歜(音處),又曰公父歜,又曰
公父文伯(公甫文伯),謚曰文;
敬姜之子,
季康子之從叔。
季氏譜系
公子友(
魯莊公二十五年),字閔元,又曰
季子,又曰成季友,又曰成季,謚曰成,魯上卿,
魯莊公(姬同)之母弟。
季悼子,名紇,季武子之庶子(妾之子也),又曰
悼子,又曰悼子紇,謚曰悼(早夭)。
季平子,又曰季孫平子,季悼子之子也,名如意,又曰季孫如意,又曰平子季孫,又曰季氏,謚曰平。
敬姜(謚曰敬),
公父穆伯之妻,莒女,季康子之從祖叔母(季桓子之弟之母)。
公父文伯(公甫文伯),名歜(音處),季康子之從叔,敬姜之子,又曰公父歜,又曰
公父文伯(公甫文伯),謚曰文。
文獻記載
文伯出學而還歸,敬姜側目而盼之。見其友上堂,從後階降而怯行,奉劍而正履,若事父兄。文伯自以為成人矣。敬姜召而數之曰:“昔者
武王罷朝,而結絲襪絕,左右顧無可使結之者,俯而自申之,故能成王道。桓公坐友三人、諫臣五人、日舉過者三十人,故能成伯(音霸)業。
周公一食而三
吐哺,一沐而三捉髮,所執贄而見於窮閭隘巷者七十餘人,故能存周室。彼二聖一賢者,皆霸王之君也,而下人(禮賢下士)如此。其所與游者,皆過己者也。是以日益而不自知也。今以子年之少而位之卑,所與游者,皆為服役。子之不益(益,進也),亦以明矣。”文伯乃謝罪。於是乃擇嚴師賢友而事之。所與游處者皆黃耄倪(音尼,老者齒落再生之齒)齒也,文伯引衽攘卷而親饋之。敬姜曰:“子成人矣。”君子謂敬姜備於教化。詩云:“
濟濟多士,文王以寧。”此之謂也。
魯公甫文伯死,其母不哭也。季孫聞之曰:「公甫文伯之母,貞女也。子死不哭,必有方矣。」使人問焉,對曰:「昔,是子也,吾使之事
仲尼。仲尼去魯,送之,不出魯郊;贈之,不與家珍。病,不見士之視者;死,不見士之流淚者。死之日,宮女縗絰而從者十人。此不足於士,而有餘於婦人也。吾是以不哭也。」詩曰:「乃如之人兮,德音無良」。
季康子問於公父文伯之母曰:「主亦有以語肥也。」對曰:「吾能老而已,何以語子。」康子曰:「雖然,肥願有聞於主。」對曰:「吾聞之先姑曰:『君子能勞,後丗有繼。』」子夏聞之,曰:「善哉!商聞之曰:『古之嫁者,不及舅姑,謂之不幸。』夫婦,學於舅姑者也。」
注釋:
1. 季康子,魯宗卿,名肥。
2. 公父文伯之母,敬姜,齊侯之女,謚敬,姓姜。敬姜,季康子之奶奶。
3. 先姑,敬姜之婆婆(此時,其婆婆已去世,故曰先姑)。
4. 君子能勞,後丗有繼。“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之意。繼,嗣也,繼嗣其爵位。
5.卜商,字夏,
孔子弟子(參見《
史記.孔子弟子列傳》)。古人名和字之意義相聯,卜商之名字,取其夏商周之夏商之意。“幼,名;冠,字;五十以伯仲;死,謚;周道也”。古人不成人,稱名;成人,稱字(是否成人,孔子對其有明確定義,參見《
論語》孔子論成人)。其字“夏”上加“子”者,敬上加敬之意。
6.商聞之曰。自稱己名“商”,謙辭。按:古人稱謂,內外有別。自稱,則稱己名;稱呼他人,則使用敬辭,諸如稱他人之字、先生、老師等。夫婦之稱謂:在內,丈夫稱呼自己妻為“夫人”;在外,丈夫稱呼自己妻為“
糟糠、
賤內”之類。
7.舅姑。古代,兒媳稱呼自己的公公和婆婆作舅姑,禮數(親疏尊卑關係)相類於對待自己的舅舅和姑姑。
8.夫婦,學於舅姑者也。此處“夫”,發語詞。
《國語.魯語》
公父文伯飲南宮敬叔酒,以露睹父為客,羞鱉焉小,睹父怒,相延食鱉,辭曰:「將使鱉長而後食之。」遂出。文伯之母聞之,怒曰:「吾聞之先子曰:『祭養屍,饗養上賓。』鱉於何有?而使夫人怒也!」遂逐之。五日,魯大夫辭而復之。
注釋:
2. 羞鱉焉小。羞,美食。南宮敬叔請客,吝嗇,用小鱉待客。
3.相延食鱉。延,讓也。
4.先子,文伯之父(已死,故稱“先”)。
5.而使夫人怒也。“夫”,此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