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86年

公元686年,唐武則天垂拱二年,中國尚處於封建社會的繁盛階段,國富力強,影響著世界,對世界文化的發展起到了巨大作用,一些國家紛紛效仿唐朝做法,尤以日本、韓國、印度等國家為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公元686年
  • 別名:唐武則天垂拱二年
  • 事件:安北都護府,蓮花寺,渭陽城
  • 紀事:頒行兆人本業。新羅求禮典詞章
事件,紀事,頒行《兆人本業》,新羅索求禮典詞章,其他事件,太后復稱制,置銅匭,任用酷吏,阿史那斛瑟羅襲繼往絕可汗號,慶山踴出,黑齒常之拒突厥,拔安西四鎮,狄仁傑入朝,

事件

安北都護府,開始稱為瀚海都護府,龍朔三年(公元663年)移燕然都護府於回紇本部(蒙古國今杭愛山東端),總章二年(公元669年)改名。轄境約相當蒙古國和俄羅斯西伯利亞南部一帶。垂拱二年(公元686年)移置內蒙古
漳州——在泉、潮二州之間移出建一個州,今雲霄東畔江溪如同河南上黨之漳河,故將此江名為漳江,在漳江邊建一州故州名曰漳州。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十二月寫奏章向朝廷上疏《請建州縣表》在中書令裴炎,御史王求禮,大臣狄仁傑類師德等贊同和支持下,於垂拱四年戌子年(公元688年)六月二十九日下旨建州,州址在今雲霄縣火田西林村。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首批4A級旅遊景點。地處市區西街,始建於唐武則天垂拱二年(686年),原名“蓮花寺”,唐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唐玄宗下令全國各州建一座開元寺,遂改為現名。
唐時,屬會稽郡及越州。高宗儀鳳二年(公元677年),劃諸暨會稽部分地置永興縣。武后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復分諸暨縣之吳寧故地入東陽縣。光啟三年(公元887年),諸暨改稱暨陽。五代屬吳越國越州東府。吳越王天寶三年(公元910年),復名諸暨
黃絲橋古城——位於縣城正西24公里處,古稱渭陽城,始建於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當時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
彭州——時有彭州,昔號小成都,城市繁華錦不如,彭州早在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於此置彭州,彭州園即由此得名。
章元年(公元686年)滅高句麗,在平壤設定安東都護府
太后下詔復政於皇帝,睿宗不敢受。李孝逸被武承嗣(則天侄)所譖,左遷施州(治今湖北恩施)刺史。命鑄銅匭,接受言事和訴冤者。時太后疑天下陰謀反對者多,作用酷史索元禮、周興、來俊臣等。來俊臣與萬國俊派兵撰《羅織經》,專事陷害無辜。麟台正字陳子昂上疏諫興大獄,不聽。派兵接應撤出安西四鎮戍兵(據出土《汜德達告身》)。以繼往絕可汗子斛瑟羅襲可汗號,統率五弩失畢部落。

紀事

頒行《兆人本業》

垂拱二年(六八六)四月七日,則天召集文學之士周思茂等撰《兆人本業》,頒行於世。書共三卷,已佚,內容包括農俗農事及四時種蒔之法等,供州縣官吏指導農民作業之用。唐代曾把每年二月一日進呈《兆人本業》定為制度,對後世勸農制度也有一定影響。按:諱“民”為“人”,故“兆人”即“萬民”。

新羅索求禮典詞章

垂拱二年(六八六)二月十四日,新羅王金政明遣使來唐,索求《禮記》並雜文章。唐以吉凶要禮及有關規誡詞章共五十卷給之。

其他事件

太后復稱制

垂拱二年(六八六)正月,則天還政於皇帝。睿宗知太后非誠心,奉表固讓,太后復臨朝稱制。

置銅匭

垂拱二年(六八六),魚保宗上書請置匭(諫議箱),以受四方之書。三月八日,則天令鑄銅匭四,塗以方色。青匭在東,曰延恩,獻賦頌,求官位者投之;丹匭在南,曰招諫,言朝政得失者投之;白匭在西,曰申冤,有冤抑者投之;黑匭在北,曰通玄,言天象災變及軍機密計者投之。每日置之於朝堂,以收天下表疏。因有攻訐陰私和謗訕朝政之表疏,則天遂令正諫、補闕、抬遺官充使監察投狀,然後方許進封。此制延續至五代。魚保宗曾教徐敬業作刀車及弩,人告保宗所作兵器殺傷官軍甚多,保宗伏誅。

任用酷吏

則天稱制,知宗室大臣人心不服,自徐敬業起兵反,尤疑天下多叛己,垂拱以後,遂大興告密之風,任用酷吏,誅殺立威。凡有告密者,臣下不得問,皆給驛馬、五品食,則天親自召見,授官爵不等,所言不實亦不罪。於是,四方告密者蜂起。則天將被告交付酷吏,酷吏競造訊囚酷法以邀功。時有酷吏來俊臣、周興、丘神績、索元禮、侯思止、萬國俊等。彼等造定百脈、突地吼、死豬愁,求破家等酷刑,被告不勝毒楚皆自誣。酷吏索元禮訊一人,必令誣引數十百人。來俊臣私養無賴數百人,專事告密,欲陷一人,令數處俱告,事狀如一。俊臣並與萬國俊撰《羅織經》數千言,教其徒誣陷無辜。酷吏本性殘忍,即遇赦令,亦令獄卒先殺重囚,然後宣示。則天多次賞賜以張其權,因此,天下惶恐,人人自危。

阿史那斛瑟羅襲繼往絕可汗號

垂拱二年(六八六),西域局勢緊張,安西四鎮危急,唐欲征西突厥十姓部落助守碎葉等鎮,時興昔亡可汗已被遣征東突厥及鐵勒部落,稽留於甘、涼州一帶,九月十日,唐遂擢西突厥繼往絕可汗阿史那步真之子斛瑟羅為右玉鈐衛將軍,襲可汗號,統率五弩失畢部落,以助唐軍。

慶山踴出

垂拱二年(六八六),地殼變動,雍州新豐縣(今陝西臨潼縣東南)東南有山踴出,改新豐為慶山縣,四方畢賀。有俞文俊上書,言此乃女主處陽位,反易剛柔,地氣塞隔,山變為災,並非慶事。勸則天修德答天譴。則天怒,流之於嶺外。

黑齒常之拒突厥

垂拱二年(六八六),突厥入寇,右鷹揚衛大將軍黑齒常之拒之。至兩井,遇突厥三千餘人。突厥見唐兵,皆下馬擐甲,常之以二百餘騎沖之,突厥潰奔。日暮又大至,常之令營中燃火,又於東南燃火,突厥疑有唐兵相應,夜遁。

拔安西四鎮

調露元年(六七九),唐復置安西四鎮後,西域相對平靜數年。
武則天在平定徐敬業之亂以後有意籠絡人心,顯示其“務在仁不在廣,務在養不在殺,將以息邊鄙,休甲兵,行乎三皇五帝之事者也”。垂拱二年(686)十一月,武則天下令拔安西四鎮。武則天拔安西四鎮並不是捨棄邊疆不要,而是撤回鎮將防人,把防務交給忠實於唐朝的羈縻府、州長官來負責,從而減輕一些財政和人力負擔。

狄仁傑入朝

垂拱二年(六八六),右台監察御史郭翰巡察隴右道,所至州縣,官吏多有不法,唯入寧州(今甘肅寧縣)境,百姓歌刺史狄仁傑美德者盈路。翰薦仁傑入朝,征為冬官侍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