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2年是指中國紀年652年,唐高宗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永徽三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652年
- 年份: 永徽三年
- 歷史大事:置祁連州安置吐谷渾眾
- 時期:唐高宗時期
公元652年一般指本詞條
652年是指中國紀年652年,唐高宗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永徽三年。
公元前652年,按中國傳統紀年是己巳年(蛇年),是在公元元年以前。公元前是一種紀年法,叫公元紀年,也稱公曆紀年,或基督紀年,它以相傳的耶穌基督誕生年即公元元年作為歷史算起,在中國公元元年正好是西漢平帝元始元年。以公元元年為...
公元7世紀,穆罕默德復興的伊斯蘭教興起。公元635年,阿拉伯軍隊征服敘利亞。公元652年,阿拉伯軍隊征服波斯帝國。當阿拉伯帝國過渡到封建社會的倭馬亞王朝時,王朝統治者對歐洲的欲望比任何時期都要強烈!尤其是對當時東羅馬帝國的首都黑海城市...
“慈恩寺大雁塔”,位於距西安市區4公里的慈恩寺內,始建於公元652年,相傳是慈恩寺的第一任主持方丈玄奘法師(唐三藏)自天竺國歸來後,為了供奉和儲藏梵文經典和佛像舍利等物親自設計並督造建成。唐高宗和唐太宗曾御筆親書《大唐三藏...
在薩珊王朝統治期間(公元226年—公元652年),阿胡拉·馬茲達和安哥拉·曼紐都被認為是“永恆存在”之神的後人。相傳“時間”之神把權利賜予了長孫,而安哥拉·曼紐則費勁心機搶在了自己兄弟前降世,因此獲得了數千年的統治權。波斯...
經李世民君臣二十三年的努力,社會安定、經濟恢復並穩定發展,對外武功顯赫,至公元652年(唐高宗永徽三年),人口達到三百八十萬戶,奠下了唐高宗、武則天、唐玄宗年間大唐盛世的基礎,史稱貞觀之治。[13] ...
公元7世紀 中國醫學家已開始廣泛套用海藻、昆布、海蛤等製成丸散,治療地方性甲狀腺腫。 中國開始使用汞錫銀合金作為齒科的填充劑。 公元652年 中國醫學家孫思邈的《千金要方》成書,這是較早的臨床醫學百科全書。書中記載有用羊肝、豬...
唐太宗縱囚歸獄:唐太宗貞觀六年(公元652年)十二月,唐太宗把死刑犯釋放回家,規定他們來年秋天再歸獄接受死刑。結果第二年秋天犯人們果然都按時歸獄。後來太宗赦免了全部的犯人。縱囚,釋放犯人。何易:何易於。唐時益昌縣令,廉潔...
“慈恩寺大雁塔”,位於距西安市區4公里的慈恩寺內,始建於公元652年,相傳是慈恩寺的第一任主持方丈玄奘法師(唐三藏)自天竺國歸來後,為了供奉和儲藏梵文經典和佛像舍利等物親自設計並督造建成。唐高宗和唐太宗曾御筆親書《大唐三藏聖教...
日本大化革新後至公元10世紀實行的土地制度。公元646年(大化二年)革新詔書頒布後,將豪族土地和依附於豪族的部民收歸國有,成為公地、公民。繼又仿照中國唐代的均田制,實行班田法和租庸調製,公元652年(白雉三年)頒行。公元701...
三年(壬子,公元652年) 散騎常侍房遺愛尚太宗女高陽公主,公主驕恣甚,房玄齡薨,公主教遺愛與兄遺直異財,既而反譖遺直。遺直自言,太宗深責讓主,由是寵衰;主怏怏不悅。會御史劾盜,得浮屠辯機寶枕,雲主所賜。主與辯機...
壠圩圖山遺址,唐代南詔國前期的重要遺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雲南巍山廟街鄉壠圩村北壠圩圖山上。南詔(738—902)是雲南古代少數民族建立的地方政權。該城始建於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是南詔統一六詔立國前的政治中心。...
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太子名忠,為避其名諱,將太子中郎將改稱太子旅賁郎,左右郎將改稱翊軍郎。太子李忠被廢后,仍恢復舊官稱。太子中郎將,唐代太子東宮軍事職官名稱。太子東宮設十率府,其中左右內率等府下統親、勛、...
烏衣橋始建於唐永徽三年(652年),為單孔石拱,呈東西向,至今已有1361年的歷史。期間,經過多次修繕。清末,東下塘道路改造時,拱橋曾改為平板石橋。烏衣巷原是一條小河浜,後填浜成巷。現東側荊溪福院,西側荊溪人家,將其夾成南北...
大雁塔是西安一處影響力極大的名勝古蹟。大雁塔始建於公元652年,玄奘法師為供奉從印度帶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經典所建的大雁塔是陝西省省會西安市的標誌性的建築,是古城西安的象徵。園區植物 園區的植物景觀以雲杉為常青樹,銀杏為...
唐代著名醫藥學家孫思邈著的《千金方》(公元652年)藥書中還講到用磁石等製成的蜜丸,如經常服用可以對眼力有益。北宋何希影著的《聖惠方》(公元1046年)醫藥書中又講到磁石可以醫治兒童誤吞針的傷害,這就是把棗核大的磁石,磨光鑽孔...
褚遂良被貶案,發生在顯慶二年。案件記載 褚遂良博通經史,善書法,尤工隸書。在太宗朝,歷任起居郎、諫議大夫、大理卿、中書令(宰相)等官職。他有見識,善於諫爭,太宗頗信賴他,為貞觀名臣。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太宗病重,...
公元七世紀,一個大唐的僧人踏上了絲綢之路,他要前往遙遠的西方,尋求佛法。大漠雪山,他命懸一線,城堡森林,他九死一生,懷著堅定的信念,他終於抵達心中的聖地。十九年時間,一百一十個國家,五萬里行程,在異國的土地上,他被奉為...
永徽三年(公元652年)十一月,房遺愛謀反事發,高宗命長孫無忌審理其案,長孫無忌欲因其事誅李恪,以絕眾望。房遺愛得知其意,便誣稱吳王恪與之同謀,希望能象紇乾承基舉告太子承乾謀反那樣,將功折罪得免其死。永徽四年二月,...
唐高宗上元元年(公元674年)十一月,箕州錄事參軍張君澈等誣告刺史蔣王李惲及其子汝南郡王李煒謀反。蔣王李惲為唐太宗第七子,貞觀五年(公元631年)封郯王,貞觀十年改封蔣王、安州都督,賜實封八百戶。永徽三年(公元652年),任梁州都督...
大雁塔坐落在西安市和平門外4公里的慈恩寺內,原名慈恩寺塔,建於永徽三年(公元652年),是唐高宗李治為安置玄奘由印度帶回的經籍而專門建造的。小雁塔則坐落在西安市南約1公里的薦福寺內,因為規模小於大雁塔,並且修建時間偏晚一些,...
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張君政因病辭世在韶州別駕任內。此時,張君政次子張子胄已經官拜越州剡縣令(今浙江紹興嵊縣)。張君政辭世後,張子胄一直沒有搬家,他的夫人姚氏及三個兒子張弘藏、張弘毅、張弘智始終留在曲江,自己隻身...
張子胄(616—684),韶州曲江(今屬廣東)人,張君政次子,唐朝名相張九齡的祖父。唐初曾任越州剡縣令(今浙江紹興嵊縣)。人物生平 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張君政因病辭世在韶州別駕任內。此時,張君政次子張子胄已經官拜越州...
鏡泊湖在《漢書·地理志》中,被稱為湄沱河,唐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2年),稱阿卜河(又名阿卜隆湖),後稱呼爾海金,唐玄宗開元元年(公元713年)稱呼汗海,明志始稱鏡泊湖,清稱畢爾騰湖,今仍稱鏡泊湖;公元755年,渤海國從...
大雁塔原稱慈恩寺浮圖。經歷千辛萬苦取回佛經的玄奘法師以“恐人代不常,經本散失,兼防火難”並妥善安置經像 西安市大雁塔保管所 舍利為由,擬於慈恩寺正門外造石塔一座。遂於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三月附圖表上奏,唐高宗由於...
唐太宗縱囚歸獄:唐太宗貞觀六年(公元652年)十二月,唐太宗把死刑犯釋放回家,規定他們來年秋天再歸獄接受死刑。結果第二年秋天犯人們果然都按時歸獄。後來太宗赦免了全部的犯人。縱囚,釋放犯人。何易:何易於。唐時益昌縣令,廉潔...
據史書記載,永徽三年(公元652年),因李元嬰在貞觀年間曾被封于山東省滕州故為滕王,且於滕州築一閣樓名以“滕王閣”,滕王李元嬰在滕州因驕縱失度,後遷蘇州刺史,次年又轉任洪州都督,到南昌後依舊帶著一班僚屬及歌舞伎終日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