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詞條高度概括了自公元前25世紀起,世界醫學發展史、醫學傳播史上發生的大事記,包括醫學、藥學、病理學、解剖學等等方面的內容。
公元前~公元元年,公元元年~公元1000年,公元1000年~公元1700年,公元1701年~公元1900年,公元1901年~,
公元前~公元元年
公元前25世紀前 中國已經開始在醫藥中使用酒。
公元前18世紀
巴比倫漢謨拉比法典載有醫療事故懲罰條例。
埃及史密斯氏紙草書中記有創傷處理的方法。
公元前16世紀 埃及埃伯斯氏紙草書中記有多種疾病和藥物。
公元前11世紀前
中國甲骨文中有人體解剖部位名稱和多種疾病的描述,並有除蟲、沐浴等記載。
中國設有“病小臣”,這是有紀錄的最早的醫療行政機構。
《尚書·說命》中已有對服藥後的反應與疾病關係進行的論述。
中國商都設有下水道。人們已經知道講究衛生,注意住宅、身體、飲食清潔,以及用石、骨、青銅等製作衛生和醫療用具。
公元前10世紀前後
中國《周禮》中記載,設醫師掌管醫藥衛生,每屆年終統計醫師治癒或死亡的人數,並予獎罰。這是最早的醫療考績記載。
《周禮》分醫學為食醫、疾醫、瘍醫、獸醫,這是最早的醫學分科。
據《周禮》、《札記》等記載,中國在春秋時期已經對四季氣候變異引起的多發病與疫病流行有一定的認識。
公元前6世紀 印度《阿輸吠陀》中已把醫學分為八個科目。
公元前581年 據《左傳》記載,中國秦代已認識到狂犬的危害。
公元前541年 中國提出陰、陽、風、雨、晦、明的“六淫致病學說”,這是最早的病因理論。
公元前4世紀
中國醫學家扁鵲在世,其診病已用望、聞、前後問、切等方法,尤長於望診和脈診。他在治療上已用針灸、按摩、湯藥等多種方法,有救治“屍厥”(假死)成功的記載。他提出的“六不治”準則中的“信巫不信醫不治”,突出說明他的醫療實踐已與巫醫徹底決裂。
中國醫書《五十二病方》強調預防破傷風,對腹股溝疝的治療已創用疝帶和疝罩,並有簡單的手術修補。對肛門痔漏論述詳實,手術和非手術療法豐富。已開始使用水銀製劑治療皮膚病。
中國醫書《足臂十一脈灸經》、《陰陽十一脈灸經》為現存最早記載經脈學說的文獻。書中已有湯、散、丸、藥酒等劑型。
中國醫書《導引圖》為現存最早的醫療體育圖。
希臘醫學代表人物希波克拉底行醫,但《希波克拉底文集》則為後人所作,成書於三世紀。
公元前3世紀前後
中國《山海經》成書,其中記載有關藥物百餘種,並敘述數十種疾病的治療和預防方法。
中國《內經》成書,奠定了中醫理論基礎,比較全面而系統地論述了臟腑、經絡、營衛氣血以及病因、病機、疾病認識、治則治法、養生保健,並批判了鬼神致病的落後觀念。
中國已經有法醫學的內容記載,主要包括活體及現場和屍體的勘查等。
中國秦朝設病人坊,收容麻風病人。
古希臘在亞歷山大里亞建立醫學校。希羅菲盧斯和埃拉西斯特拉圖斯進行了早期的解剖學(包括人體)和生理學研究。
印度阿育王建立了18個醫療中心,這是醫院的雛形。
約公元前2世紀 西漢名醫淳于意在世。《史記》中詳細記載了其生前針對漢文帝詔問所述的25例病案,史稱《診籍》,是中國現存最早的醫案。
公元前1世紀 印度阿輸吠陀學派的外科代表著《妙聞集》開始成書。
公元元年~公元1000年
公元5年 中國開設“本草待詔”一職,徵集國內通曉方術、本草的學者,為之後的《神農本草經》成書創造了條件。
公元16年 中國《漢書》載王莽誅翟義之徒,使太醫尚方與巧屠共同解剖其屍體,“度量五臟,以竹筵導其脈,知其終始,雲可以治病”。說明進行人體解剖的目的是為了發展醫學。
公元27年 中國《論衡·解除篇》中提出蚤、虱有吸血之害。
公元30年 羅馬切爾蘇斯著百科全書,其中醫書八卷流傳後世,記載了羅馬時代的醫學成就。
公元1世紀 印度阿輸吠陀學派內科代表著作《司羅迦集》成書。
公元2世紀初
中國鄭玄《周禮注》記載有用升華法煉製外科用藥的方法。
中國名醫華佗約在此時開始套用酒服麻沸散進行全身麻醉,並在麻醉下施行開腹術。他還提出了一種模仿虎、鹿、熊、猿、鳥動作的醫療體育法——“五禽戲”。
公元162年 中國《後漢書》載隴右軍中大疫,死者十之三四,皇甫規親入庵盧巡視。庵盧就是野戰傳染病醫院的前身。
公元210年 中國張仲景著《傷寒雜病論》。確立了中醫辨證論治、理法方藥的臨床診治體系,為中醫臨床醫學奠定了基礎。
公元2世紀下葉 羅馬人加倫研究動物解剖和行醫,他倡導的醫學體系統治了整個歐洲中世紀醫學。
約公元256年 中國現存最早的針灸學專著,皇甫謐撰《針灸甲乙經》成書。
公元3世紀中 王叔和《脈經》成書,這是中國第一部切脈診斷專書。
公元4世紀初 中國葛洪撰《肘後方》,首次描述了天花在中國的流行;論述了沙虱(恙蟲)病及套用蟲末外敷、內服預防恙蟲病的方法;提出用咬人狂犬的腦髓外敷被咬者傷口,以防治狂犬病發作。其《抱朴子·內篇》所述的煉丹法涉及幾十種藥物,並記述了一些化學反應的可逆性及金屬的取代作用,被尊為化學之鼻祖。
公元4世紀 羅馬君士坦丁帝改信基督教,遷都拜占庭,下令在東方大城市興建醫院。
公元392年 據中國《晉書·魏詠之傳》記載:唇裂修補手術取得成功。
公元420年 中國胡洽居士著《百病方》,其中載有用水銀製劑作利尿藥。
公元491年 中國《南史》記載:吳興大水,其貧病不能立者,有人立廨收養,給衣給藥。這被認為是中國私立慈善醫院的最早形式。
公元514年 中國針灸傳入朝鮮。
公元550年 中國針灸傳入日本。
公元610年 中國巢元方等編撰《諸病源候論》,這是中國第一部病因病理學專著。該書還載有腸吻合術、大網膜結紮切除術、血管結紮術等外科手術方法和步驟。
公元624年 中國唐代繼南北朝、隋朝之後,在京城成立太醫署,分醫學為醫師、針師、按摩師、咒禁師四科。各設博士、助教以教授醫學。醫師又分體療(內科)、瘡腫(外科)、少小(小兒科)、耳目口齒與角法等專科。其教材、學制、考核均較先進,是中國歷史上規模較大的醫科學校。
公元7世紀
中國醫學家已開始廣泛套用海藻、昆布、海蛤等製成丸散,治療地方性甲狀腺腫。
中國開始使用汞錫銀合金作為齒科的填充劑。
公元652年 中國醫學家孫思邈的《千金要方》成書,這是較早的臨床醫學百科全書。書中記載有用羊肝、豬肝煮汁治夜盲症;用龜甲治佝僂病;用穀皮、赤小豆等煎湯防治腳氣病。書中多處強調水腫病人忌鹹、斷鹽、勿鹽。引述前人論述消竭病(糖尿病)小便至甜的結論,並強調禁灸與防止化膿性感染等。記述了下頜脫臼手法復位、導尿術、食管異物剔除術等,並繪製彩色經絡穴位掛圖。
公元659年 中國唐高宗接受蘇敬等人建議,令各地將所產的地道藥材並繪圖送京,由蘇敬等人據之對前代本草著作進行修訂,公元659年成書,名曰《新修本草》,並由政府頒行全國。
公元820年 據中國《全唐詩話》記載,此時眼科已能裝假眼,以珠代之。
公元841年 中國藺道人撰《理傷續斷方》,所述肩關節、髖關節脫臼的手法復位,四肢及脊柱骨折的手法、手術復位及夾板固定的方法和步驟,達到符合人體生理、解剖的正確復位。
公元847年 中國昝殷著《經效產寶》,為中國現存最早的婦產科專著。
公元936年 中國和凝父子著《疑獄集》,為法醫學之始。
公元937年 據中國《太平廣記》記載,此時能以刀針割治癭瘤(甲狀腺腫)。
公元947年 契丹主患熱病,以冰罨貼胸腹四肢,為中國冰罨療法之始。
公元951年 據中國《太平廣記》記載,此時臨床開始使用鼻飼給藥。
公元9~10世紀 伊斯蘭政權在中東、北非及西班牙多處興建醫院。
公元10世紀中 遼墓出土有植毛牙刷柄,說明已將隋唐用楊枝清潔牙齒的方法進行了改進。
公元1026年 中國王惟一撰《銅人腦穴針灸圖經》,次年又主持鑄造等身針灸銅人兩具,為最早的針灸教學模型。
公元1075年 中國《蘇沈良方》首載秋石製取法,為最早的性激素製劑。
公元1086年 中國《說苑》記述銀作鍍金工人為水銀所熏引致頭手俱顫,以及賈谷山採石人為石末傷肺等職業病。
公元1000年~公元1700年
公元1000年左右 阿拉伯人間維森納吸收希臘和東方醫學傳統,集阿拉伯醫學之大成,所著《醫典》為中世紀經典。
公元11~12世紀 建立於九世紀前的義大利薩勒諾醫學校,吸收希臘及阿拉伯醫學,開始擺脫宗教束縛,轉向實用教育。
公元1170年 中國洪遵刊《洪氏集驗方》,首次記述同種異體骨移植術。
公元12世紀30年代
南宋臨安(今杭州)每逢新春,有淘渠,沿門清理地溝;並建有每日掃除街道垃圾及清除住戶糞便等公共衛生制度。
中國竇材的《扁鵲心書》中首次記載了用山茄花(曼陀羅花)和大麻花可用作全身麻醉劑。
公元12~13世紀
在法國巴黎、蒙彼利埃、義大利博洛尼亞、帕多瓦和那不勒斯,先後成立大學,傳授希波克拉底和加倫醫學。
日耳曼王腓德烈二世規定,醫生要接受正規訓練,要學習人體解剖。這標誌人體解剖在局部地區開禁。
公元1237年 陳自明著《婦人良方大全》,為中國現存最早的婦科專著。
公元1247年 中國宋慈撰《洗冤錄》,為中國現存較早的法醫學專著。包括人體解剖、法醫檢查、鑑別中毒、急救等內容,國外有多種譯本。
公元1330年 蒙古族醫學家忽思慧撰《飲膳正要》,這是中國第一部營養學專著。
公元1331年 中國李仲南撰《永類鈐方》。首次提出“俯臥拽伸”復位法治療脊柱骨折。指出膝關節“半伸半屈”最有利於髕骨骨折之整復。
公元1337年 中國危亦林著《世醫得效方》,首創“懸吊復位法” 治療脊柱骨折。
公元1346年 歐洲鼠疫大流行開始,許多地方自發採取隔離措施,教會逐漸同意屍檢以查明死因。
公元1348年 威尼斯首創40天檢疫制,意在阻止鼠疫自海路入口。
公元1537年 教皇正式批准用人體解剖教學。
公元1541年 德國人科爾杜斯出版《配藥指南》,為第一部系統藥典。
公元1543年 維薩里著《人體構造論》出版,配有精美插圖,這是第一本較準確人體解剖學。
公元1546年 義大利人弗拉卡斯托羅發表《論傳染》,認為傳染病由活的“病芽”傳播,主張檢疫、隔離和消毒。
公元16世紀上半葉 瑞士醫生帕拉切爾蘇斯倡導化學藥物,強調疾病系外因侵及特殊器官而致病,首先描述礦工疾病。
公元1554年 中國薛鎧著《保娶撮要》,創用燒灼斷臍法預防嬰兒破傷風
公元1567年 俞茂鯤《痘科金鏡賦集解》載,安徽太平縣以接種人痘法預防天花,後逐漸傳至全國。
公元1578年 中明朝著名醫學家李時珍完成巨著《本草綱目》,該書取材廣博、藥品眾多,同時還包括了相當豐富的自然科學的知識。
公元17世紀 英國錢伯倫家族發明早期產鉗,但秘不外傳。
公元1610年 德國人特勞特曼進行剖腹產手術成功,這是第一例有確切記錄的剖腹產術,但產婦於25天后死亡。
公元1614年 義大利人聖托里奧發表《論醫學測量》,開創醫學定量實驗,並創製許多儀器。
公元1617年 中國陳實功的《外科正宗》中記述了設計精巧的鼻息肉摘除術、氣管縫合術等。
公元1628年 英國人哈維發表《心臟運動論》,論證了血液循環原理,開創了現代生理學。
公元17世紀下葉 英國人西德納姆倡導臨床觀察,強調疾病的鑑別和分類,這標誌著近代臨床醫學的興起。
公元1681年 康熙皇帝詔令全國推廣人痘接種以預防天花之流行。
公元1683年 荷蘭東印度公司醫生瑞尼介紹中國針灸術到歐洲。
公元1694年 德國醫生甘佛氏介紹中國針灸術到德國。
公元1700年 義大利人拉馬齊尼發表《論工匠的疾病》,介紹了50餘種職業的疾病,並提出個人防護方法。
公元1701年~公元1900年
公元1701年 荷蘭人布爾哈維在萊頓大學開創臨床教學,通過學生將開創臨床教學,通過學生將臨床思維傳至歐洲各處。
公元1717年 中國人痘接種術傳入土耳其。英國公使夫人蒙塔古在土耳其學得人痘接種術,為子女和皇家子女接種以預防天花取得成功,人痘接種術傳入英國。
公元1721年 波爾斯東在美國首先推廣中國人痘接種術。
公元1747年 英國人林德在航海中對船員進行臨床實驗,證明柑橘(內含維生素c)的抗壞血病效果。
公元1761年
義大利人莫爾加尼發表《疾病的位置與病因》,由此疾病概念深化到病理層次。
奧地利人奧恩布魯格著書介紹胸部叩診法,但半世紀後才得到推廣。
公元18世紀下葉 英國人亨特從事動物實驗並行醫,被視為科學外科學的奠基人。
公元1778年 奧地利人梅斯默在巴黎用催眠法為人治病。
公元1779年 德國人弗蘭克著《醫務監督的完整體系》第一卷出版,被視為公共衛生學奠基著作。
公元1793年 法國人皮內爾開始改革將社會不安定分子(包括精神病人)鎖禁精神病院的作法,從此“瘋人”逐漸被視為病人而接受醫學服務。
公元1796年 英國人詹納證明牛痘的預防效果。
公元1806年 由鴉片中提取出嗎啡,由此開始從天然藥物中提取有效成分的作法,使藥物的精確研究成為可能。並開闢了工業製藥的途徑。
公元1816年
法國人馬讓迪的《生理學綱要》出版。他強調實驗,鄙棄思辯的思想,幫助醫學研究走上科學道路。他的藥物研究被視為實驗藥理學的開端。
法國人拉埃內克發明間接聽診法,隨後製成聽診器。
公元1826年 法國人布雷托諾發表《黏膜組織的特異炎症》,根據特異性病理改變指出呼吸道不同部位的白喉實為一病,並據此推斷特異性病原體的存在。並為一白喉病人行氣管切開術成功。
公元1827年 英國人布賴特發表《醫案報告》,描述了腎炎並指出患者尿液加熱後可出現沉澱。這標誌實驗室醫學進入臨床。
公元1840年 法國人路易用統計資料證明放血對肺炎無治療作用,路氏因此成為醫學統計學奠基人。
公元1846年 美國人莫頓施乙醚麻醉,由沃倫作手術摘除一頜部腫物。這使麻醉術迅速得到推廣。
公元1847年 匈牙利人塞梅爾魏斯發現醫務人員的不潔雙手和器械造成產褥熱。他要求用漂白粉水洗手,使病死率大降。
公元1851年 德國人赫爾姆霍茨發明眼底鏡。
公元1854年
英國人斯諾證明霍亂與水源衛生的關係,促進了城市的公共衛生運動。
英國人南丁格爾率護士赴克里米亞戰場工作,使傷兵死亡率大降。返英後創辦第一所護士學校。
公元1858年 德國人菲爾肖發表《細胞病理學》,綜合了細胞學說和個人病理研究成果。細胞層次的觀察,提供研究腫瘤的一個途徑。
公元1859年 奧地利人切爾馬克改進加西亞於1855年發明的喉鏡,首次用於臨床檢查鼻咽腔,為內腔鏡之始。
公元1865年
英國人利斯特,受巴斯德的細菌致腐學說的啟發,創用石炭酸處理傷口,繼而用於術前消毒,使感染率大為下降。
法國人貝爾納發表《實驗醫學研究導論》,他介紹的實證研究原理和其後提出的內環境衡定概念,對後世產生很大影響。
公元1868年 德國人溫德利希出版《病中的體溫》,總結25000人體溫紀錄,奠定體溫檢查在臨床工作中地位。
公元1876~1883年 德國人科赫先後發現和證實炭疽病、結核病和霍亂病的病原體。提出鑑定病原體的“科赫原則”。設計供純培養用的固體培養基,從而為細菌學奠定科學基礎。
公元1883~1885年 法國人巴斯德發現炭疽傳播途徑,發現減毒菌株的免疫作用,先後製成炭疽菌苗和狂犬疫苗並證實其效果,是為免疫學的開始。
公元1880年 德國人紐伯用高壓蒸汽消毒手術器材,是為無菌手術之始 。
公元1881年 奧地利人比爾羅特一年內作胃癌手術22個,此後腹部手術逐漸增多。
公元1887年 荷蘭人艾克曼發現糙米(內含維生素B1)可防治腳氣病。
公元1890年 德國人貝林和日本人北里柴三郎發現白喉抗毒素,開創血清療法。
公元1893年 英國人曼森,根據過去的發現(蚊蟲傳播絲蟲病),提出瘧疾由蚊蟲傳播的假說,並告知英國人羅斯,後由羅氏於1898年證實。曼氏也因此成為熱帶病學的奠基人。
公元1895年 德國人倫琴發現x射線,迅即用於臨床診斷。
公元1896年 法國人維達爾套用凝集反應診斷傷寒病。
公元1901年~
公元1901年
奧地利人蘭德施泰納發現人的ABO血型系統,奠定輸血療法的基礎。
奧地利人弗洛伊德著《夢的解析》,闡述了精神分析的理論。
公元1902年 英國人加羅德指出苯丙酮酸尿症按孟德爾方式遺傳,是酶缺陷造成,提出先天性代謝障礙概念。
公元1903年 荷蘭人愛因托芬利用自己發明的弦線電流計測量心電,制定導聯常規,奠定臨床心電圖學基礎。
公元1905年 奧地利人皮爾凱研究血清病,次年提出變態反應一詞。
公元1908年 德國人埃爾利希合成抗梅毒藥物606,開創化學療法
公元1922年 加拿大人班廷和貝斯特提取胰島素成功,同年用於臨床
公元1925年 英國人費希爾出版《研究工作者用數理統計方法》,連同1935年出版的《實驗設計》,對此後的醫學研究,特別是臨床藥效評價工作產生重大影響。他提出的重複隨機、對照三大原則一直指導著現代研究。
公元1928年 英國人弗萊明發現青黴菌與一些致病菌間的抗生現象,但直到1941年才由弗洛里和錢恩提取出青黴素,並進行臨床實驗取得成功。
公元1929年 德國人福斯曼在自身試驗插入心導管。1941年此法經美國人理查茲和庫爾南改進並用於臨床。
公元1932年 美國人坎農發表《人體的智慧》,詳盡介紹了內環境穩態概念。
公元1933~1938年 相繼出現的胰島素休克和電休克為主要精神障礙提供了比較有效的療法。
公元1935年 德國人多馬克報告了一種偶氮化合物的抗菌效果,經臨床實驗證明有效,這導致一系列磺胺藥的出現。
公元1939年 瑞士化學家彌勒合成DDT,這是世界上第一個強有力的殺蟲劑,在消滅蟲媒控制傳染方面曾起重大作用。
公元1941年 美國人哈金斯創用異性性激素控制前列腺癌和乳腺癌。
公元1942~1943年
荷蘭人科爾夫用血透析法(人工腎)幫助病人渡過急性腎功能衰竭。
發現烷化劑氮芥的抗癌作用,是為癌瘤化學療法的開始。
公元1940年
美國人金西發表《人類男性的性行為》,轉變人們對性的看法,標誌性醫學的開始。
美國人斯內爾對小鼠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物的研究,為此後器官移植工作打下基礎。
美國人亨奇利用肯德爾合成的腎上腺皮質激素類似物(可的松)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取得成功,由此開始了激素療法。
公元1950年 合成氯丙嗪,1952年試用於治療重型精神障礙取得成功,從此取代了胰島素休克而開始了精神障礙的化學治療時代。
公元1950~1951年 超聲開始用於臨床診斷。
公元1951年
美國人埃利昂和希欽斯合成抗癌藥物5MP,由此開始抗代謝藥物的大規模研製,相繼製成抑制移植排斥、治療代謝病(痛風)、抗病毒等一系列藥物。
張民覺和美國人平卡斯研究生殖激素的抗排卵作用,導致口服避孕藥的研製和廣泛套用。
公元1952年 美國人穆爾發表《對外科干預的代謝反應》,強調從功能角度全面治療外科病人。
公元1953年 美國人吉本第一個用完全心肺分流術為病人作手術閉合心房缺損取得成功。
公元1953~1957年 美國人索爾克和薩賓分別研製出注射的和口服的小兒麻痹症疫苗,現場實驗證明效果良好,不過後者性能更優越。
公元1954~1959年 美國人默里先後取同合子及異合子孿生子的腎作移植術取得成功。
公元1957年 美國人英格拉姆分析鐮狀細胞貧血病人的血紅蛋白,發現與正常相比較只差一個胺基酸,這是分子醫學的一個里程碑。
公元1958年 法國人多塞明確人類白細胞抗原相當於小鼠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物系統,為器官移植工作中遇到的困難提供了解決途徑。
公元1959年 法國人勒熱納發現遺傳病先天愚的第21染色體為三體。這是首次證實人類染色體畸變。
公元1958~1960年 心臟搏器研製成功並用於臨床。
公元1960年 雷射發生器用於眼科診療。
公元1961年 美國人斯塔爾和愛德華茲創用球瓣型人工心瓣膜治療心瓣膜病。
公元1966年 美國人馬斯特斯和詹森的《人類性應答》出版,記錄了對人類性活動的首次實地觀察和實驗。此後兩人研究性功能障礙,其成果發表於1970年的《人類性功能障礙》。
公元1968年 美國人羅茲創用完全性靜脈高營養法。
公元1972年
英國人豪恩斯菲爾德研製成功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機。
美國人畢曉普和瓦爾默斯開始對癌基因進行系統研究,逐漸明確它與人身固有的生長因子有關。
公元1973年 美國人科恩和博耶等人,在史密斯和內森斯的內切酶工作基礎上,開創了基因工程,在1977~1980年間利用此法已制出生長激素釋放抑制因子、胰島素、生長激素和干擾素等大分子製劑。
公元1975年 阿根廷人米爾斯坦和德意志人科勒創用雜交瘤方法製造單克隆抗體,此法現廣泛用於科研和臨床(如診斷)。
公元1978年 英國人愛德華茲首次用體外受精後回植的方法培育出第一例“試管嬰兒”。
公元1980年
第33屆世界衛生大會宣告,全球已正式消滅天花。
研製成體外碎石機,用衝擊波粉碎泌尿道結石。
公元1982年 第一個人工心臟使用於臨床。
公元1983~1984年 1981年發現的愛滋病,於1983年由法國人蒙塔尼埃分離出第一株病原體。美國人加洛證明它同1978年發現的人類T細胞白血病病毒近緣,同為逆轉錄病毒,並於1984年制出特異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