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的進化

傳播的進化

《傳播的進化:人工智慧將如何重塑人類的交流》是一本牟怡所著前沿經濟類圖書,由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

基本介紹

  • 書名:傳播的進化
  • 又名:人工智慧將如何重塑人類的交流
  • 作者:牟怡
  • ISBN:9787302463627
  • 類別:前沿經濟
  • 頁數:152
  • 定價:49元
  •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04-29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人工智慧作為一個嶄新的交流對象正在逐漸進入人類的日常生活。伴隨著人工智慧的崛起,隨之而來的是對傳播模型的革新。人工智慧的獨特性所帶來的對人際交流默認假設的衝擊很有可能會引發對交流觀點的顛覆。人—人工智慧交流對時間維度的改變,對交流對象可控性的放大,以及對信息的無意識無批判等,這些都會如同大壩上打開的細微小孔,最終引來整個大壩的決堤,進而如河流改道一樣,將人類的交流引上不同的道路。幾千年來,人類傳播的歷史一直在提供語言失敗的證據;通過語言,我們很難實現思想的無障礙交流。在這次人工智慧革命中,我們能否跨越語言的局限,直達交流的終極目標——有效的思想交換?本書將對這一問題展開全面深入的討論。
本書首先從媒體技術發展的角度探討人工智慧這個正在崛起的交流對象所代表的趨勢。繼而第二章從使用的角度,逐一討論人機傳播的交流模式、倫理、一致性、人性、人格、擬人化等方面的特點,以及這一交流區別於人際傳播之處。第三章將討論人—人工智慧交流的效應,包括陪伴效應、自我映射效應等。第四章將在上述討論的基礎上對未來作出展望。本書立足於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從傳播學、計算機科學、社會學、心理學、語言學和哲學等多角度全方位探討人工智慧將給人類交流帶來的各種影響。本書觀點新穎,深入淺出,除傳播學領域的學習者與研究者以及人工智慧愛好者之外,對關心人類發展趨勢的大眾讀者也同樣適用。

作者簡介

牟怡,博士,上海交通大學特別研究員,媒體與設計學院傳播學專業副教授,媒介與公共事務研究中心副主任。本科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分別在美國波士頓大學、密西根州立大學和康乃狄克大學獲得化學碩士、傳播學碩士和傳播學博士。同時擔任10種國際學術期刊的邀請審稿人,曾獲得過新聞與大眾傳播學會、美國傳播學會、上海交大—國際傳播學會國際新媒體論壇最佳論文獎等榮譽。長期致力於新媒體技術在社會各個領域的套用與效應的研究,尤其在人機傳播和技術在健康傳播的套用等領域著述頗豐。
作為跨界的研究者,牟怡博士主張從問題出發,打破既有的學科界限。近年來關注的領域跨越傳播學、心理學、公共健康、人工智慧、認知科學、技術哲學等。目前的研究課題嘗試摸索人與智慧型機器的交流模式,並從跨文化的角度將本土文化特點融入其中。

目錄

Contents
目錄
傳播的進化:人工智慧將如何重塑人類的交流
引言
第一章人工智慧:正在崛起的交流對象
第一節機器與人
第二節智慧型與人工智慧
第二章傳播的模式
第一節傳播模式
第二節倫理的困境
第三節交流的一致性
第四節互動性
第五節人性
第六節人格
第七節擬人化
第八節文化的差異
第三章傳播的效果
第一節人機傳播
第二節陪伴
第三節自我折射
第四章傳播的進化
後記
人名索引
Chart directory
圖表目錄
表2-1麥克雷和科斯塔的人格五因素模型077
表2-2Twitter上的表情符號歸類094
圖1-1達·文西的機械騎士及內部模型組件013
圖1-2坐落於上海交通大學校園裡的艾倫·圖靈銅像018
圖2-1香農威沃模型025
圖2-2克納普關係模型026
圖2-3正在等待搭車中的HitchBOT038
圖2-4電影《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劇照041
圖2-5電影《機械姬》(Ex_Machina)海報041
圖2-6實驗中的助理機器人BERT063
圖2-7榮格的人格概念077
圖2-82016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發布的我國首台特有體驗互動機器人“佳佳”,其造型身材豐滿,模樣俊俏079
圖2-9石黑浩與他的雙子機器人在一起087
圖2-10動畫電影《機器人總動員》中的瓦利和伊娃087
圖2-11動畫電影《極地特快》中的小男孩088
圖2-12恐怖谷理論示意圖088
圖2-13與Pepper的眼神接觸092
圖2-14機器人伊娃的警惕表情094
圖2-15機器人伊娃的竊笑表情095
圖2-16機器人伊娃對新奇之物展示出執著興趣時的表情095
圖2-17機器人伊娃弄壞東西之後的心虛與羞愧表情096
圖2-18機器人伊娃的震驚表情096
圖2-19帕羅,2016年6月攝於日本福岡104
圖3-1“中文屋”假設122
圖3-2機器人NAO幫助自閉症兒童克服社交障礙129
圖4-1柏拉圖的洞穴139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