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胯寬

假胯寬

胯骨,即髖骨髖骨是由髂骨坐骨恥骨三個獨立的骨癒合而成。

而中醫學文獻記載“髖關節”在中醫學中稱“胯骨”亦稱“大腿根”、“臀盤”、“髀樞”,俗稱“臀骱”及“大胯大骱”,在傷科著作中亦均有記載。

胯寬是俗語,指的髖最大寬,即臀寬

“假胯寬”理論把髂嵴間寬定義為真胯寬,把大轉子間寬或者臀寬定義為假胯寬

“假胯寬”理論認為,正常人髂嵴間寬大於大轉子間寬,大轉子間寬大於髂嵴間寬是股骨內旋所致。其實不然:

(1)人們常說“男性骨盆窄,女性骨盆寬”,這其實是相對於身高而言,同身高女性骨盆更寬(身高骨盆寬指數女性大於男性)。就骨盆寬平均值而言,男女差不多,也不是在每個地區女性都大於男性。

骨盆寬又稱為髂嵴間寬,是腹寬,而不是臀寬大轉子點間寬才接近臀寬;三者關係為——骨盆寬<大轉子點間寬<臀寬

在人體尺寸平均值中,只有大轉子點間寬臀寬測量值,女性始終略大於男性。同身高,兩性差異極其顯著。也就是說,女性髖關節更寬,從腹部至髖部的寬度增加得更為明顯,構成了女性特有的曲線美。

(2)股骨內旋是會使得大轉子間寬變大。但這是前傾角偏大的代償機制,通過股骨內旋,使得大轉子在足負重期和正常人的位置保持一致,此時大轉子間寬也和正常人差不多,而正常人的大轉子間寬本來就大於髂嵴間寬。

綜上所述,無論男女,大轉子間寬都大於骨盆寬,而且女性轉子下脂肪囤積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學術上也不存在“假胯寬”一詞。因此,“假胯寬”是偽概念

基本介紹

人體測量學,定義,測量值,原因,骨科,前傾角,頸乾角,結論,進化心理學,

人體測量學

定義

(一)學術定義
(1)臀寬/立位臀寬臀部向外最突出部位間的橫向水平直線距離。
或稱為髖最大寬,即左右側大腿部最向外側突出點之間的直線距離。用圓桿直腳規測量。此項測量不必考慮大轉子,只採用大腿部向外側最突出之點。
(2)大轉子點間寬/大轉子間寬/髖寬:左、右大轉子點(tro)之間的直線距離。
(3)兩髂嵴點間寬/骨盆寬/髂嵴間寬/腹寬/髂寬/髂嵴間徑:左、右髂嵴點(ic)之間的直線距離。
(4)髖寬指數=(髂嵴間寬/大轉子間寬)×100
(二)“假胯寬”理論的定義
“假胯寬”理論把髂嵴間寬定義為真胯寬,把大轉子間寬或者臀寬定義為假胯寬

測量值

“假胯寬”理論認為,正常人髂嵴間寬大於大轉子間寬。其實不然:
(1)人們常說“男性骨盆窄,女性骨盆寬”,這其實是相對於身高而言,同身高女性骨盆更寬(身高骨盆寬指數女性大於男性)。就骨盆寬平均值而言,男女差不多,也不是在每個地區女性都大於男性。
(2)其次,骨盆寬又稱為髂嵴間寬,是腹寬,而不是臀寬大轉子點間寬才接近臀寬;三者關係為——骨盆寬<大轉子點間寬<臀寬
(3)在人體尺寸平均值中,只有大轉子點間寬臀寬測量值,女性始終略大於男性。同身高,兩性差異極其顯著。也就是說,女性髖關節更寬,從腹部至髖部的寬度增加得更為明顯,構成了女性特有的曲線美。相關數據如下:
項目
男女差
身高(mm)
1714
1591.3
122.7
骨盆寬(mm)
272.2
263
9.2
(骨盆寬/身高)×100
15.88
16.53
-0.65
大轉子間寬(mm)
306.7
318.2
-11.5
(大轉子間寬/身高)×100
17.89
20.00
-2.10
(骨盆寬/大轉子間寬)×100
88.75
82.65
6.10
臀寬(mm)
327.80
330.70
-2.90
(臀寬/身高)×100
19.12
20.78
-1.66
(4)一般少年兒童(髂嵴間寬/大轉子間寬)×100指數平均值(%)如表所示:
假胯寬
年齡
男女差
6
86.2
85.5
0.7
7
87.9
85.3
2.6
8
88.5
85.7
2.8
9
87.8
83.7
4.1
10
87.5
81.9
5.6
11
90.7
81.3
9.4
12
90.2
83.1
7.1
13
89.7
81.6
8.1
14
88.2
81.9
6.3
15
90
82.3
7.7
16
87.1
82.5
4.6
17
88.4
83.4
5
18
89.2
84.1
5.1
(髂嵴間寬/大轉子間寬)×100指數,一般男少年各年齡組間無顯著差異,變化相對穩定,易於預測。女少年在8歲以前趨向男性,隨著青春發育期的到來,女性化逐漸明顯,髖部的增寬使指數下降與男性有明顯的差別。
假胯寬

原因

女性由於兩側轉子間距離較寬,股骨向中線傾斜角度較大(Q角較男性大,頸乾角較男性小),兩側大轉子更為突出。
假胯寬
人體身軀下部的最寬處,女性是是在大轉子下方,與臀部的臀褶相對應。
女性通常在股骨大轉子下方和大腿外側面的上部有大量的脂肪堆積,向前與大腿前面的脂肪相連,向後與臀部脂肪相接。
假胯寬
雌激素促進脂肪在臀部和大腿的囤積,抑制脂肪在腹部的囤積。臀部和大腿儲存的脂肪含有Omega-3多不飽和脂肪酸(即DHA),這種不飽和脂肪酸是胎兒大腦發育不可缺少的。
通過各種方法也許可以減少轉子下脂肪,即臀寬減小,不斷接近大轉子間寬。然而,大轉子間寬大於髂嵴間寬卻是不變的。

骨科

“假胯寬”理論還認為,大轉子間寬大於髂嵴間寬是股骨內旋所致。其實也不然:

前傾角

(1)股骨頸前傾角是股骨頸軸線與股骨髁額狀面(即人體冠狀面)所成的夾角。
正常人(紅點在同一位置)正常人(紅點在同一位置)
股骨頸前傾角的平均值為13.14°左右,其中男性約為12.20°,女性約為13.22°,女性前傾角的值要比男性的前傾角稍大,可能與女性骨盆前傾、腰椎前凸以及股骨幹向前的彎曲度大等因素有關。前傾角極少會成負值。一般對該角的測量方法不同,會對該角造成一定的誤差,但結果相差不會太大。
前傾角偏小(紅點不在同一位置)前傾角偏小(紅點不在同一位置)
頸乾角一樣,在新生兒時期,前傾角的值要較成人的大,隨著生長發育,該角的值會逐漸地減少,並最終達到成人的範圍。在正常人體上,當股骨內旋時,此角可以消失;當股骨外旋時,此角則又可以增大。
前傾角偏大(紅點不在同一位置)前傾角偏大(紅點不在同一位置)
(2)當前傾角偏大時,為了在行走時使股骨頭良好地適配到髖臼中,穩定髖關節,股骨處於內旋位,這是一種糾正前傾角偏大的代償機制,表現為內八字步態。相反前傾角偏小時,股骨處於外旋位,表現為外八字步態。
前傾角過大,可能導致髖關節脫位。女性前傾角普遍大於男性,所以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的發病率,女性高於男性5~8倍。
(3)如圖所示,股骨內旋是會使得大轉子間寬變大(如側臥時股骨大轉子內旋可導致假性凸起)。但這是前傾角偏大的代償機制,通過股骨內旋,使得大轉子在足負重期和正常人的位置保持一致,此時大轉子間寬也和正常人差不多,而正常人的大轉子間寬本來就大於髂嵴間寬。
假胯寬

頸乾角

女性由於兩側轉子間距較寬,股骨向中線傾斜角度加大,兩側大轉子顯著突出,一些人有彈響髖(一般不需治療)或滑囊炎(保守治療)。
假胯寬
這裡涉及另一個概念——頸乾角(內傾角)。股骨幹縱軸線和股骨頸軸線內下方夾角為股骨頸乾角。其正常值為110°—140°之間,兒童時為157.7°,成人約131.87°,男性132.12°,女性127.7°。頸乾角大於正常值為髖外翻,小於正常值為髖內翻,小於90°為嚴重髖內翻。嚴重髖內翻可導致大轉子顯著突出、上升,股骨外旋及股骨頸縮短。
因此,股骨大轉子突出並非“假胯寬”理論所說的“股骨內旋所致”。

結論

綜上所述,無論男女,大轉子間寬都大於骨盆寬,而且女性轉子下脂肪囤積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學術上也不存在“假胯寬”一詞。因此,“假胯寬”是偽概念

進化心理學

“假胯寬”作為一個偽概念,為何得以廣泛傳播?
模因(meme)這個詞最初源自英國著名科學家理察·道金斯(Richard Dawkins)所著的《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一書,其含義是指“在諸如語言、觀念、信仰、行為方式等的傳遞過程中與基因在生物進化過程中所起的作用相類似的那個東西。“
meme作為一種流行的、以衍生方式複製傳播的文化基因。如同基因有自然選擇和進化一樣,meme同樣也有。在文化上定義一個基因的類似物。一條訊息、一個思想得以廣泛傳播並不在於它是不是正確、是不是先進,而是在於它是不是有利於保存和傳播自己,正如基因一樣。哪個基因能很好地適應環境,哪個基因被殘酷的環境所拋棄;同理,一條訊息、一個思想也是如此。
胯寬這個詞,朗朗上口,且套用了髂嵴大轉子、股骨內旋等學術名詞;又恰好迎合了當今時尚潮流,迎合了女性對腿”細長直“的追求,畢竟“風尚是專橫的”(R. A. Fisher)。
世人也只能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事情。而且,人類的邏輯推理能力本來就不是用來追求真理的,而是用來說服別人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