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鉀血症(低血鉀症)

低鉀血症

低血鉀症一般指本詞條

低鉀血症是指血鉀含量低於正常範圍的一種病理狀態,正常情況下,血鉀濃度為3.5~5.5mmol/L,當血鉀<3.5mmol/L時,可被診斷為低鉀血症。一般會由於攝入過少,或通過汗液、尿液、胃腸道排出鉀過多,或進入細胞內的鉀增多等原因導致。高危人群包括長期偏食、減肥,或有長期大量嘔吐、腹瀉,腎臟疾病(如腎小管性酸中毒Liddle綜合徵、Bartter與Gitelman綜合徵)等疾病的患者。根據病情程度,可以進一步分為輕度低鉀、中度低鉀和重度低鉀。

低鉀血症的主要表現為乏力、肌無力腹脹心律失常等,症狀的嚴重程度取決於鉀缺乏的程度和速度以及細胞內外濃度的差距。在嚴重的條件下,低鉀血症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

治療低鉀血症通常需要尋找並處理原發病情,同時補充鉀,補鉀方法有食物攝入、口服藥物以及靜脈滴注等方式。急性嚴重病例可能需要靜脈滴注補鉀,然後進行持續心臟監護、血鉀測定和尿量監控以避免過度補鉀引發的問題。低鉀血症的病因非常繁多,有些可能需要手術治療,例如因為患有腎上腺瘤垂體腺瘤引發的低鉀血症。

低鉀血症的預後主要依賴原發病的治癒幾率,大部分通過治療原發病和補鉀治療後,體內鉀含量可以回到正常水平。然而,有的患者的原發病無法根治,如家族性低鉀周期性麻痹等,只能定期補鉀以維持身體平衡。

基本介紹

病因,發病原因,誘發因素,症狀,就醫,就診科室,相關檢查,治療,急性期治療,一般治療,藥物治療,手術治療,預後,

病因

低鉀血症是一種血鉀含量過低的病理狀態。主要是因攝入過少,或經由汗液、尿液、胃腸道等排出鉀過多,或進入細胞內的鉀增多等。

發病原因

  • 攝入減少
長期偏食、厭食、減肥等。
  • 進入細胞內的鉀增多
例如,代謝性鹼中毒酸中毒的恢復期;使用大量葡萄糖液,特別同時使用胰島素時;抗精神病藥(如利培酮喹硫平)治療時的罕見併發症等等。
  • 胃腸道丟失
長期大量的嘔吐、腹瀉、胃腸膽道引流或造瘺等
  • 尿液丟失
腎臟疾病,如腎小管性酸中毒Liddle綜合徵、Bartter與Gitelman綜合徵、急性腎衰竭多尿期等;
某些內分泌疾病,如原發或繼發性醛固酮增多症、Cushing綜合徵、異源性ACTH綜合徵等;
某些抗生素,例如青黴素慶大黴素等。
  • 汗液丟失
過量丟失鉀,未及時補充會造成鉀缺乏,例如長期高溫作業等。
  • 其他
如大面積燒傷、腹腔引流、放腹水等。此外還有透析、血液置換等因素。

誘發因素

  • 過度飲酒;
  • 長期節食減肥;
  • 大量飲用含糖飲料或進食高碳水化合物食物;
  • 高溫環境;
  • 長期服用瀉藥;
  • 吸菸;
  • 感染;
  • 年齡較大;
  • 有心臟疾病史。

症狀

患者主要表現為乏力、肌無力、腹脹、心律失常等。症狀輕時患者可能無症狀,重型患者症狀嚴重,甚至危及生命。症狀輕重取決於鉀缺乏的程度、速度以及細胞內外濃度的差距。
  • 肌肉表現
血鉀<3.0mmol/L時患者表現為乏力,<2.5mmol/L時表現為全身肌無力,甚至呼吸、吞咽困難,嚴重者可窒息。部分患者伴有四肢麻木、肌肉疼痛等,長期慢性失鉀者症狀相對較輕。
  • 消化系統表現
噁心、嘔吐、食欲不振、腹脹等。
  • 中樞神經系統表現
精神萎靡、反應遲鈍、嗜睡,嚴重者昏迷等。
  • 心律失常
早期患者出現心動過速、房性或室性期前收縮等,嚴重者可出現心室撲動、心室顫動,導致心臟驟停而猝死。
  • 泌尿系統表現
尿多,常見於腎臟疾病、醛固酮增多症和尿崩症等,以夜尿增多為主。
  • 周期性癱瘓
多半夜或凌晨突然發病,以雙下肢為主的肢體軟弱無力,一般持續幾個小時,部分患者症狀可自行緩解,個別患者發病持續可達數日。

就醫

低鉀血症往往是其他疾病引起的症狀之一,當出現乏力、肌無力、心律失常、癱瘓等異常時,應及時就診。
醫生會詳細詢問患者症狀、病史、既往用藥史,行相關檢查,由結果綜合診斷。醫生可能會問如下問題:
  • 哪裡不舒服?什麼時候開始的,有多久了;
  • 最近有服用什麼藥物嗎;
  • 最近是否有嘔吐、腹瀉等症狀;
  • 是否有高血壓和夜尿增多;
  • 有其他病史嗎?慢性腎病。
根據患者血鉀測定<3.5mmol/L,結合臨床表現及心電圖等其他檢查結果可診斷為低鉀血症。

就診科室

患者應根據自身症狀選擇首次就診科室,常見起病症狀包括:
  • 心血管症狀:如心動過速、房顫等,建議就診心內科。
  • 胃腸道症狀:如食欲不振、噁心、嘔吐、腹脹等,建議就診消化內科。
  • 中樞神經、周圍神經症狀:反應遲鈍、精神萎靡、嗜睡、乏力、全身性肌無力、肢體軟癱、吞咽苦難等,建議就診神經內科。
  • 內分泌及泌尿系統症狀:高血壓、多飲、多尿、其他電解質紊亂和酸鹼平衡失調(低血鈣、低血磷、低血鎂和酸中毒等),建議就診於內分泌科,除外尿崩症。
  • 患者病情緊急,如暈厥、神志不清、四肢癱瘓等應該直接急診就診。

相關檢查

  • 查體
醫生查看患者四肢肌力,檢查腱反射是否減退或消失。
  • 實驗室檢查
血液檢查
依據檢查結果來進行診斷。血鉀<3.5mmol/L可確診。
尿液檢查
測定尿液中的鉀濃度,尿鉀>30mmol/L,提示腎性失鉀,腎外失鉀一般<20mmol/L。
特異性血液檢查項目
如血氣分析和尿pH,可輔助診斷是否存在腎小管性酸中毒。血漿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皮質醇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以及鈣、磷和鎂等濃度可輔助診斷內分泌疾病。
  • 影像學檢查
心電圖
輔助診斷低鉀血症。可表現為T波寬而低,重者T波倒置,ST段下移,Q-T間期延長,出現U波。
腎上腺CT
腎上腺CT等,主要輔助診斷低鉀血症的病因,如腎上腺疾病(包括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和Cushing綜合徵)等。

治療

該病治療以積極治療原發病、補鉀為主。目前分為三種方式補鉀:食物補鉀、口服藥物、靜脈滴注。藥物治療主要包括氯化鉀枸櫞酸鉀谷氨酸鉀、L-門冬氨酸鉀鎂溶液等。

急性期治療

對於急性嚴重缺鉀或無法口服藥物的患者,醫生可能會給予靜脈滴注補鉀,要緩慢滴注,因為補鉀過快可能引起高鉀血症,危及生命;此外含鉀液體經上肢或下肢外周靜脈輸入時,若速度過快會導致患者體表劇烈疼痛。
靜脈補高濃度鉀的患者,醫生一般會給予持續心臟監護、血鉀測定、尿量監控,避免高鉀血症、心臟停搏的發生。

一般治療

低鉀血症的患者應積極治療原發病,同時補鉀。目前補鉀主要分為三種方式:食物補鉀、口服藥物、靜脈滴注。富含鉀的食物主要有:肉、青菜、水果、豆類等,100g約含鉀0.2~0.4g。

藥物治療

  • 氯化鉀
每克氯化鉀含鉀約13.4mmol。最常用補鉀劑,口服補鉀劑首選。推薦將10%氯化鉀溶液稀釋於果汁或牛奶中,餐後口服,以減少胃腸道不良反應。或用氯化鉀控釋片,藥效時間長,胃腸道副作用少。腎功能不全或腎小管酸中毒的患者不建議使用。
  • 枸櫞酸鉀
含鉀約9mmol/g。適用於伴高氯血症的患者,如腎小管性酸中毒。常見胃腸道刺激,如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不良反應。
  • 谷氨酸鉀
含鉀約4.5mmol/g。適用於肝衰竭伴低鉀血症的患者。靜滴需注意速度放慢,以避免引起皮膚潮紅等不良反應。試用期間需注意監測電解質、鉀、鈉、氯含量等。偶見噁心、停藥後即恢復。高血鉀、高血鎂、嚴重腎功能障礙及嚴重房室傳導阻滯患者禁用,不宜與保鉀利尿藥合用。
以上治療方案和藥物建議由醫生綜合評估後、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低鉀血症的原發病有很多,例如腎小管性酸中毒,補鉀的同時,醫生還會根據患者不同情況補充鹼劑;Liddle綜合徵,又稱假性醛固酮增多症,醫生可能會給予氨苯蝶啶或限鹽等治療。

手術治療

引起低鉀血症的原發病有很多,其中有些疾病根據患者情況可能需要手術治療,如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腎上腺瘤)、庫欣綜合徵(Cushing綜合徵),選擇腎上腺瘤或垂體腺瘤摘除術等;異位ACTH綜合徵,根據患者的腫瘤性質和部位決定是否適合手術治療。

預後

低鉀血症有很多原發病,是否可以根治要看原發病的治癒幾率。大多數的低鉀血症患者通過治療原發病及補鉀治療後可以恢復正常水平,例如腎上腺腫瘤引發的低鉀血症等。也有一部分患者的原發病無法根治,從而低鉀症狀只能定期補鉀以維持身體平衡,例如家族性低鉀周期性麻痹等。
參考來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