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家職業化

企業家職業化

企業家職業化就是企業經營管理成為一種具有普遍原理、原則和專業技術的專門化的職業。從事這項專門職業的企業家,具有專業知識和管理技能,以創新為手段,以市場為核心,專門從事企業經營管理,並以此作為終身職業和畢生奮鬥目標的經營管理專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企業家職業化 
  • 類型:經濟術語
障礙,實施步驟,

障礙

1.政企分開不到位
關於政企分開的認識已經很清楚,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還將其作為現代企業制度的一項重要特徵寫進了《決定》。但時至今日,政企仍未分開。政府仍在以各種方式干預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企業或者只能按政府行政意志辦事.或者躺在政府身上不承擔責任,很難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企業與企業家的角色也就無法到位,企業家也就不可能成為名符其實的職業企業家。
2.人事制度改革緩慢
由於政企不分政府職能中有關企業的人事管理制度,也給企業家職業化造成一定阻礙。從企業負責人的任命、考核、升降、調離由組織部門掌管。時至今日企業由放權讓利轉向制度創新之時,有關企業領導者的人事管理制度仍未有大改觀。資料表明,現有國有企業的廠長經理,政府任命的還占有92%,職工選舉的為7.4%,由董事會任命的僅有O.6%。在這種人事管理體制下,所謂的企業家不過仍是企業的幹部,他們不得不依然被束縛在行政級別下。而職業企業家來自於市場,本質上他們不是一個直接聽命於政府的行政官員。他們是以經營管理為職業,並主要受制於企業股東會、董事會。
3.企業家市場未形成
現如今我們還未發育成熟職業企業家的專業市場。在市場經濟和現代企業制度下,企業家階層逐漸取得支配地位,在一定程度上代替市場而對企業資源進行有效合理地配置。但從某種意義上又可以說,職業企業家本身也是一種資源,甚至是一種稀缺資源。因此,如何有效配置這一資源,對企業家自身價值的實現,對企業發展,乃至對國民經濟全局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職業企業家市場,伴隨著企業管理科學與實踐的整體發展,已非常體制化、規範化。作為人力資本所有者的企業家,為了實現其自身價值,充分利用競爭機制被企業選擇和任用的。而我國目前並非如此,前述政府任命還是企業家最主要的成份即可佐證。
4.法制環境不健全
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職業企業家的成長與活動都離不開法律。從企業家的權益看,必須有法律保護,而目前要做到這一點,還缺乏相應的法律依據。所以,時有這種情況,企業家在正常從事其生產經營、社會文化、外事交往等活動時,會受到一些干擾,且無處申張與請求保護;一些機關部門有時還以奠須有的理由限制和阻礙其若干活動,且不論批評指責對與否,都只能默默忍受而不能辨理。嚴重的連人身安全也元保障。有關資料顯示,現有廠長經理受到人身威脅和傷害的總比例高達50.9%,其中受到三次以上的亦有28.3%,被害致死的也時有發生。從企業家自身的行為看,也需要法律規範,這是法律保護的另一層含義法律不僅是市場經濟正常運行的保證,也是企業家合法從事生產經營等各項活動的保證,也是約束企業家行為的最有力的規範,是為了保證他們的行為能夠被納入法制軌道。這種保證是以法律對企業家行為的監督形式及仲裁作用而存在的。現在看,有關這方面的法律制度也尚未健全,對職業企業家產生的困難是顯而易見的。
5.利益機制少活力
經濟利益也許最敏感。隨著改革開放,傳統的分配方式和僵化的利益格局開始得到調整,社會主義按勞分配的原則被我們真正深刻地認識和理解。職業企業家肩負擔子重,風險也很大,付出的總勞動較之一般員工,既複雜又多得多,理所當然,在經濟利益的分配中即應注意這些情況,並從按勞分配的質的規定性出發,給他們一份優厚的收人。
但事實並非如此。資科反映,現有的廠長經理,認為自己的才能、責任和風險得到回報的總比例只占3.7%,這表明他們對其經濟地位、經濟利益不是一般的不滿意,而是非常的不滿意。十分清楚,經濟利益問題構成了我國企業家職業化的又一種困難。
6.行政待遇難割捨
這是與前述情況有矛盾的,牽涉到企業家切身利益的另一類問題。若真正實現了政企分開,其結果可以給絕大部分企業領導者提供施展全部智慧、本領和抱負的環境和條件(包括可以獲取豐裕的收入),從而促使他們有效領導企業,並與企業一道共奔綿繡前程但這是誰也不能打包票的,因為,其間的風險是很大的。深刻地說,前述政企分開的阻力並非全部來自於政府,其實也來於企業領導者自身。
有理由認為,長期習慣於計畫經濟體制的束縛,一些企業領導人惰性也不小。心理上最過不去的,恐怕還是難以割捨享受了40多年的行政待遇。何況,做一個傳統型的企業領導者,搞得好榮譽照樣有,也可以得到一個優秀企業家”的光榮稱號(其實本質上是優秀企業幹部);搞不好也可易地做官,換個地方照樣當企業家”,或許湊上機會,還能在政府要職上補個缺與此同時,有了行政級別,在現階段即可輕輕鬆鬆擁有廉價或免費的住宅、高級轎車、現代通訊工具等,而這是許多人苦幹一輩子也得不到的不是說職業企業家不需要這些,也不是說因為工作需要的東西也要自己掏腰包;只是說,在今天擁有這些會體現一種行政級別,也就能享受到行政官員的榮譽和待遇,傳統體制孕育持久的官本位、重官輕商、官貴民賤的意識是不能一下子消除的。資料表明,現有廠長經理中,有8%的人明確不同意取消行政級別,另外還有50.3%的人表示無所謂。前者自不必說,後者的矛盾心態亦昭然若揭。二者相加合為58.3%,接近3/5,表明了現有企業領導者對行政的依然關係還較強,當然,推進企業家職業化因此也就遇到相應困難。
7.自身素質多差距
不可否認,現階段我國企業領導有的素質有了很大提高。僅就其文化知識構成而言,1985年時,他們中擁有大專以上學歷的只占46.2,現在則已達到79.6,十年上升了33.4個百分點。但向前看,這與職業企業家的要求還有一段距離。這裡有兩點要予以注意。一是從本質上講,職業企業家並不是一個文化水平很高,十分精通技術,而是一個素質發展比較全面,十分精通企業經營管理的人所以,一般而論,不同的產業、行業、領域,對他們不應構成職業威脅,他們可以運用帶有普遍意義的經營管理知識手段來順利操縱各類企業倒如,鋼鐵大王卡內基就並不精通鋼鐵生產,但誰也不懷疑他是一個非常優秀的職業企業家。二是現階段我國企業領導者與我們要培養的職業企業家是兩個完全不同質的概念:形式上,前者是上級任命,後者來自市場;內容上,前者把企業管理當作行政工作來做,後者以經營管理為終身職業;利益上,前者不論乾好乾壞都按行政級別領取一份工資,後者卻要憑自己業績獲取相應報酬;約束關係上,前者由政府上級部門控制,後者受法律約束,受應聘企業的董事會控制{風險上,前者基本沒有,後者相對較大。特別的,前者雖有政府這個婆婆管著,但也可由婆婆處理一些難堪之事}後者沒有這個福份,他們是真正自立的企業領袖,也肩負萬鈞重擔。而我國缺乏的是懂管理、會經營的企業家通才。
8.社會輿論的壓力
目前我國企業的經濟效益還不理想,改革舉步維艱,難度較大。此時,要求企業領導者以職業企業家的身份來力挽狂瀾、整治山河,並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倘若治廠有方、決策正確,企業因此獲得新生,當然遂了我們的心愿;不過,在如此困難的局勢下,一旦回天無術,作為職業企業家,他們將失去烏紗帽,如普通員工一樣沒了飯碗,在今天,這還不是大部分企業領導者所能接受的一個現實。
社會輿論對職業企業家成長也存有不足。現有企業領導人對企業貢獻很大,這是主流。但社會對他們中一些人的不良表現也多有微詞。因為,他們中確有以權謀私、為非作歹者,並做了不少“窮了廟宇富了方丈的惡性事件另一方面,一種做職業企業家光榮的新風尚還未形成社會大氣候,對那些優秀企業家的宣傳不夠,對他們發展市場經濟、領導企業活動的重要作用強調不夠,乃至對他們的尊重、理解、關心、愛護不夠。

實施步驟

施企業家職業化不能搞一刀切,要堅持先試點、後總結、最終全面實施的科學做法和步驟。具體地說,應包括下三個階段:
1.準備階段:這個階段的主要任務就是針對實施對象的屬性和特點,為政策出台做好精神和物質上的準備。主要包括:(1)要徹底改革現有企業管理體制,轉變政府職能,實行政企分開;(2)完善和健全社會職業中介機構.讓企業家介人人才市場;(3)提出職業化的構想及初步意見,以利於企業經營者儘快轉變傳統觀念.樹立全新的職業化理念;(4)徵詢專家和各界的看法,制定初步實施方案。
2.試點階段:搞好試點是政策能否順利實現預期效果的關鍵。它主要包括選擇樣本、總結反饋等系統性工作,而關鍵中的關鍵還是在試點區域或對象的樣本選擇上,即選擇的樣本特徵是否具有代表性、普遍性、適用性、科學性我國的經濟發展有著強烈的區域性,不可能用一個區域或一個個體樣本的實踐結果來詮釋,而必須兼顧經濟發展上高中低三個層面(區域、企業),另外,對樣本實施的效果評價還要組織由各方面專家組成的權威評價機構來負責.並以客觀科學有教的評價指標體系評價標準,只有如此,得出的結果才更具科學性和說服力。在當前“抓大放小的巨觀經濟政策下,選擇特性區域內具有代表性的中小型企業進行試點,無疑是最佳和可行的試點方案。
3.實施階段:即頒布、出台相關職業化規範。在這個階段,應注意把握規範的強制性和適應性,要特別注意實施過程中的反饋意見,及時地耐規範進行調整和修訂,逐步實現規範的法制化運作。
實施企業家職業化的具體操作涉及方方面面,主要的措施可歸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1參照國際通行的職業標準,結台我國實際,制定符合國情的我國企業家的職業規範。
2.按企業家所要求的相關知識和技能對各級企業經營者進行考試考核,對不合格的企業經營者不再享有原工資待遇,進行轉崗或下崗處理。
3.社會職業中介機構負責對合格的企業家人才予以驗證、登記.註冊、歸檔,並負責企業家的推薦和跟蹤調查及能效評價。
4改革現有的企業組織機構,特別是企業的領導機構。以往,企業實行的是廠長經理負責制,行政設定一般是一正三副。而企業家職業化後,企業家擔負更大的風險責任,相應的權力也會更加集中,設多名副職已不合實際,必須予以改革。筆者認為,較為可行的是在企業中建立以企業家為橫心的經營決策中心,主要成員應包括企業家、“三師”(總經濟師總會計師總工程師)以及由複合型人才組成的“智囊團”(負責對企業發展規劃、經營管理等重要事務提供決策信息)。
5改革企業經營者收益分配製度企業家職業化後,將承擔較大的風險責任。按責權利相統一的原則,應享有相應的較高的利益分配。但目前,我國對企業家的崗位貢獻尚缺乏科學的量化標準,需要作更深人的研究評價。目前,國內有的學者提出採用年薪制,實行高薪養廉;有的則提出採用為企業家配股、贈股的方式,提高企業家對企業資產的關切度;有的則贊成採用適度薪金和較高榮譽雙重激勵的做法等等。但不管採用哪一種方法,都是為了一個目的,邸通過客觀地體現企業家的自身價值,以便能激勵企業家更好地發揮自身的才能,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