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任禮在
明太祖洪武(1368年-1398年)末年入
軍籍,隸屬於大興衛。後以燕山
衛卒身份隨從燕王
朱棣(明成祖)起兵,積功任山東
都指揮使。
永樂二十年(1422年),升為
都督僉事。之後隨從朱棣北征,先行偵察敵情,回來後受到優厚的賞賜。
宣德十年(1435年),明英宗
朱祁鎮即位,任禮進升為
左都督。
正統元年(1436年),任禮佩平羌將軍印,充任左
副總兵,出鎮守甘肅。
韃靼的
阿岱汗、朵兒只伯多次侵犯肅州,皇上頒璽書責備他。
正統二年(1437年),阿岱汗、朵兒只伯又入侵莊浪。都指揮魏榮將其擊退,擒獲朵兒只伯的侄兒把禿孛羅。任禮為此奏捷於朝廷。
正統三年(1438年),任禮與
兵部尚書王驥、右都督
蔣貴分道出塞,在石城擊敗朵兒只伯,又分路到達梧桐林、
亦集乃,推進到黑泉而返。任禮在此役中斬俘頗多,因功被封為寧遠伯,食祿一千二百石。
正統八年(1443年),
赤斤蒙古衛都督且旺失加苦於
瓦剌太師
也先的殘暴,想移駐也洛卜剌。任禮因該地近肅州,堅決反對。後來,且旺失加奏請在那裡建寺廟。任禮又說如果允許他建寺,他一定會移居,這樣會留有後患,這事竟這么了結了。當時邊防將領的家僮開墾塞上田地的,每頃要交糧十二石。任禮接連向朝廷請求,得減去四石。這時邊塞沒有警報,任禮與巡撫曹翼屯田積粟,修繕武器,訓練士兵,邊備非常穩固。
正統十一年(1446年),
沙州衛都督
喃哥兄弟相爭,部眾離心。任禮想趁他們饑饉困窘之時,把他們遷到內地。正好喃哥也請住到肅州境內,任禮便派都指揮毛哈剌前往安撫他的部眾,而他自己親率部隊隨後出發。任禮到達時,喃哥態度又搖擺不定,他的部下想投奔瓦剌,任禮進兵逼迫,遂將其整個部落一千二百餘人收繳而還。事情報到朝廷後,任禮獲得優厚的賞賜。當時瓦剌部的也先勢力正盛,封喃哥的弟弟鎖南奔為祁王。任禮認為兩寇聯合則其勢更加難以控制,便派人去招撫鎖南奔。鎖南奔想答應但主意未定,任禮暗中派兵直抵罕東,將他抓了回來。英宗聞訊大喜,賜任禮
鐵券,允許其子孫世襲爵位。
正統十四年(1449年),也先分路入侵,抵達
肅州。任禮派裨將抵禦,兩戰兩敗,損失士卒、戰馬以萬計,朝廷於是召回任禮,命他以伯爵歸家。
景泰元年(1450年),任禮奉命提督
三千營,因年老致仕。
景泰五年(1454年)三月,任禮與
南京協同守備趙倫因議事意見不合,互相詬罵,監察御史
李叔義彈劾任禮“衰老無為”,兵部會同寧陽侯
陳懋等商議,派平江伯
陳豫接替任禮。代宗決定暫時不調陳豫南下,僅下詔切責任禮,令他盡心守備,又將趙倫貶至廣西。十一月,任禮被罷去守備之職,自此留居南京。
天順元年(1457年)二月,任禮被召回北京。四月,奉命掌
中軍都督府事。
天順四年(1460年)正月,任禮患病,英宗派御醫診視。
成化元年正月二十三日(1465年2月18日),任禮去世。
明憲宗聞訃訊,依例賜
祭葬,追封寧遠侯,
諡號“僖武”。
人物評價
劉吉:禮起卒伍至大將,雖不知書,然持守可觀,無甚過舉。(
《大明憲宗純皇帝實錄》)
張廷玉:①禮自起卒伍,至大將,恪謹奉法。(
《明史》)②
薛祿(薛祿、
宋晟、任禮等)以下諸人,皆與“靖難”……雖策勛之日,未即剖符,而各以積閥受封。其善撫士卒,慎固封守,恪謹奉職,有足尚者……諸人並以勳爵鎮御邊陲,故類著於篇。(
《明史》)
親屬成員
兒子:任壽,襲封為第二代寧遠伯,在陝西
總兵官的任上戰死。
史籍記載
《大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卷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