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儒家作為人生追求的道德規範)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7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儒家作為人生追求的最高道德規範。孔子政治倫理哲學思想的核心。按《說文》的解釋,其字從人二,指人與人之間的親密關係。孔子運用這一範疇時有多層次的含義,構成完整體系與豐富內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仁
  • 定義:儒家作為人生追求的最高道德規範
仁的界定及其內涵標準,達到仁的要求和途徑,孔子仁學思想的歷史評價,孔子以後仁的演變,

仁的界定及其內涵標準

仁者愛人是孔子仁學的思想基調。套用到家庭倫理方面,提出“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論語·學而》)。在家能孝順父母,尊敬兄長,這是做到仁的根本。推廣到社會上,“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論語·泰伯》)。孔子認為“民之於仁也,甚於水火”(《論語·衛靈公》),對仁的需要非常迫切,但君子先要做出榜樣,才能帶動民眾。因此,在處理人際關係時,要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從反面來說,就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論語·顏淵》)。既要推己及人,又不能對自己不願做的強加給別人,才符合愛人本旨。
孔子對仁賦與豐富的內涵。當他回答子張問仁時說:“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五者為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論語·陽貨》)。為人自身要莊重,辦事要敏捷,待人要寬厚、守信用和給人以恩惠,能做到這五方面才算得是仁人。正因為對仁的標準有很高要求,所以孔子說:“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論語·憲問》)這裡不是指階級分野,而是從道德立論,儒家徒眾亦有君子、小人之分。孔子認為君子之中也有不能做到仁的,他也曾自歉說:“若聖與仁,則吾豈敢”(《論語·述而》),說明要達到仁的境界是很不容易的。
由於孔子所論成仁條件很高,所以一般不容易達到他所要求的標準。他的學生宰我曾認為“三年之喪”太長,孔子就說他“不仁”。對子路、冉有、公西赤等弟子,雖承認他們各有才幹,但卻說“不知其仁”。對楚令尹子文、齊大夫陳文子,孔子稱讚他們是“忠矣”、“清矣”,卻仍然說是“未知,焉得仁”,即成仁還未夠格。孔子還說:“人而不仁,如禮何?”(《論語·八佾》)仁人必須守禮,但管仲是個“不知禮”的人,卻由於相助齊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立下了大功,故孔子終於表態說:“如其仁!如其仁!”(《論語·憲問》)就勉強算是仁吧!這可以說是降格以求了。

達到仁的要求和途徑

孔子對達到仁雖然提出高標準,但仍然鼓勵人們要有信心。為此他堅定地說:“為仁由己。”(《論語·顏淵》)“我欲仁,斯仁至矣。”(《論語·述而》)還說:“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論語·里仁》)能否做到仁並非高不可攀,只要下決心就能達到。孔子又提出:“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論語·顏淵》)儒家講禮治,能約束自己,遵守禮教,經常這樣做到,廣大民眾就會歸順仁德,由個人推廣到社會。
孔子認為要達到仁的境界,還要有堅強的毅力和不怕犧牲精神,他說:“仁者必有勇。”(《論語·憲問》)“剛、毅、木、訥近仁。”子夏也說:“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論語·子張》)孔子認為經過修養和鍛鍊,具有勇敢和堅強的意志及廣博的學問,並能對自己進行省察,就可以接近成為仁人。孔子還說:“仁者先難而後獲。”(《論語·雍也》)即要先做艱苦努力,才能獲得收成。又說:“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衛靈公》)仁德高於生命,這是孔子對成仁的更高要求。他對歷史人物,對“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干諫而死”的事例,稱讚為“殷有三仁焉”。相反則“巧言令色,鮮矣仁”。只會講花言巧語,裝成和顏悅色來迎合世俗,這種人就很少有仁德了。孔子這樣對比,態度是很鮮明的。
孔子對仁人十分尊重,說:“苟志於仁矣,無惡也。”“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論語·里仁》)這是說一個人如果能立志行仁德,就不會幹出罪惡行為。同時也只有仁德的人,才做到愛憎分明,尊敬誰、憎恨誰分辨得很清楚。至於對有仁德的人,不能只看一時一事,必需持之以恆,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堅持下去。所以孔子又說:“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同上)無論在非常緊迫的時刻,或是在流離失所的情況下,都要按仁德的標準辦事,而不能須臾違背。對這樣的仁人,就應該要以接近為榮,即所謂“里仁為美”;如果認識不到這一點,“擇不處仁”,不和仁人在一起,“焉得知”,就不是明智的選擇。以上所述,反映出孔子如何達到仁的思想。

孔子仁學思想的歷史評價

在《論語》中孔子講到仁的地方很多,大體偏重在人生道德方面立論。仁本來是屬於先驗的道德範疇,是天賦的道德精神;但孔子又強調人的主觀意識可以達到仁的自覺,這就上升到哲學世界觀的高度。孔子仁學思想的時代意義具有二重性,積極方面強調人的主觀精神和重視事在人為的思想,天神崇拜的傳統意識相對削弱了,這是時代進步思想的反映。但當人的主觀精神不能改變客觀現實時,對其道不行不能不發出“命也”的嗟嘆。孔子“罕言利,與命與仁”(《論語·子罕》)。他只能既從仁,又從命,這個消極面使他難以擺脫世界觀的矛盾。

孔子以後仁的演變

孔子提出的仁學思想,被其後儒家所繼承和發揮。孔子以仁為政治、倫理、哲學思想的核心,孟子則把仁和義統一起來,以仁義為道德行為的最高準則。孔子提倡殺身成仁,孟子提倡捨生取義,把仁義提到了道德修養的極高境界。孟子給仁義所做的界說是:“仁者愛人。”(《孟子·離婁下》)“仁,人心也;義,人路也。”(《孟子·告子上》)“仁,人之安宅也;義,人之正路也。”(《孟子·離婁上》)仁是人人具有的仁愛之心,惻隱之心,不忍人之心;義是人人應走的正道,義有合理、適宜的意思。孟子把仁套用於政治,提出仁政說,對後世影響巨大。
漢代董仲舒基本上承襲孔孟的仁義學說,而以人我來區別仁義。他說:“所以治人與我者,仁與義也。以仁安人,以義正我。”“仁之法,在愛人,不在愛我;義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春秋繁露·仁義法》)仁是對待他人的態度,義是對於自己的要求。
唐代韓愈第一次明確以“博愛”解釋仁。他說:“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之謂義。”(《原道》)他主張:“一視而同仁,篤近而舉遠。”(《原人》)韓愈力主攘斥佛老,提出一個以仁義為內容的儒家之道的承傳系統,以此來抬高儒學的正統地位,而與佛教的法統相抗衡。
宋明理學家將仁納入理學思想體系,仁不僅是道德規範,而且具有本體論的意義。程顥、程頤區分仁和愛,以仁為性,以愛為情。又以仁為體,以義為用。認為仁包括義、禮、智、信“全體”,且仁與天地萬物“同體”。朱熹則認為,仁既是三綱五常的本體,又是宇宙萬物的本原。
近代康有為釋仁為“愛力”,譚嗣同釋仁為“通”。他們賦予仁以西方博愛、自由、平等的新內容,具有不同於以往的近代思想特色。
仁還有另一種解釋,認為仁即生生之德。《易·繫辭上》說:“生生之謂易。”肯定宇宙萬物發展變化,生生不息。後世儒家不少人本此觀點,謂仁即生育萬物之德。董仲舒說:“夫仁也,天覆育萬物,既化而生之,有養以成之。”(《春秋繁露·王道通三》)《白虎通義》也說:“仁者好生。”宋儒對此多有發揮。如周敦頤說:“生,仁也。”(《通書》)朱熹更進一步把仁德從社會人倫推廣到宇宙萬化,認為:“蓋仁之為道,乃天地生物之心,即物而在。”(《仁說》)這仁包括宇宙生生之德,人類憐生之心,以及天人一體之愛。明清之際,王夫之也大倡“天地萬物一體之仁”,以為人與天地萬物同體,故見到同類危難而有惻隱之心,見到鳥獸哀鳴而有不忍之心,見到草木摧折而有憫恤之心,見到瓦石毀壞而有顧惜之心。清代戴震繼承此說,明確主張:“仁者,生生之德也。”(《孟子字義疏證》)康有為也說,仁“在天為生生之理”(《中庸注》)。這種解釋,豐富了仁的內涵,擴展了仁的對象,使人道之仁變成為天道之仁。其特徵是尊重一切生命和自然物,尤其是重視生命的價值和意義,主張愛惜生命,保護自然。這一仁學思想,與當代生態倫理學觀點頗為吻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