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里仁篇》本篇是《論語》的第四篇,這一篇包括了儒家的若干重要範疇、原則和理論,對後世都產生過較大影響。又名《論》。
基本介紹
- 書名:《論語》
- 又名:《論》
- 作者: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
- 類別:道德修養問題
- 出版時間:約公元前540~公元前400
- 文學體裁:語錄體和對話體
- 成書:戰國初期
基本信息,原文,詳解,解析一,解析二,解析三,解析四,孔子介紹,論語介紹,
基本信息
原文
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子曰:“苟志於仁矣,無惡也。”
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子曰:“放於利而行,多怨。”
子曰:“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
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為可知也。”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
子曰:“以約失之者鮮矣。”
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子游曰:“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
詳解
解析一
4.1【原文】
子曰:“里仁為美①,擇不處仁②,焉得知③?”
【注釋】
①里仁為美:里,住處,借作動詞用。住在有仁者的地方才好。
②處:居住。
③知(zhì):同“智”。
【譯文】
孔子說:“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選擇的住處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說你是明智的呢?”
【評析】
4.2【原文】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①,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②。”
【注釋】
①約:窮困、困窘。
②安仁、利仁:安仁是安於仁道;利仁,認為仁有利自己才去行仁。
【譯文】
孔子說:“沒有仁德的人不能長久地處在貧困中,也不能長久地處在安樂中。仁人是安於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則是知道仁對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評析】
在這章中,孔子認為,沒有仁德的人不可能長久地處在貧困或安樂之中,否則,他們就會為非作亂或者驕奢淫逸。只有仁者安於仁,智者也會行仁。這種思想是希望人們注意個人的道德操守,在任何環境下都做到矢志不渝,保持氣節。
4.3【原文】
子曰:“唯仁者能好①人,能惡②人。”
【注釋】
①好(hào):喜愛的意思。作動詞。
②惡(wù):憎惡、討厭。作動詞。
【譯文】
孔子說:“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愛人和恨人。”
【評析】
儒家在講“仁”的時候,不僅是說要“愛人”,而且還有“恨人”一方面。
當然,孔子在這裡沒有說到要愛什麼人,恨什麼人,但有愛則必然有恨,二者是相對立而存在的。只要做到了“仁”,就必然會有正確的愛和恨。
4.4【原文】
子曰:“苟志於仁矣,無惡也。”
【譯文】
孔子說:“如果立志於仁,就不會做壞事了。”
【評析】
這是緊接上一章而言的。只要養成了仁德,那就不會去做壞事,既不會犯上作亂、為非作惡,也不會驕奢淫逸、隨心所欲。而是可以做有益於國家、有利於百姓的善事了。
解析二
4.5【原文】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譯文】
孔子說:“富裕和顯貴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當的方法得到它,就不會去享受的;貧窮與低賤是人人都厭惡的,但不用正當的方法去擺脫它,就不會擺脫的。君子如果離開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沒有一頓飯的時間背離仁德的,就是在最緊迫的時刻也必須按照仁德辦事,就是在顛沛流離的時候,也一定會按仁德去辦事的。”
【評析】
這一段,反映了孔子的理欲觀。以往的孔子研究中往往忽略了這一段內容,似乎孔子主張人們只要仁、義,不要利、欲。事實上並非如此。任何人都不會甘願過貧窮困頓、流離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貴安逸。但這必須通過正當的手段和途徑去獲取。否則寧守清貧而不去享受富貴。這種觀念在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價值。這一章值得研究者們仔細推敲。
4.6【原文】
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 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譯文】
孔子說:“我沒有見過愛好仁德的人,也沒有見過厭惡不仁的人。愛好仁德的人,他的仁德已經達到了極限,不能再增加什麼;厭惡不仁的人,在實行仁德的時候,不讓不仁德的人影響自己。有能一整天把自己的力量用在實行仁德上的人嗎?我還沒有看見力量不夠的。這種人可能還是有的,但我沒見過。”
【評析】
孔子特彆強調個人道德修養,尤其是養成仁德的情操。但當時動盪的社會中,愛好仁德的人已經不多了,所以孔子說他沒有見到。但孔子認為,對仁德的修養,主要還是要靠個人自覺的努力,因為只要經過個人的努力,是完全可以達到仁的境界的。
4.7【原文】
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
【譯文】
孔子說:“人們的錯誤,總是與他那個集團的人所犯錯誤的性質是一樣的。所以,考察一個人所犯的錯誤,就可以知道他有沒有仁德了。”
【評析】
孔子認為,人之所以犯錯誤,從根本上講是他沒有仁德。有仁德的人往往會避免錯誤,沒有仁德的人就無法避免錯誤,所以從這一點上,沒有仁德的人所犯錯誤的性質是相似的。這從另一角度講了加強道德修養的重要性。
4.8【原文】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譯文】
孔子說:“如果早晨悟知了道,就是當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評析】
這一段話常常被人們所引用。孔子所說的道究竟指什麼,這在學術界是有爭論的。我們的認識是,孔子這裡所講的“道”,系指社會、政治的最高原則和做人的最高準則,這主要是從倫理學意義上說的。
【淺見】
儒學乃大眾哲學,積極行世之顯學。若朝聞道,夕即死,則為個體修道,反類道家精神矣。朝聞道,吸收容納於心,至夕則另變其人也。聞道之後,精神振奮,概嘆過往皆虛度,過去之我可亡矣。隋唐之後,佛家教義中國化,多受儒家影響。若從佛家最高教義反推此章,則聞乃使之聞。若朝即令大眾群體聞道,則夕死亦無憾矣。
4.9【原文】
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譯文】
孔子說:“士有志於(學習和實行聖人的)道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為恥辱,這種人,是不值得與他談論道的。”
【評析】
本章和前一章討論的都是道的問題。本章所講“道”的含義與前章大致相同。這裡,孔子認為,一個人斤斤計較個人的吃穿等生活瑣事,他是不會有遠大志向的,因此,根本就不必與這樣的人去討論什麼道的問題。
4.10【原文】
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①也,無莫②也,義之與比③。”
【注釋】
①適:音dí,意為親近、厚待。
②莫:疏遠、冷淡。
③比:親近、相近、靠近。
【譯文】
孔子說:“君子對於天下的人和事,沒有固定的厚薄親疏,只是按照義去做。”
解析三
4.11【原文】
子曰:“君子懷①德,小人懷土②;君子懷刑③,小人懷惠。”
【注釋】
①懷:思念。
②土:鄉土。
③刑:法制懲罰。
【譯文】
孔子說:“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鄉土;君子畏法。小人貪利。”
【評析】
本章再次提到君子與小人這兩個不同類型的人格形態,認為君子有高尚的道德,他們胸懷遠大,視野開闊,考慮的是國家和社會的事情,而小人則只知道思念鄉土,想著小恩小惠,考慮的只有個人和家庭的生計。這是君子與小人之間的區別點之一。
【淺見】
歷來注家之釋相仿,曰:君子常思德,小人常思鄉;君子思刑以治國,小人思小惠而利家。故而皆鄙小人而高君子。然細讀之,此章之君子非孔子常言之君子。孔子常言之君子,當懷禮歸仁,此與法家之大別,此章又如何懷刑?且懷土,人之常情,儒家向未反對之,又如何稱為小人。故此章之君子非真君子也,乃處上位之士大夫之流也;小人亦非真小人,平常百姓也。上位者以德為本,則百姓‘知恥且格’,即安於本心,安於故土也;上位者若常思嚴刑峻法,則百姓‘免而無恥’,而心懷利矣。可參為政篇細品。
4.12【原文】
子曰:“放①於利而行,多怨②。”
【注釋】
①放:同“仿”,效法,引申為追求。
②怨:別人的怨恨。
【譯文】
孔子說:“為追求利益而行動,就會招致更多的怨恨。”
【評析】
本章也談義與利的問題。孔子認為,作為具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他不會總是考慮個人利益的得與失,更不會一心追求個人利益,否則,就會招致來自各方的怨恨和指責。這裡仍談先義後利的觀點。
4.13【原文】
子曰:“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①?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②?”
【注釋】
①何有:全意為“何難之有”,即不難的意思。
②如禮何:把禮怎么辦?
【譯文】
孔子說:“能夠用禮讓原則來治理國家,那還有什麼困難呢?不能用禮讓原則來治理國家,怎么能實行禮呢?”
【評析】
孔子把“禮”的原則推而廣之,用於國與國之間的交往,這在古代是無可非議的。因為孔子時代的“國”乃“諸侯國”,均屬中國境內的兄弟國家。然而,在近代以來,曾國藩等人仍主張對西方殖民主義國家採取“禮讓為國”的原則,那就難免被指責為“賣國主義”了。
4.14【原文】
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譯文】
孔子說:“不怕沒有官位,就怕自己沒有學到賴以站得住腳的東西。不怕沒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成為有真才實學值得為人們知道的人。”
【評析】
這是孔子對自己和自己的學生經常談論的問題,是他立身處世的基本態度。
孔子並非不想成名成家,並非不想身居要職,而是希望他的學生必須首先立足於自身的學問、修養、才能的培養,具備足以勝任官職的各方面素質。這種思路是可取的。
4.15【原文】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譯文】
孔子說:“曾參啊!我講的道,拿一個道理把它貫穿起來。”曾子說:“我明白了。”孔子就出了。曾子的師兄弟來問:“這是什意思呢?”曾子就告訴他們:“我們的老師所講的道,講忠恕之道而已。從這裡開始學,學到圓滿的境界,就是道。”
4.16【原文】
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譯文】
孔子說:“君子明白大義,小人只知道小利。”
【評析】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是孔子學說中對後世影響較大的一句話,被人們傳誦。這就明確提出了義利問題。孔子認為,利要服從義,要重義輕利,他的義指服從等級秩序的道德,一味追求個人利益就會犯上作亂,破壞等級秩序。所以,把追求個人利益的人視為小人。經過後代儒家的發展,這種思想就變成義與利尖銳對立、非此即彼的義利觀。
4.17【原文】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譯文】
孔子說:“見到賢人,就應該向他學習、看齊,見到不賢的人,就應該自我反省(自己有沒有與他相類似的錯誤)。”
【評析】
本章談的是個人道德修養的問題。這是修養方法之一,即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實際上這就是取別人之長補自己之短,同時又以別人的過失為鑑,不重蹈別人的舊轍,這是一種理性主義的態度,在今天仍不失其精闢之見。
4.18【原文】
子曰:“事父母幾①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②而不怨。”
【注釋】
①幾(jī):輕微、婉轉的意思。
②勞:憂愁、煩勞的意思。
【譯文】
孔子說:“侍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對的地方)要委婉地勸說他們。(自己的意見表達了)見父母心裡不願聽從,還是要對他們恭恭敬敬,並不違抗,替他們操勞而不怨恨。”
【評析】
這一段還是講關於孝敬父母的問題。侍奉父母,這是應該的,但如果一味要求子女對父母絕對服從,百依百順,甚至父母不聽勸說時,子女仍要對他們畢恭畢敬,毫無怨言。這就成了封建專制主義,是維護封建宗法家族制度的重要綱常名教。
解析四
4.19【原文】
子曰:“父母在,不遠遊①,遊必有方②。”
【注釋】
①游:指遊學、游官、經商等外出活動。
②方:一定的地方。
【譯文】
孔子說:“父母在世,不遠離家鄉;如果不得已要出遠門,也必須有一定的地方。”
【評析】
“父母在,不遠遊”是先秦儒家關於“孝”字道德的具體內容之一。歷代都用這個孝字原則去約束、要求子女為其父母盡孝。這種孝的原則在今天尚有闡義。
【淺見】
父母在,父母尚在也,即父母年老病弱之時。子女於此時,當孝敬父母於身前,單寄贍養之費,則如豢養也,又豈可謂孝?若必游於遠方,則必使父母知其方向,以解相思之情;若有事,亦能使知也。
或謂父母在,即只要父母在,子女便不得出遊,此解不通也。古時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士人年輕時多遊歷,以增見識,乃正途也。若一生隨父母左右,終死鄉里,又能有何作為,亦非儒家入世之思想。或又謂此章在今日已無意也,則吾不知何人能出此語也!
4.20 【原文】
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解釋】
孔子說:“若是一個人對他父親的合理部分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到孝了。”
4.21【原文】
【解釋】
孔子說:“父母的生日,不能不知道,一方面該高興,另一方面該害怕。”
【評析】
這裡之所以害怕是因為父母過一年生日就意味著少了一年活頭,為人子女想到這一層應該感到害怕。
4.22【原文】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
【譯文】
孔子說:“古代人不輕易把話說出口,因為他們以自己做不到為可恥啊。”
【評析】
孔子一貫主張謹言慎行,不輕易允諾,不輕易表態,如果做不到,就會失信於人,你的威信也就降低了。所以孔子說,古人就不輕易說話,更不說隨心所欲的話,因為他們以不能兌現允諾而感到恥辱。這一思想是可取的。
4.23【原文】
子曰:“以約①,失之者鮮②矣。”
【注釋】
①約:約束。這裡指“約之以禮”。
②鮮:少的意思。
【譯文】
孔子說:“用禮來約束自己,所犯的錯誤就少了。”
4.24【原文】
子曰:“君子欲訥①於言而敏②於行。”
【注釋】
①訥:遲鈍。這裡指說話要謹慎。
②敏:敏捷、快速的意思。
【譯文】
孔子說:“君子說話要謹慎,而行動要敏捷。”
4.25【原文】
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譯文】
孔子說:“有道德的人是不會孤立的,一定會有思想一致的人與他相處。”
4.26【原文】
子游曰:“事君數①,斯②辱矣;朋友數,斯疏矣。”
【注釋】
①數(shuò):屢次、多次,引申為煩瑣的意思。
②斯:就。
【譯文】
子遊說:“侍奉君主太過煩瑣,就會受到侮辱;對待朋友太煩瑣,就會被疏遠了。”
孔子介紹
孔子(前551 ——前479 ),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儒家學派創始人,中國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對中國思想文化的發展有極其深遠的影響。
孔子的祖先本來是宋國的貴族,後因避宮廷禍亂而遷居魯國。孔子的父親是一名武士,雖躋身於貴族之列,但地位很低。孔子三歲時,父親便死去了,他跟著母親過著貧困的生活。孔於年輕時做過“委吏”(管理倉庫)、“乘田”(掌管牛羊畜牧)一類的小官,魯定公時,孔子曾任中都宰、大司寇(主管司法,與司徒、司馬、司空三卿並列),魯定公十二年(公元前498 年),孔子“由大司寇行攝相事”,“與聞國政”(《史記·孔子世家》),政治生涯到了頂峰。由於與當時主宰魯國政權的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三家政治觀點不和,孔子離開魯國去周遊列國,希望在別的國家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先後到了衛、宋、陳、蔡、楚等國,都沒有受到重用。晚年回到魯國一心一意講學和整理古代文獻資料,曾整理刪定《詩經》、《尚書》等,並根據魯國史官所記《春秋》加以刪修,使之成為中國第一部編年體歷史著作。孔子講學,學生多達三千人,其中著名的有七十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