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漢字是人類*古老而傳承不絕的*古文字,它是我們先祖為記錄漢語而創造的符號系統。漢文化辭彙豐富,博大精深,它是中華幾千年文明連綿不絕的載體,更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見證。“漢字中國叢書”立足傳播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讓讀者更深入地體悟漢字文化的魅力,本系列叢書以漢字為主題,每本書介紹一個漢字,注重漢字背後的思想文化及精神內涵,系借講解漢字來講述中國文化,將傳統中國思想中的關鍵概念以通俗的方式闡述出來,適合普通大眾對歷史文化的閱讀需求。
《仁》從“仁”字的源流出發,通過字形內涵的演變反映仁觀念在我國歷史上不同時期的意義和作用,啟示今人更好地理解仁觀念,將仁觀念進行現代轉換,將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圖書目錄
第一章
仁的起源..............................................................1
一、仁的文字學考察................................................. 2
二、仁的文化人類學考察........................................... 9
三、仁的思想史考察............................................... 15
第二章
孔子的“仁”及其仁學思想體系......................... 23
一、“仁”—孔子思想的核心..................................23
二、孔子仁的淵源...................................................24
三、孔子仁的含義...................................................25
四、仁是生命的實踐................................................30
五、仁與其他諸德行的關係.......................................35
六、仁與人格境界...................................................40
第三章
孟子以仁義為核心的內聖外王之道...................... 43
一、仁義為思想核心................................................43
二、內聖之道—仁德修養論....................................49
三、外王之道—仁政學說......................................55
第四章
荀子以仁為基礎的禮義之統................................ 70
一、仁是荀子思想的基礎.........................................70
二、荀子以仁為基礎的禮義之統.................................76
結語....................................................................86
第五章
漢初儒者仁義核心價值觀構建............................. 88
一、陸賈仁義為本,道德為上....................................88
二、賈誼仁義為本,非禮不成....................................92
三、韓嬰仁而好禮,仁本法用....................................99
第六章
董仲舒三才構架下的仁學思想........................... 106
一、三才之道與董仲舒的三才觀...............................106
二、《春秋》公羊學的仁學精神............................... 110
三、以三才為主體構架的仁學思想........................... 112
四、對“五常之道”的初步構建.............................. 119
第七章
漢代仁學的多向流播........................................ 124
一、《淮南子》的道德仁學......................................124
二、揚雄“即體建用”仁學................................... 131
三、《白虎通》的神性仁學......................................135
四、桓譚以仁義正道為本........................................143
五、王符富民正學興仁義.......................................
六、荀悅法教五常行仁政.148
第八章
魏晉南北朝仁義價值觀的解構與玄學化............. 153
一、何晏、王弼以無為本,崇本息末.........................153
二、阮籍、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以仁義為臭腐......... 161
三、向秀、郭象:名教即自然,仁義撓天下................168
四、魏晉南北朝時期其他儒者的仁學觀......................175
第九章
中唐儒者對仁的新發展..................................... 186
一、韓愈重建仁義價值觀.............................................. 196
二、李翱滅情復性論..................................... 202
三、柳宗元立中道、行五常.
第十章
兩宋理學家的仁學.
一、張載“為天地立心”.........................................212
二、二程以仁為天下正理..................................... 233
三、朱熹集性理仁學之大成.
第十一章
宋明心學家的仁學........................................ 246
一、陸九淵發明本心之仁.
二、陳獻章天人合一的仁本論.................................. 256
三、王守仁天地萬物一體之仁.................................. 265
第十二章
清代學者的仁論............................................... 276
一、黃宗羲的仁義功用觀.
二、王夫之內聖外王一體之仁.................................. 285
三、戴震人倫日用生生之仁.
四、阮元“相人偶”人倫實踐之仁............................ 304
參考文獻......................................................... 313
作者簡介
韓星,
◆男,陝西藍田人,生於1960年,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際儒聯理事及傳播教育普及委員會副主任,中華孔子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實學研究會理事,孔子文化全球傳播委員會專家顧問團成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儒教研究中心學術委員。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孔子研究院政治哲學研究中心研究員。湖南大學嶽麓書院客座教授、北方道德研究所特聘研究員、河北省儒學會顧問。陝西省國學藝術研究會顧問,國際南冥學研究會(陝西西安)副會長,眉縣橫渠書院名譽顧問特聘研究員,《原道》學術委員,《原道》文叢編委、北京中和書院院長。山東教育電視台“孔子大學堂”、陝西電視台“知道中國”主講嘉賓等。
◆主要從事中國思想文化史、儒學、儒教研究。在《哲學研究》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一百多篇;著有《先秦儒法源流述論》《儒法整合:秦漢政治文化論》《中國文化通論》《儒家人文精神》《儒教的現代傳承與復興》《儒學新詮》《走進孔子——孔子的思想體系、價值和命運》《大學 中庸讀本》《孝經讀本》等;主編有《中和學刊》《中和叢書》等,在國內產生廣泛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