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書名:京杭大運河開鑿與變遷
- 作者:毛鋒 等
-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09月
- 頁數:416 頁
- 定價:182 元
- 開本:16(210*280)
- ISBN:9787121246579
- 叢書名:京杭大運河遺產保護出版工程
- 字 數:665千
《京杭大運河開鑿與變遷》是2014年由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毛鋒等。內容簡介 京杭大運河貫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自然水系,沿線區域一直是元、明、清各朝代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最活躍的地區。本書從地理的...
1400年前,隋煬帝開鑿江南運河,1292年,元世祖完成了京杭運河全線貫通。宋代鑿通錫澄運河後,自無錫進入長江的船隻,有些沿江南運河,有些則走錫澄運河。目前的京杭大運河,全長1794公里,貫通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江蘇、浙江6...
大運河衡水段原為漳河故瀆,也為黃河故道,九河下梢,河汊眾多,後經歷代人工開鑿,逐漸演變形成的。秦漢以前稱定王河,漢代稱屯氏河、屯氏別河,也稱清河。隋開鑿為永濟渠,自隋至元代稱御河,元為京杭大運河組成部分。明代稱漕河,...
元代開鑿京杭大運河,滄州段御河為京杭大運河的組成部分,基本上沿用了原來的河道。滄州段運河明代為衛河的一部分,衛河又稱衛漕。宋、元時名日御河。由內黃東出,至山東館陶西,漳水合焉。東北至臨清,與會通河合。北歷德、滄諸州...
江南運河,為京杭運河的南段,北宋稱運河,南宋稱浙西運河,後人稱江南運河,因全部在長江以南而名。春秋戰國時代(公元前3世紀)開始,歷代開鑿、疏浚,至隋煬帝大業六年(610年)重新疏鑿和拓寬長江以南運河古道,形成今江南運河。作...
第一篇隋代之前的區間運河 第一章夏商時期的區間運河004 夏朝的水患 / 005 大禹治水的成就 / 009 商朝時期的區間運河 / 013 第二章西周與春秋戰國時期的區間運河018 西周時期開鑿運河的歷史背景 / 019 西周徐偃王開鑿陳蔡運河 / ...
河道變遷 東線航道變遷 元代建都北京,政治中心北移。為發展海、陸聯運和縮短陸上運道,以利南糧北運,先後開鑿了濟州河、會通河和通惠河,形成縱貫南北的京杭運河。這條運河在濟寧和淮陰之間,仍循古泗水河道。因徐州以下泗水已被黃河...
南運河的名稱,和京杭大運河的形成有關。隋大業四年(608)重修永濟渠,基本上利用曹魏時舊渠。因沁、淇兩河合於衛又得名衛河。因隋煬帝乘龍舟沿永濟渠抵涿郡,故又名御河,海河志認為宋元時稱御河。元代以後,先後開通濟州河、會通...
京杭大運河利用了隋朝的南北大運河不少河段,如果從北京到杭州走運河水道,前者比後者縮短了900多公里的航程。 國外著名的大運河有蘇伊士運河、巴拿馬運河等。這些運河的長度不但都比我國的大運河短得多,而且也都比隋朝開鑿南北大運河的...
本書內容是基於國家科技支撐計畫課題“空間信息技術在大遺址保護中的套用研究(以京杭大運河為例)”(課題編號:2006:BAK30801)的研究成果。本書從京杭大運河的歷史變遷、開鑿過程、古代漕運、河道及航運管理等方面進行系統性研究和分析...
導 言 京杭大運河與中華文明 第一章 京杭大運河的歷史變遷 第一節 京杭大運河的開鑿與貫通 第二節 京杭大運河的形成與整治 第三節 京杭大運河的河工技術 第四節 京杭大運河的管理與制度 第二章 古代中國的經濟大動脈 ...
京杭大運河·伊婁河故道位於揚州市邗江區瓜洲鎮,全長25里,潤州刺史齊澣開鑿,是古運河主要入江水道,現河道兩岸為自然岸線,原始地形地貌基本完好。文物歷史 唐開元二十五年(737),齊澣遷潤州刺史,以“州北隔江,舟行繞瓜步,回遠...
大運河文化又稱“京杭大運河文化”,但不同於“運河文化”。因為運河文化,可泛指世界範圍內的人工運河文化。大運河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是大運河自開鑿以來長期創造形成的產物;又是一種歷史現象,是運河流域社會歷史的積澱物。囊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