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滄州段運河始於東漢末年,漢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為北征袁紹,修建了著名的“遏淇水入白溝”工程,《水經·淇水注》中有詳細記載,“漢建安九年,魏武王於水口下大枋木以成堰,遏淇東水入白溝以通漕運,故時人號其處為枋頭。是以盧諶《征艱賦》曰:後背洪枋巨堰,深渠高堤者也”。漢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曹操北征烏桓,命董昭開平虜渠。平虜渠溝通白溝(《水經注》中稱白溝在威縣之東的古稱廣宗的地方以下為清河)、泒水和滹沱河。據專家考證,平虜渠位置大致在今青縣之東,約相當現在的南運河而稍偏東,為滄州南運河下游段的前身。
晉代和北朝時期,滄州段運河依然是曹操開鑿的白溝——清河——平虜渠水運幹線的重要組成部分。晉代和北朝時期幾次大規模軍事行動都是經白溝——清河——平虜渠水運通道進行軍隊調動的,表明這條水運通道仍暢通。
隋大業四年(公元608年),隋煬帝為了解決北方的漕運和北征高麗的需要,“詔發河北諸郡男女百餘萬人開永濟渠,引沁水,南達於河,北通涿郡”(《隋書·煬帝記》)。滄州段運河為永濟渠的一部分,是在曹操舊渠的基礎上並利用部分天然河道建成的,與今南運河河道基本相同。
唐代,滄州段運河仍為永濟渠的一部分,依然通航。據《元和郡縣誌·永濟縣下》載:“永濟渠在縣西郭,內闊一百七十尺,深兩丈四尺。南自汲郡引清、淇水,東北入白溝,穿此縣入臨清……隋氏修之,因名‘永濟渠’”。在永濟渠兩側,又開鑿了長豐渠、無棣溝等幾條運河,使黃河北側平原地區運河形成網路。
唐代在河北道平原最早開鑿的運河是貞觀二十一年(公元647年)刺史朱潭在河間縣開鑿的長豐渠:“瀛州河間郡,河間縣,西北百里有長豐渠,(貞觀)二十一年,刺史朱潭開。”此後,薛大鼎於永徽元年開鑿了無棣溝:“永徽元年,薛大鼎為滄州刺史,界內有無棣河,隋末填廢。大鼎奏開之,引魚鹽于海,百姓歌之日:‘新河得通舟楫利,直達滄海魚鹽至。昔日徒行今騁駟,美哉薛公德滂被’。”無棣溝是通海的一條河道,是將原被淤積堵塞的無棣河加以疏通而成,將永濟渠與渤海連通。永徽二年(公元651年)以及開元年間,姜師度等人還在滄州景城郡清池縣開鑿了多條運河。
宋代也稱永濟渠為御河,“中國封建時代,往往稱皇室御用河道為‘御河’……宋元時代所謂‘御河’,專指今河南,河北境內的衛河,即隋所開永濟渠的一部分。”(《辭海》1999年版)。北宋初年永濟渠即御河仍能通航,但黃河曾在很長時期北流奪御河河道由津入海,滄州段運河時斷時續。
金代由於黃河河道向南遷徙,奪占淮河河道入海,御河擺脫了黃河頻繁的沖淤影響,並且金代遷都燕京,改燕京為中京,宮廷建造需要的大量建築材料從汴梁(今開封)運至北京,同時漕糧北運,逐漸形成以御河為主幹運道,再加上漳河、滹沱河等河流構成的水運系統,將河北平原溝通和聯繫起來。
元代開鑿京杭大運河,滄州段御河為京杭大運河的組成部分,基本上沿用了原來的河道。
滄州段運河明代為衛河的一部分,衛河又稱衛漕。宋、元時名日御河。由內黃東出,至山東館陶西,漳水合焉。東北至臨清,與會通河合。北歷德、滄諸州,至青縣南,合滹沱河。北達天津,會白河人海。所謂衛漕也。
清代,臨清至天津一段,稱為南運河,滄州段運河為南運河下游。清早期及中期,漕運沿襲明代,仍以內河航線為主;道光時,大部分漕運改走海運,至鹹豐五年,運河漕運結束。但衛河作為豫北及河北平原南部地區與京津地區的重要交通通道,一直承擔著繁忙的運輸任務。
民國時期,滄州段運河仍為南運河的一部分,但運河逐漸於淺,已無大規模水運活動,內河航運規模很小。
建國初期,衛河——衛運河——南運河為海河流域航線最長、航運之力最大的一條河流,滄州段南運河為仍其下游段,承擔著物資運輸任務。五十年代,興建了引黃濟衛工程,為運河補充了水源。1958年,南運河上興建了四女寺樞紐,維持了運河的通航。七十年代,滄州段南運河上興建了安陵樞紐和北陳屯樞紐,均建有船閘,但由於水源缺乏,1978年南運河航運全線中斷,滄州段南運河航運功能已完全喪失。
2022年9月1日上午9時,京杭大運河滄州中心城區段實現旅遊通航。
地理環境
區域範圍
滄州市境內南運河起自吳橋大興莊村入境,流經吳橋縣(34.8公里)、東光縣(36.98公里)、南皮縣(23.74公里,與泊頭以運河為界,左岸全部屬於泊頭市)、泊頭市(36.3公里)、滄縣(36.6公里,北段部分9.66公里右岸屬於青縣)、滄州市區(包括運河區31公里和新華區2.7公里,運河區部分河段與滄縣以河為界)、青縣(45.76公里,9.66公里左岸屬滄縣,0.66公里對岸屬天津靜海)共八個縣(市、區),於青縣李又屯村北出滄州境,入天津界,河道全長216公里,是京杭大運河流經里程最長的城市,占京杭大運河的約八分之一。
保護目標
遵照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打造
大運河文化帶,深入挖掘大運河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這一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
管理措施
根據時代要求,京杭大運河滄州段採用河長制進行管理。
開發利用
運河以運而生,歷朝歷代修築運河的目的,是滿足國家的運輸需要。其自開鑿以來,始終是國家的交通命脈。明、清兩代每年都有約400萬石糧食經滄州運往北京。此外,還有大量瓷器,鹽,煤炭等貨物靠運河水運輸。漕運的繁忙和南北物資的融合給滄州帶來了兩岸經濟的繁榮。更有了大小不等的碼頭,擺渡。滄州段從南到北有十多處碼頭。現如今,運河僅有輸水能力,每年國家利用南運河向天津輸送黃河水。
河畔風俗
大運河作為母親河,惠澤這滄州這片土地,養育兩岸百姓,與這片土地有著生厚的感情。滄州的民間習俗里深深牽著運河的影子。除了正月里開河鮮、五月端午賽龍舟、臘月里藏冰外,滄州城裡買水職業側兩籬等,也極富運河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