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儺舞

五色儺舞

儺文化原是流傳於中國西北、西南、嶺南一帶的一種古老的傳統宗教文化,但在浙江長興,這一古老文化也有流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五色儺舞
  • :本義有“鬼驚貌”、“鬼見而驚”
  • 儺文化:即面具文化
  • 地域分布:羅岕、水口、城山等地為代表性
起源,形成原因,

起源

儺,其本義有“鬼驚貌”、“鬼見而驚”、“行有節度”等多層意思,也表示有節度地驅鬼逐疫。儺文化,即面具文化。長興的儺文化歷史上地域分布很廣,尤以羅岕、水口、城山等地為最具代表性。但是,由於它裝神弄鬼的內容,僅在民間流傳,幾乎為《縣誌》等文字資料所不載。羅村“文革”前每年陰曆四月十二定為社日,全村五個自然村,分別選用紅、白、青、黑、黃五色面具,頭插雉毛,赤一臂,以跳和舞為主。表演前後都要舉行“開臉”(開箱)、“封臉”(封箱)儀式,燃燭、焚香、化紙、念咒,惟恐冒犯神鬼。每年農曆十月中旬連續三五日舉行儺祭。他們戴上面具,穿上袍服,放銃鳴炮,載歌載舞行進在山路上,幾個村的隊伍集合在茗理樓前空地上比試儺舞。
長興還有灘簧。灘簧是長興的一個傳統戲曲劇種,又名“三敲板”,流行於東長興一帶,以唐火毛、陶三毛等藝人最著名。灘簧一般由幾個人輪換扮演角色上場,不勾畫臉譜。但凡神仙鬼怪,一律都戴面具上場。儺戲、儺舞的伴奏全是鑼鼓喧天、火銃鞭炮齊鳴的“十番鑼鼓”。“十番鑼鼓”有“大十番”和“小十番”之分,大、小十番鑼鼓合奏稱為“全套十番鑼鼓”。1956年,長興“十番鑼鼓”在嘉興地區民眾文化調演中獲獎。現今,長興縣文化部門正在搶救、挖掘、整理這一民間寶貴文化遺產。

形成原因

:因縣誌無記載,因此,儺戲如何會傳到長興,至今無從考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