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功散(五味異功散)

異功散

五味異功散一般指本詞條

異功散,是方劑名稱;別名叫五味異功散。方劑主要功效為益氣補中,理氣健脾;處方出自《小兒藥證直訣》。主治脾虛氣滯、飲食減少、胸脘痞悶、食入作脹、大便溏薄、神疲氣短、身體羸瘦、或面部浮腫者。出自異功散 ·《小兒藥證直訣》卷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異功散
  • 來源:《小兒藥證直訣》卷下。
  • 功用:健脾理氣
  • 異名:五味異功散、錢氏異功散
異功散 ·《小兒藥證直訣》卷下,異功散·補氣方劑,異功散·《醫方類聚》卷一八四引,

異功散 ·《小兒藥證直訣》卷下

【來源】 《小兒藥證直訣》卷下。
【異名】五味異功散、錢氏異功散(《保嬰撮要》卷十五)。
【組成】人參(切,去頂) 茯苓(去皮) 白朮 陳皮(銼) 甘草各等分
【用法】上為細末。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薑5片、大棗2個,同煎至100毫升,空腹時溫服。
【功用】健脾理氣。
【主治】脾胃虛弱中焦氣滯,飲食減少,大便溏薄,胸脘痞悶不舒,或嘔吐泄瀉。現用於小兒消化不良屬脾虛氣滯者。

異功散·補氣方劑

【簡介】本方來源於《小兒藥證直訣》。
【功用】補氣健脾,行氣化滯。主治脾胃氣虛兼有氣滯的病證,見面色蒼白,四肢無力,胸脘脹悶不舒,飲食減少,腸鳴泄瀉,或兼有噯氣、嘔吐等表現。現常用於小兒消化不良屬脾虛氣滯者。
【組成藥物】人參(去蘆)、炙甘草、茯苓、白朮、陳皮各等份。
【用量用法】上藥制為細末。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薑5片,大棗2個,同煎至100毫升,飯前溫服。亦可取飲片直接用水煎服。
【現代研究】本方具有與四君子湯相似的藥理作用,同樣能調節胃腸運動,既可鬆弛腸管,又能拮抗腸痙攣。也具有抗胃腸潰瘍的作用。還具有增強免疫功能、促進代謝等作用。
【進補套用】本方在四君子湯的基礎上加陳皮,意在行氣化滯,醒脾助運,有補而不滯的優點。
適合於脾虛氣滯,稍服補藥即感腹脹食少而“虛不受補”的人。尤其常用於小兒消化不良屬脾虛氣滯者。
1.小兒厭食 用本方加味:黨參6克,白朮6克,茯苓6克,陳皮5克,甘草5克,焦山楂6克,炒谷芽6克,神曲6克。每日1劑,水煎服。可連服半個月。
2.小兒疳積 用本方水煎服,每日1劑,或配合針刺法,則療效更好。
3.小兒腹瀉 用本方加味:黨參6克,白朮6克,茯苓6克,陳皮5克,木香5克,甘草5克。每日1劑,水煎,宜少量多次飲服。
4.小兒尿自症 用本方加味:黨參10克,白朮10克,茯苓10克,陳皮6克,甘草5克,木防己10克。每日1劑,水煎服。
此外,本方對小兒低熱遺尿、咳喘、嗜睡、胃痛等症均有效。

異功散·《醫方類聚》卷一八四引

【藥物組成】黃柏皮3錢(以蜜塗,火炙5次),白礬1錢(飛過),鷹爪黃連1錢半,腦子半錢,麝香1字,荊芥穗半錢,甘草半錢(蜜炙3次)。
【處方來源】《醫方類聚》卷一八四引《吳氏集驗方》。
【方劑主治】痔漏下疳,連(月刄)瘡,面上伽摩羅瘡,腦疽,惡毒膿血不止,腥臭,生蟲瘡。
【製備方法】上為末。
【用法用量】先以荊芥、黃連、黃柏皮、白礬、百藥煎川椒木、蔥各少許,以水10碗,煎至7碗,用盆盛之,蓋盆面小竅,就瘡口熏之,水溫洗瘡淨,以淨軟絹片拭乾,以前藥乾撒於瘡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