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介紹中式烹調的基礎知識和常用設備、中式烹調加工技術與原材料初加工技術與操作、中式烹調常用的上漿和掛糊及勾芡操作、調味與制湯操作方法、熱菜的烹調與裝盤、冷菜製作與裝盤,該書可以作為職業培訓教材,也可作為餐飲企業基層人員和管理人員的參考資料。
圖書目錄
第一章加工技術與原材料初加工
第一節出肉、出料、去骨
一、出肉加工
出肉加工指的是從肉類原料中分出淨肉的操作技術。
(一)出肉加工的基本要求
不論生出還是熟出,都要達到如下基本要求:
(1)要按照菜餚特點的要求出肉。例如,做紅扒肘子,必須完全取肘肉,有的還要去掉肘骨。又如,製作糖醋排骨,就必須將肋條骨及骨下的部分五花肉一同取下;如果煮湯,則只取骨,不帶肉。
(2)出肉必須出得乾淨,做到骨不帶肉,肉不帶骨,儘量避免浪費。因此出肉時刀刃應緊緊地貼著骨骼操作。
(3)熟悉家畜、家禽的肌肉和骨骼的結構,做到下刀準確。
(二)幾種常用原料的出肉加工方法
1豬的出肉加工
豬的出肉加工也叫剔骨。先將半片豬肉放在案板上(皮朝下),用砍刀將其分為前腿、肋骨、後腿三段,然後依次剔去各種骨骼。
(1)剔肋骨。用刀尖先將肋骨條上的薄膜劃破,將每條肋骨推出肉外,直至脊骨,然後連同脊骨一起割下。
(2)剔前腿骨。先將前腿內側從上到下用力割開,使骨頭露出,再割出杴板骨下關節,並將上面的肌肉分開,然後取出杴板骨,再剔去腿骨。
(3)剔後腿骨。先從棒子骨處下刀,將肉分開,割斷關節上的筋,取出棒子骨。此骨較難取出,因此必須先將兩側的肌肉刮淨。接著再取腿骨。腿骨下面有一條小細骨,應先去掉,再去腿骨。剔棒子骨與剔腿骨應交替進行才能將骨剔去。
經過上述三個步驟,半片豬的出肉加工即告完成。牛、羊的出肉加工大體與此相同。
2雞的出肉加工
雞的出肉加工,亦稱剔雞,就是將雞肉分部位取下,再將雞骨剔去。
剔雞的主要步驟與手法如下:左手握住雞的右腿,使雞腹向上,頭朝外。先將左腿根部與腹部連線的皮割斷,再將右腿根部與腹部連線的皮割斷。把兩腿從背後折起,把連線在脊背的筋及腰窩的肉割斷剔淨,用力撕下兩腿,剔去腿骨。左手握住雞翅,將翅根關節處的筋割斷,將雞翅連同雞脯肉用力扯下,再將雞裡脊肉(雞牙子)取下即成。鴨的出肉加工與雞基本相同。
3水產品的出肉加工
(1)魚類的出肉加工。魚的出肉加工,是將生魚去骨、去皮而用其淨肉。用來出肉的魚一般選擇肉厚、刺少的品種。
①棱形魚類的出肉加工。以青魚為例,將青魚頭朝外,腹向左放在菜墩上。左手按著魚,右手接刀,從背鰭外貼脊骨割一刀,再橫劈進去,前至鰓蓋,後至尾部,將魚肉全部劈下,另一面加工方法相同。最後把兩扇魚肉邊緣的魚刺去淨,再將皮去掉(也有不去皮的)。
②扇形魚類(即扁口魚類)的出肉加工以鯧魚為例,將鯧魚頭朝外,腹向左平放在菜墩上,順魚的背側線劃一刀直至脊骨,再貼著刺骨劈進去,直至腹部邊緣,然後將魚肉帶皮撕下,另一面的魚肉用同樣的方法取下。最後將魚刺和皮去掉。
③鱔魚的出肉加工。鱔魚的出肉加工有生出和熟出兩種。生出加工的操作過程是:將鱔魚宰殺放盡血後,用左手捏住魚頭,右手將尖刀從頸口處插入,隨即緊貼脊椎骨一直向尾部剖劃,劃成兩條,去除全部脊骨。熟出加工的操作過程是:將燙死的鱔魚進行劃鱔。劃鱔的技術較高,還有劃雙背和單背之分。所謂劃雙背就是將鱔魚劃成魚腹一條、魚背一條(即整個背部肌肉連成一片,中間不斷開)。單背就是劃成魚腹一條、魚背兩條(即整個背部肌肉中間斷開,成為兩條)。所用的工具都是毛竹製成或牙刷柄磨成的半面較細的斜角工具。因鱔魚的骨骼是三角形的,所以一般劃法都是順骨骼劃三刀。先劃鱔魚腹:將鱔魚頭向左、尾向右、腹向里、背向外放在案板上。左手握住鱔魚頭,並用大拇指壓頸下骸骨處,撬開鱔魚腹可以看到鱔魚骨的缺口,右手將劃刀豎直,從缺口處貼骨插入,直至刀尖透過肉而碰到案板;這時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劃刀,後三指夾牢鱔魚背,用力將刀向尾部划去,整個軟腹就和鱔魚骨分離,然後將鱔魚翻一個身,鱔魚背向里,刀沿魚骨插入鱔魚深度的一半,劃向尾部,再翻一個身,鱔魚背向上,同樣再劃一刀,整個背部肌肉連在一起的一條雙背就劃了下來。劃單背的方法比較簡單,就是在劃的時候,將背部肌肉的中間處劃斷,而把鱔背劃成兩條背肉。
應當注意,鱔魚的骨頭應合理利用,可用來提取鮮湯。
(2)蝦的出肉加工。出蝦肉也叫出蝦仁,有擠、剝兩種方法。擠的方法一般用於小蝦,可捏著蝦頭尾,用力將蝦肉從脊背處擠出;剝的方法一般用於大蝦。還有將蝦煮熟再剝出蝦肉的。
河蝦,在4~5月中旬有蝦子及蝦腦,在出肉加工中應加以利用。蝦子可將蝦放在清水中漂出,洗去雜物,用慢火炒後,再上籠蒸透成塊,曬乾後捻散備用。蝦腦也可取出,做其他菜餚用。
(3)蟹的出肉加工。出蟹肉亦稱剔蟹肉。先將蟹蒸熟或煮熟,然後分別從各部位出蟹肉和蟹黃。
①出腿肉。將蟹腿取下,剪去一頭,用擀杖在蟹腿上向剪開的方向滾壓,即可擠出腿肉。
②出蟹肉。將蟹扳下,用刀拍碎螯殼後,取出蟹肉。
③出蟹黃。先剝去蟹臍,挖出小黃,再掀下蟹蓋,用竹籤剔出蟹黃。
④出身肉。將蟹身掰開,用竹籤剔出蟹肉。
(4)海螺的出肉加工。將海螺殼砸破,取出肉,摘去螺黃,用食鹽搓去海螺頭的黏液,洗淨黑膜。用此法出肉的肉色潔白,但出肉率低。另一種方法是將海螺放入冷水鍋內,煮至螺肉離殼,用竹籤將螺肉連黃挑出洗淨。用此法出肉,螺肉色澤較差,但出肉率較高。
二、分檔取料
(一)分檔取料的作用
分檔取料就是把已經宰殺的整隻家畜、家禽經過剔骨,根據其肌肉組織的不同部位進行分檔,並按照烹製菜餚的要求進行有選擇的取料。分檔取料是切配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程式,它直接影響菜餚的質量。
1保證菜餚的質量,突出菜餚的特點
由於家畜各部位的肉有老有嫩、有肥有瘦等不同,烹調方法要求也多種多樣,所以就必須選用原料的不同部位,以適應烹製多種不同菜餚的需要。從而保證菜餚的質量,突出菜餚的特點。
2保證原料的合理使用,做到物盡其用
根據原料各個部位的不同特點和烹製菜餚的多種多樣的要求,選用相應部位的原料,不僅能使菜餚具有多樣化的風味、特色,而且能合理使用原料,做到物盡其用。
(二)分檔取料的關鍵
1熟悉原料的各個部位,準確下刀是分檔取料的關鍵之一
例如從家畜、家禽的肌肉之間的隔膜處下刀,就可以把原料的不同部位的界線基本分清,就能保證所取用的不同部位的原料的質量特點。
2必須掌握分檔的先後次序
取料如不按一定的先後次序,就會破壞各個部分肌肉的完整,從而影響所取用的原料的質量和數量。
三、整料去骨
為了烹製出用料精細,造型美觀,技術較高的菜餚,往往要將雞、鴨、魚等整隻原料進行整料去骨。整料去骨(簡稱去骨),就是將整隻原料去淨或剔出主要的骨骼,而大體仍保持原料原有的完整形態的一種刀工處理技術。原料經去骨後不僅易於入味和便於食用,還可填上其他原料,使造型美觀。原料去骨後較為柔軟,可以適當地改變其形狀,而製作成象徵性的精緻菜餚,如八寶雞、什錦布袋雞、八寶釀魚等。
(一)整料去骨的要求
整料去骨在技術和選料等方面的要求都比較高。
1選料必須精細並符合整料去骨的要求
凡作為整料去骨的原料,必須選用肥壯多肉而大小適宜的整料,並且要求活鮮。例如,雞應當選用一年左右而尚未開始生蛋的母雞;鴨應當選用8~9個月的肥壯母鴨。這種雞、鴨肉質既不老也不太嫩,去骨時皮不易破,烹製時皮不易裂。魚也應選用05kg左右肉厚而肋骨較軟的魚,如黃魚、桂魚等。
2初步加工時為整料去骨做好準備
(1)雞、鴨燙毛時,水的溫度不宜過高,燙的時間也不宜過長,否則去骨時皮易破裂。魚類在刮鱗時不可碰破魚皮,以免影響質和量。
(2)雞、鴨等先不要破腹取內臟,可以在去骨時隨著軀幹骨骼一起除去。魚的內臟也可以從鰓中擠出。
3整料去骨
去骨時必須不破損外皮,進刀要貼骨,剔下的骨儘量不帶肉,肉中無骨,下刀的部位要正確。
(二)整料去骨的方法
1整魚去骨
(1)出脊椎骨。將魚頭朝外、腹向左放在菜墩上。左手按住魚腹,右手將刀緊貼魚的脊椎骨上部橫片進去,從鰓後到魚尾片開一條刀口,用手在魚身上按緊,使刀口張開,繼續貼緊頭向里片,直至片過脊椎骨。再將胸骨與脊骨相連處片開(不能割破腹部的皮),魚的脊椎骨與魚肉分離。然後將魚翻個身,用同樣的方法使另一面的脊椎骨也與魚肉完全分離出來。在靠近魚頭和魚尾處將脊椎骨斬斷取出,但魚頭魚尾仍與魚肉相連著。
(2)出胸肋骨。將魚腹朝下放在墩子上,翻開魚肉,使胸骨露出根端,將刀略斜,緊貼胸骨往下片進去,使胸骨脫離魚肉,再將魚身合起,仍然保持魚的完整形狀。
(3)整魚出骨法。操作方法是:魚經刮鱗去鰓,用水洗淨後,揩乾魚身上的水分,平放砧墩上,頭左尾右,魚腹朝操作人,在鰓骨下距月牙骨約1cm處,橫切一刀,斬斷脊骨。再在平鱭門後距離尾部約7cm處,切開約1cm大小的一小口,以能斬斷脊骨為度,將魚頭朝里尾朝外,左手按魚頭,右手持刀(一種特製的剔骨刀,呈“一”字形,長約25cm、寬約2cm、厚15cm,刀刃在刀頭部位和前部兩側,刀刃不大鋒利),端平刀身,從魚頭脊椎骨處進刀,用平推刀法緩緩用力向前推刀,左手按住魚背,至刀到達尾部脊椎斷骨處,再用片刀法向肋骨處橫片,割離脊肉與脊骨。這一面片好後,翻過魚身,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魚頭,其餘三指貼住魚身,用拇指將魚頭推向上,脊椎斷骨即暴露。採用同樣的方法,使這一面脊椎骨、肋骨,脫離魚肉,再翻過魚身,用左手按住魚腹,用右手手指捏住脊骨和肋骨,慢慢抽出即可。此種整魚出骨法較前者技術性要求較嚴,工藝性則更高。
2整雞(鴨)去骨
(1)出頸骨。劃破頸皮,斬斷頸骨,沿雞頸在兩肩相夾處直劃一條6~7cm長的刀口。把刀口處的頸皮掰開,將頸骨拉出,在靠近雞頭將頸骨剁斷,刀不可碰破頸皮。
(2)去翅骨。從頸部刀口處將皮肉翻開,使雞頭下垂,然後連皮帶肉緩緩往下翻剝,剝至翅骨的關節(骱骨)露出後,用刀將關節上的筋割斷,使翅骨與雞身脫離,先抽出橈骨和尺骨,然後再將翅骨抽出。
(3)去雞身骨。一手拉住雞頸骨,另一隻手拉住背部的皮肉慢慢翻剝。要將胸骨突出處按下,使之略為低些,以免翻剝時戳破外皮。翻剝到脊部皮骨連線處時,如不易剝下,可用刀貼骨割離,再繼續翻剝。剝到腿部時,將兩腿向背後部掰開,使長節露出,將筋割斷,使腿骨脫離。再繼續向下翻剝,剝到肛門處,把尾尖骨割斷(不要割破雞尾),雞尾仍要留在雞身上。這時雞身骨骼已與皮肉分離,隨即將骨骼、內臟取出,將肛門處的直腸割斷,洗淨肛門處的糞便。
(4)出雞腿骨。將大腿骨的皮肉翻過一些,使大腿骨關節外露,用刀繞割一周,割斷筋絡,將大腿骨向外抽拉,至膝關節時用刀割下,再在近雞爪處橫割一刀,將皮肉向上翻,將小腿骨抽出斬斷。
(5)翻轉雞皮。雞的骨骼去淨後,仍將雞皮翻轉朝外,形態上仍然是一隻完整的雞。
第二節蔬菜的初步加工
一、蔬菜初步加工的要求
蔬菜初步加工應符合以下要求。
1黃葉、老葉必須清除乾淨
蔬菜上的黃葉、老葉等不能食用部分必須去淨,否則會影響菜餚的質量。
2蟲卵雜物必須洗滌乾淨
蔬菜葉片背面和根部會帶有蟲卵,泥沙也較多,必須洗滌乾淨,以保證食用者的身體健康。
3蔬菜必須先洗後切
蔬菜如果先切後洗,會從刀口處流失許多含有營養價值的汁液,也容易被污染。
4可食用部分儘量利用
蔬菜在初步加工過程中,儘量利用可食用部分,以降低成本。
二、蔬菜初步加工的方法
蔬菜初步加工一般要經過削剔和洗滌兩個步驟。
1削剔整理
削剔整理是蔬菜初步加工的第一個步驟。削剔整理就是把泥土、雜物及不能食用的部分完全除掉。根據蔬菜種類不同,一般有揀剔、撕擇、剪下、刮削等方法。例如,白菜、菠菜、油菜等要摘掉黃葉、老幫,切去老根,剔去泥土;芹菜要摘除葉子、老莖;茭白、竹筍、山藥、土豆、萵苣要剝殼、削皮;豆角等要摘掉蒂和頂尖,並撕去老筋;冬瓜、南瓜、絲瓜要削去外皮,挖去瓜瓤等。
2洗滌處理
洗滌處理一般是蔬菜初步加工的第二個步驟。但是有些污物過多的蔬菜,也可邊洗邊揀。根據蔬菜的種類和烹調的具體要求,可以分為以下幾種方法。
(1)冷水洗滌。冷水洗滌是常用的洗菜方法。蔬菜上的泥土污物一般用清潔的冷水都能洗淨,並能保持蔬菜的新鮮整潔。洗滌時,可視污穢程度,採用直接洗滌、先浸後洗,邊沖邊洗等方法,直至洗滌乾淨。
(2)熱水洗滌。熱水洗滌可以除去蔬菜的異味和便於剝去外皮。番茄用熱水洗滌就容易剝去外皮。
(3)鹽水洗滌。鹽水洗滌有殺菌作用。有些葉菜上的小蟲用清水不易洗淨,如放在2%的食鹽水中浸洗,小蟲就會浮在水面而被除掉。
(4)鹼水洗滌。鹼水洗滌可以起到解味、去皮的作用,如洗乾蓮子、乾白果等。
作者簡介
李純良。1981年7月參加工作,現就職於河南省宜陽縣技工學校,任副校長,2008年取得中式烹飪技師職業資格。工作中緊緊圍繞“培訓”工作,充分發揮崗位職能,不斷創新,不斷進取,在提高農民技能素質、增加農民收入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曾多次獲得先進工作者榮譽,2015年獲得省級技工院校優秀管理者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