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自貢鹽
- 作者:鐘長永、林建宇、黃健
- 出版時間:1993年12月
-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自貢井鹽,指的是從自貢地區開採的地下液體鹽礦,經高溫提取後生產的食用鹽,自貢井鹽因品質卓越而聞名,井礦鹽原料均采自千米深井以下侏羅紀地質年代的天然滷水和岩鹽礦床,富含各類天然礦物元素,雜質少且遠離污染,更純淨,品質好。其氯化...
自貢鹽場是20世紀初期中國早期少數幾個工業聚集地,在歷史上,大安鹽場是自貢三大老鹽場之一,大山鋪是自貢古鹽運陸路的重鎮,深受鹽文化滋養。以火井沱、大來井、大灣井為中心的郭家坳地區,是自貢鹽場最主要的產鹽基地。在抗日戰爭中是...
《中國自貢鹽》是1993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由鐘長永、黃健、林建宇編著。由概述、自貢的鹽業歷史、鹽的作用和種類、鹽與自貢、自貢鹽業與科技、鹽與文化、鹽業文物七部分組成。內容簡介 內容涉及自貢悠久的鹽業歷史、鹽與人類自身...
自貢井鹽生產歷史,指的是自貢地區井鹽的生產歷史。自貢井鹽生產歷史悠久,最早開採是在公元前250年的周秦時代,距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第一口鹽井鑿於雙流縣境,是由秦蜀郡守李冰主持進行的,人們把他稱為“井鹽之父”。到西漢中期,...
在民國28年(1939年)自貢“因鹽設市”,到後來已經發展成為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在抗戰時期,日軍封鎖海鹽時,為保障中國內地人民的正常生活自貢井鹽做出過巨大貢獻。井鹽使得自貢被譽為“井鹽之鄉”。1943年後,由於器械的升級普及,自貢一...
據1941年的統計,大安有鹽井628眼,自貢鹽井多,大安是個窩。其中燊海井的開鑿,用了三年的時間,運用的“衝擊式頓鑽鑿井法”,是世界鑽井史上的豐碑,中國因此被公認為是最先發明鑽井技術的國家,是近代“石油鑽井之父”。社會評價 ...
自貢市以“一館一區一園”為核心,打造中國井鹽文化之都。“一館”是夯實自貢市鹽業歷史博物館作為中國鹽文化學術研究高地的地位,規劃建設鹽業歷史博物館新館;“一區”是以自流井西秦會館-中華路、貢井公井古城、大安鹽都綠芯、沿灘仙...
2015年12月,組織開展了自貢鹽運陸路及川黔古鹽道綜合考察,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西藏文管所、貴州文管所、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等專家學者聯合考察後,摸清了自貢陸路鹽道的路線和遺產構成,在陸路和水路兩...
自貢火神廟 簡介 火神廟又名炎帝宮,由自貢鹽場的燒鹽工人發起於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修建。除拜神求佛外,還起到協調工人間糾紛和處理同行間事務方面的作用。其建築風格屬於兩層樓的抬梁式木結構建築,門樓和戲台融為一體,戲台兩側...
先後組織編寫和公開出版了《中國自貢鹽》、《滇鹽史論》(合作)、《中國鑽探科學技術史》(合作)、《中國古代鑽井、採氣技術》等專著和圖書;實施了《中國鹽業歷史》、《中國鹽業經濟》、《中國鹽文化》、《中國鹽業史辭典》等課題的...
古老的鹽道早已因現代化的運輸工具而改變,但其中的味道卻已經留存。四川自貢地區的井鹽生產自東漢起就已有文獻記載,在近2000年井鹽生產,運銷的歷史進程中,自貢地區形成了呈線狀分布的由水路和陸路混合類型構成的井鹽運輸遺產.鹽運水路...
1959年,由鄧小平同志倡議,將西秦會館改為“自貢市鹽業歷史博物館”,這個博物館連同自貢的鹽井,成為中國鹽業歷史發展的教科書。川鹽在烹調上能定味、提鮮、解膩、去腥,是川菜烹調的必須品之一。鹽有海鹽、池鹽、岩鹽、井鹽之分。...
卓筒井的出現,標誌著中國古代深井鑽鑿工藝的成熟。此後,鹽井深度不斷增加。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四川自貢鹽區鑽出了當時世界上第一口超千米的深井——燊(shēn)海井。開發歷史 井鹽產區的投資者,主要是商人,其中尤以陝西、山西...
自貢是我國著名的千年鹽都,是一座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的鹽業重鎮,東漢章帝時起,即生產井鹽,之後的兩千餘年都是全國井鹽的中心。四川井鹽始於李冰主蜀。李冰入蜀後,修造都江堰,開拓了四川農耕水利。他又引進陝西尋脈鑿井熬鹽技術...
鹽之都,自貢城市文化,城市名片。井鹽文化是自貢歷史文化名城的根。1959年成立的自貢市鹽業歷史博物館是中國較早設立的專業博物館之一。收藏有各類藏品12531件,其中,一級文物54件,二級文物100件,三級文物424件,一般藏品12480件。自貢...
不僅囊括自貢鹽行業,成為千年鹽都標誌性企業集團,並且進軍湖北應城和四川遂寧,總製鹽生產能力近400萬噸/年,占中國井礦鹽總產量1/3以上,在行業中遙遙領先,成為中國乃至亞洲井礦鹽行業的龍頭。組織機構 製鹽公司:四川久大製鹽有限責任...
中國礦鹽(亦稱岩鹽)的生產歷史只有數百年,先是從地面或地下直接采出,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雲南省石羔井開始採用斜井開採,到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四川省自貢鑽出第一口岩鹽井,注水溶解後汲滷製鹽,為鑽井水溶開採法的雛形,至1895...
得天獨厚的成鹽條件,近兩千年的井鹽開採歷史,這座城用“鹽”作引路火把,引領著自貢闖出一條璀璨之路。1959年,鄧小平倡議建立自貢市鹽業歷史博物館,並親定選址西秦會館,郭沫若題寫館名。這是中國唯一一座井鹽史專業博物館,現為...
在產業革命的影響下,19世紀中葉以後,一些技術較為發達的國家,其井礦鹽的鑿井、汲鹵、製鹽,海鹽的納潮、制鹵、結晶、收鹽、集運,湖鹽、礦鹽的開採,相繼採用了機械設備,生產規模日益擴大。中國自貢鹽區1912年採用了蒸汽機車牽引汲鹵,...
自貢城市的雛形是以生產井鹽著名的富榮鹽場,包括自流井和貢井地區,又稱富榮東場和富榮西場,在自貢設市之前,自流井和貢井分屬富順縣和榮縣管轄。富榮鹽場的鹽在清代時幾乎占據全川一半以上的份額,四五千口井,年產近30萬噸。那...
高度繁榮的鹽業經濟就是這座城市興起的唯一,也是本質原因。繁榮的鹽文化不僅孕育了自貢飲食文化,更滋養了自貢豐富的民俗文化。史料 在中國文學史上,明末清初曾出現一位著名的鹽民詩人,他就是號稱布衣詩人的吳嘉紀。吳嘉紀,安豐場(今...
民國二年(1867年)至自貢和平解放前,吉成井為為大墳堡(今大安區地域)地區大鹽商的鹽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國家對大墳堡地區80餘家鹽商井灶實施社會主義改造,鹽井劃入大安鹽廠。2001年,當時隸屬大安鹽廠的吉成井停止生產,...
不僅囊括自貢鹽行業,成為千年鹽都標誌性企業集團,並且進軍湖北應城和四川遂寧,總製鹽生產能力近400萬噸/年,占中國井礦鹽總產量1/3以上,在行業中遙遙領先,成為中國乃至亞洲井礦鹽行業的龍頭。技術創新 集團擁有中國鹽行業唯一的綜合甲級...
貢井鹽場是一個古老的井鹽產區,有著1400多年的歷史,是貢井鹽廠的主產區。1938年至1945年,是自貢鹽場“大增產”時期。1949年12月19日,川康鹽務管理局軍事總代表、自貢市人民政府接管貢井鹽場。1950年,按照中央關於“公私兼顧,勞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