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基礎教育內在質量提升與學校管理改進研究

《中國基礎教育內在質量提升與學校管理改進研究》是依託北京師範大學,由毛亞慶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基礎教育內在質量提升與學校管理改進研究
  • 依託單位:北京師範大學
  • 項目負責人:毛亞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當今中國邁入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的新的歷史時期,中國社會發展從經濟成長的單一訴求轉換到整體發展,並對人的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的發展模式也從數量擴張的增長模式轉向質量提升的發展模式,這要求教育從獲利的技能為中心的盈利教育,到培養適應時代要求的現代公民和人性的提升;同時世界範圍內的教育改革,也以情緒智力為基礎的旨在培養兒童內在品質提升的教育質量改進實踐正在實施。在這種背景下,我國基礎教育急需建立一種新型的關注人的內在發展的教育質量體系以適應時代的要求。而這種新型的內在質量體系的建構最終要落實到學校管理改進上。本研究力圖基於中國社會轉型對人發展的現實需要和人內在品質提升的要求,建立教育內在質量體系,並通過學校管理改進、校長領導力的提升,達成教育內在質量提升的目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結題摘要

當前中國社會發展正邁入從數量擴張轉向質量提升的新時期,發展模式凸顯出追求內涵發展的新要求。本研究基於中國社會的這種轉型對教育和人發展提出的時代要求和現實需要,創新性地構建了關注人的內在發展的教育質量提升的理論與實踐體系,既回應了基礎教育質量訴求上長期存在的將升學率提升和學生分數獲得等同於學校整體進步和學生全面發展的現實問題,也把握了當前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的教育綜合改革的發展方向,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本研究嚴格遵照計畫執行,基本實現了預期研究目標,主要進展如下: (1)構建了“社會取向-自我取向”的內在質量提升理論框架及評價指標體系,回應中國社會現代化發展的時代要求和基礎教育存在的“重教學輕育人”的現實需要,借鑑現代化理論和社會情感學習理論,從現代性水平和社會情感能力兩個維度評價學生髮展,實現了社會情感學習理論和測評工具的中國化,在該領域做出了具有開創意義的工作。 (2)調查了我國東、中、西部地區十五個省(市、區)中小學生內在質量發展現狀 ,分析發現東部地區學生內在質量的總體狀況優於西部地區,學生的同伴關係、教師教學風格、校長領導風格、學校支持性氛圍以及家長 教養方式等因素對學生內在質量發展狀況均具有顯著預測作用。 (3)開展了基礎教育內在質量提升的學校管理改進的教育實驗,針對調研發現的問題,構建了由校長領導力發展、有效教學、社會情感學習校本課程實施、教師社會情感學習教學能力提升、學校氛圍建設以及家校合作夥伴關係構建六個方面組成的學校管理改進策略,並分兩組在北京市順義區和天津市東麗區開展了兩年半教育實驗。結果表明,實驗干預策略可顯著提升學生的現代性水平和社會情感能力,但未能對教師的社會情感能力及自身專業發展產生積極影響。學校校長和教師的“意願和能力”、可獲得的資源和可分配的時間均是影響實驗效果的可能因素。 (4)針對實驗干預過程中遇到的新問題,以教師的內在質量發展狀態及社會情感能力提升策略為主題,課題組創新地運用社會網路分析、話語分析等研究方法和正念、接納承諾療法等干預技術開展探索性研究。這些研究既能解釋研究過程中遇到的新問題,也可豐富已有的理論構建,實現了項目的可持續發展。 項目組成員在國內CSSCI來源期刊共發表論文8篇,完成博士後出站報告和博士學位論文共4篇。經過實踐檢驗的學校管理改進干預資源包共八冊,預計於2018年底出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