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背景,地理位置,歷史原因,印度獨立後的多次侵占中國領土,戰爭過程,自衛反擊,和平建議,對印反擊,戰爭尾聲,具體戰役,戰爭結果,戰績,傷亡,繳獲,消耗,戰爭評價,中印邊界現狀,影視作品,
歷史背景 地理位置 中印邊界全長約1710公里,習慣上分為東、中、西三段:東段長約650公里,從中國、印度、緬甸
三國交界 處至中國、印度、
不丹 三國交界之處的底宛格里;中段,長約400公里,從西藏
普蘭縣 的中國、印度、
尼泊爾 三國交界處至
札達縣 的6795
高地 ;西段長約650公里,從札達縣的6795高地至新疆的
喀喇崑崙山 口。整個邊界從來沒有正式劃定過,但根據雙方歷史行政管轄所及,形成了一條傳統習慣邊界線,東段是沿
喜馬拉雅山 脈南麓,中段是沿喜馬拉雅山脈,西段是沿
喀喇崑崙山脈 。中印邊境戰爭的爆發不是偶然的,它有著深刻的歷史根源和複雜的背景。
歷史原因 中國與印度在歷史上有著長期的交往和傳統友誼,兩國的地圖均按照傳統習慣線標劃邊界,兩國人民共同遵守這條傳統習慣線。但是,在英國統治了印度以後,
英屬印度 當局,把侵略擴張的矛頭指向中國的西南和西北邊疆地區,英印政府利用中印邊界從未正式劃定的為由,擅自劃定所謂的“
麥克馬洪線 ”,對
中國西藏 和新疆進行侵略擴張活動,從而埋下了中印爭執的禍根。
中印戰爭照片 中國政府在談判中讓步
中國政府從來沒承認“
麥克馬洪線 ”,或“詹森線”。
錫金王國 是1975年被印度併吞的,錫金被視作印度的一個邦,
喜馬拉雅 山麓的納圖拉口岸定為邊防和海關檢查關口。在中印邊界談判協定中,中國間接承認了印度對
錫金 的主權,為解決邊界爭端做出了重大讓步。
印度獨立後的多次侵占中國領土 1947年,印度獲得獨立後,不僅要中國政府承認“
麥克馬洪線 ”,而且要侵占中國政府管轄下的中國領土。
印度獨立後,西藏地方政府認為印度脫離了英國的管轄,西藏同樣也應從英國侵占的特權下擺脫出來。為此,西藏地方政府與印度駐拉薩“代表處”進行了交涉。對西藏地方政府的合理要求,印度政府卻以大國主義的傲慢態度宣布,要繼承英帝的“麥克馬洪線”的劃定。英國侵略者雖然炮製了“麥克馬洪線”,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未敢侵入中印傳統習慣線以北地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印度方面趁中國處於抗日戰爭困難時期,乘人之危派兵侵占了這個地區的一小部分,如
瓦弄 、噶拉塘等。
1951年2月,印度政府乘新中國成立之初忙於內務無暇顧及
中印邊界問題 與
抗美援朝戰爭 之機,派兵100餘名越過西山江、達旺河,侵占門隅首府
達旺 ,強迫一直在那裡行使管轄權力的中國西藏地方政府搬遷;印度在侵占達旺前後,還侵占了“麥線”以南門隅的馬果等地。10月,印軍一部又在直升飛機的配合下,侵占了上珞瑜的巴恰西仁,在
梅楚卡 等地強行建立兵營。到1953年印軍基本上侵占了門隅、珞瑜、下察隅各地。在此基礎上,印度政府於1954年將侵占的“麥線”以南、傳統習慣線以北9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建立起“東北邊境特區”,並修正官方地圖,並將“麥克馬洪線”一直按明的“未經標定邊界”第一次改標為“已定界”,使侵占的中國領土固定化、合法化。
中印戰爭 中印邊境中段,印軍除了占領英國殖民主義者侵占的桑、蔥沙兩地外,1954年又侵占了香扎、拉不底、烏熱三地;1955年侵占了
波林三多 ;1957年侵占了什布奇山江及附近的一塊草地;1958年又侵占了
巨哇 、
曲惹 兩地。這樣,印方在中印邊境中段共侵占中國約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
中印邊境西段,1951年前後,印軍趁中國軍隊剛進入
阿里地區 之機,侵占了受泥山江以東的賣爭拿馬和碟木卓克附近約449平方公里的土地;1954年以後,印軍又侵占了
巴里加斯 。
中印邊境目前有爭議地區總面積為12.5萬平方公里,其中東段約9萬平方公里,中段約2000平方公里,西段約3.3萬平方公里相比起來,中印邊界中段問題較少,中印雙方幾年前就交換了實控區地圖,邊境問題已經得到初步解決。
儘管印度在邊境上對中國領土步步蠶食、侵占,中國外交部邊向印方提出過多次交涉、抗議,但由於中國堅持通過和平談判解決有爭議的邊界的方針,所以,從1951年到1958年間,中印邊境地區基本上是平靜的。
藏獨緊張局勢
1959年3月,在西藏所取得的平叛勝利,打掉了中外反動勢力陰謀製造“西藏獨立”的社會基礎,使印度幻想的“緩衝國”的企圖破滅。印度當局對西藏境內地民族分裂勢力採取或明或暗地支持態度,給兩國關係投下陰影。印度政府蓄意向中國挑起邊境爭端,製造邊境緊張局勢,使中印關係嚴重惡化。
中印戰爭圖片 1959年3月22日,即西藏反動上層在拉薩發動的武裝叛亂被我黨平息,拉薩戰役結束的當天,
印度總理 尼赫魯 正式給中國總理周恩來寫信,提出了大片領土要求。尼赫魯不僅要求將已被其非法占領的東段邊境“麥克馬洪線”以南9萬平方公里和中段邊境2000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劃入印度,還要把西段邊境一直在我國政府有效管轄下的阿克賽欽等地區33000多平方公里的領土也劃歸印度。在1950年至1951年我軍進軍
阿里 、1956年至1957年中國在
阿克賽欽地區 修築
新藏公路 時,印度政府並沒有提出異議。但這時印方卻說該區屬於他們,並硬說中國“侵占了印度領土”。尼赫魯無理要求的中國領土總面積約有12.5萬平方公里相當於一個福建省的面積。
印度當局在其無理要求遭到中國政府的拒絕後,繼續推行“前進政策”,使用武力片面改變業已形成的邊界狀況,並不斷製造流血事件。
繼續越界侵占:在東段,印度派兵越過“麥線”,於1959年4月25日侵占了該線以北的
朗久 ;4月28日侵占了塔馬墩;8月13日侵占了兼則馬尼(
沙則 ),並在這些地區建立了哨所。接著,8月25日印軍挑起
朗久事件 ,向我駐朗久附近的工作隊開槍射擊,在印軍遭我還擊2人斃命後,於27日倉皇撤逃。
在西段1959年10月20日印軍3人在
空喀山口 非法越境偵察,遭我邊防巡邏隊扣押後,60多名印軍於21日越境圍攻我巡邏隊,我方被迫還擊,雙方互有傷亡,在我擊斃印軍9人,俘7名後,印軍餘部狼狽逃竄。這就是
空喀山口事件 。
印度政府借朗久、空喀山口兩次事件,掀起反華浪潮,配合當時聯合國在辯論“西藏問題”時對中國的誣衊。從1961年到1962年9月,印軍先後在西段邊境的中國領土上建立了43個入侵據點,侵占中國領土4000平方公里。這些據點,有的距我軍哨所僅幾米遠,有的甚至建在我軍哨所的後側,切斷了我哨所的後路。西段形成了印軍入侵據點和我軍邊防哨所犬牙交錯的對峙狀態。在東段1962年6月印軍又越過“麥線”,侵入西藏山南地區
錯那縣 的克節朗河谷,在扯冬地方建立了入侵據點,企圖改變“麥線”方向,以線
北約 11公里的拉則山(印方稱“塔克拉山”)嵴作為邊界。9月17日至19日,印軍30餘人向擇繞橋頭我軍位哨瘋狂挑釁,以
刺刀 、步槍、
衝鋒鎗 逼我執勤戰士後撤。對峙至20日,印軍終於首先開槍,打死我軍幹部1人,打傷戰士1人,我被迫還擊。雙方交火至29日,我擇繞橋頭哨位主動後撤。印軍得意忘形,得寸進尺。10月8日,印軍越過
克節朗河 ,於10日進攻我軍各哨所。到20日前,共打死打傷我軍邊防幹部戰士47人。在西段邊境,印軍不斷包圍我巡邏小組,伏擊我運輸人員,射擊我哨所。印軍飛機頻繁侵犯中國領空,在1959年至1961年的3年間,入侵進行軍事偵察活動就達120餘架次。
中國政府以亞洲和平和中印友誼為重,對印度的武裝侵占活動一直採取克制忍讓態度,並為和平解決中印邊界問題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而印度媒體總結說,那場戰鬥發生在海拔4250米以上地區,又是冬天,印度軍隊缺乏冬天作戰的裝備,又深陷中國人海戰術的包圍。更致命的是,尼赫魯和他的國防部長梅農誤判了形勢,要求部隊在中印邊界執行“前進政策”,不斷安插據點的他們相信中國不會動手,結果傷了心的尼赫魯在1964年5月去世。將此次戰爭作以“一個月陣亡3770人”的代價輸掉了“天堂門口的戰爭”。
努力和平解決
鑒於中印兩國人民的友好關係和中國西藏地方與印度在宗教及商業上的緊密聯繫,中國政府爭取印度的友好合作是極為重要的。1952年6月14日,周恩來在中國已完成和平解放西藏的任務後,針對印度政府歷次來的照會中所提它在西藏的各種“權益”,向印度駐中國大使潘怩加就中國處理印度與中國西藏之間的關係問題,提出了一個原則和一項措施。周恩來指出:“對於印度在中國西藏的關係的現存狀況是英國過去侵略中國過程中遺留下來的痕跡,對於這一切,新的印度政府是沒有責任的。英國政府與舊中國政府締結
不平等條約 而產生的特權,現在已不復存在。因此,新中國與印度在西藏的關係,通過協商重新建立起來。”1953年12月,周總理接見中印兩國代表團談話時提出了互相尊重主權與領土完整、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內政 、平等互惠、和平共處的五項原則。他說:發展兩國友好關係,商談印度與中國西藏地方的關係,謀求解決那些如正成熟的懸而未決的問題,也應該按照這些原則進行。印度代表團對這五項原則表示完全贊同。
外交交涉
1959年3月22日尼赫魯給周恩來寫信向中國提出大片領土要求。1959年9月8日周恩來在給尼赫魯的回信中明確指出:中印邊界從未正式劃定,中國政府一貫主張雙方應根據“五項原則”,通過友好協商,全面解決邊界問題。周恩來在信中指出:中國絕不承認所謂“
麥克馬洪線 ”,但是為了維持邊境的和睦,中國軍隊從未越過這條線,中印邊境出現緊張局勢,都是由於印軍越境挑釁造成的,應該由印度方面負完全責任,希望印度政府立即採取措施,撤回越境印軍和行政官員,恢復兩國邊界久已存在的狀況。
中印戰爭照片 周恩來在接到尼赫魯1959年9月26日的來信後,又於11月7日給尼回信。信中指出:如果兩國政府不想出一個十分妥善的解決辦法,雙方都不願意看到的邊境衝突今後還可能出現;為了有效地維持兩國邊界的現狀,確保邊境的安謐,並且為邊界問題的友好解決創造良好氣氛,建議兩國武裝部隊立即從實際控制線各自後撤20公里,脫離武裝接觸。
周恩來接到尼赫魯1959年11月16日的來信後,於12月17日又給尼回信。信中再次提出和平解決邊界爭端的具體步驟,建議兩國總理舉行會談。經過一段交涉和安排,到1960年4月,周恩來親赴新德里,與尼赫魯舉行會談。然而,中方為爭取公平合理地和平解決中印邊界問題的真誠努力,仍然沒有得到印方的回響。雙方除同意由兩國官員共同審查、核對和研究有關邊界問題的事實材料並向兩國總理提出報告外,未達成任何實質性協定。
儘管如此,周恩來本著求同存異的方針,並為推動中印雙方沿著和平談判的道路走下去,他在離開新德里前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發表了書面講話,指出兩國在邊界問題上可以找到六個共同點或接近點。他建議把共同點或接近點肯定下來,以便於兩國政府繼結商談。他提出的六點完全是對等的,沒有任何一方強加於另一方的要求,但印方仍拒絕了中方這一建議。
1960年6月到12月,中印兩國官員舉行會晤,分別提出和審查對方提出的邊界主張的論據。我方用大量確鑿的材料論證中國所指的傳統習慣的中印邊界線是有歷史和事實根據的。但印方主要根據英國旅行家、冒險家的顯然不足為憑的材料,硬說“麥線”是中心邊界東段的傳統習慣線,硬說歷來在我國管轄下的阿克賽欽屬於印度。由於印方堅持其狂妄主張,毫無解決問題的誠意,使兩國官員的會晤也沒有取得結果。
為避免邊界局勢進一步惡化,從1960年8月至10月,中國曾反覆建議中印雙方在官員報告的基礎上討論中印邊界問題,但印度卻堅持要中國從西段自己的大片領土上撤出,甚至要中國東段撤出位於“麥線”以北的扯冬地區以北作為同意談判的先決條件,這就斷然關閉了和平談判之門。
中國備戰
中國政府和邊防部隊堅持和平談判解決中印邊界問題的一貫立場,對印軍的不斷入侵挑釁和蠶食祖國領土的行徑,始終保持了最大的克制和忍耐,採取了一系列避免武裝衝突的措施。這就在全世界人民面前暴露了印度政府擴張侵略的野心,揭穿了它捏造“中國侵略印度”的謊言,爭取了國際輿論的同情。當印軍侵占中國領土、頻繁挑起邊界糾紛時,中國政府指示中國邊防部隊,必須作好兩手準備:力爭好,準備好。即在爭取和平談判解決邊界問題的同時,必須作好應付印軍進攻的準備。當印度政府大幅度右擺時,中央軍委曾適時告誡邊防部隊,要提高警惕,加強邊防,防範印軍的進攻,當印軍大肆占地設點,步步向前推進,嚴重威脅中國邊防部隊安全的時候,毛澤東主席指示:對印軍的入侵,決不退讓,力爭避免流血;犬牙交錯,長期武裝共處。當尼赫魯政府大肆反華,瘋狂挑釁,調兵遣將,集結部隊,完全堵塞了和平談判的一切渠道後,中共中央及時作出決定:為了打擊印度反動派的囂張氣焰,保衛祖國邊疆的安全,創造中印邊界問題談判解決的條件,決定對入侵印軍進行反擊。中央軍委立即對反擊作戰作出指示:軍事指揮工作,
政治動員 工作,後勤保障工作,務必精心計畫,周密組織,切實做好。指出,此次同印度反動派作戰,事關國威軍威,務求初戰必勝,只能打好,不能打壞。
遵照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的決定指示,中國西藏、新疆邊防部隊立即進入了戰備狀態。為了實施自衛反擊作戰組織指揮,由
西藏軍區 組成了“西藏軍區前進指揮部”指揮成員有西藏軍區
司令員 張國華,副司令員
鄧少東 、
趙文進 ,司令部副參謀長
石伴樵 ,政治部主任
呂義山 ,後勤部副部長於一星等,主要負責東段指揮。西段,新疆邊防部隊組成了“新疆軍區康西瓦指揮部”,由副軍長
何家產 負責指揮。西藏、新疆邊防部隊接到中央軍委反擊作戰的命令後,迅速部署兵力,進行緊張的戰前準備,迎擊印軍大規模進攻。
戰爭過程 這次反擊作戰,是在號稱“世界屋脊”的喀剌崑崙山上和喜馬拉雅山之脈南側地區進行的。該地區地勢險峻,氣候惡劣,人煙稀少,交通不便。這惡劣的自然條件和地理環境,對作戰行動有嚴重的影響,作戰的艱苦性是罕見的。中印邊界自衛反擊作戰從1962年10月20日開始,至11月21日基本結束。
自衛反擊 中國同印度的邊界,雖然從未正式劃定,但按照雙方的行政管轄範圍早已形成了一條傳統習慣邊界,全長約2000公里。從新疆喀喇崑崙山口到兩藏阿里、克什米爾印度實際控制區的拉達克和印度喜馬偕爾邦3地交界處為西段;從這個交界處到中國、尼泊爾、印度3國交界處為中段;從中國、印度、不丹3國交界處,大體沿喜馬拉雅山脈南麓和布拉馬普特拉河北岸平原交界線而行,東到中國、印度、緬甸3國交界處為東段。印度1947年獨立後,不僅接管了英國侵占中國的一些邊境地區,還進一步擴大占領範圍。在東段,印度軍隊於1951年西藏地方和平解放前後,越過傳統習慣線,全面向非法的“麥克馬洪線”推進,侵占9萬平方公里的中國土地;在西段,1954年以後,印度軍隊侵占了中國新疆賣爭拿馬和西藏巴里加斯地區。1959年3月20日,印度政府總理尼赫魯在給中國政府總理周恩來的信中正式向中國政府提出,把已占領的中印邊界東段的中國領土和歷來由中國新疆管轄的中印邊境西段的阿克賽欽地區劃入印度版圖。這些中國領土總面積為12.5萬平方公里,相當於1個福建省。
中國政府以亞洲和平和中印兩國人民友誼為重,對印度的武裝侵占活動一直採取克制忍讓態度,並為和平解決中印邊界問題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中國政府主張通過友好協商,全面解央邊界分歧,在此以前,雙方維持邊界現狀。但印度政府拒絕談判:1959年8月以後,印度軍隊又多次侵入中國領土,引起邊界武裝衝突。11月7日,中國政府建議兩國武裝部隊立即從實際控制線各自後撒20公里。印方仍然拒絕。從1961年起,特別是1962年6~10月,印軍進而在中印邊界西段的中國領土上建立了43個據點。
印度政府把中國的寬容忍讓視為軟弱可欺,聲稱要以武力對付中國,加緊進攻中國的準備和部署。在西段,印軍部署了1個旅部、6個步兵營、1個機槍營及若十配屬分隊,共5600餘人。在東段,印軍部署了1個軍部、1個師部、3個旅部、15個步兵營,約1.6萬餘人。其第7旅4個營、炮兵第4旅2個營位於“麥克馬洪線”以北的克節朗、棒山口及以南的達旺地區;第5、第181旅計8個營位於“麥克馬洪線”以南地區;第4軍軍部、第4師師部位於提斯普爾。東、西兩段,印軍共集結了2.2萬餘人。9月~10月上旬,印軍不顧中國邊防部隊的勸阻和警告,連續進攻駐守在“麥克馬洪線”以北西藏山南地區擇撓橋和扯冬的中國邊防部隊,打死打傷47人。10月17和18日,在東段和西段,入侵印軍同時向中國邊防部隊進行猛烈炮擊,20日,發起大規模進攻,企圖進一步侵占中國領土。
面對印度集結兵力、侵占中國領土、頻繁挑起邊界衝突的形勢,中國駐西藏、新疆邊防部隊遵照中國政府和中央軍委的決定,進入戰備狀態。在印軍發動大規模進攻的當天,即10月20日,奉命開始自衛反擊。在東段,西藏邊防部隊針對印軍沿克節朗河右岸~線展開的進攻部署,集中優勢兵力,採取兩翼攻擊、迂迴側後、分割包圍、各個擊破的戰法,攻占槍等、卡龍、沙則、仲昆橋及章多等地。接著兵分5路南進,於25日進占克節朗地區入侵印軍的後方基地達旺。經過幾天反擊作戰,西藏邊防部隊全殲印軍第7旅,收復了克節朗河以南、達吒河以北、不丹以東、達旺以西被印軍侵占的中國領土。駐守呂都、林芝、山南地區的中國邊防部隊也在反擊中拔除了入侵印軍的據點,奪回易古通、哥里西娘等地。在西段,新疆邊防部隊針對入侵印軍正面寬、據點分散、間隙大的弱點,採用逐次轉用兵力攻堅拔點的戰法,全殲侵入加勒萬河谷和紅山頭地區的印軍。接著趁勢拔除了班公湖南北兩岸及其以北地區入侵印軍的據點。新疆邊防部隊從喀喇崑崙山到岡底斯山,轉戰千餘里,拔除37個入侵印軍的據點。28日,中國邊防部隊停止反擊。
中國政府為緩和被印度當局造成的嚴重局勢,於10月24日發表聲明,提出停止衝突、重開談判、和平解決邊界問題3項建議。印度政府再次拒絕。26日,印度宣布全國處於“緊急狀態”,成立“應付緊急情況”內閣,決心對中國長期作戰。印度大造反華輿論,迫害華僑.,封閉中國銀行駐印機構,驅趕中國記者。同時,進行戰爭動員,擴充軍隊,調整部署。至11月中旬,印軍在中印邊境東、西段的兵力增到3萬餘人。11月14日、16日,印軍在中印邊境再次全線發起進攻。面對印度軍隊的再次武裝入侵,中國政府和中央軍委決定再次實施反擊。在東段,西藏邊防部隊針對印軍4個旅在西山口至邦迪拉地區沿公路作線式分布、兵力部署前重後輕的特點,以一部兵力牽制正面入侵印軍,一部向邦迪拉方向迂迴,集中主力沿西山口兩側實施迂迴包圍。18日晨,殲滅侵入西山口地區印軍大部,接著繼續向南反擊。至21日,先後收復德讓宗、申隔宗、邦迪拉及以南的吉莫山口。在西段,新疆邊防部隊冒著零下40℃的嚴寒,翻越海拔5200米的冰大坂,至20日,全部掃除侵入班公洛地區的印軍據點。配合東、西兩段主攻方向作戰的其他邊防部隊,也同時向當面印軍實施反擊,收復了瓦弄、漢洋底、金古底,里米金、梅楚卡、更仁等地,逼近傳統習慣線。
11月21日,中國政府發表聲明,宣布中國邊防部隊在中印邊界全線停火,主動後撤。西藏、新疆邊防部隊於22日零時全線主動停火。12月1日開始後撤。至1963年3月1日,全部撤至1959年11月7日實際控制線20公里以內地區。中國邊防部隊還奉命主動將在反擊作戰中繳獲的大批武器、車輛和軍用物資全部交還給印度,並於1963年5月26日前釋放了印軍旅長季·普·達爾維準將以下3900餘名被俘人員。
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打退了印度軍隊的大規模進攻,清除了印軍在中國境內設定的90餘個據點,殲滅入侵的印軍一部,維護了國家尊嚴和領土完整,沉重地打擊了尼赫魯的霸權主義和擴張政策,提高了中國和中國軍隊在國際上的威信,並開創了勝利之師主動停火、主動後撤、主動交還繳獲物資和俘虜人員的先例。
和平建議 中國邊防部隊第一階段自衛反擊作戰取得了重大勝利,軍事鬥爭正處於十分有利的態勢。但是,中國政府本著和平解決邊界爭端的一貫立場,為了中印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緩和由印度當局造成的嚴重局勢,於1962年10月24日發表聲明,提出和平解決中印邊界問題的三項建議。其最主要三點是,雙方武裝部隊從實際控制線各自後撤20公里,脫離接觸。周恩來總理致函尼赫魯總理,希望印度政府對中國政府的三項建議作出積極反應。三項建議,使全世界人民更加看清了我國和平解決邊界問題的誠意。中國邊防部隊遵照政府聲明,東段於10月24日停止追擊,在達旺河以北集結;西段於10月28日停止了對入侵印軍的反擊,在甲崗、
日土 宗地區集結休整。11月4日,周恩來再次致函尼赫魯,呼籲印度積極回響中國政府的三項建議,指出,中國的三項建議對雙方來說,是對等的而不是片面的,是平等的而不是屈服的,是互讓的而不是強加於人的,是相互尊重的而不是欺凌一方的,是友好協商的而不是武斷專橫的。中國政府的三項建議和停止反擊的行動,得到世界上愛好和平的國家及人民的熱烈歡迎和讚揚,動員了國際輿論,支持中國的和平外交政策,敦促印度政府回響中國的建議。三項建議不僅再次表明中國的和平誠意,而且剝下了尼赫魯自我標榜的和平中立、不結盟的外衣,暴露了印度當局侵略的真面目,進一步揭露了印度和國際上的反動勢力對中國的誣衊。
解放軍在戰鬥中 印度政府在第一階段作戰中雖遭慘敗,但仍
不認輸 ,悍然拒絕了我國政府的三項建議公然要求恢復到1962年9月28日以前的即印軍侵占中國大片領土後的邊境狀態,攻擊中國的和平建議是“一種騙局”。印度政府進一步掀起反華浪潮,加緊
戰爭動員 和準備。宣布全國處於“緊急狀態”,成立了“應對緊急情況的”內閣,公開向美國等西方國家乞求軍事援助,從全國各地調兵遣將,日夜向邊境增派軍隊,趕運武器,一心與我國再作軍事較量,與我軍一決雌雄。到11月中旬,印軍在中印邊界東、西兩段,增加了2個師部、9個旅以及炮兵、裝甲兵部隊各一部,總兵力增至30000餘人。其布勢是:東段、以第四師4個旅部署在西山口——
邦迪拉 公路沿線;以第二理由之第十一旅部署在瓦弄地區;第五旅分布在“蘇班西里”和“西安”兩邊區,第一九二旅布置於提斯普爾。西段,第七十旅部署在
東堤 及其以西地區;第一一四旅部署在楚鄶勒及其以北地區;喜馬拉雅第三師師部位於
列城 。尼赫魯滿以為這樣能有把握擊敗我軍。在印度政府大吹大擂之下,瓦弄、西口山等地印軍於11月14日和16日又向我軍發動猛烈進攻。鑒於此,要緩和邊境緊張局勢,創造用談判解決邊界問題的條件,還必須再給印軍以沉重打擊。因此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決定再次反擊入侵印軍。
對印反擊 (1962年11月16日至21日)
面對印軍的再次武裝入侵,中央軍委即令西藏、新疆邊防部隊繼續分別在東段、西段反擊入侵印軍。東段,
西藏軍區 前指指揮8個步兵團、3個炮兵團的兵力,向
達旺 河以南西山口——
邦迪拉 地區反擊;為加強東段東部地區作戰的指揮,決定組成
昌都地區 分前指(即丁指),由軍長
丁盛 、副軍長
韋統泰 、軍副政委
鐘池 、政治部主任
藍亦農 、昌都軍分區司令員宏晉武組成,指揮4個團的兵力,向瓦弄地區反擊西藏山南、林芝分區部隊,在東段中部地區反擊,以配合主要方向作戰。西段,新疆軍區前指指揮1個團的主力,在班公洛地區反擊。
戰爭尾聲 1962年11月21日24時,總參謀部用特急電報下發到各部隊。電文如下:西藏軍區前指、軍區、丁指、康指、新疆軍區並成都、蘭州、北京軍區:為進一步爭取政治上的主動,中央決定我國政府發表聲明,宣布為了促成中印邊界問題的和平解決 ,我軍決定於11月22日零時起,主動停火,並於12月1日開始,主動撤回到1959年11月7日雙方實際控制線的內側20公里地區。
1962年11月22日零時。中國軍隊遵照毛澤東的命令,在
中印邊界 全線停火。
1962年12月1日,中國軍隊主動後撤。到1963年3月1日全部後撤到1959年11月7日的實際控制線20公里以內。這是中國政府出於保持中印友好關係的願望,再一次用實際行動 表示中國主張通過和平談判而不是通過武力來解決中印邊界問題的誠意。
中國邊防部隊奉命將在
反擊戰 中繳獲的大批武器、車輛進行擦拭維修,將繳獲的其他軍用物資進行整理包裝,於12月中旬交還給印度。對被俘人員,一律不殺、不打、不罵、不侮辱、不沒收私人財物。生活上給予優待,受傷者給予治療。
中國政府的這一舉動,在戰爭史上是史無先例的,得到了世界上許多國家和人民的高度讚揚。
具體戰役 西山口之戰
這個地方靠近
不丹王國 ,印軍沿公路擺成南北一條“長蛇”,布勢特點正如
劉伯承元帥 所概括的,是“鋼頭、錫尾、背緊、腹松”。據此,西藏邊防部隊以2個多團從正面攻擊西山口,打敵之“頭”;以3個多團從敵兩翼夾擊申隔宗、略
馬東 、擊敵之“背”,剖敵之“腹”;以2個團實施迂迴,直插
德讓宗 、
邦迪拉 之間,切敵之“尾”,形成對西山口、德讓宗地區之敵多路向正合擊,將其分割包圍,各個殲滅。參戰各部於1962年11月10日至15日分別向指定位置開進,至17日,先後與印軍警戒,偵察分隊接觸,但印軍未發覺我軍意圖。17日晚,我迂迴部隊在登班擊潰印軍1個營,切斷了德讓宗——邦迪拉公路。此時印軍才發覺我軍已多路逼近,彼處於不利地位,遂於18日晨全線撤逃,但還陷於我軍合圍之中。18日晨,我軍發起總攻在激戰中,副班長
龐國興 為追殲股潰逃印軍與連隊失去了聯繫,深入印軍縱深地區15公里,作戰5次,攻占2個炮兵陣地,擊斃7個印軍士兵,繳獲7門火炮和2台汽車。戰後龐國興被國防部授予“戰鬥英雄”稱號。當日我軍占領西山口、申隔宗、
德讓宗 、殲來印軍一部,一部潰逃,其四師戰術司令部率直屬部隊乘我軍未截斷通往打隴宗道路的空隙逃脫。19日,我軍占領邦邊拉,並於略馬東地區圍殲印軍近千人。隨即我軍主力便在西山口——
邦迪拉 地區展開搜剿,一部向南追擊,於21日進占吉莫山口、比里山口、鷹窠山口一線,11月20日占領查庫,查庫為中國邊防部隊反擊作戰前進最遠之點,距中印傳統邊界線伏特山僅20餘公里。在這裡可以清楚地看到印度平原。在西山口——邦迪拉地區,全殲印軍3個旅,共斃俘印軍準將旅長豪爾·辛格以下官兵5200餘人。
瓦弄地區反擊戰
瓦弄,位於喜馬拉雅山南麓,中印邊界傳統習慣線以北,其東、南與緬甸、印度相鄰。該地區山高林密,年均海拔4000米以上,斷崖峭壁,河流交錯,水流湍急,易守難攻。入侵印軍第十一旅4個營2000餘人憑險扼守,並不斷向我軍出擊。中國邊防部隊以1個團向瓦弄所公西北之印軍左翼實施迂迴包圍;以1個團又1個營分別向瓦弄扎公、曲子扎公反擊,居高臨下,直插瓦弄,以4個連從
察隅 河以東反擊,分割殲滅瓦弄地區之敵。1962年11月16日晨,我軍發起反擊。我軍一部攻扎公、曲子扎公等地,打亂了印軍部署。印軍十一旅旅長等人見勢不妙,懼我全殲,下令全線撤退,旅長本人隨四軍軍長考爾乘飛機倉惶逃跑,部隊大部潰散。在反擊戰中,我軍排長
周天喜 帶領一個加強班沖在最前面,經3小時苦戰,打下了印軍第一個地堡群,當向印軍第二個地堡群衝擊時,周天喜不幸犧牲。戰後,國防部授予周天喜“戰鬥英雄”稱號。戰士
陳代富 奉命執行摧毀地堡任務,當他將爆破筒塞入地堡時,被印軍推了出來,在危急時刻,他爬上地堡,扒開堡頂積土,將爆破筒從頂蓋圓木間隙插入,並用胸口頂住爆破筒,不讓印軍推出,當爆破筒即將爆炸的一瞬間,他迅速滾出了地堡,地堡被炸毀了,打開了部隊前進的道路,人們稱讚他是活著的
黃繼光 。戰後,國防部授予陳代富“戰鬥英雄”稱號。11月16日17時許,中國邊防部隊進占瓦弄。另一部向“東”村地區之敵發起攻擊,進占敵能。我部進駐瓦弄後,主力轉入搜剿,一部乘勝向南追擊,到21日,我軍進至薩木維爾和金古底,逼近中印邊界傳統習慣線。追擊部隊奉命停止追擊,就地轉入搜剿。
瓦弄之戰 ,共殲滅印軍1200餘人。
戰爭東線察隅縣地圖 里米金之戰
東段中部地區,西藏山南邊防部隊的約1個營的兵力,於18日向里米金方向反擊;林芝邊防部隊以3個營的兵力於19日
向梅 楚卡、都登方向反擊。我軍先後拔除印軍據點16處,占領里米金、梅楚卡、更仁等地,殲敵一部,有力地配合了主要方向的作戰。
都登地區作戰
都登方向,印軍約800餘人。其部署:馬德拉斯聯隊第二營1個連及阿薩姆步兵第十一營第三中隊一部,在邦拉、更仁設防,馬德拉斯聯隊第二營(欠2個連)、配屬第四十四山炮團第七十連及勤務保障分隊一部,駐守都登及其附近地區。 1962年11月15日,墨脫獨立營率兩個連,從地東出發,19日17時55分進至更邦拉,向印軍發起攻擊。經19分鐘戰鬥,印軍向更仁逃竄。21日18時,墨脫營占領更仁,印軍逃往都登。22日上午,該營追至哥布(距都登半日行程),獲悉都登之印軍已於21日南逃。該營部奉命停止追擊,於23日1時從哥布返回浪波待命。此戰,共殲印軍12人,獨立營亡8人、傷2人。 20日21時30分,總參謀部發出停止反擊作戰的命令,並指示:“東線中部各部隊在占領梅楚卡、里米金、都登後即停止追擊,在原地打掃戰場,加強警戒”。西藏軍區當即命令山南、林芝軍分區參戰部隊撤回里米金、梅楚卡、浪波等地區,集結待命。
班公洛地區反擊戰
班公洛位於中印邊界西段西藏阿里日土縣斯潘古爾湖西側地區,西面與印度實際控制區的拉達克相接,是入侵印軍的一重要前進基地。印軍在這裡建立了6個據點,其中3個據點分布在山嵴樑上,可以控制西藏阿里邊防分民的哨卡,威脅阿里縱深之安全。18日上午,印軍在猛烈炮火掩護下,向駐守斯潘古爾湖地區的新疆邊防部隊發起進攻。新疆邊防部隊作出部署:迂迴入侵印軍側後,摧毀其據點,清除侵入班公洛地區之印軍。我軍一部冒著零下40度的嚴寒,頂著大風雪,翻越海拔5200米的冰山,按時進抵反擊出發陣地。18日上午,以連為單位分別向3個據點發起衝擊。攻打第一個據點的部隊,一鼓作氣戰鬥30分鐘即摧毀了敵工事和地堡21個,攻克了據點;攻打第二個據點的部隊,冒著印軍猛烈的機槍射擊,英勇頑強,前仆後繼,激戰1小時,攻克了25個地堡,拔除了據點;攻打第三個據點的部隊,以果敢迅猛的動作,掃蕩印軍邊部,摧毀了據點。拔除了據點後,我軍在轉向印軍炮兵陣地的攻擊中,工兵戰士
羅光燮 在排長排雷負傷的情況下,奮勇沖雷區排雷。在排雷中,他的左腿、右臂相繼被
地雷 炸斷,排雷器材已用完,眼看雷還未排完,部隊無法前進,他以大無畏的獻身精神,用身體向雷區滾進,為部隊開闢衝鋒道路,最後壯烈犧牲。戰後,國防部授予他“
戰鬥英雄 ”稱號。經兩個多小時激戰,我軍清除了印軍廓爾喀第十一聯隊第一營第三連的大部兵力。與此同時,反擊部隊以炮火壓制破壞了入侵印軍另3個據點,其守敵於19日逃竄,我軍於20日占領該3個據點。至此,班公洛地區作戰勝利結束。西段入侵軍據點全部清除。
位於新藏公路線上的康西瓦烈士陵園
單方面停火
1962 年11 月21 日,我國政府聲明主動停火、主動後撤和設立民政檢查站等三項措施:自11月22日台北時間零時起我國軍隊單方面全線停火;開始全線後撤至1959年11月7日中印雙方實際控制線北20公里之外,脫離雙方軍事接觸;另外還單方面將繳獲的武器、軍車和軍用物資交還印方。
解放軍總參謀部於1962 年11 月30 日,向西藏、新疆邊防部隊下達了經中共中央批准的在中印邊境設立民警檢查站(後改稱為民政檢查站)的部署方案,在1959年11月7日雙方實際控制線中國一側20公里範圍內派駐28個民警檢查站(後改稱為民政檢查站),每個民警檢查站的人數可配備一個排到一個連,在部隊撤出20 公里地區後,即正式設立。實際根據具體情況設立了26個,即東段16個、中段3個、西段7個:
中段
西蘭塔(札達縣與普蘭縣交界)
波林(札達縣正西)
什布奇(札達縣底雅鄉的一個村)
西段
戰爭結果 戰績 在整個自衛反擊作戰中,中國軍隊殲滅印軍3個旅(第7旅,第62旅、炮兵第4旅),基本殲滅印軍3個旅(第112旅、第48旅、第65旅),另殲滅印軍第5旅、第67旅、第114旅、第129旅各一部,斃傷印軍第62旅旅長霍希爾.辛格準將以下4885人,俘印軍第7旅旅長季.普.達爾維準將以下3968人(其中校官26名、尉官29名)。
傷亡 中國邊防部隊陣亡722人(其中軍官82名、士兵640名),負傷697人(其中軍官173名、士兵524名)。
繳獲 飛機5架、坦克9輛、汽車437輛、88mm加農炮13門、88mm榴彈炮36門、75mm山炮12門、106.7mm迫擊炮27門、106mm無后座力炮6門、81mm迫擊炮142門、51mm迫擊炮144門、輕重機槍631挺、長短槍5,772支、火箭筒112具、
槍榴彈發射器 (擲彈筒)32具、槍彈4120591發、炮彈79720發、手榴彈16921枚、地雷14848枚,電台(報話機)520部,炮兵觀測儀等其他器材735部(具)。
消耗 炮彈22976發、槍彈701342發、手榴彈7080枚、爆破筒64節、炸藥2050kg,噴火油料677L,損壞
122mm榴彈炮 1門、機槍18挺、長短槍81支、40mm火箭筒2具、電台(步話機)5部、汽車12台。
戰爭評價 中印邊境自衛反擊作戰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發生的,它不同於國內進行的民族解放戰爭和人民解放戰爭,也不同於抗美援朝戰爭。
中印戰爭的五個基本特點:
第一,這場戰爭是由印度企圖以武力解決邊界爭端引起的,是政治軍事仗。中國政府一貫主張以平等協商,互諒互讓,和平談判解決邊界爭端,而印度尼赫魯政府則堅持擴張主義立場,執意以武力實現其領土要求。這就決定了這場戰爭具有很強的政治性。軍事、政治、外交鬥爭融為一體,交織進行。軍事鬥爭必須服從和服務於政治,外交鬥爭。這個特點,不僅制約著這場戰爭的形式,進程和結局,而且影響著雙方的戰略指導。中國政府一貫主張,通過談判解決邊界爭端,反對訴諸武力。即使在印軍蓄意挑釁,打死打傷中國邊防部隊官兵的嚴重事態下,仍克制忍耐,這就在政治,外交鬥爭和道義上處於主動地位。只是在印軍完全拒絕和平解決邊界爭端,發起大規模進攻的情況下,中國邊防部隊才後發制人,實施反擊。而在首戰告捷後,中國政府卻發表聲明,申明大義,仍堅持和平解決中印邊界問題。印度政府蠻橫拒絕和平談判,再度發起進攻,中國邊防部隊再次被迫反擊並取得反擊作戰的決定性勝利,為進一步開展政治,外交鬥爭贏得了主動,得到了世界人民廣泛的同情和支持。這場邊境局部戰爭,決定了軍事鬥爭必須服從政治,外交鬥爭,三者要緊密結合,政治,外交鬥爭的需要,決定軍事行動的打、停、進、撤。軍事上的勝利,又為政治,外交鬥爭創造了有利條件,進而爭取以打促談,以打促和及相對的和平穩定。
第二,這場戰爭,中印雙方力量對比雖互有優長,但從整體上看,中國的
綜合國力 和國防實力大於印度,中國軍隊的整體素質,特別是
政治素質 高於印度軍隊。這和
新民主主義革命 時期的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敵強我弱的情況是不盡相同的。印度軍隊,原屬英國殖民主義軍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同德、意、日
法西斯 軍隊作過戰,號稱“打遍歐、亞的勁旅”.(《
毛澤東選集 》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173頁)。其參戰部隊主力印軍第四師系"王牌部隊".印軍技術水平好,後方運輸線短,後備兵團機動快,補給便利。但印軍又是資產階級的僱傭軍隊,帶有濃厚的封建和殖民主義色彩,沿襲英軍的基本制度,進行的是非正義的侵略戰爭,失道寡助,士氣較低,內部矛盾重重。且戰術思想比較保守,害怕近戰、夜戰。而中國邊防部隊,則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久經考驗的人民軍隊,具有很高的政治覺悟,嚴格的組織紀律,英勇頑強的戰鬥作風和吃苦耐勞的革命精神,戰略戰術機動靈活,指揮有方。多數部隊具有高原地區作戰經驗,而且系正義之師,得道多助。這個特點為中國的勝利奠定了客觀基礎。
第三,這場戰爭,是在
喀喇 崑崙山 和喜馬拉雅山地區的特殊環境下進行的。該區屬於"
世界屋脊 "的一部分,地勢險峻,氣候惡劣,交通不便,人煙稀少,經濟落後。東段作戰地區,山高谷窄,路險林密,氣候多變。西段作戰地區,平均海拔4500米,主要山峰在6000米以上,地表裸露,終年積雪,嚴重缺氧,氣候酷寒。這些惡劣的自然條件和地理環境,嚴重影響著軍隊作戰行動,部隊集結,機動,指揮和協同困難,戰場容量較小,容易發生非戰鬥減員,武器技術性能難以正常發揮,後勤補給十分艱難。戰勝惡劣的自然環境,成為奪取作戰勝利的關鍵。
第四,這場戰爭,是在地處祖國西部邊疆主要為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進行的,民眾工作,民族和宗教政策,對戰爭有重大影響。只有高度重視和切實做好民族和宗教工作,取得邊疆各族人民民眾和愛國僧侶的支持,才能取得戰爭勝利。西藏,新疆邊防部隊正是在嚴格執行黨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經過長期艱苦和卓有成效的民族工作,緊密團結邊疆少數民族的基礎上,取得戰爭勝利的。
第五,這場戰爭,中國邊防部隊的後勤補給基本來源於內地,路線長、道路少,運輸手段落後,難度大。這對戰役規模和持續時間有極大制約。而印度
軍隊後勤 補給基地距戰場較近,交通方便,利於持久作戰。這些特點,規定著戰爭的複雜性,影響著戰爭的規模,進程和結局。這些特點,是雙方指導戰爭的客觀基礎,必須在客觀條件的限度之內,能動地爭取戰爭的勝利。在這方面,中共中央,中央軍委和毛澤東主席高瞻遠矚,審時度勢,深諸這場戰爭的特點,把握其發展變化的規律,運籌謀劃,作出一系列符合戰爭實際的決策,實施正確的戰略指導;戰區指揮員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戰場實際出發,發揮主觀能動作用,發揚軍事民主,作出了正確的部署,進行了周密的戰役指揮;參戰部隊揚長避短,依靠政治優勢,吃苦耐勞,英勇善戰,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從而在中印邊境這一戰爭的舞台上,演出一幕幕,威武雄壯的活劇,在中國革命戰爭史上譜寫了新的光輝篇章。
中印邊界現狀 中印邊境目前有爭議地區總面積為12.5萬平方公里,其中東段約6.7萬平方公里,中段約2000平方公里,西段約3.35萬平方公里。
中印邊境的東段實控線大致和“麥克馬洪線”差不多,印度多年前就在這段印方實控區設立了“阿魯納恰爾邦”,並且陸續向該地區遷入了70多萬人。 中國不承認該邦合法性。
相比起來,中印邊境中段的問題最少,中印雙方幾年前就交換了實控區地圖,不過中段依舊屬於爭議地區。
外國出版的中國地圖 西段邊境從印控克什米爾地區南端和中國西藏阿里地區的交界處直到喀喇崑崙山口,主要是中國控制下的阿克賽欽地區,邊界線長約600公里。
影視作品 中國
由於中印戰爭進行的時候,中國正處於
三年自然災害 後的經濟復甦過渡期,國家經濟經費極端困難,所以中國就沒有拍攝中印戰爭的電影
印度
印度方面由政府指示在1964年搶拍了
寶萊塢 的“抗中國策電影”:《Haqeeqat》(中文譯名為:嚴峻的現實),在這部電影中,印度導演:奇坦●安南從國內請來了一些
民眾演員 來扮演“
英勇無畏 的印度官兵”,然後又從當時反共的
南越 請來了一些民眾演員來扮演“
窮凶極惡 的中國解放軍官兵”,所以整部電影的對白語言是
印度語 和
越南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