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母親

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母親

《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母親》內容簡介:出身貧苦的母親曾經飽受丈夫的欺凌,過著屈辱的生活。在兒子巴威爾和其他革命者的影響下,母親逐漸認識了真理,走上了革命道路。她冒著生命危險,走進工廠,走進農村,散發傳單,播撒革命的種子。在火車站上,儘管被暗探告發,被警察毆打,她仍然堅持散發象徵著真理的傳單……

基本介紹

  • 書名: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母親
  • 譯者:邢兆良
  • 出版日期:2009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35438288, 9787535438287
  • 作者:馬克西姆·高爾基
  • 出版社:長江文藝出版社
  • 頁數:379頁
  • 開本:32
  • 定價:23.00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文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母親》是偉大的俄國無產階級作家馬克西姆·高爾基最著名的作品,是一部劃時代的巨著,它開闢了無產階級文學的新紀元。該書第一次成功地塑造了具有社會主義覺悟的無產階級英雄的形象,在世界文學史上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

作者簡介

作者:(蘇聯)馬克西姆·高爾基 譯者:邢兆良

馬克西姆·高爾基(МаксимГорький,英譯MaksimGorky,1868.3.28~1936.6.18)前蘇聯無產階級作家,原名阿列克賽·馬克西莫維奇·彼什科夫(АлексейМаксимовичПещков)。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他出身貧苦,幼年喪父,11歲即為生計在社會上奔波,當裝卸工、麵包房工人,貧民窟和碼頭成了他的“社會”大學的課堂。他與勞動人民同呼吸共命運,親身經歷了資本主義殘酷的剝削與壓迫。這對他的思想和創作發展具有重要影響。
高爾基刻苦自學文化知識,並積極投身革命活動,探求改造現實的途徑。1892年發表處女作《馬卡爾?楚德拉》,登上文壇,他的早期作品,雜存著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兩種風格,這是他無產階級世界觀形成前必然經歷的階段。浪漫主義作品如《馬卡爾?楚德拉》、《伊則吉爾老婆子》(1895)、《鷹之歌》(1895)等,讚美了熱愛自由、嚮往光明與英雄業績的堅強個性,表現了渴望戰鬥的激情;現實主義作品如《契爾卡什》、《淪落的人們》、《柯諾瓦洛夫》等,描寫了人民的苦難生活及他們的崇高品德,表達了他們的激憤與抗爭。這些作品的主人公大多是努力探求新的生活道路、思考生活的意義並充滿激烈內心衝突的人物。1901年他親自參加彼得堡的示威遊行,並創作了著名的散文詩《海燕之歌》,塑造了象徵大智大勇革命者搏風擊浪的勇敢的海燕形象,預告革命風暴即將到來,鼓舞人們去迎接偉大的戰鬥,這是一篇無產階級革命戰鬥的檄文與頌歌,受到列寧的熱情稱讚。

文摘

母子倆很少交談,見面的機會也很少。早晨,兒子默默吃完早餐就上班去了,中午回家吃飯,吃飯時聊些閒話,吃完午飯,又去上班,直到傍晚下班回家。晚上,巴威爾仔細洗過手,吃完飯,就埋頭看自己的書,看到很晚。在節假日,巴威爾一早出門,深夜才回家。母親知道,兒子常到城裡去看戲,可城裡卻沒有人來看望他。母親覺得兒子的話越來越少。同時,她也發現,兒子的話里常有一些她不懂的新詞語,而過去她已習慣的那些粗魯兇狠的話語,兒子已不再說了。在行為舉止的細節方面,她也注意到兒子有了不少變化:他更注重身體和衣物的整潔,代替了過去對漂亮外表的追求,一舉一動也更自然瀟灑,外表看起來也顯得樸實、溫和,這一切都讓母親擔憂與焦慮。巴威爾對母親的態度也有了新變化:他有時會打掃房間,節假日自己收拾床鋪,他在盡力減輕母親的勞累,在工人小區里沒有一個男人會這樣做……有一天,巴威爾帶回一張畫,掛在牆上。畫上有三個人,他們一邊交談,一邊向前走。“這是復活的耶穌走向愛瑪屋世!”巴威爾解釋說。母親很喜歡這張畫,心裡卻在想:“兒子崇拜耶穌,可又不上教堂……”巴威爾書架上的書越來越多,這個書架是巴威爾的木匠朋友精心為他做的。房間也收拾得整潔,讓人愉快。巴威爾稱呼母親為“您”或是“親愛的媽媽”,有時還會很突然地對母親溫柔地說:“喔,媽媽,今晚我回來較晚,請您不要擔心……”這些都讓母親很高興,在兒子的話語裡,她感到踏實和穩妥。但是,母親的不安也隨之與日俱增。母親的不安不僅沒有因為時間的流逝而減弱,相反愈加刺激著她的心,使她有種不祥的預感。這時母親會對兒子有不滿的情緒,心想:“大夥都談情說愛,而他卻像個和尚。兒子太老氣了,這和他的年紀不相稱。”

序言

名家導讀
高爾基(1868一1936)是偉大的俄國作家,蘇聯文學的創始人,被列寧譽為“無產階級藝術最偉大的代表者”。由於前蘇聯社會時代風雲的變幻,再加上作家思想觀念的矛盾,20世紀90年代以來,如何重新認識高爾基成為學界關注的一個熱點問題,關於他的研究和評價也大相逕庭。
蘇聯時代的70餘年間,高爾基為全民族所敬仰和崇拜,不僅在俄國,而且幾乎在所有的社會主義國家都一致把高爾基奉為“偉大的無產階級作家”“革命的海燕”“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奠基人”。而在蘇聯解體後一段時間裡,由於對史達林的重新認識和評價,高爾基也被連帶拉下“聖壇”,有人罵高爾基是“幫凶”,是“堅定不移的史達林分子”“勞改隊、集中營的歌手”……20世紀80年代中期,俄羅斯甚至撤銷了用“高爾基”命名的城市和大街名稱(他的故鄉高爾基市和莫斯科著名的高爾基大街都恢復了原來的舊名),《文學報》取消了刊頭上他的側面像,他的作品也被人從中學課本的大綱中刪除。也有人稱高爾基是被史達林利用的犧牲品,最後被史達林害死。今天看來,無論對高爾基的人為理想化,還是對高爾基的否定,都遮蔽了高爾基個性思想的複雜性,影響了對高爾基真實思想的了解。隨著蘇聯國內對史達林時期國家檔案的解密,最近幾年學界的研究開始糾偏對高爾基神化或貶低的政治化傾向,注重更公允地研究作家的創作個性和思想特徵。
高爾基原名阿列克謝·馬克西莫維奇·彼什可夫,馬克西姆·高爾基是他的筆名,俄語含義是“最大限度的痛苦”。高爾基童年是不幸的。4歲喪父後,母親改嫁,高爾基便住在外祖父家。11歲時母親去世,外祖父所開的染坊破產,家境逐漸窘困,自私、勢利的外祖父很不滿外孫給自己增加的生活重擔,於是高爾基便走向了“人間”。他當過學徒,在輪船上洗過碗碟,在碼頭上搬過貨物,還當過鐵路工人、麵包工人、看門人、腳夫、鋸木工、園丁……16歲之前,高爾基先後從事過7種職業,幼小的他嘗盡人間的酸甜苦辣,受盡有產階級的虐待和壓迫,同時他也看到了與自己地位相同的人蒙受的凌辱與歧視。這些經歷是作家日後樸素的平民意識和人道主義思想形成的基礎。
1884年,高爾基懷著上大學的渴望到了喀山,來到喀山才知道上大學對他來說只不過是一個夢想。他很快成了流浪大軍中的一員。通過好友傑林科夫,高爾基接觸了民粹派的大學生們,在朝不保夕的困苦日子裡,高爾基刻苦自學,從18世紀的作品到當代雜誌,從法國啟蒙思想到現實主義小說再到俄國古典文學,從民粹派的小冊子到《資本論》,高爾基如饑似渴地汲取一切知識養分,掌握了歐洲古典文學、哲學、自然科學等方面的知識,為他的文學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高爾基的創作從19世紀90年代到20世紀30年代,長達40餘年,經歷了俄國資產階級革命、十月革命、社會主義建設等重大歷史變革。
高爾基的大部分創作素材都來源於自己對生活,尤其是底層生活的經驗。他的早期創作帶有強烈的浪漫主義色彩,這與童年時代受外祖母的影響有關,外祖母曾經給兒時的高爾基講過許多民間傳說和故事。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說(《馬卡爾·楚德拉》(1892)以及童話詩《少女與死神》(1892)、散文詩《海燕之歌》(1901)、《鷹之歌》(1895)等都具有感情充沛、想像豐富的特點。19世紀90年代以後,其創作臻於成熟,著有長篇小說《福馬·高爾傑耶夫》(1899)、劇本《小市民》(1901)等,揭示了資產階級內部分化瓦解、必然走向滅亡的趨勢。十月革命前夕(1907-1917),高爾基出版了揭示俄國小市民氣息的中篇小說《奧古洛夫鎮》(1910)和長篇小說(《馬特維·科熱米亞金的一生》(1911),以及自傳體三部曲的前兩部《童年》(1914)和《在人間》(1916)。
十月革命後(1918一1936),高爾基有大半時間(192l一1928)是在國外度過的,但這並沒有影響到他的創作。這一時期他的主要創作有:《我的大學》(1923)、回憶錄《列寧》(1924-1930)、長篇小說《阿爾達莫諾夫家的事業》(1925)和《克里姆·薩姆金的一生》(1925-1936),此外還有大量的特寫和政論集。
對高爾基的再評價主要涉及到高爾基十月革命後的思想狀況:高爾基與十月革命、高爾基與拉普、高爾基與社會主義現實主義、高爾基與俄國知識分子等一系列重大問題,以及他與列寧、史達林這兩位政治領導入的關係。高爾基和列寧因為都有一顆為民眾利益而奮鬥的心走到一起,他們相互敬重,坦誠交往。當高爾基患肺病在國內久治不愈時,列寧力勸高爾基去國外療養;高爾基在國外聽到列寧去世的訊息時痛哭流涕。但是在他們的交往過程中也常常因為雙方政見不同而產生爭執。高爾基和列寧的第一次公開衝突發生在1908到1913年間。面對列寧和前進派領導人波格丹諾夫的鬥爭,高爾基從謀求革命內部團結的善良願望出發,站在波格丹諾夫一邊勸說列寧放棄派別之爭,被列寧批評為“前進派的中間分子”。高爾基和列寧的第二次衝突發生在1917到1919年間。主要分歧表現在對知識分子和農民的認識方面,表現在對無產階級革命進程以及採用何種手段奪取政權等問題上。高爾基認為無產階級的武裝暴動只能導致新的國內戰爭,而勞動人民,特別是農民還處於愚昧落後的狀態,工人階級的先進分子人數很少,尚不能治理國家,他認為當務之急是發展文化教育事業,培養勞動人民的理性和素養。他以“不合時宜的思想——革命與文化札記”為標題,寫了一系列文章,宣揚自己的觀點。官方主流觀點一直認為,這本書是高爾基錯誤思想的產物,是作家錯誤觀點的集中表現。而實際上,《不合時宜的思想》中的立足點是積極的,高爾基懷著坦誠、熱情和強烈的向善情懷,表現了對農民、士兵、工人和知識分子的看法,以及他對無產階級革命和文化建設的思考,雖然高爾基提出的觀點與列寧和布爾什維克黨相左,但是他的觀點是出於對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的人民的熱愛,出於他對革命前途的擔心和焦慮。他反對政府的紅色恐怖政策,竭力為被捕的科學家、知識分子、學者說情,列寧此時力勸高爾基離開俄國的一個隱秘原因即是對高爾基的保護,體現了布爾什維克領袖列寧對高爾基的寬容態度。
高爾基與史達林的關係始於20世紀20年代末期。當時史達林提出了國家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的計畫,但是遭到了黨內反對派的抵制。考慮到高爾基在國際文壇的威望,史達林出於個人的政治需要,精心策劃並誘導高爾基回國。1928年,僑居國外6年多的高爾基回國,蘇聯政府舉行了盛大的歡迎活動。從表面看來,史達林非常器重高爾基,給了高爾基很高的榮譽,親自把高爾基的故鄉改名為高爾基市,另一方面,史達林又認為,高爾基是一個容易受情緒支配的人,所以只委任他為作協籌備會的名譽主席。高爾基一開始對史達林實行的路線和政策是支持的。與前期反對暴力傾向的觀點不同,高爾基後期不僅肯定在推翻資產階級統治的鬥爭中使用暴力的必要性,而且認為無產階級奪取政權後實行專政也是必要的,他認為這樣做的目的除了鎮壓敵人的反抗和破壞外,還可以改造社會和改造人。在1934年和1935年發表的《無產階級的人道主義》和《論文化》等文章中,高爾基闡述了他的無產階級人道主義思想,這些觀點非常接近史達林的政治學說,因而受到史達林的讚賞。同時高爾基也意識到史達林出於政治目的對自己的利用,所以他拒絕為史達林寫傳記,但最後高爾基被史達林毒死一說還沒有資料證實。
在19世紀的俄國作家中,高爾基是一位真正來自於社會底層的作家,他的自傳體小說三部曲就是對自己最苦難的下層生活的藝術紀錄。然而他的三部曲又不是一般的生平傳記。在三部曲中,作家既寫出了個體的命運與生活,又表現了一代人的成長過程。主人公阿遼沙·彼什可夫的形象,既是作家本人的真實寫照,又是一個具有高度概括性的藝術典型。阿遼沙生活在19世紀70、80年代。這是俄國社會歷史的重大轉折時期。
1906年問世的長篇小說《母親》,被認為是無產階級文學的奠基作。
20世紀初,俄國的革命鬥爭異常活躍,在作家故鄉附近的工業區,不斷有工人們的遊行示威,不斷湧現出工人們感人的英勇事跡。《母親》即取材於1902年索爾莫沃工業區工人五一遊行事件,以當時一對母子的真實事件為藍本,集中敘述了“沼澤地戈比”事件、五一遊行、車站散發傳單等典型事件,塑造了自覺為社會主義事業而奮鬥的巴威爾及其在現實的教育下由逆來順受轉變為堅定的革命戰士的母親尼洛夫娜的形象。
小說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寫巴威爾·弗拉索夫在革命理論和社會實踐中不斷成長的過程。巴威爾的父親是工廠里熟練的鉗工,每天辛苦勞作,所得工錢並不多。他經常喝悶酒、打老婆,後來患疝氣病死去。巴威爾像父親一樣,也當了廠里的鉗工。開始,他走著父親的老路,喝酒、跳舞、玩樂,回到家像父親那樣捏著拳頭在桌子上敲著,向母親呵斥:“快拿飯來!”對母親的焦慮和責備都置若罔聞。不久,母親發覺兒子變了,巴威爾開始拿書籍回家,暗暗用功。當母親問他在看什麼書時,他回答說:“我讀的是禁書。它們被禁是因為它們說出了我們工人生活的真相……”而且,他試圖把書本上學來的道理說給母親聽。工廠經理要扣工人一戈比去填平沼澤地,引起工人不滿。老工人希祖夫和巴威爾商量,準備發動一次罷工鬥爭。巴威爾向工人進行鼓動、宣傳、號召。然後,他又被工人推舉為與廠方交涉的代表。五一節到了,工人們要舉行一次示威遊行。巴威爾決定遊行時由他扛旗,走在隊伍前面。遊行隊伍與軍警發生了衝突,巴威爾高舉紅旗在前面開道,他以堅定的聲音,號召人們“永遠向前”!
小說的成功之處在於:一方面,高爾基繼承了19世紀現實主義小說注重典型環境中典型性格塑造的傳統;另一方面,又及時捕捉到了新時代的先聲,並且用文學表達了出來。無產階級革命不是一句空口號,無產階級革命的潮流不是少數人參與的秘密事業;革命思想已經深入人心,革命真理對年輕人的影響、革命鬥爭對年輕人的成長在高爾基筆下顯得非常自然和真實,絲毫沒有說教的意味。
第二部分寫在兒子巴威爾及進步青年的影響下,母親彼拉蓋雅·尼洛夫娜精神覺醒的過程。母親尼洛夫娜長得很高,稍稍有點駝背,她那被長時期勞動和丈夫毆打損壞了的身體,行動起來一點聲響也沒有,而且老是側著身子走路。她是一個膽怯的、提心弔膽的婦女。她默默忍受著丈夫的打罵、遷就著兒子的呵斥,深受夫權壓迫的尼洛夫娜認為,女人的日子就是這樣過下去的。她靠祈禱上帝來緩解心中的痛苦。後來,兒子常常帶些年輕人來家裡聚會,母親因愛兒子,也愛和兒子在一起的年輕人。這些年輕人為人熱誠,談吐直率,他們常常在一起閱讀、爭論。母親傾聽他們的談話,感到很有道理,漸漸地,母親也參與到年輕人的行動中來了。母親自願到工廠散發傳單,為越獄的青年作掩護,面對憲兵的搜查不驚奇、不懼怕,鎮定自若。甚至在敵人刺刀下向民眾演講:“昨天審判了一批政治犯,其中有我的兒子弗拉索夫,他在法庭上講了話,這就是他演說的稿子!……請你們相信一個母親的心和她的自發,他們被審判,是因為他們給你們大家帶來了真理!……這個真理……沒人能夠抗拒!……我們的一生就是日復一日在辛勞中,在污穢中,在欺騙中苟延殘喘。而我們的勞動血汗養活了別人,讓他們花天酒地,享福作樂!”“復甦的心靈是不會泯滅的!”
世界文學中有眾多的母親形象,謳歌母親偉大的主題不計其數,但像尼洛夫娜這樣的還不多見。尼洛夫娜不僅是傳統的賢妻良母,而且是革命時代的英雄。小說的獨特之處在於不僅刻畫了年輕人的革命激情和鬥爭精神,而且記錄了母親從目光短淺的家庭主婦慢慢覺醒和發展成革命者的過程,母親性格的變化發展說明無產階級革命精神的傳播之廣、革命真理的影響之深。
北京師範大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博士
褚茬娟
2008年10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