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盟成員
珍珠港事變後
27、
中華民國(1941年12月9日;中國雖在1937年便與日軍全面開戰,但直到1941年12月9日才正式對日宣戰)
38、
義大利(1943年10月13日;1943年9月8日巴多格利奧政府宣布
義大利投降,9月13日,
墨索里尼政府在義大利北部成立
義大利社會共和國,10月13日,巴多格利奧政府正式退出軸心國,並加入同盟國)
42、
羅馬尼亞(1944年8月25日;脫離軸心國)
54、
芬蘭(1944年3月1日;1944年9月脫離軸心國,在1945年3月1日正式向德國宣戰)
56、
智利(1945年4月11日 ;只對日本宣戰)
統一戰線
逐步擴大
1941年9月29日,在
莫斯科召開了蘇美英三國會議,簽訂了英美向蘇提供飛機坦克等
軍用物資和貸款、
蘇聯向英美提供原料的協定。
珍珠港事件後,美國正式參戰,中國也向德意日宣戰。其他一些國家也向軸心國家宣戰。
1941年12月22日,美英首腦倡議所有對軸心國家作戰的國家簽署一項同盟宣言。美國提出的宣言草案經與英蘇磋商修改後,用急電發給各盟國。
1942年1月1日,26個國家在
華盛頓簽署了《
聯合國家宣言》,宣言表示贊成《
大西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強調戰勝共同敵人的重要性;簽字國保證用自己的全部軍事和
經濟資源與德意日
法西斯國家作戰,與盟國合作,不單獨同敵人締結停戰協定或和約;將在戰勝
法西斯主義的鬥爭中給予物質上援助和貢獻的其他國家可加入本宣言。
到1945年8月15日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加入同盟的共達52個國家。
德國投降以後
1945年5月8日,
納粹德國投降。戰敗的德國不僅喪失了戰前和戰爭期間吞併的別國領土,而且根據1945年美、英、蘇三國
克里米亞聲明和
波茨坦協定,
東普魯士和奧得-
尼斯河以東的約11.4萬
平方公里的德國領土分別割讓給了
蘇聯和
波蘭,其餘的德國領土和首都大柏林市則由美蘇英法4國
分區占領,建立4個
占領區,並由4國組成“盟國管制委員會”,接管德國的最高權力。儘管在戰後關於德國的國際文書中,有關各國都表示要保持德國的統一,使德國在清除納粹和
軍國主義之後成為一個和平民主的國家,但是,由於東西方盟國的立場不同,目的和利益迥異,對各項協定都作有利於自己的解釋。於是圍繞著實施
波茨坦協定、恢復德國統一以及
西柏林問題,4大國及其占領區內的各派
政治力量展開了尖銳複雜的鬥爭。
德國分裂
隨著東西方冷戰的加劇,美蘇由戰時的盟友變為
競爭對手,
蘇聯占領區和西方占領區各自走上了不同的發展道路,德國的分裂也一步步成為現實。
1947年至1949年期間,美、英、法先後將其在德國西部的占領區合併,召開西占區立憲議會,制定臨時憲法,實行
貨幣改革,用西
馬克取代原來的帝國馬克。
在此情況下,原德國首都
柏林的東半部蘇占區和西半部美英法占區形成了兩套體制:兩個市政府,兩套警察體系,兩種貨幣。1948年12月又出現了兩個市議會。美、英、法管制下的西柏林得到
馬歇爾計畫中的巨額援款,迅速得到恢復和發展,被建成
西方國家的“櫥窗”。但它地處東德的腹地,像個孤島。
1945年到1961年間,每年約有數十萬民主德國(東德)公民通過柏林逃往
聯邦德國,使民主德國蒙受巨大損失。
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