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1月1日,以中、美、英、蘇四國為首的26個參加對德、意、日軸心國作戰的國家(通稱同盟國),在華盛頓簽署《聯合國家宣言》(又稱《二十六國宣言》),鄭重表示:簽字國保證使用全部軍事和經濟資源,共同對抗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各國保證不同敵國單獨締結停戰協定或和約。聯合宣言的簽訂,標誌著世界...
1942年1月1日,中、蘇、美、英等26個國家在華盛頓簽署《聯合國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1945年,反法西斯戰爭以勝利結束,2015年是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預演現場 直擊抗戰勝利閱兵預演現場 戰爭背影 主要戰場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火燃及歐洲、亞洲、非洲和大洋洲。戰爭分為西、東兩大戰場,即歐洲北非...
1942年1月1日,中、蘇、美、英等26個國家,在華盛頓發表了《聯合國家宣言》,規定簽字國政府保證用自己全部的經濟、軍事力量對法西斯國家作戰,援助反法西斯同盟國家,不得和敵人單獨媾和。從此,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力量更加增強,範圍也更為廣泛,形成了全世界反法西斯的統一戰線。
為共同打擊法西斯的侵略行徑,1942年1月1日,中、蘇、美、英等26個國家齊聚華盛頓,共同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此後,主要盟國多次舉行首腦會議,商討反法西斯戰爭大計,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三大形態 德國納粹主義、義大利法西斯主義、日本軍國主義是世界法西斯主義的三大...
國際反戰反法西斯同盟,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國際保衛和平組織。其前身是由中國的宋慶齡、蘇聯的高爾基、法國的羅曼·羅蘭和巴比塞等人發起,於1927年2月在布魯塞爾成立的“反帝國主義同盟”。其宗旨是反對帝國主義侵略,支持被壓迫民族的獨立運動。1932年8月,在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召開了大會,來自世界29個國家的2千多名...
1942年5月26日在倫敦簽字。條約規定雙方有責任在對德及其盟國作戰中給予軍事的和其他的援助;未經雙方同意不得同希特勒或含有明顯侵略意圖的任何德國政府談判。並對戰後制止德國侵略的措施作了規定。條約期限為二十年。條約的簽訂標誌英蘇同盟正式建立,鞏固了國際反法西斯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