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行政區劃,自然地理,地貌,氣候,政治體制,經濟概況,綜述,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教育事業,文化事業,體育事業,衛生事業,“雙創”活動,交通,水路,陸上公共運輸,歷史名人,城市榮譽,
歷史沿革
宋初,今虬江以南,隸
華亭縣。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朝廷批准設
上海縣,下轄五鄉,區境為上海縣高昌鄉。今虬江以北,先後隸屬
崑山縣和
嘉定縣。清雍正二年(1724年),從嘉定縣析置寶山縣,區境北部屬寶山縣殷行鄉和江灣鄉一部分。民國元年(1912年)虬江以北屬寶山縣殷行鄉。虬江以南,
租界線以北屬上海縣引翔鄉。民國16年上海特別市成立,引翔、江灣、殷行3鄉劃歸上海特別市。次年7月,改為引翔、江灣、殷行3個區。民國34年抗戰勝利,分屬新市街區和江灣區。1952年。
新市、江灣兩區合併為
江灣區。1956年,隸北郊區。1958年,撤消
北郊區,該地區從1956~1984年先後劃入楊浦區。
南部原為上海縣高昌鄉23保的一部分。清
同治二年(1863年)
黃浦江以北,楊樹浦港以西,楊樹浦路一帶為美租界。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英美租界合併稱公共租界,向東擴展,由周家嘴路,自西向東到顧家口(今平涼路底)劃一直線,為租界界線。民國31年,日軍、汪偽占有租界。
抗日戰爭勝利,設定上海市19、20兩區(榆林和楊樹浦兩個區)。1960年楊浦、榆林兩區合併為楊浦區。
浦東地區,清宣統二年(1910年)實行部章城鎮鄉自治,始稱東涇鎮,屬上海縣。民國元年,實行省章鄉自治稱洋涇市。民國17年7月改稱洋涇區。上川路以東屬
高橋區,以西屬
洋涇區。1952年,分屬高橋、東昌兩區。1956年併入東郊區。1958年撤東郊、東昌區,成立浦東縣。1960年撤浦東縣,浦東大道以北的沿江地帶劃歸楊浦區,建立滬東街道辦事處。1984年劃入
川沙縣東溝以西,荻柴浜以北,上川路以東地區,劃出
海防新村,成立歇浦路街道辦事處。
楊浦注重大力發展綠化、加強環境保護、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全區綠化覆蓋率近20%,城市園林綠地面積達766公頃。區域內有
共青森林公園、
黃興公園、
楊浦公園、
江浦公園、
復興島公園等12家公園,占地面積達202公頃,已經成為市民生活休閒的好去處。其中,占地面積達115公頃的共青森林公園是
上海中心城區最大的一座具有自然野外風光和竹韻秀色的公園,被評為“上海優美新景點”。
行政區劃
新舊路名
自然地理
地貌
地境成陸於唐宋宋初。據北宋郊直《吳門水利書》記載:吳淞江南岸有18條支流匯入。最東幾條為上海浦、下
海浦、南及浦、江芒浦、爛泥浦,各捕之間距離為5~7里。據此推斷,北宋時爛泥浦已在今復興島之東。又據區境西北部景德觀(今萬安路國小)重修碑文記載:原為
龍神廟,廟門座西朝東,面海而立,建於北宋初期。又區境南部太平教寺吟蘭州路3問號),建於北宋
太平興國年間(976~984年)是區內最早建造的佛寺,說明在北宋時已有了一定的開發。
區境是
長江三角洲前沿沖積平原,是較早的濱海平原一部分。長年累月,長江挾帶大量泥沙,經波、潮、流的作用,沉積成陸。靠近黃浦江下游左側系河口沙灘、沙島,後經吹泥填土,人工堆積成周家嘴島嶺
復興島)、和共青森林公園。走馬塘以北與虬江之間為古吳世江下游,江寬數華里,因泥沙衝擊,逐漸淤塞。明初改道後,形成夾沙泥草甸土,經農民長期耕作,南境發育成菜園主,北境發育成水稻上。
氣候
地境處北亞熱帶南緣,屬
亞熱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氣候溫和、雨水豐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
區境年日照時數及年總輻射量屬上海的高值區。其分布規律大致自南而北呈遞增趨勢。區境南部的年總輻射量為114千卡/平方厘米·年,北部為116~118千卡/平方厘米·年。
區境最高氣溫,大於或等於35℃的天數年約為6~8天。極端最高氣溫為38~38 2℃。1978年7月8日極端最高氣溫38.9℃。
區境最低氣溫,小於或等於-5℃的天數一般為4~5天。極端最低氣溫在-9.5—-10℃。1967年1月16日,極端最低氣溫-10.1℃。
區境年降雨量南部地區為1060毫米,北部為1040~1060毫米。汛期雨量大致在600~640毫米。
區境最大暴雨量呈自南而北增多的趨勢。一日最大暴雨量南部約為250~300毫米,高於市中心區;北部約為300~350毫米,也遠高於市中心區。區境年平均暴雨天數在2.62.8天,平均暴雨量在76~79毫米/天。1985年最大降水量1623.6毫米,最小降水量是1971年,只有700毫米。
上海有效風能密度分布是以市中心為核心的同心圓分布,楊浦為其外圍,
風能密度值在80~100瓦/平方米之間。
楊浦是工業區,能消耗量大,人口密度高,建築物密集,“熱島”現象明顯,氣溫明顯高於郊區,強度夜間大幹白天,初冬大於盛夏,而以晴朗無風天氣為最強。據1979年12月13日20時觀測:楊樹浦路一平涼路一帶氣溫為6~6.5℃;長陽路以北至控江路一帶為5.56C;控江路以北至五角場附近為5~5.5℃。而市中心區氣溫則為8~9℃之間。
楊浦區5~9月積溫略低於中心區,大約為3700~3720℃。
政治體制
經濟概況
綜述
楊浦區近代工業始於19世紀80年代。清光緒八年(1882年),經
李鴻章批准,官督商辦的
上海機器造紙局投產;1883年英商又沿黃浦江畔建立了中國第一座現代化水廠
楊樹浦水廠;1890年官商辦的
上海機器織布局投產,這是國內最早的機器棉紡織廠。20世紀20年代初,陳獨秀主編的《新青年》月刊發表的《上海勞工狀況》一文描述,“近年來上海的工廠,一天發達一天了。其中紗廠為最多數,那貧民的生計,便因此一振。楊樹浦一帶,竟可稱他為一個
工業社會。”至1927年,區境內已有57家外資工廠,
民族工業已發展到301家,其中輕紡工業已具相當規模,紡綻數占全市45.4%。1949年,楊浦區有企業近千家,職工近10萬人,
工業總產值7.2億元,占全國的5%、占全市的20%左右,在上海乃至全國聞名。
2018年,楊浦區生產總值完成1847.7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17年增長7.1%。 其中,第一產業增長8.22億元,比2017年增長28.3%;第二產業增長1009.53億元,比2017年增長4.6%;第三產業增長830.01億元,比2017年增長10.0%。 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全區生產總值比重為44.9%。
第二產業
楊浦的大企業,給上海乃至國家提供了巨大的物質財富。曾是遠東最大的火力發電廠的
楊樹浦發電廠,在1949年時供電量占全國1/10、上海4/5。曾是遠東最大水廠的
楊樹浦水廠,制水能力全市最大,1990年時,已達上海供水總量1/3。
國棉十二廠與十七廠生產的卡其、滌棉、牛津等紡織品,都是國家金獎和銀獎產品;國棉十二廠至1990年已成為上海百家創利企業之一,十七廠到1989年則成為全國同行業第一利稅大戶。1974年,中國登山隊員登上了珠穆朗瑪峰,穿的就是楊浦區內
上海飛達羽絨服裝總廠研製的“雙羽”牌登山服。
聶耳牌鋼琴、
上海牌手錶、民光床單、中華香菸、光明啤酒、
正廣和汽水、固本牌肥皂……都從楊浦區域源源不斷地走向全國。
除了這些人們耳熟能詳的產品,楊浦的企業在國民經濟的深層次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上海冶煉廠、第二鋼鐵廠、
滬東造船廠、工具機廠、上海柴油機廠、化工廠,還有
復興島上全國最大的捕撈基地與上海海洋漁業公司……這些都是企業界的驕子,有著響噹噹的聲名。楊浦的工廠企業,上交國家財政曾占上海的1/4。
1997年8月,由上海市科委、楊浦區政府、復旦、同濟等大學多方協作的楊浦高科技孵化基地成立了。以此為中心,楊浦又規劃、建立了擁有三個基地、方圓1.5平方公里的五角場高新技術產業園區。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組建兩年多就已引進主要從事開發計算機信息、生物醫藥技術、
新材料和環保技術的企業140多家,吸納了5億多元資金。
2018年,楊浦區完成工業總產值 1189.17 億元,比2017年增長8.5%。 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產值1161.30億元,增長8.7%。 全年銷 售產值1192.25億元,同比增長6.9%。 完成工業增加值961.76 億元,比2017年增長5.1%。
2018年,楊浦區資質以上建築業完成265.60億元,比2017年 下降4.3%。 完成建築業增長51.46億元,比2017年下降5.7%, 占第二產業比重為5.1%。
第三產業
2018年,楊浦區社會消費品零售完成510.25億元,比2017年增長7.5%。 其中,
五角場商圈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49.16億元(含線上消費),比2017年增長16.7%,占全區比重為29.2%。
2018年,楊浦區批發和零售業實現增加值106.24億元,比2017年下降3.8%, 占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12.8%。
2018年,楊浦區住宿和餐飲業實現增加值14.99億元,比2017年增長1.6%,占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7.8%。
2018年,楊浦區旅遊飯店、旅行社營業收入737億元,比2017年增長21.6%,接待遊客335萬人次,比2017年增長25.5%。 其中旅遊飯店營業收入實現8.9億元,比2017年增長15.6%;接待遊客96.6萬人次,比2017年下降19.9%;平均出租率72.8%,比2017年下降3.6個百分點。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大力加強基礎教育。充分發揮重點中學、中心國小、中心幼稚園的作用,帶動周圍學校一起發展,幫助困難學校改善辦學條件,縮小校際辦學質量的差距,提高教育質量的總體水平,改建
控江中學,擴建鞍山中學,辦好
中原中學,努力使這三所學校辦成全國一流學校。
區境最早的國小是清鹹豐十一年(1861年)在引翔港鎮創辦的厚仁義學,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改為厚仁初級國小堂。最早的中學是光緒三十二年創辦的上海浸會大學預科。
建國前,教育事業十分落後,學校少,設備簡陋。據民國35年(1946年)統計,原楊樹浦區文盲率達50.59%,學齡青少年兒童失學率達48.80%。建國初,楊樹浦、榆林兩區共有中學生3205人,小學生20251人,在園幼兒842人,共23694人,占總人口的6.46%。中國小教職工僅有1132人。
建國後,首先接管
公立中國小,對私校加強管理,重點整頓。人民政府堅持“教育為工農業生產服務,為工農服務”的方向,實行減免費和人民助學金制度,大力發展兒童晚班。1957年後,貫徹“兩條腿走路”的辦學方針,公辦、民辦並舉,廣泛調動了工廠、企業、社會團體及民眾辦學的積極性,中國小教育事業得到了迅速發展。“
文化大革命”期間,大批幹部和教師橫遭批鬥,備受迫害,校舍和設備毀壞,教育事業損失慘重。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後,特別是1978年以來,教育事業重新得到發展。1990年,全區有中學53所,學生35021人(包括職業班1200人),教職工7223人;國小106所,學生78204人,教職工5359人;幼稚園298所,幼兒40216人,教職工5203人。在校中小學生、幼兒共153441人,占總人口13.65%,比建國初增加5.48倍。中國小幼稚園教職工共17785人,比建國初增加14.71倍。
由於重視師資隊伍的建設,加強基礎,狠抓薄弱環節,開展教學科研,最佳化課堂教學,教育質量有了顯著提高。1989年9月,國家教委授予“全國幼兒教育先進區”的稱號;國小畢業生合格率連續穩定在99%以上,優秀率達88%左右;國中畢業生合格率自1984年的56.65%上升到1990年的98.38%;高中畢業生錄取率自1985年的47.68%上升到1990年的75.54%。處於全市先進行列。
成人教育最早創辦的是民國2年(1913年)的通俗學校和民國5年的恆豐紗廠職工補習學校。中國共產黨誕生後,有民國13年的楊樹浦平民學校與民國14年的思恩義務學校等,均有中共地下黨團活動。
建國後,成人教育發展迅速。1954年,初等教育計有市立工技、產業區校、廠校共57所。至1960年3月,共掃除文盲45763人。1981年,全區已有中等業餘學校39所,學員達22486人。1988~1990年,區屬職工76734人參加崗位培訓,占職工總數的88.8%。
成人高等教育也有很大發展,1990年境內有成人高校220所。
建國後,中等職業技術教育得到迅速發展,1990年,共有中等專業學校15所,職業學校4所,中等技術學校64所。
境內最早的大學是上海浸會大學,創辦於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光緒三十三年自四川路遷至區內軍工路,民國3年定名滬江大學。迄解放時,境內共有高等學校9所,通過1952年院系調整後,存有4所,後又陸續新建、遷入11所。1990年,境內共有全日制高等學校15所,占全市近1/3。
文化事業
建國前,區境的文化設施十分落後,直至民國16年(1927年),只有一家座位200隻木板坐椅的天一樓戲院。當時境內工業發展迅速,產業工人工作艱苦,時間長達12小時,且食不果腹,難以享受文娛生活。從本世紀20年代起,中國共產黨的地下組織,團結工人,進行啟蒙教育,結合開展識字和文化活動,有了以揭露國民黨反共反人民實質的《四可恨》和反對日本侵略軍的《切蘿蔔頭》等歌謠。到1949年上海解放,區境內僅有設施簡陋的電影院1家、戲院8家,座位4641隻。
建國後,黨和政府關懷人民民眾文化生活。50年代初,區政府設文教股,境內先後建起楊浦區工人俱樂部、楊浦電影院、
滬東工人文化宮、楊浦區文化宮、
楊浦區圖書館等一批文化事業單位和街道文化站。工廠實行八小時工作制,生活安定,300人以上的工廠俱樂部相繼建立了各種戲曲音舞團隊。工廠民眾文化蓬勃發展。
1956年,區政府設文化科。“
文化大革命”期間被迫停止工作。1984年撤科建局。改革開放,使文化事業上了一個新的台階。新建設備完善、建築新穎的電影院、文化館、圖書館7家;原有的影劇院進行改造;街道文化站擴建成多功能文化中心。不少工廠俱樂部更新設施,廣泛開展豐富多采、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1990年,區級和街道級文化設施發展到31家,建築面積82594平方米,座位12580隻;新辦的錄像放映、舞廳、音樂茶座、卡拉OK等文化活動場所,連同星羅棋布於全區的工廠、大學等俱樂部,形成了民眾文化活動網路,基本適應了人民民眾文化生活的需要。
體育事業
清
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
浸會大學(1914年改名
滬江大學)組建足球隊,為區境現代體育之始。宣統三年(1911年),公共租界內的匯山公園曾辟有網球場。到20年代,日商裕豐、大康和公大紗廠,都設有體育場和游泳池。民國11年(1922年),
復旦大學遷入區境,建有田徑場、網球場和體育館。民國24年,國民政府在江灣興建大型的上海市體育場。以球類活動為主的現代體育,在境內7所大、中學校和外商工廠的少數職員中開展。少數市民在公園、空地上練習傳統武術與拳操,廣大青少年在開闊地帶踢石子與小橡皮球,在自然河浜中游泳。民國34年抗日戰爭勝利後,中紡十二廠等工廠的工會積極組織各項體育活動。滬東各大廠為提高產品的知名度,多次組織“龍頭杯”、“頤中杯”、“中皂杯”等足球賽,推動了工廠足球運動的發展。不少工人子弟,受父兄影響,在街頭巷尾踢起了小足球,足球運動風行一時。
建國後,人民政府重視民眾體育運動。至1990年境內先後興建了體育場、體育館、
射擊場、
體育俱樂部、足球場、溫水游泳池等8項大型體育設施,占地13.48萬平方米,是全市興建場館最多的一個區。境內工廠、學校共擁有體育場659片、游泳池35座、娃娃池(小游泳池)72座。50年代,工廠和學校普遍開展廣播操、
工間操,推行《準備勞動與衛國體育制度》(簡稱“勞衛制”),廣泛開展足球、籃球、桌球和游泳運動,進行各項體育比賽。60年代,區足球隊進入全國甲級隊;上棉十二廠、上棉十七廠、上棉十九廠、中國紡織機械廠、上鋼二廠、楊樹浦水廠足球運動蓬勃發展;各中國小擁有眾多的小足球隊。楊浦區被譽為“上海足球的搖籃”。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社會各界資助興辦體育事業。工廠與學校掛鈎,相互支持開展體育活動。具有傳統的足球運動進一步普及。據1985年統計:全區經常踢足球的有2萬多人,占區人口的1/50,是全國“足球人口”最多的地區之一。職工體育以健身為目的,轉向小型多樣;青少年各項體育活動全面發展。至1990年,楊浦區三次被評為全國“游泳之鄉”,一次被評為全國“田徑之鄉”。
衛生事業
上海開埠前,境內居民治病全賴中醫。清
乾隆年間,引溪石家浜有知名的種痘醫生王占三。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西醫
東漸。隨著租界擴張,工業興起,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英商怡和紗廠設保健間。民國4年(1915年)
滬江大學下屬滬東公社設工業醫院。1949年上海解放,共有醫院、診所13所,職工981人,床位907張。其中公立醫院有床位510張(屬軍隊床位40O張),占56.23%,私立醫院397張,占43.77%。醫院規模小、設備差、醫技力量弱。境內工人勞動條件惡劣,職業病嚴重。居民半數飲用江浜井水,公共衛生差,疫病不斷,產婦與
嬰兒死亡率很高。
建國後,人民政府實行預防為主、面向工農兵、團結中西醫、衛生工作與民眾運動相結合的衛生工作方針。境內先後建立防治站(所)6家。開展
愛國衛生運動,普及預防接種,公共衛生環境大大改善,先後消滅了天花、霍亂、白喉等傳染病。工業職業病鉛中毒、苯胺中毒等得到控制。調整和新建了市級、區級、街道三級醫院,實行勞動保護和公費醫療制度,推行劃區醫療,保障人民健康。“
文化大革命”開始,醫療衛生工作遭破壞,制度廢除,秩序混亂,質量下降,除了維持基本醫療、預防工作外,主要運用“一根針”、“一把草”,深入工廠、農村開展群防群治。1968年以後,恢復除害滅病和計畫生育工作。1974年恢復婦幼保健工作。到1975年,醫療防治機構增加到31所、床位4200張,千人均床位5.26張,衛技人員5201人,千人均衛技人員6.51人。
1978年後,經過整頓、恢復,醫療衛生事業重新走上軌道。1983年起,實行衛生改革,加快發展醫療衛生事業。創設大小醫院掛鈎的協作病房,普遍擴建業務用房;引進精密醫療儀器;建立專家和技術協作體,開設專家、專科和業餘門診;社會醫療機構興起。
到1990年,醫療防治機構增加到38個,比1949年增加1.92倍,床位數5676張,千人均床位5.30張,比1949年的2.56張增加2.74張,衛生技術人員7596人,千人均衛技人員7.10人,比1949年的2.08人增加5.02人。傳染病死亡率比1953年下降了94.90%,孕產婦死亡率下降到2.81/萬,嬰兒死亡率下降到10.78‰,期望壽命從1953年的男59.98歲、女60.9歲提高到男73.4歲、女76.56歲。
“雙創”活動
2019年在推動“雙創”政策落地、促進創業帶動就業、加強融通創新、扶持“雙創”支撐平台、構建“雙創”發展生態、打造“雙創”升級版等方面大膽探索、勇於嘗試、成效明顯,獲國務院辦公廳通報。
交通
水路
區境交通,向以水路為主。黃浦江穿越區境東南部,北出
吳淞口。兩岸支流多,航運便利。上海開埠後,外商紛紛占用岸線,闢建碼頭。至本世紀初,區境沿江灘地已成為上海港碼頭基地之一。解放後,這些碼頭先後收歸國有,經過歸併、調整和對設備的改進,已分別發展成現代化的裝卸公司。改革開放以來,貨運日趨繁忙,1990年吞吐量達1965萬噸。區境無對外水路客運航線,僅有6條對江輪渡線,溝通兩岸往來。內河航運,清末通航河道有百餘條,現僅存10餘條。這些河道,除黃浦江南岸3條支流和
復興島運河可通航外,其餘支流基本上只起排水作用。
陸上公共運輸
清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在公共租界通行
有軌電車。直至解放前夕,只有楊樹浦路、平涼路、長陽路和翔殷路通行公車輛。解放後,隨著區境的擴大,住宅建設的迅速發展和五角場地區的開發,公交線路不斷增設,至1990年,有50條之多。其中改革開放以來闢建的有21條,占42%。近年來,出租汽車業也蓬勃發展。1960年,境內建成鐵路何楊支線和楊浦車站,與全國鐵路連網,年均貨運量350萬噸左右,解決了滬東地區原材料供應和產品外運的困難。解放前,市內貨運以拖、榻車為主。50年代後期,境內也只有貨運汽車300多輛。60年代以來,尤其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的迅速增長,汽車貨運業務猛增。1990年,全境領取機動車牌照的有1.1萬多輛,其中領取營運證從事社會貨物運輸的有4400多輛。
歷史名人
女,原名庶心。楊浦區引翔港人。8歲隨嫂進紗廠學接頭,11歲進恆豐紗廠做童工。16歲頂姨媽名進怡和紗廠。民國13年(1924年)進思恩義務夜校讀書時,參加
共產主義青年團,擔任老怡和紗廠第一任團支書。在領導青年工人反對資方剋扣工資的罷工鬥爭中取得勝利。1932年
王根英任全國總工會女工部部長。1933年因叛徒出賣被捕,多方營救後出獄,前往後方與陳賡團聚。1939年3月8日,在河北突圍時壯烈犧牲。2010年1月28日,楊浦區文管委、楊浦區文化局在周家嘴路瀚海明玉大酒店廣場上舉行了“王根英烈士故居遺址”紀念碑揭幕儀式。
字銓運,楊浦區引翔港人。王氏原系望族,後家道中落。因父早亡,家境更陷貧困。依賴其母含辛茹苦,悉心撫養,又得其叔接濟培育,終於苦學成材。清宣統二年(1910年),中末科舉人,遂躋身名流,重振家業。為紀念其母與叔的養育栽培之恩,王為二子取名洪恩、世恩,並於瑤階弄宅第之前,為其母立牌坊一座。民國7年(1918年)市郊幹道軍工路修建時,王以其有利於鄉境的開發,積極參與。路成之日,特以“軍功路”為名,勒石樹碑。並在路東築紀念園,路西建紀念亭,以壯其事。其後不久,軍工路虬江橋南便出現織染廠、電線廠、膠鞋廠等一批現代工廠。
城市榮譽
2019年8月13日,楊浦區入選全國城市醫療聯合體建設試點城市。
2020年8月25日,被國家體育總局確定為國家體育消費試點城市。
2020年10月20日,入選全國雙擁模範城(縣)名單。
2020年12月25日,被國家衛生健康委等授予“無償獻血先進省(市)獎”。
2021年5月14日,被教育部認定為全國中國小勞動教育實驗區。
2021年5月27日,被國家體育總局確定為首批全國縣域足球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