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浸會大學(浸會大學)

香港浸會大學

浸會大學一般指本詞條

香港浸會大學(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簡稱“浸大”(HKBU,位於香港九龍,為香港特區政府全面資助的八所公立研究型綜合大學之一。其前身為香港浸信會聯會於1956年創辦的私立高等學府,致力提供全人教育。1983年,當時的浸會學院獲政府全面資助,成為公立專上學府,至1994年獲得正名,成為香港浸會大學。現為京港大學聯盟、粵港澳高校聯盟、滬港大學聯盟成員,獲教育部列入國家重點高校名單。

浸大於2018年6月最新公布的QS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列全球第277名;在2019TIMES世界大學排名位列401-500區間;在2018泰晤士高等教育(THE)亞洲大學排名中,位列第55位。在2019年THE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世界第60名,位居香港第二位。在2018年計算機科學學科排名中,香港浸會大學理學院計算機科學系在人工智慧領域學術排名世界第42位,位居香港第三位(其中香港第一名為香港科技大學,位列世界第25位,第二名為香港中文大學,位列世界第32位,第四名為香港理工大學,位列世界第78名),在資料庫領域排名世界第47名。

浸大工商管理學院從2010年至今獲得AACSB、EQUISAMBA商學院認證,成為香港首家獲得三項國際頂級認證的商學院。

2016年2月15日,香港特區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轄下的質素保證局發表第二輪《香港浸會大學質素核證報告》,肯定了浸大的教與學方針已相當成熟,不單可與本地和亞洲區內大學並駕齊驅,甚至可與不少世界頂級大學看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香港浸會大學 
  • 英文名: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 簡稱:浸大,HKBU
  • 創辦時間:1956年
  • 類別:公立大學
  • 學校類型:綜合類
  • 屬性:世界著名大學
    世界一流博雅研究型大學
    香港法定公立研究型綜合大學
    香港八大公立大學
    京港大學聯盟
    滬港大學聯盟
  • 所屬地區香港
  • 現任校長錢大康
  • 知名校友吳宇森林俊明鄭家富梁逸峰張小嫻閭丘露薇
  • 主管部門:香港特別行政區教育局
  • 校訓:篤信力行
  • 校歌:香港浸會大學校歌
  • 主要院系:文學院、理學院、傳理學院、社會科學學院、工商管理學院、中醫藥學院等8個
  • 學校地址:香港九龍塘窩打老道224號
  • 主要獎項:AACSB、EQUIS、AMBA認證
    環境與生物分析國家重點實驗室
    化學生物感測與計量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2018 QS綜合星級評定五星級大學 
  • 世界排名:泰晤士報排名世界第111名 
  • 校監梁振英
  • 發展定位:世界一流大學
  • 榮譽大學院士陳瑞球王錦輝
  • 榮譽大學博士李兆基方潤華王國強孫少文
學校歷史,辦學條件,院系設定,專業設定,優勢學科,教學建設,學校聲譽,合作交流,學術研究,建設成果,科研平台,文化傳統,校訓,願景,使命,校徽,活動,學校領導,現任領導,歷任校長,傑出校友,科教界,政治界,文藝界,商業界,校園環境,

學校歷史

香港浸會大學前身為1956年創立的香港浸會書院,1972年始改稱香港浸會學院,首任校長為林子豐博士,校碑是由著名教育家、書法家、文學家、清華大學韓家鰲教授題寫。目前大學共設有八個學院:文學院、工商管理學院、中醫藥學院、傳理學院、理學院、視覺藝術院、社會科學院及持續教育學院。前六個學院共開設40多個本科專業及30多個高等學位修讀課程。大學現有全職教學人員近500人,學生近6,000名,其中包括本科生4,300多人,研究生約4,500多人,國際交換生近200人。持續教育學院則開辦副學士、學士及碩士課程,同時亦提供證書/文憑及短期進修課程,每年學生達50,000人次。
該院於創辦初期只開設外國文學系、社會學系、數理學系、土木工程學系及工商管理學系的文憑課程。由1986年開始,該院開辦學位課程。1994年11月,立法局通過有關條例,香港浸會學院正式升格為大學,成為香港八所受政府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並可頒授學位的高等教育院校之一。
香港浸會大學自創校以來一直增設多項創新課程,以配合香港社會的發展,著名的包括傳理學、中醫藥學社會工作學、人力資源管理學及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等。浸大開辦的中國研究、體康管理、歐洲研究、翻譯學及人文學等課程,也是香港首創的。
除此之外,“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幼稚園”(位於九龍塘)和“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國小”(位於沙田石門)亦是香港浸會大學的附屬機構。
2005年,香港浸會大學和北京師範大學在中國內地的珠海市建立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合作辦學)簡稱UIC,學生成績合格畢業時獲頒香港浸會大學學士學位證書。
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
2007年,香港浸會大學取錄了9歲的沈詩鈞入讀數學系學士及碩士課程,成為香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大學生。
2010年,香港浸會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獲得了AACSB認證。
2013年,香港浸會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獲得了EQUIS認證以及AMBA認證。成為世界不超過百分之一的獲得三大認證(AACSB&EQUIS&AMBA)的商學院。
“善衡校園”及“大學會堂”“善衡校園”及“大學會堂”
2014年,香港浸會大學攜手南京大學及廣東省惠州市人民政府正式啟動建設“南京大學-香港浸會大學惠州饒宗頤國學院”。
2016年, 香港浸會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再次獲得為期5年的AACSB,EQUIS雙重認證,肯定了浸大工商管理學院的世界頂級地位。

辦學條件

院系設定

文學院
中國語言文學系
英國語言文學系
創意及專業寫作系
宗教研究系
人文學系
翻譯學系
工商管理學院
套用經濟學
財務學
環球與中國商貿學
人力資源管理學
資訊系統及電子商貿學
市場學
中醫藥學院
教學科研部
臨床部
技術開發部
持續教育部
傳理學院
電影學院
傳播系
新聞系
持續教育學院
國際學院
附屬幼稚園
理學院
生物系
化學系
計算機科學系
數學系
物理系
社會科學院
地理系
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
歷史系
社會學系
視覺藝術院
(參考資料)

專業設定

浸會大學文學院專業信息
浸會大學音樂文學士(榮譽)
浸會大學翻譯學文學士(榮譽)
浸會大學宗教研究文學士(榮譽)
浸會大學人文學科文學士(榮譽)
浸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文學士(榮譽)
浸會大學英國語言文學文學士(榮譽)
浸會大學中國文學語言及文化文學碩士
浸會大學語言研究文學碩士
浸會大學音樂文學碩士
浸會大學哲學碩士
浸會大學哲學博士
浸會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專業信息
浸會大學工商管理學士(榮譽)
浸會大學中國研究社會科學學士(榮譽)(經濟)
浸會大學套用會計與金融理學碩士
浸會大學套用經濟學理學碩士
浸會大學人才資源管理策略理學碩士
浸會大學工商管理碩士
浸會大學哲學碩士
浸會大學哲學博士
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浸會大學中藥學學士(榮譽)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學學士及生物醫學理學士(榮譽)
浸會大學健康管理學碩士
浸會大學中醫學碩士
浸會大學中藥學碩士
浸會大學針灸學碩士
浸會大學哲學碩士
浸會大學哲學博士
浸會大學傳理學院
浸會大學傳理學社會科學學士(榮譽)
浸會大學傳理學文學碩士
浸會大學哲學碩士
浸會大學哲學博士
浸會大學理學院
數學理學士(榮譽)
套用化學理學士(榮譽)
套用生物學理學士(榮譽)
套用物理學理學士(榮譽)
計算機科學(信息系統)理學士(榮譽)
計算機科學(計算機系統)理學士(榮譽)
環境及公共衛生管理理學碩士
綠色科技(能源)理學碩士
資訊科技管理理學碩士
高級信息系統理學碩士
分析化學理學碩士
科學計算理學碩士
哲學碩士
哲學博士
浸會大學社會科學院
歷史文學士(榮譽)
社會工作學士(榮譽)
歐洲研究文學士(榮譽)
地理社會科學學士(榮譽)
心理學社會科學學士(榮譽)
社會學社會科學學士(榮譽)
體育及康樂管理文學士(榮譽)
中國研究社會科學學士(榮譽)
政治及國際關係學文學士(榮譽)
體康管理社會科學碩士
社會工作碩士
教育碩士
哲學碩士
哲學博士
為配合社會需要,浸會大學陸續開設多項全港首創的課程,包括浸會大學中醫學雙學位課程,畢業同學可獲頒浸會大學中醫學學士學位及生物醫學理學士(榮譽)學位、其它首創的課程包括:浸會大學中國研究社會科學學士(榮譽)學位課程、浸會大學歐洲研究文學士(榮譽)學位課程、浸會大學翻譯學文學士(榮譽)學位課程、浸會大學體育及康樂管理文學士(榮譽)學位課程、浸會大學傳理學文學碩士學位課程、浸會大學分析化學理學碩士學位課程等。
持續教育學院
香港浸會大學持續教育學院於1975年創立,是大學七所學院之一。學院的宗旨為推動“終身學習”,為不同年齡的市民提供各種專業和學術深造課程,配合發展迅速的社會培訓各方面的人才。
持續教育學院一直不遺餘力為社會大眾設計各類課程,提供全面的進修階梯,讓社會人士能夠更有彈性地安排個人的進修計畫和學習進程。除了推出短期課程、證書、文憑,學士和深造課程外,學院並為不同的政府部門及私營機構度身訂造培訓課程。部份課程已加入政府持續進修基金可獲發還款項課程名單內。
學院的兼讀課程每年有學生約35,000人,其中4,000人正修讀學士或深造課程。除開辦香港浸會大學學位課程外,該院自1985年起更與多間海外學府合辦多個學位課程。另外,學院每年三個學期均開辦超過300項晚間短期課程,部分更可以組合形式獲取證書或文憑資格。學習模式方面則靈活多變,集堂課、導修、密集研究及小組研習等,以提高教學效率配合學習的需要。
全日制課程方面,為配合特區政府擴充專上教育學額的目標,大學於2000年成立國際學院提供副學士學位課程。連同副學士基礎及學位銜接課程,學院共有全日制學員接近3,000人,為中學畢業生提供另一升學蹊徑。此外,為配合幼師培訓,學院亦於2000年開辦全港第一所大學附屬幼稚園,作為幼師實習及研究基地。
該院的授課地點分布港島、九龍和新界各地,方便學員在就近區域上課,教室設施先進齊備,務使學員能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隨著學員人數及課程的類別持續增加,學院在過去幾年不斷提升及增設教學設施,其中包括位於九龍塘校園、樓高十層的“陳瑞槐夫人胡尹桂女士持續教育大樓”(陳瑞球博士捐助)及九龍塘建新中心占地48,000平方尺的總辦事處。而2006年9月,面積達300,000平方尺的香港浸會大學石門(沙田)校園國際學院落成啟用,除了提供額外3,000名全日制學額外,亦成為新界區的持續教育重鎮,為在職人士提供短期及由證書至深造程度的課程。

優勢學科

傳理、中醫藥、社會學、計算機等

教學建設

香港浸會大學文理互通,教研並重。通過學術研究創造知識是大學的重要任務,而教研人員積極投入學術研究亦能為學生建立良好榜樣,培養同學形成終身學習的習慣,激發同學對真理知識的渴求。各學院共設有30多個研究中心,創造研究成果,並鼓勵教師為政府及工商界提供專業意見和服務,廣泛套用科研成果,造福社群。2014/15學年,大學獲社會各界熱心捐助以支持各項教研活動的款額總逾港幣六億元,顯示出浸大多年來的努力和成就深得社會人士的認同和肯定。
大學於1983年開始接受政府資助,一直自強不息,時至今日,已發展成一所規模完善、文理兼備的研究型學府,並提供工商管理、中醫學、傳理、計算機、教育及社會工作等專業課程。浸大獨特的辦學風格及理念,培育全人的使命,皆源於基督教傳統。大學銳意提供啟發創意及多元化的高等教育,不斷向前邁步,立志成為蜚聲國際的世界頂級優秀學府。
為了接受挑戰、善用機遇,浸會大學制訂了“願景2020”。此計畫為浸會大學未來的發展訂立了主要的方向,並落實本校追求卓越教學、科研及社會服務的承諾。浸大將充份結合“高質素教與學”、“創新研究”及“社區互連”三大策略發展重點,以達致大學願景。“願景2020”發展策略計畫建基於過往的成果,並將引領大學更上一層樓,以期對香港及內地作出更大貢獻。
香港浸會大學教職員熱誠投入工作,加上社會及校友的鼎力支持,大學定會秉持理念,繼續壯大,邁向卓越的高峯,成為香港以至鄰近地區學生及家長心目中的首選大學。
學校以英語授課,獲政府授權頒發博士、碩士、學士等學位,畢業生取得之學位獲內地及國際認可。
浸大教研並重,文理互通,全面落實全人教育的理念,培養學生畢業後之工作及升學能力。浸大現有全職教學人員近500人,本科生及研究生超過10000名。
大學創辦至今,一直致力於優質教學與研究,廣納賢才、服務社會、探求學術、追求卓越。大學實行英語教學,以配合國際化。
除一般課堂學習外,浸大亦通過人文素質教育、舍堂教育等項目,在課堂內外落實全人教育的理念。
浸會大學致力提供一個教學設施完善、學術氛圍濃厚的環境,除重視同學的專業培訓及全人發展外,更培養同學終身學習、自我反省和自我完善的能力。
為促進國際間學術文化交流,浸大與約160所大學簽訂了交換生協定,每年約派出100多位同學前往各大學交流學習。內地同學若學習成績優秀,亦可獲選派為交換生
六十年來 滋蘭樹蕙
香港浸會大學創立於1956年,是一所由香港特區政府資助的公立大學,獲政府授權,頒發榮譽博士、博士、研究式碩士及修課式碩士、學士、及副學士學位。
香港浸會大學60周年校慶標誌香港浸會大學60周年校慶標誌
2016年3月5日為香港浸會大學60周年校慶日,浸大會於本年度舉行一系列盛大活動進行慶祝。大學創辦至今,一直致力於教學與研究,廣納賢才,服務社會,探求學術,陶冶情操,實踐全人教育,追求卓越成就。同時大學實行英語授課,以配合國際化的需要。除一般課堂的學習外,浸大亦通過人文素質的訓練,讓學生有機會全面地接受全人教育。
為達至上述目標,浸大社群及校園著力提供一個優良的學術環境,這不但有助於增強學生的自信、提升專業技能,更有利於培養學生終生學習、自我反省和自我完善的能力,實現學生個人的全面發展。
文理互通 教研並重
香港浸會大學文理互通,教研並重。浸大深信,通過學術研究創造知識是大學的重要任務,而教研人員積極地投入學術研究亦能為學生建立良好榜樣,培養同學形成終身學習的習慣,激發同學對真理知識的渴求。各學院共設有20多個研究中心,創造研究成果,並鼓勵教師為政府及工商界提供專業意見和服務,廣泛套用科研成果,造福社群。
除研究工作外,研究院同時亦致力於拓展高等學位課程,進一步凝聚了研究生的向心力及對浸大的歸屬感。
國際合作 文化交流
為促進學術文化交流及邁向國際化,浸會大學積極與海外及內地大學合作。大學設有國際學生辦公室、交換生計畫、暑期學生交流計畫、永隆銀行國際商貿研究所和林思齊東西文化交流中心,為學生提供了許多國際交流和學習的機會。
香港浸會大學之“2020願景”香港浸會大學之“2020願景”
交換生計畫
浸大已與海內及內地160所大學簽訂了交換生協定,定期舉辦學生交流計畫及研究生互派活動。2003/2004學年,世界各地如北美、歐洲、澳洲及亞洲各國知名學府中,共有100多名學生被選派前來浸大就讀為期半年或一年的本科課程;而浸大派往外國及內地交流學習的學生亦超越100人。
浸大堅信,現今的大學生不但應在他們的專業範疇內具備一定知識,更須具有遠大的眼光。跨越文化的交換生計畫正好讓莘莘學子有機會擴大他們的視野,改善語文能力,並增加他們的專業知識。曾參加交換生計畫的同學,都感到這份經驗彌足珍貴,對他們將來畢業後的發展及個人成長方面,都有莫大的裨益。
暑期學生交流計畫
學生事務處設有環球工作體驗計畫。過去六年,學生事務處均在暑期派出學生,前往美國、台灣、內地等地的工商業機構參與義務工作。這計畫不但有助學生將來的就業,同時也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及溝通能力,強化了他們的處事技巧,令學生對未來選擇在不同的地域從事不同類型的工作更加充滿信心。
MBA課程
浸大自1956年成立至今,一直是本港及亞洲商學教育的先驅。數十年來,工商管理學院的地位不斷提升。學院於2010年及2013年分別獲得國際管理教育協會(AACSB)及歐洲管理髮展基金會頒授歐洲質量發展認證體系(EQUIS)認可資格,確認學院卓著的學術成就、高度的國際化,以及通過與商界的緊密聯繫所建立的專業地位。而其【工商管理碩士】及【商業管理理學碩士】課程亦於2012年取得工商管理碩士課程協會(AMBAs)頒授認證,進一步確立學院作為國際級學府的地位。現時,全球只有少於百分之一的商學院獲得此三重認證。
香港浸會大學MBA在職中國班
香港浸會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極其重視為大陸培養高級工商管理英才,以推動中國企業國際化,已與中山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大連理工大學等合作,在大陸開展MBA教育。僅在珠江三角地區在讀學員就達200餘人。2006年起與亞太管理學院合作在長江三角地區招收MBA 學員,以滿足長三角及周邊地區企業家及高級工商管理人才學習之急需。
課程機構
全部課程有十八門學科,共三十七學分。其中十四門學科為主修課,四門學科為輔修課。
此十八門學科分九個單元授課。開學典禮和"香港課程"在香港完成。
學制
學制為18個月。
授課模式
在一般情況下,每單元教授兩門學科,於周五、六、日上課,為期兩周。除開學典禮和"香港企業實地考察及研討會系列課程"於香港舉行外,其餘課程均於內地進行。按香港課程之標準,每科課時為二十二小時,而考試將安排於第三周的周末舉行。
授課語言
以中文(國語)輔以英語講授。
課程認可
香港浸會大學乃香港特區政府全資的大學,學位獲香港政府及國際承認。大學的MBA課程自開辦以來,頗受企業界歡迎;MBA (香港班)校友多任職港資與外資企業,亦有部分從事中港商貿。根據學院進行的MBA畢業生調查,平均百分之四十的同學(全部均為在職經理人員)在學習的兩年期間獲得企業內部或轉職的晉升機會。
證書
學員修畢全部課程,經過考試,並符合本大學學位要求者,可獲香港浸會大學頒發與其在香港現有畢業生完全相同的MBA學位證書。
入學資格
1、持有香港浸會大學認可之本科或大專畢業證書;
2、具有兩年或以上之有關工作經驗;
3、面試 (由香港浸會大學教授面試)。
內地錄取
香港浸會大學計畫在內地招生190人,按申請考生的高考成績和面試成績,英語最低110分,擇優錄取。
2015年,香港浸會大學內地錄取分平均高出一本分數線120分左右,學費每年12萬港元左右。
浸大2017年計畫招收內地高考生約160名,各省市不預設名額。今年浸大將繼續以高考及面試成績為評核基礎,各學院內綜合表現最優秀且英語成績達120分或以上的學生可獲頒發獎學金。全額獎學金每年17萬港元,半額獎學金8.5萬港元,為期四年。此外,大學亦有各類獎學金項目,以嘉許成績卓越的學生。
2017年浸會大學將於北京和廣州舉行面試。面試以英語為主,部分專業如中醫學及生物醫學、中藥學等輔以國語進行。面試形式包括“個人面談”或“小組討論”的形式。面試主要考察考生的英語能力、個人素質及各方面的綜合能力。大學將按申請人的國家統一高考成績及入學面試表現綜合考量、擇優錄取。

學校聲譽

《泰晤士高等教育》(THE)公布的2019年世界大學排名中,香港浸會大學排名第401-500位,亞洲排名第55位。
《泰晤士高等教育》(THE)公布的2016年全球最國際化大學排名,香港浸會大學位列全球第149名,而大陸,台灣,日本高校無一上榜。
QS公布的2018-2019年世界最年輕大學50強排名中,香港浸會大學位列世界第27名。
QS公布的2019年世界大學排名中,香港浸會大學位列世界第277位,較去年上升22位。

合作交流

香港浸會大學致力於不同層面推動校園國際化,不斷擴展與海外大學的網路以促進學術及研究交流,同時於校園開拓不同的國際平台,擴闊學生視野。學校的課程具備國際化元素,培育同學的跨文化技能及知識,使他們在全球化的社會中,成為具競爭力的公民。大學與世界各地超過300間學府結成夥伴院校,每年讓400多名學生得以參加交換生計畫。

學術研究

建設成果

科研成果
成果
時間
計算機科學系張曉明教授全球首創“唇語密碼”技術,雙重驗證使用者的身份,提升安全度。
2017年3月
李敏教授與宋聚先博士研發的新型自噬調節劑獲得一項美國專利。
2016年11月
謝灝賢、陳醒銘和劉正之合著論文獲得化學和分析及檢測科學界別的肯定。
2016年9月
(參考資料)

科研平台

國家重點實驗室
環境與生物分析國家重點實驗室夥伴實驗室(香港浸會大學)
研究所
中國當代研究所
裘槎環科所
林思齊東西學術交流研究所
香港浸會大學與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環境科學聯合研究所
骨與關節疾病轉化醫學研究所
先進材料研究所
饒宗頤國學院
孫少文伉儷人文中國研究所
計算及理論研究所
北京 - 香港 - 新加坡非線性與複雜系統聯合研究中心
健康及醫療信息學研究中心
數學圖像及視像中心
非線性研究中心
量化系統生物學中心
高效能集群系統計算機中心
北京大學與香港浸會大學套用數學聯合研究所
普適計算研究中心
統計學研究及諮詢中心
研究中心
亞洲能源研究中心
套用倫理學研究中心
兒童發展研究中心
中國城市與區域研究中心
公司管治與金融政策研究中心
香港地學計算與分析研究中心
人力資源策略及發展研究中心
媒介與傳播研究中心
翻譯學研究中心
青年研究實踐中心
中醫藥臨床研究中心
比較管治與政策研究中心
康臣腎病中藥研究中心
許士芬博士體康研究中心
近代史研究中心
高智明伉儷巴金森症研究中心
中藥標準化研究中心
有機電子科學卓越研究中心
岑堯寬岑碧泉紀念癌症炎症研究中心
嘉漢林業珠三角環境套用研究中心
香港境外研究中心(研究院)
香港浸會大學(海門)科技研究院

文化傳統

校訓

“篤信力行”“篤信”:忠實地信仰。
“力行”:努力地實行。

願景

及至2020年,香港浸會大學將成為區內全人教育的領袖學府,於學術上表現卓越,力求創新。

使命

香港浸會大學在教學、研究及社會服務等範疇力臻至善,秉承基督教高等教育的理念,推行全人教育。

校徽

香港浸會大學設有校徽和標誌。校徽於1956年創校後便開始使用,由三種圖案:聖經、波浪和繩結組成。聖經代表優質獨特的基督教育,包括學術研究和對倫理及靈性的培育;波浪代表香港以島為主的地貌,也與儒家的“智者樂水”呼應,代表大學不斷努力改善質素;繩結代表在主的懷抱中基督徒能夠聯結一起。
標誌則於1994年在香港浸會大學正名為大學後開始使用,由靳與劉設計顧問有限公司設計。標誌建基於書本和水的圖案,將學校英文名稱縮寫“BU”與書本的輪廓結合,使標誌與漢字的“迎”和“進”相似,代表中西文化的融合。而標誌在1996年10月的香港設計展獲獎。

活動

1、學生會編委會(Student Union Editorial Board)
2、學生會(Student Union)
3、Accountancy Soccer Association (ASA)
4、Students' UnionThe Riddlebusters
5、划艇會(Rowing Club)
6、學生會泰拳及拳擊學會(Student Union Society of Muay Thai and Boxing)
7、運動康樂大聯盟(Student Union The United Association of Sports and Entertainments)
8、攝影學會(Photographic Association)
9、遊戲研究學會(Game Theory Society)
10、魔術學會(Magic Club)
11、學生會投資學會(Students' Union The Investment Society)
12、AIESEC
13、舞蹈學會(Dance Association)
14、空手道會(Krate Club)
15、跆拳道(Taekwon-do Club)
16、學生會精武武術學會詠春(Student Union Chinese Traditional Martial Art Association)
17、內地香港青年聯合會(Association of Mainland and Hong Kong Youths,AMHKY)
18、基督教徒團契(Christian Student Union),基督教徒詩班(Christian Choir),基督教徒樂隊(Christian Band)
19、社會服務團(Social Service Association)
20、學生會橄欖球學會(Student Union Society of Rugby Club)
21、扶輪青年服務團(Rotaract Club)
22、天主教同學會(Catholic Society)
23、動漫藝術研究學會(Student Union Animation and Comic Arts Society)
24、學生會劍道學會(Student Union Kendo Club)
25、學生會居合道學會(Student Union Iaido Club)
26、劇社(Dramatics Club)
27、大學青年會(University YMCA)
28、心理效能學會(Psychological Competence Association)
29、青年啟蒙基地(Base of Youth Enlightenment)
30、學生會法國德國文化興趣學會(Student Union French-German Club)
31、詠春會(Wing Tsun Society)
32、香港青年獎勵計畫執行處支部(User Unit of the HongKong Award for Young people)
33、樂社(Band Society)
34、商和學會(Business United Society)
35、學生會日文化研究學會(Student Union Japanese Culture Club)
36、中文辯論會隊(Chinese Debating Team)
37、學生會創行學會(Student Union ENACTUS)
38、學生會山藝歷奇學會(Student Union Hiking Explorer Association)
39、USSEN
40、Dental Health
41、學生會登山協會(Student Union Mountaineering Association)
42、和富領袖網路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現任領導
校長
錢大康
署理常務副校長
貝力行
副校長
黃偉國、周偉立
行政副校長暨秘書長
李兆銓
協理副校長
卞兆祥、黃煜、黃岳順、楊志剛
(參考資料)

歷任校長

歷任校長
1956年—1971年
1971年—2001年
2001年—2010年
2010年—2015年
2015年-

傑出校友

科教界

2010年第61屆香港學校朗誦節表演冠軍
呂宇俊
香港國際音樂學校校長
張樂聖
香港國際音樂學校副校長
香港理工大學套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博士導師
香港9歲神童

政治界

香港立法會議員、公民黨副主席

文藝界

好萊塢導演
香港浸會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導演
香港資深舞台劇、前香港話劇團首席演員
毛俊輝
香港話劇團藝術總監
伍家廉
香港電台第五台節目總監
香港現代水墨畫協會會長
資深電影策劃及監製
香港無線新聞主管
導演、編劇、作家、剪接師、攝影師
監製、導演、編劇、演員
導演、編劇、監製、演員
鳳凰衛視戰地記者
朱薰(吳佩賢)
DJ
演員、歌手
張棟樑
香港TVB主播
黃翠如
TVB藝人
新聞主持人、記者
新聞記者
新聞記者
主持人
香港廣播節目主持人
2008香港小姐季軍,TVB演員
2013年香港小姐季軍,TVB藝人
作家
作家
作家
導演、製作人、媒體人

商業界

陳文龍
文化傳信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

校園環境

香港浸會大學坐落於九龍塘觀塘。校園分為五部分,分別為位於窩打老道啟用的“善衡校園”、位於聯福道的“逸夫校園”及“浸會大學道校園”,以及位於觀塘為前皇家空軍軍官俱樂部的“啟德校園”。此外,持續進修學院在新界沙田石門設有“石門校園”。
香港浸會大學香港浸會大學
善衡校園的名字,是紀念積極推動香港浸會學院成立的商人何善衡。校園於1966年落成啟用,並曾於1990年進行局部重建。此部份的校園占地22,000平方米,內有11座主要建築物,共提供48,000平方米可用空間。1978年5月,位於善衡校園內的“大專會堂”(即現今的“大學會堂”)落成啟用,是當時香港的一個主要的藝術表演場地。
位於聯福道的“逸夫校園”位於聯福道的“逸夫校園”
為應付正名為大學後的收生增加及未來發展,逸夫校園於1995年落成啟用。校園以邵逸夫命名,占地9,000平方米,特色是設有開揚的空間和廣場,以及一條貫通整個校園的大道。鄰近的“聯校運動中心”亦於同期落成,是香港浸會大學聯同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城市大學興建和共享。
1998年,浸會大學道校園落成啟用,占地18,000平方米。校園被浸會大學道圍繞,內有教學與行政大樓、持續教育大樓、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大樓及學生宿舍等設施。
學生宿舍
學生宿舍位於浸會大學道校園,於2002年3月落成啟用,由兩座建築物組成,提供1632個宿位。兩座學生宿舍內有四個舍堂,分別是:
楊振寧堂 — 位於南座單數樓層,紀念當代科學家楊振寧
蔡元培堂 — 位於南座雙數樓層,紀念現代教育家蔡元培
周樹人堂 — 位於北座單數樓層,紀念現代文學家周樹人魯迅
宋慶齡堂 — 位於北座雙數樓層,紀念現代政治家宋慶齡
賓館及會議中心
吳多泰博士國際中心於1997年成立,是一座三星級賓館,為賓客提供方便的住宿。中心鄰近捷運站、火車站及大型購物商場又一城。毗鄰的林護國際會議中心於1996年7月22日正式啟用,中心的設備包括1個多用途會議廳、2間研討室、1間圓桌會議室及用作展覽的門廊。中心除為大學舉辦的各種本地及國際會議提供場地外,也歡迎外界人士預約使用。
校園擴建計畫
隨著大學即將由三年制改為四年制,香港浸會大學於2007年3月宣布“校園擴建計畫”,增加近27,000平方米實用面積,以應付教學、行政所需,並提供文娛康樂設施。擴建工程將會由同年7月開始,已於2012年10月竣工。計畫分四期進行:
興建浸會大學道校園入口。
興建傳理學院暨視覺藝術院大樓。
擴建永隆銀行商學大樓和思齊樓。
在浸會大學道校園和在聯校運動中心停車場興建教學、行政及文娛康樂大樓。
此外,校方表示會繼續爭取撥地,以興建新的學生宿舍。
九龍塘校園:港鐵九龍塘站A2或E出口沿窩打老道步行, 或乘搭25MS小巴($4.3)/25M小巴(上車時通知司機分段車費較平); 或於樂富站A出口,步行約15分鐘。
石門(沙田)校園:港鐵石門站D出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