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明、清海防與江防要塞。因曾為吳淞江入長江之口,故名。黃浦江與長江匯流處。東距長江口30餘公里,北與崇明島、東與長興等島隔水對峙,扼長江主航道翼側,為上海、南京的通海門戶。明洪武十九年(1386)設吳淞江守御千戶所。嘉靖年間設總兵。清順治初改吳淞營,置戰船駐守。此後,在河口兩岸先後築有東、西炮台,南石塘南、北炮台和獅子林炮台,置各種口徑火炮 30餘門。 中華民國元年(1912),稱吳淞要塞。吳淞口戰略地位重要,歷史上多次為外國侵略者入侵之地。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倭寇侵掠吳淞,參將俞大猷率軍據此破敵。第一次鴉片戰爭中,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英國侵略軍侵犯廣州受挫後,又北犯吳淞,江南提督陳化成憑藉吳淞有利地形抗擊英軍。1932和1938年日本帝國主義入侵上海,在吳淞口附近登入,曾遭當地軍民堅決抵抗。今吳淞口仍為海防要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吳淞口
- 別名:黃浦口
- 所屬地區:上海市
- 地理位置:今上海市區北部
- 氣候條件:亞熱帶氣候
- 著名景點:吳淞口炮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