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園簡介
炮台灣歷來是重要的海防要塞,60年代初期,因戰備需要,用鋼渣回填形成炮台山,並在沿江形成了大片鋼渣地。利用原有的長江灘涂濕地,秉持“環境更新、生態恢復、文化重建”的理念,在鋼渣堆上建起了吳淞炮台灣濕地森林公園,是人與自然、經濟建設與生態保護和諧發展的新模式,曾獲得“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公園陸地面積約60公頃、灘涂濕地約50公頃,沿江岸線長達2公里,分為森林休閒觀光區、谷地生態走廊區、荒漠景觀區和濱水濕地景觀區等五大區域,設有長江河口科技館、貝殼劇場、礦坑花園、遊船碼頭、體育俱樂部等場所,是集科普教育、休閒娛樂、觀光旅遊等功能於一體、野趣與人文相映的大型公園。
吳淞炮台灣濕地森林公園裡,草坪樂園擁有近2公頃的草坪活動區,以樹木蔥蘢的
炮台山為背景,適合放風箏、野餐等各項戶外活動。嘉年華園是適合3歲以上兒童及廣大青年人使用的戶外遊樂場。靜心雅園則通過周邊茂密的植物圍合形成了
濱江地區幽靜的休憩空間。 吳淞口炮台灣濕地森林公園內娛樂項目:適合兒童的項目有滑梯、鞦韆、沙坑爬網等;適合青少年的項目有勇攀珠峰-網繩編織的6米左右高的攀爬裝置;大眾項目有放風箏、野餐。
公園裡的木棧道、軍事文化廣場、競技體育活動場等景觀和主幹道已建成。數千棵樹木也已種植成活,形成了森林和濕地兩大特色景觀。同時,公園也成為愛國主義教育的示範基地,具備了集科普教育、休閒娛樂、觀光旅遊於一體的功能,形成上海水上門戶一條亮麗的風景線。
歷史沿革
明
崇禎十七年(1644年)
清軍入關後,控制了全國大部分地區。
吳淞作為長江門戶,長期處於激烈的爭奪中。從清
順治八年(1651年)至十二年,明將
張名振、
張煌言的艦隊曾4次進攻吳淞,3次攻入
長江。順治十六年,
鄭成功率大軍進入長江,直逼南京,清朝政府受到極大震動。順治十七年,江南總督
郎廷佐奉命在
黃埔江西岸吳淞
楊家嘴口修築炮台。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又在楊家嘴對岸修築炮台,兩座炮台
夾江對峙,東岸的炮台稱
東炮台,西岸的老炮台改稱
西炮台。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鴉片戰爭進入第三年,五月初八日凌晨,英國侵略者向吳淞炮台大舉進攻,江南水師提督
陳化成在此與英軍展開殊死搏鬥。西炮台是
吳淞口的主陣地,擁有175門大炮,東炮台只有20餘門大炮,屬輔助陣地。由於
兩江總督牛鑒臨戰逃竄,致陳化成陷入孤軍作戰,使西炮台陷入敵手。
吳淞失守,長江門戶洞開,侵略軍長驅直入,迫使清政府在南京簽訂
不平等條約。
鴉片戰爭後,
海防形勢發生變化,防禦設施集中於
黃埔江西岸。東炮台未再修復,西炮台則屢加改建。光緒十年(1884年)
中法戰爭期間,法國軍艦悍然封鎖上海港口,攔截我國漕運民船,炮轟我國巡邏艦艇。
中法戰爭結束後,於光緒十二年(1886年)在吳淞南
石塘北端增設北炮台,與西炮台互為犄角。光緒十五年(1889年),又在月浦長江岸邊建
獅子林炮台。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自強軍營務處總辦
沈敦和指揮士兵炸毀
西炮台,遭到輿論譴責,各路御史紛紛奏本彈劾,沈敦和受撤職戌邊處分,而西炮台終成一片廢墟。
西炮台被毀後,清政府責令
兩江總督劉坤一“迅籌規復,以振南洋要口”。劉坤一委盛軍統領班廣盛在吳淞南石塘南端新築一座炮台,稱為南炮台,與北炮台首尾銜接,長750米,總稱
吳淞炮台。清末和民國初年吳淞炮台由駐滬軍隊重兵築防。民國21年,“一·二八”淞滬抗戰中,
十九路軍將士在炮台奮勇戰鬥,多次擊退日軍進攻,成為炮台灣的又一重要史實。
吳淞炮台灣濕地森林公園原址為長江灘涂地,其陸地從上世紀60年代起由鋼渣陸續回填而成。為傳承炮台灣悠遠的歷史文化,展示其豐富的人文景觀,從21世紀開始,
寶山區政府為改善區域生態環境,在這裡規劃建造
森林濕地公園。經過多年的建設,公園於2007年正式落成。吳淞炮台灣濕地森林公園的設計突出“環境更新、生態恢復、文化重建”的理念,不僅讓原有的灘涂濕地在建設中得到有效保護,並在沿江岸線一側通過大小生態島的組合,利用潮起潮落的水位變化,營造出了11公頃的
濕地景觀。二期工程南至公園一期範圍邊界、西至炮台山、北至長航碼頭、東至長江,面積約20公頃。圍繞“1322”的規劃結構及理念,即“一個主題,吳淞烽火台、長江口水文館和世界河口廣場三個項目,長江文化步道和吳淞風情雕塑兩個通道,吳淞口地標和古炮台兩表示等展開。
新遊客中心
2012年6月19日,為創建國家4A級景區,吳淞炮台灣濕地森林公園完善配套服務,將園內標識標牌、垃圾桶、圓凳等原有設施更換一新,並且新建了遊客中心,該中心已建成,6月底投入使用。
建成後的遊客中心將具備四大功能。一是諮詢服務功能,專門為遊客提供電子查詢和景區旅遊諮詢服務,以及天氣預報、景區信息等人性化的服務;二是影視服務功能,影視廳內循環播放吳淞炮台灣濕地森林公園及
長江河口科技館兩部宣傳片及相關信息,可以容納將近20名遊客同時欣賞;三是醫療急救功能,醫療急救站備有血壓計、聽診器、小藥箱等應急設備,並配備了酒精、紗布、止血貼、救心丹等基本急救用品,在遊客感到不適時,都能提供簡單的應急治療;四是綜合服務功能,遊客中心提供炮台灣公園定製的明信片出售,並且具備行李暫存、推車租借、公用電話、飲用水等一站式便民服務功能。
情趣度假
為完善公園的服務功能,新近推出了一個項目商務務度假。森林度假村坐落在具有自然情趣的綠蔭叢中,並與湖水相依,一幢幢造型別致的歐式、日式別墅,遠離都市的喧囂,給平日繁忙工作的都市人增加了一處寧靜、自然、清新、優雅的野外度假勝地。集會務和娛樂功能為一體的多功能活動中心位於公園的中心區域,內有大小4間會議室,可容10-150人不等在此開會,此外還有桌球室和室外網球場,是企事業單位和團體進行商務會議、洽談和歡聚的娛樂新天地。
具有
江南水鄉風情的“
萬竹園”位於
嫩江路之南,傍近嫩江碼頭,是公園的南園。萬
竹園以“竹文化”為主題,擬造了一個“江南竹韻、清清通幽”的秀麗竹景。竹園地勢起伏、
青岡林茂、
清溪悠悠、小橋流水、翠竹送香,形成了一派“日出清清秀、月照清清影”的竹趣盎然的自然風光。竹園主體建築呈明清格調,與小橋流水相映襯,似有來到江南
水鄉的美感。古色古香的“絲竹鎮”依傍“鏡竹塘”,遊人至此,可觀竹亭、賞竹飾、食竹飯、劃竹船、購竹器。 “竹影橋”、“墨竹齋”、“竹韻閣”、“傣樓”等特色建築巧妙地點布竹園之中,小溪、竹叢與建築的完美組合,繪就了一幅清幽的水鄉畫面。
最具特色的當屬濱江濕地灘涂。隨著常年潮起潮落的水位變化,在那裡形成了11公頃的綿延濕地,自然生成的蘆葦、茭白、水草等野生植物隨風搖擺;江邊大大小小的鵝卵石錯落有致,形成阻止潮水沖刷的天然防護。
每年三月,公園成為拍候鳥的聖地!眾多候鳥栖息於此,吸引了很多攝影愛好者
消費指南
實用信息
最佳旅遊時間: 春、夏、秋三季皆佳
主要景觀門票: 10元(10人以上團隊票打8折;學生5折,即5元;學生團體票4折》=10人,即4元) 電動船:4人船 手劃60元/小時 電動100元/小時。
交通信息
交通指南:公交719、寶山7路(原淞泰線)、寶山11路、寶山23路可達;乘坐公交51、90、711、952路、淞楊線在雙城路站下車,沿雙城路至塘後路右轉即達(步行約10分鐘)。
軌交路線:乘3號線到水產路站下,轉乘寶山11路大概10分鐘即到公園門口(塘後路)。
自駕車:逸仙路高架水產路匝道下,同濟路直行至雙城路右轉,直行至塘後路右轉即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