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鎮(廣東省東莞市下轄鎮)

清溪鎮(廣東省東莞市下轄鎮)

清溪鎮,東莞市轄下鎮,位於廣東省東莞市的東南部,毗鄰港澳,與深圳市、惠州市接壤。鎮府駐地距市城區及深圳均約為48公里。

2015年,清溪全鎮轄區面積140平方公里,下轄21個村(社區),常住人口31.6萬人,其中戶籍人口3.78萬人。

清溪鎮是中國2012首批“最美小鎮”、“2012中國最佳休閒小城”、“全國文明鎮”、“中國最宜居城鎮”。。2014年8月,清溪入全國重點鎮,打造珠三角的香格里拉

清溪是嶺南客家古鎮,客家傳統文化藝術在清溪得到了傳承和發展,清溪客家山歌、麒麟舞、客家民俗舞蹈多次獲得國際和國家獎項,清溪彩扎麒麟製作技藝已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清溪麒麟舞、客家山歌已列入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清溪客家釀酒已列入東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清溪也獲定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全國麒麟文化傳承基地。

2018年10月,入選“2018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前100名”。

基本介紹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歷史,行政區劃,自然地理,地理位置,自然環境,人口民族,經濟概況,工業經濟,商貿流通,社會,民生,設施,交通概況,歷史文化,文化源流,本土方言,飲食文化,文化建設,旅遊,旅遊定位,旅遊景點,獲得榮譽,

歷史

清溪,明洪武年間(1386--1398),藍萬成從茅盎村遷清溪邊立村,後形成清溪圩(老圩),民國13年(1927年)在清溪對岸建清溪新圩。明代為文順鄉轄,清代初為京山司轄,後又為捕廳管轄。
清溪鎮客家文化清溪鎮客家文化
中華民國建立後設立籌辦處,轄區為99村。民國24年設鄉公所為東莞縣第四區轄。1944間中共曾在此建立根據地。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與塘廈合稱新三區,1951年又改作第七區,1958年併入塘廈公社,1959年析出成立清溪公社,1983年9月撤公社建區,1987年5月撤區建鎮沿革至今,1988年東莞升格為地級市,清溪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為數不多的地級市直轄鄉鎮。

行政區劃

截至2015年,清溪鎮現有1個社區、20個村,劃為東南西北中五個片區,包括:中心片區(清廈村、重河村、上元村、居民社區、三星村、松崗村);西部片區(羅馬村、長山頭村、浮崗村、荔橫村);東部片區(大利村、九鄉村、鐵松村、鐵場村、大埔村);南部片區(三中村、謝坑村、土橋村、廈坭村、青皇村、漁樑圍村);北部片區(清溪森林公園)。

自然地理

地理位置

清溪鎮位於廣東省東莞市東南部、深莞惠三市幾何中心,與深圳、惠州兩市接壤,處於深莞惠半小時經濟圈。地理坐標:東經114°5′11″~114°13′48″,北緯22°46′13″~22°54′27″。東鄰惠州市淡水鎮;南接鳳崗鎮,距深圳蛇口深水港碼頭40公里,距深圳國際機場45公里;西南與西分別與塘廈鎮、樟木頭鎮相連,距虎門鎮太平港50公里,距廣州市中心100公里;北面與謝崗鎮以銀瓶山係為界。

自然環境

清溪鎮瀕臨南海,地處北回歸線以南,陽光充足,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春夏兩季吹東南風,空氣濕潤,雨量充沛,秋季常吹西風,秋高氣爽;冬季多吹北風或西北風,空氣較為乾燥,較冷年份會出現短期霜凍。
清溪轄區內擁有1.3萬畝農保地、2萬多畝果園地、12萬畝林地、8000畝水庫資源、3000多畝水源涵養林,全鎮綠化覆蓋率達67.03%。清溪秀美的山川滋潤孕育萬物,形成多姿多彩的動植物群落,其中尤以莞香樹群、禾雀花樹等為突出代表。轄區內有珠三角罕見的野生禾雀花群落、野生潤楠群落、野生芒果群落,有全國面積最大的短萼儀花群落。
清溪銀瓶山森林公園規劃面積50.46平方公里,坐擁茫茫林海,各種喬灌木數十萬株,野生植被種類1500多種,園內有至今為止發現的全國最大短萼儀花群落,東莞最大的天然潤楠群落,以及五針松、禾雀花等多種珍稀植物,負離子含量高達44664個/立方厘米,是東莞歷年來監測最高值。公園環抱建有“東莞第一壩”(長1000米)的清溪湖,是璀璨的山中“明珠”,園內擁有全市落差最高的“東莞第一瀑”——黃茅田瀑布,流傳著美麗傳說的爆石奇觀,全市海拔最高水庫(300米)——“東莞天池”,以及全市海拔最高塔(818米)——紫煙閣。
大王山森林公園山地面積4031畝,山中古樹參天,藤蘿密布,植被覆蓋率達95%。園內生長著2000多棵樹齡均在百年以上的古芒果樹,是珠三角最大古芒果群落;並擁有面積200畝的禾雀花群落。

人口民族

截至2010年10月1日,清溪鎮人口總數為312639人,其中戶籍人口約32萬人。
2015年,清溪鎮常住人口31.6萬人,其中戶籍人口3.78萬人。

經濟概況

2015年,全鎮生產總值208.05億元,人均GDP為66481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7.3億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43.1億元,各項稅收總額37.6億元,鎮級可支配財政收入20.2億元,居民人均收入36424元。
清溪鎮(廣東省東莞市下轄鎮)
2017年全鎮生產總值260.88億元,同比增長9.6%,快於全市平均水平1.5個百分點,規上工業增加值137.13億元,同比增長8.5%,總量排名全市第5。
2018年清溪鎮實現生產總值289.8億元,同比增長8.4%。全鎮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149.4億元,同比增長9.0%。

工業經濟

清溪鎮的工業園區主要有青湖工業園、力合雙清產學研基地、北大智匯谷產學研基地等園區。
全鎮共有光電通訊相關企業1500家,其中規模以上光電通訊相關企業200家,產品涉及光伏LED、攝像模組、新型顯示器、通訊設備、智慧型手機、相關電子元器件、新能源、裝備製造等範疇。其中,在電子信息與LED產業方面,清溪鎮已形成了以晶達、群光、光寶、光陣、訊滔、帝光、華明、飛宏、捷和光電為代表的一批特色龍頭企業;在裝備製造業方面,形成了一批規模較大、基礎雄厚的企業,不乏上市(後備、培育)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優質民營企業,產品涉及五金機械、電子機械、噴塗機械、印刷機械、農業機械、塑膠機械、數控工具機、自動化控制等多個種類。光電通訊已發展成為清溪的主導產業,形成較為完善的產業集群,包括研發、製造、行銷、相關配套產業等環節。
清溪鎮先後被認定為“廣東省光電通訊產業集群升級示範區”、“廣東省光電通訊技術創新專業鎮”、全國首批產業集群區域品牌建設試點實施單位,2016年9月獲“全國首批產業集群區域品牌建設示範區”六個公示單位之一。

商貿流通

清溪商貿流通服務產業,主要包括批發和零售貿易、餐飲、物流倉儲、旅遊服務及交通運輸等行業。2015年清溪鎮商貿流通行業中,註冊企業有11580家,其中限上商貿企業35家;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7.3億元,同比增長19.1%,增速在東莞市各鎮街中排名第1。目前,全鎮建成的城市綜合體2座、零售百貨528家、餐飲923家、酒店36家、綜合商業街1條、集貿市場19個,已基本形成零售餐飲業和鄉鎮集貿市場並舉,相配套、多層次、多門類的市場體系和多種經濟成分、多種流通渠道、多種經營方式並存的流通網路,基本滿足了全鎮各層次生活和生產的需要。

社會

民生

2011年,累計設定“村民車間”17個,共安置本地富餘勞動力就業321人;引導和鼓勵本地生源大中專畢業生面向基層和各類企業就業,2011年應屆畢業生就業率達100%,鎮村兩級投入資金近千萬元,推進全鎮農保與職保的整合,推動社保、醫保城鄉一體化,實現了戶籍學生義務教育費用全免。

設施

截至2009年,全鎮城市綠化率達42.37%,人均公共綠地面積75.75平方米;修建了100多公里高等級公路,鎮內交通四通八達;配套4座110千伏的變電站,年供電量達20億度;四大水廠日供水能力達20萬噸;設有電信大樓、郵政大樓、綜合性公立醫院、有線廣播電視台、文化中心等一批基礎設施。
2010年,清溪鎮確定了森林公園配套工程、清溪湖配套工程、清溪湖水廠、敬老院、博物圖書館、清溪法庭、茅輋水庫下遊河道整治、上元路升級改造、商業街延長線等工程確定為重點建設項目。

交通概況

清溪鎮緊抓深莞惠一體化的重大發展機遇,實施了“四通八達”工程,即:藉助從莞、從莞高速清溪支線、博深、深圳外環等4條高速四側合圍清溪,並在清溪及周邊設有4處高速公路樞紐互通和8個高速出入口的機遇,建設8條對接上述高速的外聯道路,同時全面完善鎮內交通路網,積極爭取軌道交通經清溪後與深圳、惠州軌道對接,通過提升對外交通,最佳化內部路網,努力將清溪打造成為深莞惠新的交通樞紐、東莞東南門戶。
清溪鎮已制定了20多條鎮內道路實施計畫,並緊抓“輕軌時代”機遇的到來,積極開展東莞軌道R4線、中虎龍城際軌道、贛深客運專線塘廈站等軌道交通設施的前期研究,促進上述軌道經清溪後與深圳、惠州有關軌道對接。隨著“四通八達”工程的推進,不久的將來,清溪將形成“5、15、45交通圈”:即在鎮中心區及絕大部分村居5分鐘可上高速,15分鐘可到達周邊鎮中心區,45分鐘可到達深莞惠三市的主城區。

歷史文化

文化源流

文化範疇,分為中原文化與嶺南文化。一般認為;清溪鎮居民以客家人為主,故官方將客家文化視作傳統文化。客家文化源自中原文化,客家先民縱使經數千年的由北至南的遷徙,然而依舊繼承著傳統文化。宗祠是其維繫客家凝聚力、弘揚傳統的一大媒介,宗祠此建築的作用;其一為祭祀用途,先宗之靈位及骨灰安放以此;每至清民節,客家人以本姓或本村為單位,組織盛大的祭祀活動。其二為弘揚傳統用途,祠內的文獻、碑文中,可以了解到先民;來自何方、遷徙經過、定居於此的緣由、處世格言等。客家人又以族譜為紐帶維繫著代代後裔。遺憾的是;宗祠的職能及系統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成為了破除迷信運動的打擊對象,大部分宗祠在此期間遭大肆破壞,祠中壁畫皆被塗鴉或損毀、古籍文獻遭焚毀,族譜從此絕後、先宗之靈位及骨灰亦難逃厄運。當今所見的宗祠,一般為重建所成。

本土方言

清溪是嶺南客家古鎮,本地居民主要是客家人,清溪本土方言主要是客家方言清溪話。

飲食文化

兩晉至南宋時期,客家先民於戰亂饑荒中奔走遷徙,行至清溪,安居於此,掘地播種,世代繁衍。歷經百年洗禮,故而衍生客家珍饈,其烹飪以“燉”、“蒸”、“焗”、“燜”為主,注重膳食搭配、清淡養生。客家兒女熱情好客,喜眾人團坐八仙方桌,盡擺特色佳肴,眾人飲以客家娘酒,漱以莞香清茶,野長土雞浸入生薑米酒、秘制水魚、客家釀豆腐、地方糕點等,清溪村落中行走,皆可見客家餐飲,且世界各地佳肴也在此落地生根。

文化建設

清溪鎮是客家人聚居地,客家文化源遠流長,定期舉辦客家文化藝術節,編創的客家山歌獲得粵贛閩桂客家山歌邀請賽、廣東省首屆民間歌會金獎等獎項;新編排創作的麒麟舞相繼在全國首屆麒麟舞大賽、廣東省第二屆民間藝術大賽和第六屆中國民間藝術節上獲金獎,2007年,獲邀參加澳洲悉尼華人春節大巡遊,2008年,參加第二屆“文化中國·2008維也納金色大廳青少年文藝晚會”並獲演出金獎。清溪鎮被廣東省文化廳授予“民族民間藝術之鄉”稱號;2008年,被授予“中國麒麟文化傳承基地”;2012年12月,清溪文廣中心被評為首批“廣東省百佳文化站”。清溪還先後被批准為“中國麒麟文化傳承基地”和“客家山歌創作基地”、“廣東省麒麟舞培訓中心”、“客家新民歌創作基地”、“IMS”中國魔術藝術創作基地”、“廣東省魔術藝術創作基地”、“廣東省文化志願者創作基地”。
清溪麒麟製作工藝、客家山歌、客家釀酒分別獲列入國家級、省級和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本土自編自製的麒麟舞、客家舞蹈獲得群星獎、山花獎等國家級獎項,微電影獲倫敦創意文化節華語微電影最佳影片獎。
2014年,10月17日,清溪首部微電影《禾雀花開》首映,並且獲得第23屆倫敦創意文化節首屆華語微電影大賽最佳影片提名,結果將於11月底在倫敦揭曉。

旅遊

旅遊定位

清溪鎮依託自然生態資源和客家文化資源,按照“客家古鎮、IT新城、山水清溪”的定位,積極發展文化旅遊產業,繼續辦好“賞花行”、“客家文化藝術節”等文化旅遊活動。
清溪以豐富的資源為內涵,規劃出“生態圍城”的整體景觀——東北部,以森林公園、生態農業園、碗窯遺址、鐵場客家圍等為代表,規劃出自然風光及遺址遺蹟景區;中部,是以南山曾公祠、麒麟製作、客家釀酒、張松鶴等為代表的人文景觀;南部,則是以青湖、金龍工業園等為代表的工業旅遊線路;西部以銀利高爾夫球場、石馬河“一河兩岸”等為代表的城市景觀線路。通過城市綠道,將主要景點、湖泊水庫、自然風光連成一線、串成一片,大力打造“十里畫廊”景觀。

旅遊景點

茅輋水庫
茅輋水庫位於東莞市清溪鎮鐵場村下游,在市境東南方,距莞城53公里,1957年12月動工,1958年5月竣工。茅輋水庫集防洪、供水、灌溉、發電、綜合經營於一身。
清溪鎮(廣東省東莞市下轄鎮)
清溪森林公園
東莞市東南部清溪鎮北部山地,屬銀瓶嘴山系,石馬河水系。距清溪鎮區3公里。北接樟木頭和謝崗、東鄰惠陽,南接鳳崗,西接塘廈。
公園裡面有黃茅田瀑布、龍潭水庫、雙尾山瀑布等多個景點。
2014年10月,清溪銀瓶山森林公園正式獲批國家4A級旅遊景區。

獲得榮譽

清溪鎮在2005年首屆全國千強鎮評選中名列第45位。先後被定為“國家社會發展綜合實驗區”、“全國小城鎮建設試點鎮”和“全國綜合改革試點鎮”,並獲得“全國造林綠化百佳鎮”、“國家衛生鎮”、“全國出口創匯百強鎮”、“廣東省教育強鎮”、“五個好”鄉鎮黨委、“全國重點鎮”等稱號。
並先後獲得中國最美小鎮、全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示範基地、全國產業集群區域品牌建設試點、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鎮、全國十佳生態旅遊示範景區、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最宜居城鎮、中國最佳休閒小城、廣東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廣東省新型城鎮化“2511”綜合試點鎮、全省法治縣(市、區)創建活動先進單位、廣東省光電通訊產業集群升級示範區、廣東省技術創新光電通訊專業鎮、廣東省現代物流技術創新專業鎮、廣東省旅遊名鎮、廣東省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鎮、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廣東省文聯文藝志願者創作基地、廣東省社區教育實驗區、東莞市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鎮等榮譽。在2015中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鎮排名中,清溪名列第4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