虬江路

虬江路,即上海市閘北區虬江路二手電子市場等區域的稱呼。虬江路有虬富、薪邁鵬、賽格、恆森等市場,以前還有富傑等市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虬江路
  • 別稱:上海市閘北區虬江路二手電子市場
虬江路二手電子和機械產品非常多,還有大批量來自深、廣、浙、閩等沿海地區的外國舶來電子產品。
“虬江路的貨”,通常是指缺乏售後服務保障,或者產品質量不能得到保障的產品。
“淘貨”,是指一些具有一定專業知識和眼光的人,在虬江路的市場裡面尋找一些被淹沒在其他物品中的好東西,這些東西可能是一些很高端的淘汰產品或者是一些仍具有實用價值和收藏價值的物品,且能以遠遠低於常規價格購買下來。
“新虬江電子市場”,是指在虬江路二手電子商品區域,相對較高檔的賽格數碼廣場,此數碼廣場由“新虬江電子市場管理有限公司”負責經營和管理。
與此對應的,還有“徐家匯”,即上海另一個較高端的電子商品銷售集中地。包括徐家匯地區的太平洋數碼廣場,百腦匯數碼廣場等。
這些年來,上海市和閘北區政府在治理虬江路二手市場方面做了較大的工作,而且淘寶、易趣等網上交易的流行,目前虬江路的經營已經開始逐步走向誠信和規範。
在虬江路,能經常發現在一些正規的電子市場買不到的特殊電子商品,這些電子商品因為造型奇特,功能特殊而大受歡迎。
虬江路還是上海一個較大的電子仿貨經營集散地。
100元可買32G容量的優盤就出在此處。
虬江路的歷史 虬江路本是有江的,虬江是蘇州河(舊稱吳淞江)的舊道,“虬江”是吳語“舊江”的訛音。虬江路地處租界與華界的結合部,交通方便,兩邊的行政權力都較難進行管轄。這種天然的便利使虬江路成為了上海最大的舊貨市場和黑市交易中心。
虬江路的舊貨市場,具體形成時間並無資料可查,但可以確信的是,戰爭前,廣東街(今新廣路)至龔家宅路、中州路一帶已攤頭林立。此後規模逐步擴大,從虹口區南部偏西虬江支路上,東起四川北路,西至虬江路,占地約2000平方米。抗戰勝利後,日僑遷返回國,大批家具什物進入舊貨市場。日偽物資及美國剩餘物資雲集於此,社會上各種舊貨和工業淘汰品也源源流入,在虬江路附近形成一個龐大的五金、日用舊貨交易市場。
解放後1955年左右,虬江路的舊貨市場發展到鼎盛時期,市場內店攤成市,生活、生產資料齊全,買賣修理兼有。有歷史資料顯示,當年虬江路有大小舊貨店88家,固定和流動攤販314戶,“交行”(用批發價交換舊貨)26人,“天平擔”(挑擔收售舊貨販)389人,市場經營額每月達20萬元左右,形成各業俱全的綜合性舊貨市場。
1956年對私改造時,將固定攤、店分別組建成五金工具、舊電料、舊油桶、舊油布、舊雜貨五金、腳踏車、皮箱、舊木料等10家合作商店。1959年以後,虬江路市場經過幾次改組,至1976年合併成虬江支路廢舊物資商店和虹口五金工具商店。期間,業務一度萎縮。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企業自主權擴大,商場充分發揮既有商品買賣,又有修理;既有辦理函購,又有代客打包運輸特色,服務周到,顧客稱便。
進入上世紀九十年代後,虬江路逐步形成了以音響、電腦、電子設備為主的市場,陸續建成了虬富、恆森、富傑(已拆)、薪邁鵬(現為京大國際)、音像城、賽格等幾大市場。沿街商鋪30餘家,臨時馬路地攤不計其數,一直延續至今。目前虬江路以羅浮路為界,分屬閘北和虹口兩區管轄。
提起虬江路,上海人的第一反應是“喔,那個二手電子市場”。它曾經是聞名的電子數碼產品淘貨寶地,不過,現今的虬江路已經變成一個新舊混雜的地方,不只是售賣電腦、電器、音箱了,包括衛浴用品、體育用品、鐘錶、樂器甚至服裝都有。誇張點說,虬江路已經變成了一個綜合百貨市場。在虬江路生意紅火的時候,商家用貨櫃來進貨;今天,虬江路上根本看不出節假日和工作日的人流量有什麼區別。虬江路的式微,似乎成了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