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浦區

楊浦區

楊浦區位於上海中心城區東北部,地處黃浦江下游西北岸,與浦東新區隔江相望,西臨虹口區,北與寶山接壤。楊樹浦港縱貫區境南北,楊浦即以此演變得名,南部沿江地帶是曾經的上海公共租界東區,中部偏東區域則為“大上海計畫”實施地。楊浦區不僅擁有中心城區里最長的15.5公里的白金濱江岸線,經濟實力也十分強勁,市區內唯一的規劃生態島嶼復興島亦坐落於該區。楊浦坐擁上海四大城市副中心之一,十大商業中心之一的江灣五角場;上海第三代國際社區新江灣城;產值豐厚的環同濟知識經濟圈世界500強匯集的大連路總部研發集聚區以及東外灘

2016年5月,被國務院確立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範基地

2017年,楊浦區重新確認國家衛生城市(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楊浦區
  • 外文名稱:Yangpu District
  • 行政區類別:市轄區
  • 所屬地區:中國華東
  • 下轄地區:12街道辦事處
  • 政府駐地:江浦路549號
  • 電話區號:021
  • 郵政區碼:200082
  • 地理位置:上海市中心城區東北部
  • 面積:60.61平方公里
  • 人口:131.3222萬人
  • 方言上海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漁人碼頭上海國際時尚中心國歌紀念廣場上海院士風采館
  • 著名學校: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財大
  • 行政區劃:310110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自然地理,地貌,氣候,經濟,社會,衛生,文化,體育,教育,交通,水路,陸上公共運輸,歷史名人,

歷史沿革

宋初,今虬江以南,隸華亭縣。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朝廷批准設上海縣,下轄五鄉,區境為上海縣高昌鄉。今虬江以北,先後隸屬崑山縣嘉定縣。清雍正二年(1724年),從嘉定縣析置寶山縣,區境北部屬寶山縣殷行鄉和江灣鄉一部分。民國元年(1912年)虬江以北屬寶山縣殷行鄉。虬江以南,租界線以北屬上海縣引翔鄉。民國16年上海特別市成立,引翔、江灣、殷行3鄉劃歸上海特別市。次年7月,改為引翔、江灣、殷行3個區。民國34年抗戰勝利,分屬新市街區和江灣區。1952年。新市、江灣兩區合併為江灣區。1956年,隸北郊區。1958年,撤消北郊區,該地區從1956~1984年先後劃入楊浦區。
楊浦區在上海市的位置圖楊浦區在上海市的位置圖
南部原為上海縣高昌鄉23保的一部分。清同治二年(1863年)黃浦江以北,楊樹浦港以西,楊樹浦路一帶為美租界。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英美租界合併稱公共租界,向東擴展,由周家嘴路,自西向東到顧家口(今平涼路底)劃一直線,為租界界線。民國31年,日軍、汪偽占有租界。抗戰勝利,設定上海市19、20兩區(榆林和楊樹浦兩個區)。1960年楊浦、榆林兩區合併為楊浦區。
浦東地區,清宣統二年(1910年)實行部章城鎮鄉自治,始稱東涇鎮,屬上海縣。民國元年,實行省章鄉自治稱洋涇市。民國17年7月改稱洋涇區。上川路以東屬高橋區,以西屬洋涇區。1952年,分屬高橋、東昌兩區。1956年併入東郊區。1958年撤東郊、東昌區,成立浦東縣。1960年撤浦東縣,浦東大道以北的沿江地帶劃歸楊浦區,建立滬東街道辦事處。1984年劃入川沙縣東溝以西,荻柴浜以北,上川路以東地區,劃出海防新村,成立歇浦路街道辦事處。
楊浦區由一代偉人鄧小平親筆題名的楊浦大橋一跨過江,與當今中國開發的熱土——上海浦東新區緊緊相連,它還與北上海人文積澱深厚的虹口區相互依存,楊浦大橋與軍工路隧道、大連路隧道新建路隧道相互平行,它是楊浦的標誌性建築之一。楊浦區區委書記由陳寅擔任、區長為金興明。區政府位於江浦路549號。
楊浦注重大力發展綠化、加強環境保護、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全區綠化覆蓋率近20%,城市園林綠地面積達766公頃。區域內有共青森林公園黃興公園楊浦公園江浦公園復興島公園等12家公園,占地面積達202公頃,已經成為市民生活休閒的好去處。其中,占地面積達115公頃的共青森林公園是上海中心城區最大的一座具有自然野外風光和竹韻秀色的公園,被評為“上海優美新景點”。

行政區劃

新舊路名
原名
今名
所屬街道
原名
今名
所屬街道
愛根路
平涼
科隆布路
廣州路
大橋
安東路
平涼
客勃爾路
涼州路
定海
巴特維亞路
平涼路(橋西段)
平涼
客拉契路
眉州路
大橋
倍開爾路
惠民路
平涼
賴霍爾路
大橋
倍耐爾司路
海州路
定海
蘭路
蘭州路
平涼、江浦
朝陽路
瀋陽路
大橋
勒克諾路
寧武路
大橋、定海
川沙路
景星路
平涼
馬玉山路(北段)
營口路
大八寺
五角場
馬玉山路(南段)
雙陽路
大橋、控江、延吉
大連灣路
大連路
平涼、江浦、四平
馬玉山支路
雙陽支路
大橋
德里路
廣德路
大橋
麥特拉司路
大橋、定海
福特路
福祿街
平涼
孟買路
河間路
大橋、定海
府北內路
恆仁路
密索爾路
平定路
大橋
府南右路
黑山路
朋卡路
福寧路
平涼
府前右路
恆仁路
浦那路
波陽路
定海
府西內路
清源環路
齊物浦路
江浦路
平涼、江浦、四平、控江
府西外路、府東外路
長海路
其美路
四平、五角場
剛達哈爾路
臨青路
大橋
三寶瀧路
騰越路
定海
剛狄路
黎平路
定海
三民路
三門路
五角場、長海路街道
格蘭路
隆昌路
定海、大橋、延吉
三姓路
三星路
大橋
觀音堂路
佳木斯路
山達剛路
定海路
定海
國法路
政法路
五角場
塘山路
唐山路
江浦
國濟北路
國濟路
五角場
韜朋路
通北路
平涼、江浦
國平路
國年路
五角場
體育會路
紀念路
五角場
國清路
國達路
五角場
威妥瑪路
懷德路
平涼、江浦
國善路
國豐路
五角場
魏德邁路
邯鄲路
五角場
國泰路
國權後路
五角場
五權路
民星路
后街
仁德路
五角場
西貢路
丹陽路
平涼
華德路
平涼、江浦、大橋、定海
西薛家浜路
昆明路
江浦
華盛路
許昌路
平涼、江浦
西啞路
西湖路
大橋
匯山路
霍山路
平涼
辛拉路
洞庭路
定海
加爾各答路
大橋、定海
新賓路
滄州路
控江
江灣大街
萬安路
五角場
學府路
學府街
五角場
錦州路
錦州灣路
大橋
衣周塘路
軍工路
定海、長白、殷行、新江灣城、長海路街道
浚浦局西路
共青路
定海
政密路
政民路
五角場
開答路
松潘路
大橋
政同路
政立路
五角場、新江灣城、長海路街道
康朴爾路
貴陽路
定海
政治東路
政治路
五角場
周家嘴路(原東段)
定海港路
定海
中山北路
逸仙路
五角場

自然地理

地貌

地境成陸於唐宋宋初。據北宋郊直《吳門水利書》記載:吳淞江南岸有18條支流匯入。最東幾條為上海浦、下海浦、南及浦、江芒浦、爛泥浦,各捕之間距離為5~7里。據此推斷,北宋時爛泥浦已在今復興島之東。又據區境西北部景德觀(今萬安路國小)重修碑文記載:原為龍神廟,廟門座西朝東,面海而立,建於北宋初期。又區境南部太平教寺吟蘭州路3問號),建於北宋太平興國年間(976~984年)是區內最早建造的佛寺,說明在北宋時已有了一定的開發。
楊浦區
區境是長江三角洲前沿沖積平原,是較早的濱海平原一部分。長年累月,長江挾帶大量泥沙,經波、潮、流的作用,沉積成陸。靠近黃浦江下游左側系河口沙灘、沙島,後經吹泥填土,人工堆積成周家嘴島嶺復興島)、和共青森林公園。走馬塘以北與虬江之間為古吳世江下游,江寬數華里,因泥沙衝擊,逐漸淤塞。明初改道後,形成夾沙泥草甸土,經農民長期耕作,南境發育成菜園主,北境發育成水稻上。
楊浦區河道分布圖楊浦區河道分布圖

氣候

地境處北亞熱帶南緣,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氣候溫和、雨水豐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
區境年日照時數及年總輻射量屬上海的高值區。其分布規律大致自南而北呈遞增趨勢。區境南部的年總輻射量為114千卡/平方厘米·年,北部為116~118千卡/平方厘米·年。
區境最高氣溫,大於或等於35℃的天數年約為6~8天。極端最高氣溫為38~38 2℃。1978年7月8日極端最高氣溫38.9℃。
區境最低氣溫,小於或等於-5℃的天數一般為4~5天。極端最低氣溫在-9.5—-10℃。1967年1月16日,極端最低氣溫-10.1℃。
區境年降雨量南部地區為1060毫米,北部為1040~1060毫米。汛期雨量大致在600~640毫米。
區境最大暴雨量呈自南而北增多的趨勢。一日最大暴雨量南部約為250~300毫米,高於市中心區;北部約為300~350毫米,也遠高於市中心區。區境年平均暴雨天數在2.62.8天,平均暴雨量在76~79毫米/天。1985年最大降水量1623.6毫米,最小降水量是1971年,只有700毫米。
上海有效風能密度分布是以市中心為核心的同心圓分布,楊浦為其外圍,風能密度值在80~100瓦/平方米之間。
楊浦是工業區,能消耗量大,人口密度高,建築物密集,“熱島”現象明顯,氣溫明顯高於郊區,強度夜間大幹白天,初冬大於盛夏,而以晴朗無風天氣為最強。據1979年12月13日20時觀測:楊樹浦路一平涼路一帶氣溫為6~6.5℃;長陽路以北至控江路一帶為5.56C;控江路以北至五角場附近為5~5.5℃。而市中心區氣溫則為8~9℃之間。
楊浦區5~9月積溫略低於中心區,大約為3700~3720℃。
楊浦區的災害性天氣和氣候極值與全市基本相同。隆冬的寒潮、冰凍;春夏之交的不正常梅雨季節;夏季的暴雨以及雷暴相伴的冰雹龍捲風,常帶來突發性災害。

經濟

在2008年,全區稅收總收入首次突破100億,區級可用財力呈幾何級增長。城區“新生態”效應已然初顯:在2010年,曾經的“工業大楊浦”如今扣除菸草業後,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全區生產總值比重為76.5%,第三產業所占比重同比上升0.1個百分點,比2005年上升7.3個百分點。全年財政收入116.89億元,比上年增長15.9%,區級財政收入50.07億元,比上年增長13.7%。其中知識型生產性服務業實現增加值99.8億元,成為上海經濟發展的標誌性亮點。
2010一年中1-3季度楊浦區GDP總量就已達到666.32億元,雄居九大中心城區之首。整個2010年楊浦區的GDP總量達到894.69億元,僅次於徐匯區的910.92億元,位列上海中心城區第二位。而在2011年九個中心城區的財政收入對比表中,楊浦亦位列蘇州河以北四個中心城區之首,第三產業比重接近80%。2010年1月10日,楊浦區獲得“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區”的殊榮,這也正式標誌了楊浦區已完成了從“工業楊浦”向“知識楊浦”的華麗轉型。在2009年上半年的金融形勢嚴峻時期,楊浦的知識產業卻保持30%的增幅,區級財政收入增幅首次在上海全市中心城區中名列第一。楊浦區始終把科學發展、知識創新貫穿於城區發展。經過6年的轉型,楊浦區以科教為特色、服務經濟為核心的新型產業體系已經基本形成;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已連續三年雄居中心城區之首。
2012年,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已達1201.1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0%;第二、三產業增加值比例為62.1:37.4(不含菸草業為21.6:77.5,三產比重提高0.4個百分點);全區稅收收入完成744.85億元,同比增長15.7%;區級財政收入完成70.97億元,同比增長10.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311.19億元,同比增長13.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79.04億元,同比增長12.0%。
大連路總部研發集聚區核心平涼路區域效果圖大連路總部研發集聚區核心平涼路區域效果圖
楊浦區商貿業發展相當迅猛,經濟迅速崛起。現已形成五角場市級副中心、控江路區級商業中心、各大中高檔居住區附有的商業街所構築的楊浦商業區域。在楊浦各個板塊中,一大批國際和國內的大型商業企業已紛紛進入楊浦,上海第一百貨、華聯、友誼等集團和英國的百安居、法國的歐尚、台灣的大潤發已在區域內開設多家大型超市和購物中心,全區商業用房面積已達106萬平方米。同時有力推動大連路總部研發集聚區的建設,大力吸引外資企業地區總部、投資公司、研發中心等落戶楊浦,推進西門子德國大陸集團、北美廣場、台灣廣場等諸多大型項目的建設,發揮大連路現代服務區總部研發集聚區的溢出效應以完全釋放楊浦的經濟活力。
東外灘板塊內的復興島,將建設國際會議中心、國際康體中心、國際休閒娛樂中心、遊艇俱樂部、水上巴士碼頭等景觀建築物。而位於江浦路末端的漁人碼頭將會建造一幢162米的塔樓“越魚”,引進五星級酒店和甲級寫字樓;一幢7層的綜合商業體“游魚”,涵蓋許多大型商業機構,還有一個文化博物館;這個長約700米的沿江區域全部作為公共岸線對外開。這些東外灘板塊內的設施與規劃將促成楊浦旅遊業的蓬勃發展,將會為楊浦經濟帶來新的強力增長點。並且開發“東外灘”也是上海今後幾年實現城市新一輪騰飛的重要舉措之一,也是上海市重點開發黃浦江“4+1”地區中的一部分。
建設規劃中的漁人碼頭與楊浦大橋科教商務區建設規劃中的漁人碼頭與楊浦大橋科教商務區

社會

衛生

上海開埠前,境內居民治病全賴中醫。清乾隆年間,引溪石家浜有知名的種痘醫生王占三。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西醫東漸。隨著租界擴張,工業興起,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英商怡和紗廠設保健間。民國4年(1915年)滬江大學下屬滬東公社設工業醫院。1949年上海解放,共有醫院、診所13所,職工981人,床位907張。其中公立醫院有床位510張(屬軍隊床位40O張),占56.23%,私立醫院397張,占43.77%。醫院規模小、設備差、醫技力量弱。境內工人勞動條件惡劣,職業病嚴重。居民半數飲用江浜井水,公共衛生差,疫病不斷,產婦與嬰兒死亡率很高。
建國後,人民政府實行預防為主、面向工農兵、團結中西醫、衛生工作與民眾運動相結合的衛生工作方針。境內先後建立防治站(所)6家。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普及預防接種,公共衛生環境大大改善,先後消滅了天花、霍亂、白喉等傳染病。工業職業病鉛中毒、苯胺中毒等得到控制。調整和新建了市級、區級、街道三級醫院,實行勞動保護和公費醫療制度,推行劃區醫療,保障人民健康。“文化大革命”開始,醫療衛生工作遭破壞,制度廢除,秩序混亂,質量下降,除了維持基本醫療、預防工作外,主要運用“一根針”、“一把草”,深入工廠、農村開展群防群治。1968年以後,恢復除害滅病和計畫生育工作。1974年恢復婦幼保健工作。到1975年,醫療防治機構增加到31所、床位4200張,千人均床位5.26張,衛技人員5201人,千人均衛技人員6.51人。
1978年後,經過整頓、恢復,醫療衛生事業重新走上軌道。1983年起,實行衛生改革,加快發展醫療衛生事業。創設大小醫院掛鈎的協作病房,普遍擴建業務用房;引進精密醫療儀器;建立專家和技術協作體,開設專家、專科和業餘門診;社會醫療機構興起。到1990年,醫療防治機構增加到38個,比1949年增加1.92倍,床位數5676張,千人均床位5.30張,比1949年的2.56張增加2.74張,衛生技術人員7596人,千人均衛技人員7.10人,比1949年的2.08人增加5.02人。傳染病死亡率比1953年下降了94.90%,孕產婦死亡率下降到2.81/萬,嬰兒死亡率下降到10.78‰,期望壽命從1953年的男59.98歲、女60.9歲提高到男73.4歲、女76.56歲。

文化

建國前,區境的文化設施十分落後,直至民國16年(1927年),只有一家座位200隻木板坐椅的天一樓戲院。當時境內工業發展迅速,產業工人工作艱苦,時間長達12小時,且食不果腹,難以享受文娛生活。從本世紀20年代起,中國共產黨的地下組織,團結工人,進行啟蒙教育,結合開展識字和文化活動,有了以揭露國民黨反共反人民實質的《四可恨》和反對日本侵略軍的《切蘿蔔頭》等歌謠。到1949年上海解放,區境內僅有設施簡陋的電影院1家、戲院8家,座位4641隻。
建國後,黨和政府關懷人民民眾文化生活。50年代初,區政府設文教股,境內先後建起楊浦區工人俱樂部、楊浦電影院、滬東工人文化宮、楊浦區文化宮、楊浦區圖書館等一批文化事業單位和街道文化站。工廠實行八小時工作制,生活安定,300人以上的工廠俱樂部相繼建立了各種戲曲音舞團隊。工廠民眾文化蓬勃發展。
1956年,區政府設文化科。“文化大革命”期間被迫停止工作。1984年撤科建局。改革開放,使文化事業上了一個新的台階。新建設備完善、建築新穎的電影院、文化館、圖書館7家;原有的影劇院進行改造;街道文化站擴建成多功能文化中心。不少工廠俱樂部更新設施,廣泛開展豐富多采、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1990年,區級和街道級文化設施發展到31家,建築面積82594平方米,座位12580隻;新辦的錄像放映、舞廳、音樂茶座、卡拉OK等文化活動場所,連同星羅棋布於全區的工廠、大學等俱樂部,形成了民眾文化活動網路,基本適應了人民民眾文化生活的需要。

體育

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浸會大學(1914年改名滬江大學)組建足球隊,為區境現代體育之始。宣統三年(1911年),公共租界內的匯山公園曾辟有網球場。到20年代,日商裕豐、大康和公大紗廠,都設有體育場和游泳池。民國11年(1922年),復旦大學遷入區境,建有田徑場、網球場和體育館。民國24年,國民政府在江灣興建大型的上海市體育場。以球類活動為主的現代體育,在境內7所大、中學校和外商工廠的少數職員中開展。少數市民在公園、空地上練習傳統武術與拳操,廣大青少年在開闊地帶踢石子與小橡皮球,在自然河浜中游泳。民國34年抗日戰爭勝利後,中紡十二廠等工廠的工會積極組織各項體育活動。滬東各大廠為提高產品的知名度,多次組織“龍頭杯”、“頤中杯”、“中皂杯”等足球賽,推動了工廠足球運動的發展。不少工人子弟,受父兄影響,在街頭巷尾踢起了小足球,足球運動風行一時。
建國後,人民政府重視民眾體育運動。至1990年境內先後興建了體育場、體育館、射擊場體育俱樂部、足球場、溫水游泳池等8項大型體育設施,占地13.48萬平方米,是全市興建場館最多的一個區。境內工廠、學校共擁有體育場659片、游泳池35座、娃娃池(小游泳池)72座。50年代,工廠和學校普遍開展廣播操、工間操,推行《準備勞動與衛國體育制度》(簡稱“勞衛制”),廣泛開展足球、籃球、桌球和游泳運動,進行各項體育比賽。60年代,區足球隊進入全國甲級隊;上棉十二廠、上棉十七廠、上棉十九廠、中國紡織機械廠、上鋼二廠、楊樹浦水廠足球運動蓬勃發展;各中國小擁有眾多的小足球隊。楊浦區被譽為“上海足球的搖籃”。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社會各界資助興辦體育事業。工廠與學校掛鈎,相互支持開展體育活動。具有傳統的足球運動進一步普及。據1985年統計:全區經常踢足球的有2萬多人,占區人口的1/50,是全國“足球人口”最多的地區之一。職工體育以健身為目的,轉向小型多樣;青少年各項體育活動全面發展。至1990年,楊浦區三次被評為全國“游泳之鄉”,一次被評為全國“田徑之鄉”。

教育

區境最早的國小是清鹹豐十一年(1861年)在引翔港鎮創辦的厚仁義學,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改為厚仁初級國小堂。最早的中學是光緒三十二年創辦的上海浸會大學預科。
建國前,教育事業十分落後,學校少,設備簡陋。據民國35年(1946年)統計,原楊樹浦區文盲率達50.59%,學齡青少年兒童失學率達48.80%。建國初,楊樹浦、榆林兩區共有中學生3205人,小學生20251人,在園幼兒842人,共23694人,占總人口的6.46%。中國小教職工僅有1132人。
建國後,首先接管公立中國小,對私校加強管理,重點整頓。人民政府堅持“教育為工農業生產服務,為工農服務”的方向,實行減免費和人民助學金制度,大力發展兒童晚班。1957年後,貫徹“兩條腿走路”的辦學方針,公辦、民辦並舉,廣泛調動了工廠、企業、社會團體及民眾辦學的積極性,中國小教育事業得到了迅速發展。“文化大革命”期間,大批幹部和教師橫遭批鬥,備受迫害,校舍和設備毀壞,教育事業損失慘重。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後,特別是1978年以來,教育事業重新得到發展。1990年,全區有中學53所,學生35021人(包括職業班1200人),教職工7223人;國小106所,學生78204人,教職工5359人;幼稚園298所,幼兒40216人,教職工5203人。在校中小學生、幼兒共153441人,占總人口13.65%,比建國初增加5.48倍。中國小幼稚園教職工共17785人,比建國初增加14.71倍。
由於重視師資隊伍的建設,加強基礎,狠抓薄弱環節,開展教學科研,最佳化課堂教學,教育質量有了顯著提高。1989年9月,國家教委授予“全國幼兒教育先進區”的稱號;國小畢業生合格率連續穩定在99%以上,優秀率達88%左右;國中畢業生合格率自1984年的56.65%上升到1990年的98.38%;高中畢業生錄取率自1985年的47.68%上升到1990年的75.54%。處於全市先進行列。
成人教育最早創辦的是民國2年(1913年)的通俗學校和民國5年的恆豐紗廠職工補習學校。中國共產黨誕生後,有民國13年的楊樹浦平民學校與民國14年的思恩義務學校等,均有中共地下黨團活動。
建國後,成人教育發展迅速。1954年,初等教育計有市立工技、產業區校、廠校共57所。至1960年3月,共掃除文盲45763人。1981年,全區已有中等業餘學校39所,學員達22486人。1988~1990年,區屬職工76734人參加崗位培訓,占職工總數的88.8%。成人高等教育也有很大發展,1990年境內有成人高校220所。
建國後,中等職業技術教育得到迅速發展,1990年,共有中等專業學校15所,職業學校4所,中等技術學校64所。
境內最早的大學是上海浸會大學,創辦於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光緒三十三年自四川路遷至區內軍工路,民國3年定名滬江大學。迄解放時,境內共有高等學校9所,通過1952年院系調整後,存有4所,後又陸續新建、遷入11所。1990年,境內共有全日制高等學校15所,占全市近1/3。
楊浦知識創新區在空間上覆蓋區域全境,以“三區聯動”為發展的指導方針進行合作、互動。“大學的城市、城市的大學”——根據區域內高校的分布狀況,高校校區規劃為西區、東區和北區三個區域,西區規劃以復旦大學、同濟大學、財經大學等為核心;東區規劃以上海理工大學、上海海洋大學為核心;北區規劃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上海體育學院為核心。另外復旦附中交大附中控江中學楊浦高級中學同濟大學第一附屬中學、上海理工大學附中、市東中學中原中學等上海市名牌高中也雲集楊浦。因而楊浦被稱為上海的“學術區”,在教育質量方面具有相當優勢。

交通

水路

區境交通,向以水路為主。黃浦江穿越區境東南部,北出吳淞口。兩岸支流多,航運便利。上海開埠後,外商紛紛占用岸線,闢建碼頭。至本世紀初,區境沿江灘地已成為上海港碼頭基地之一。解放後,這些碼頭先後收歸國有,經過歸併、調整和對設備的改進,已分別發展成現代化的裝卸公司。改革開放以來,貨運日趨繁忙,1990年吞吐量達1965萬噸。區境無對外水路客運航線,僅有6條對江輪渡線,溝通兩岸往來。內河航運,清末通航河道有百餘條,現僅存10餘條。這些河道,除黃浦江南岸3條支流和復興島運河可通航外,其餘支流基本上只起排水作用。

陸上公共運輸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在公共租界通行有軌電車。直至解放前夕,只有楊樹浦路、平涼路、長陽路和翔殷路通行公車輛。解放後,隨著區境的擴大,住宅建設的迅速發展和五角場地區的開發,公交線路不斷增設,至1990年,有50條之多。其中改革開放以來闢建的有21條,占42%。近幾年來,出租汽車業也蓬勃發展。1960年,境內建成鐵路何楊支線和楊浦車站,與全國鐵路連網,年均貨運量350萬噸左右,解決了滬東地區原材料供應和產品外運的困難。解放前,市內貨運以拖、榻車為主。50年代後期,境內也只有貨運汽車300多輛。60年代以來,尤其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的迅速增長,汽車貨運業務猛增。1990年,全境領取機動車牌照的有1.1萬多輛,其中領取營運證從事社會貨物運輸的有4400多輛。
區域內交通道路完善。區內道路近200條,呈典型的格線狀布局,總長度230餘公里,其中有楊樹浦路長陽路周家嘴路控江路、中山北二路——松花江路、邯鄲路——翔殷路、殷高東路——嫩江路、殷行路等橫向主幹道;軍工路、中原路——營口路——隆昌路、淞滬路——黃興路——寧國路四平路——閘殷路、江浦路、大連路、公平路等縱向主幹道。區內密集的公交線路,可通往市中心各繁華地段。內環高架路、中環路、逸仙高架路把楊浦與市區各處緊密聯繫在一起,新建路隧道翔殷路隧道楊浦大橋軍工路隧道大連路隧道、殷行路隧道(規劃中)、嫩江路隧道(規劃中)、江浦路隧道(規劃中)、大大縮短了浦西與浦東之間的空間距離,出行和處理公務更便捷。

歷史名人

張叔平(1897~1928)
山西臨縣人。出生於農家。民國3年(1911年)入離石縣立高等國小,開始接觸《孫文學說》等進步書籍。民國4年參加反對袁世凱稱帝的學生運動。民國16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張叔平夫婦調到杭州,協助籌組浙江省委。6月,浙江省委成立。不久,張主持省委工作。7月,由於叛徒告密而被捕。在獄中堅貞不屈,並領導難友進行鬥爭。 民國17年1月20日深夜,張叔平臨刑時,正氣凜然地說:“共產黨人是殺不盡、斬不絕的。為共產主義哪怕拋頭顱,為勞苦大眾甘願背十字架”。
王根英(1906~1939)
女,原名庶心。楊浦區引翔港人。8歲隨嫂進紗廠學接頭,11歲進恆豐紗廠做童工。16歲頂姨媽名進怡和紗廠。民國13年(1924年)進思恩義務夜校讀書時,參加共產主義青年團,擔任老怡和紗廠第一任團支書。在領導青年工人反對資方剋扣工資的罷工鬥爭中取得勝利。1932年王根英任全國總工會女工部部長。1933年因叛徒出賣被捕,多方營救後出獄,前往後方與陳賡團聚。1939年3月8日,在河北突圍時壯烈犧牲。2010年1月28日,楊浦區文管委、楊浦區文化局在周家嘴路瀚海明玉大酒店廣場上舉行了“王根英烈士故居遺址”紀念碑揭幕儀式。
王際亨(1876—1934)
字銓運,楊浦區引翔港人。王氏原系望族,後家道中落。因父早亡,家境更陷貧困。依賴其母含辛茹苦,悉心撫養,又得其叔接濟培育,終於苦學成材。清宣統二年(1910年),中末科舉人,遂躋身名流,重振家業。為紀念其母與叔的養育栽培之恩,王為二子取名洪恩、世恩,並於瑤階弄宅第之前,為其母立牌坊一座。民國7年(1918年)市郊幹道軍工路修建時,王以其有利於鄉境的開發,積極參與。路成之日,特以“軍功路”為名,勒石樹碑。並在路東築紀念園,路西建紀念亭,以壯其事。其後不久,軍工路虬江橋南便出現織染廠、電線廠、膠鞋廠等一批現代工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