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規定》是2024年4月1日起施行的規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規定
- 實施時間:2024年4月1日
《三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規定》是2024年4月1日起施行的規定。
《三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規定》是2024年4月1日起施行的規定。檔案通知三亞市人民政府令第17號《三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規定》已經2024年2月1日八屆三亞市人民政府第51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24年4...
海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規定 (2022年5月31日海南省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六次會議通過)第一條 為了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海南歷史文脈,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結合本省實際...
海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認定與管理辦法 第一條 為傳承弘揚海南省優秀傳統文化,有效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鼓勵和支持海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開展傳承活動,加強動態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
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彰顯海南文化特色,堅定文化自信,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管理辦法》《海南自由貿易港法》《海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規定》等法律法規和規章,...
《海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規定》是海南省為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而籌備設立的地方法規。籌備過程 2022年3月4日上午,海南省人大常委會委員、教科文衛工委主任李建保率調研組到昌江,與縣人大常委會主任何順勁等人座談,開展《海南省非...
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實物和場所,凡屬文物的,適用有關文物保護法律法規的規定。第四條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要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方針,確保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得到有效保護、活態傳承的前提下,合理...
歷史文化名鎮、名村範圍內涉及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古樹名木保護的,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第三條 歷史文化名鎮、名村的保護應當遵循科學規劃、嚴格保護、合理利用的原則,保持其傳統格局、歷史風貌和空間尺度,維護歷史文化遺產...
《關於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全文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文明綿延傳承的生動見證,是連結民族情感、維繫國家統一的重要基礎。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對於延續歷史文脈、...
第十五條 國務院文化行政部門組織制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實物資料等級標準和出入境標準。其中經文物部門認定為文物的,適用文物保護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第十六條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保護單位和相關實物資料的保護機構應當建立健全規章...
第十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鼓勵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將具有重大保護價值的歷史、文學、藝術、科學等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國家、省、市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第...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制度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基本制度,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自2008年起施行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認定與管理暫行辦法》對於鼓勵和支持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
加強文化遺產保護法律法規建設,推進文化遺產保護的法制化、制度化和規範化。積極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歷史文化名城和歷史文化街區、村鎮保護條例》等法律、行政法規的立法進程,爭取早日出台。抓緊制定和起草與文物保護法相配套的...
第九條 國家鼓勵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第十條 對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做出顯著貢獻的組織和個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予以表彰、獎勵。第二章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調查 第十一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根據...
(六)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實物和場所,凡屬文物的,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的有關規定。門類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十一大門類分別為: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曲藝,...
收集、整理、保護民族文化遺產,建立健全民眾文化藝術檔案。加掛三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一塊牌子 地址:海南省三亞市吉陽區迎賓路436號 所獲榮譽 2021年9月2日,被國家體育總局授予“2017-2020年度全國民眾體育先進單位”稱號。
對個人處以2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第五十六條、五十七條)。五是對違反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規定的行為規定了法律責任(第五十八條、五十九條、六十三條)。條例和以上說明是否妥當,請予審查並批准。
(八)負責全市文化藝術(含動漫、遊戲)和文物、廣播電影電視、新聞出版和著作權、體育系統工作人員的培訓工作;指導全市文化藝術和文物、新聞出版和著作權、體育運動系統的隊伍建設。(九)負責組織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優秀民族文化的傳承...
條例全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繼承和弘揚黎族苗族和其他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根據憲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自治縣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 在本自治縣行政區域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管理,...
截至2020年4月,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遊區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國家文化出口重點項目、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五星級企業、十大最佳電影拍攝取景基地各類稱號總計167項,其中國家級34項,省級70項,縣級44項,其他社會...
為了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進一步提升非物質文化遺產系統性保護水平,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於2022年7月22日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若干措施》。發文通知...
自治縣民族宗教事務、發展與改革、財政、建設、公安、工商、教育、衛生、旅遊等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協助文化行政主管部門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鄉(鎮)人民政府負責本區域內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條例全文 第一章 總則 第...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動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事業高質量發展,建設高水平“非遺強省”,中共浙江省委宣傳部、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非物質...
這一時間和自然空間是因空間中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的存在而存在的。2003年通過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規定建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同時規定在公約生效前把宣布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傑作)的遺產納入人類非物質...
第一條 為加強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以下簡稱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的保護與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參照《浙江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管理辦法...
同時,有關中央部門應按照預算編制規定,申請將項目納入中央部門預算項目庫。未列入中央部門預算項目庫的項目,不得安排預算。第十二條 文化和旅遊部根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年度工作計畫、項目申報、以前年度結轉結餘、項目績效等情況,提出...
三亞南山非遺節於2021年創辦,秉承非遺保護傳承的使命,堅持以“讓人民的非遺人民共享”為目標,通過展示、展演、展銷等形式,向海內外的遊客呈現來自世界各國和全國各地精彩紛呈、獨具魅力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歷屆活動 2022年6月11日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