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
須菩提,於意云何?
須陀洹①能作是念,我得
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
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②,是名須陀洹。”“須菩提,於意云何?
斯陀含③能作是念,我得
斯陀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須菩提,於意云何?
阿那含④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須菩提,於意云何?
阿羅漢⑤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
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⑥者。
世尊,佛說我得無諍
三昧⑦,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⑧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
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注釋譯文
作品注釋
①
須陀洹(huán):
梵語音譯,中文的意思是
預流果,斷了五個
見惑,但是,根本思惑還沒有解脫,因為余習未斷,所以要七還人間。余情是剩餘下來的情感,斷不了的,還是要七還人間才能了。如果七還人間時,不曉得再進修,還是會後退的。
②
色、
聲、香、味、觸、法:佛教所謂
六塵,猶如塵土一樣污染人的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
③
斯陀含:梵語音譯,中文的意思是一還果,思惑的根根拔出來一點,死後再來一次世間,把所有的債務清了,可以到另外清淨的地方去,也只能算是暫時請假,還非究竟。
④
阿那含:梵語音譯,中文的意思是
不還果,有些經典上用四個字形容,“長揖世間”,向人世間作個揖,不回到人世間來了,直接從天上證四果入涅槃。
⑤阿羅漢:梵語音譯,中文的意思是無生,永遠沒有煩惱,沒有魔障,心中之賊拔去了,此心永遠清淨光明,這是阿羅漢果。
⑦
無諍三昧:
無諍即物我兩忘而不爭競不生煩惱。三昧又叫
三摩地、正定、正受等,指一種專注的靜思修行境界。
⑧阿蘭那:梵語,即無諍。樂阿蘭那者,即得到了無諍三昧的人。
作品譯文
須菩提,所謂
佛法者,就是虛幻的佛法。須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樣?聞佛聲教而證得須陀洹果位的人,能作這樣的念頭:“我得到
須陀洹果了”嗎?須菩提說:不能,
世尊。為什麼呢?因為
須陀洹叫做初入聖如來因地道之流,而實際上並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虛幻中的事,什麼也沒有,只是名叫做須陀洹。須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樣?聞佛聲教而證
斯陀含果位的人,能作這樣的念頭:“我得到斯陀含果了”嗎?須菩提說:不能,世尊。為什麼呢?因為
斯陀含還須要一往天上,一來人問才能成就,而實際上並無往來,虛幻中的事什麼也沒有,只是名叫做斯陀含。須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樣?聞佛聲教而證得阿那含果位的人,能作這樣的念頭:“我得到
阿那含果了”嗎?須菩提說:不能,
世尊。為什麼呢?因為
阿那含不必再來
欲界受生,而實際上並沒有來,虛幻的事什麼也沒有,只是名叫做阿那含。
須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樣?聞佛聲教而證得阿羅漢
果位的聖人,能作這樣的念頭:“我得到阿羅漢道了”嗎?須菩提說:不能,世尊。為什麼呢?因為實在沒有任何什麼,可以名叫做阿羅漢。世尊,如果阿羅漢有這樣的念頭:“我得到阿羅漢道了。”那就是著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世尊,佛說我沒有人我是非之心,已經證得一切寂然平等的
無諍三昧,在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但我不作這樣的念頭: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如果認為自己已得阿羅漢道,世尊就不說我須菩提是喜歡
無諍行的修行人。虛幻中的事,什麼也沒有,我
須菩提實在沒有任何所行,只是名叫做“須菩提善歡無諍行”。
作品評析
初果斷盡三界
八十八使,已見真空之理而知無我亦無我所矣。若作我能得果之念,是我見依然,何雲得果乎。
二果以上例此。
須菩提皆就
四果名相辨釋,令著果相者,當下可以爽然自失。此說法之善巧也。(不也,是活句。猶言不是無得,亦不能作念。是名之名,謂假名也不可坐實。坐實即是作念,著於有所得矣。)
梵語須陀洹,此雲入流,謂已涉入
涅槃末流。由此循流溯源,可達涅槃彼岸也。然而雖稱入流,實無所入。不入句,正釋其故。蓋根塵相對,名為
六入,謂根塵相入也。(如眼對色,則若有色入眼。眼即為色所轉。是亦可曰眼入於色矣。余仿此。)所以相入者,識為分別故。今曰不入,明其能空情識矣。因其不入
六塵,無以名之,名曰入流。亦因其不入六塵,
情識能空,故雖名入流,而實無所入。是特假名入流耳。故曰是名須陀洹。名者,假名也,名相也。下是名句,皆仿此。意中若曰:倘作我能入流之念,是明明有所入矣。若有所入,情識依然,何雲得初果耶。總之,得果正由無念,作念便非得果。
梵語斯陀含,此雲一往來。證
初果已,進斷
欲界思惑上上乃至中下,共六品。尚餘下三品。(欲界思惑共九品。斷五品已,即斷至中中品,名
二果向。斷至六品,名得二果。)須一往天上,一來人間斷之,故稱一往來。然其心中,實並往來之相亦無之。因其無往來相,方能一往來。亦因其尚無往來相,豈有一次往來,兩次往來之別,是亦假名為一往來耳。意若曰:倘作一往來之念,是明明著往來相矣。既已著相,儼然分別。初果尚不能得,何雲得二果耶。
梵語,
阿那含,此雲不來。證二果已,進斷欲界下三品思惑盡。寄居
色界四禪天,不來人間矣,故稱不來。然其心中實無所謂來。因其來意已無,故能不來。亦因其尚且無所謂來,豈有所謂不來。是亦假名不來耳。意若曰:倘作不來之念,是明明來與不來,猶未能淡焉忘懷也。若未全忘,情識尚在,尚非初果所應有,何雲得三果耶。
一個修道的
初果羅漢,心裡能不能有已經得須陀洹果的念頭?這個意思是一個
悟道的人,能不能逢人便說他已經悟道了?如果真有人如此,大家不把他送瘋人院才怪。一個聖人,或有學問的人,處處掛個招牌,說自己是有學問的人,這不是瘋子嗎?中國人的老話:學問深時意氣平。學問到家的人,意氣都很平和了,何況
果位上的羅漢!所以,
須菩提聽了佛的問話,就說那不可能的。
須陀洹就是
預流果,預流就是入流,入什麼流呢?人到聖人之流了,已經站到聖人隊伍里去了;也可以說,他所悟的道已經入法性之流了。法性不是人性,人性是醜陋的一面,等於說,我們人性是這一面,法性是那一面,他已經由普通的縱慾、情感、愛欲脫出來,進入清淨的法性一面了。
佛說,怎么樣夠達到
初果羅漢呢?佛在這裡已經講到功夫了,剛才是講原則;所謂的入流,反而無所入。換言之,他證到空的境界,就是
緣起不起了,
緣起性空了,也就是證到了性空,念念都是空的境界。
所以說他不入色,眼睛視而不見,一切人、形像、青山綠水看著都很好,都無所謂了。普通人一看到好,
結使就來,被好捉住了;初果羅漢不會被好境界捉走,此心歸到平淡,沒有事。不入聲、香、味、觸、法,這是什麼境界?這就是應
無所住,這就是真的無所住。修養到在人世間作人、作事,利益一切人,一切都不住,心中都不留,甚至做了無量的功德,過了就過了,能夠隨時如此,
打坐也好,不打坐也好,都是這個境界,這才算接近
初果羅漢。
無諍者,不與物競,一切
平等之意。由不自是,故能無諍。無諍,則不惱他。意在守護他心,令不生惱。修此三昧,豈非大慈。然此三昧之所以成者,則由於人我是非之相皆空。涅槃云:
須菩提住虛空地。若有眾生嫌我立者,我當終日端坐不起。嫌我坐者,我當終日立不移處。可見由其住於虛空,乃能如此。長老
解空第一,故能入此三昧耳。(十大弟子,各有特長,皆稱第一。大迦葉以頭陀稱。
阿難以多聞稱。他如舍利弗智慧,
目犍連神通,羅暡其髒行,阿那律
天眼,富樓那說法,
迦旃延論義,優波離
持律,以及須菩提解空,皆第一也。)三昧者,此雲正受,亦曰正定。不受諸受,名正受。一切不受,則不為一切所動,是為正定。人謂凡夫。凡夫喜諍,豈能無諍。故曰人中最為第一。欲字廣義,遍指思惑。斷盡三界貪等煩惱,方真離欲。凡成阿羅漢,無不離欲。離欲,亦必不與物競,但未得
無諍三昧,乃讓長老亦得第一之稱。
偈頌云:依彼善吉者,說離二種障。(新眼疏以
見思惑當二種障,義狹。)古注謂離欲是離
煩惱障,為一切阿羅漢所共有。(
見惑思惑,通為煩惱。)雖得無諍三昧,而不存有所得,(即是自忘其
無諍。)是自忘其在定矣。此為離三昧障。乃真得無諍,真得三昧。故稱第一離欲阿羅漢。合上句言之,謂不但於一切人最為第一,即以阿羅漢之離欲言,亦稱第一也。此是世尊平日稱讚長老之詞,故曰佛說。長老既自忘在定,諸弟子又不能及,唯究竟覺者,能知其入此三昧,故惟佛能說。佛者究竟覺之稱也。此一科正標舉其功行事相,非談離相。(次科方陳離相也。)故不曰如來說,而曰佛說。以如來是性德之稱。約性而言,則無諍及第一等等名相,皆
不可說矣。本經中即一稱謂,無不含有
妙義,如是如是。
我若作是念句,惟肇注本無此我字。按下句有我字,此原可省,今本既一依寫經,故仍之。阿羅漢道,即謂離欲。阿蘭那,此雲寂靜,亦云無事。(謂
事相。)相盡於外,心息於內,內外俱寂,無時不靜也。即
無諍三昧之別名。行者功行。樂者好也,心與契合之意。蓋好之至極曰樂,有性命以之之意。樂阿蘭那行,謂心之與行,契合無間,即證得之意。上句不言離欲而換言阿羅漢道,下句不言無諍三昧而換言樂
阿蘭那行者,取兩名含義正同。(
阿羅漢為無生,謂一心不生也。阿蘭那,內外俱寂,亦一心不生意。)則存有所得便非真得之意,更為顯然易明也。得此反顯。則上來所云,有我等相即非菩薩,以及取相則為著我等相之義,乃益闡明。何以著我便非菩薩,以其功行全失故也。心念若起,必有取著。著則成相,其相便為我人眾壽。蓋其所以起念者無他,未忘情於能得所得故也。能得便是我相,所得便為人相,(誰為能得,我也,故能屬我。對能為所,猶之對我為人,故所為人相也。)能所不一為眾相,執持不斷為壽相也。作一得念,便不能得。可知作一布施等念,便不能布施矣。則發大心行大行者,萬不可住相也,明矣。因布施者若存有所施,最易志得意滿,尚能廣行布施乎?余可例知。
出處簡介
《
金剛經》是佛教重要經典。根據不同譯本,全名略有不同,
鳩摩羅什所譯全名為《金剛般若(bōrě)波羅蜜經》,唐
玄奘譯本則為《
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梵文Vajracchedika-prajñāpāramitā-sūtra。《
金剛經》傳入中國後,自
東晉到
唐朝共有六個譯本,以鳩摩羅什所譯《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最為流行(5176字或5180字)。
唐玄奘譯本,《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共8208字,為鳩摩羅什譯本的一個重要補充。其他譯本則流傳不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