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都賦》是東漢末年曹魏初年文學家劉楨的作品,已佚,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有輯錄。題中魯都指的是春秋時魯國都城曲阜。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魯都賦
- 作者:劉楨
- 創作年代:東漢末年曹魏初年
- 文學體裁:賦
《魯都賦》是東漢末年曹魏初年文學家劉楨的作品,已佚,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有輯錄。題中魯都指的是春秋時魯國都城曲阜。
《魯都賦》是東漢末年曹魏初年文學家劉楨的作品,已佚,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有輯錄。題中魯都指的是春秋時魯國都城曲阜。原文昔大庭氏肇建厥居,少昊受命,亦都茲焉。巨海分焉,傾瀉百川。(《初學記》卷六)山則連岡屬嶺...
《西都賦》是漢代史學家、文學家班固創作的一篇大賦。此賦通過對長安(今陝西西安)地理位置、宮室台榭、田獵遊覽場面的描寫,表現了都城的壯麗宏大,宮殿的奇偉華美,為後人呈現了漢朝首都的繁榮景象,委婉地表達了對長安舊制極端豪華、奢侈的諷刺。全賦結構勻稱,層次分明,前後呼應,渾然一體。它繼承了司馬相如等所...
《黎陽山賦》《遂志賦》 《清慮賦》 《大暑賦》 《魯都賦》 《瓜賦並序 》《大閱賦 》王粲 《登樓賦 》《游海賦 》《初征賦 》《浮淮賦 》《鸚鵡賦 》《閑邪賦 》《鶯賦》《征思賦 》《寡婦賦》 《羽獵賦 》《車渠碗賦》 《馬瑙勒賦》 《愁霖賦 》《出婦賦 》《傷夭賦 》《思友賦 》《酒賦...
譬如:班固作《東都賦》、《西都賦》而享譽文壇、千古傳誦;張衡撰《東京賦》、《西京賦》而震撼朝野、名噪華夏;左思著《三都賦》即《魏都賦》、《蜀都賦》、《吳都賦》而洛陽紙貴、天下傳抄。曹植詠《洛神賦》而覆壓賦壇、惠布萬年。晉代大書法家王獻之和大畫家顧愷之,都曾將《洛神賦》的神採風貌形諸楮...
④大禹治水:《禹貢》記載,黃河進入華北平原後,播為九河即徒駭、太史、馬頰、覆鬴、胡蘇、簡、潔、鉤盤、鬲津。大禹治水,就是在德州境內疏通九河,使水患平息。董子獻策:漢武帝採納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董仲舒,漢代廣川人。廣川縣治即在今德州境內。⑤夏靡:傳說夏朝有鬲氏國君名靡。太康荒政,被...
擷日月之彩,汲天地之精。猗猗乎,瞻齊魯之悠久;邈邈乎,憶歲月之崢嶸。政有惠民之德,魯有濟世之功。蟠中華舉世而無雙,耀四海炳史以千古!神州雄於全球,齊魯雄於九宇。歲在丁酉,時維季冬,微風不才,寄深情以頌梓鄉,作長賦而詠齊魯。乃詩曰:神州大地起雄風,九點齊煙氣貫虹。岱望東西千里畫,河開...
故臣作《兩都賦》,以極眾人之所眩曜,折以今之法度。其詞曰:西都賦 有西都賓問於東都主人曰:“蓋聞皇漢之初經營也,嘗有意乎都河洛矣。輟而弗康,實用西遷,作我上都。主人聞其故而睹其制乎?”主人曰:“未也。願賓攄懷舊之蓄念,發思古之幽情,博我以皇道,弘我以漢京。”賓曰:“唯唯。”漢之...
孔令紹,畢業於曲阜師範大學中文系,曾任中共曲阜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長期從事理論宣傳與研究,尤擅演講,具有較大影響。曾在《光明日報》發表《曲阜賦》《代代相傳的故事》等。背景資料 曲阜位於山東省西南部,總面積896平方公里,人口63萬人,文物古蹟眾多,是世界著名旅遊城市、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早在五六千...
《鄆城賦》是敘寫山東省鄆城縣的地理、歷史、人文及發展變化的一篇辭賦。作者是盧明。《鄆城賦》體現了作者對家鄉的無限熱愛之情,為人們了解鄆城這一方水土和這一方人民,提供了一個簡潔而又經典的文本。原文 噫吁嚱,水滸名邦,千年古縣,看我鄆城,氣象萬千。人丁百萬,村鎮過千。遼闊兮土地,坦蕩兮平川;溫和兮...
《章丘賦》是一首現代詩,作者是高建成。混沌初開,乾坤始露。日月出,黑白替,陰陽和,萬物就。浩浩兮,滄海之一粟;煌煌兮,眾星之北斗:異哉美泉城,巍乎小齊州【1】。延泰山之餘脈,居濟水之南疇【2】。青帝惟斯盛,佳木森森而生榮;馮夷常暗渡,鳴泉涓涓以匯流【3】。補天偉志,二分齊魯嬋娟夜【4】...
8.詩人:《詩經》的作者,即下文提到的奚斯。興:指詩歌創作中的觸物興感。9.奚斯頌僖(xī),歌其路寢:《詩經·魯頌·閟宮》:“路寢孔碩,新廟奕奕,奚斯所作。”《韓詩》據此以為《詩經·魯頌·閟宮》為奚斯所作。班固《兩都賦序》:“皋陶歌虞,奚斯頌魯。”奚斯,春秋時魯國大夫。頌,指《詩經...
祓禊,中國漢族民俗,每年於春季上巳日在水邊舉行祭禮,洗濯去垢,消除不祥。源於古代“除惡之祭”。或濯於水濱(薛君《韓詩章句》),或秉火求福(杜篤《祓(fú)禊(xì)賦》)。 三國魏以前多在三月上巳, 魏以後固定在三月三日。然亦有延至秋季者(劉楨《魯都賦》)。“祓禊”其實就是洗澡,史書上記載在周朝...
讀作齗(yín、yĭn或yǎn),牙根肉。同“齦”〖gum〗 頒首華尾,豐顱重齗。——漢·劉楨《魯都賦》 又如:齗齒彈舌(齜牙齗嘴地咒罵) 。漢字信息 漢字首尾分解:齒斤 漢字部件分解:齒斤 字形字義 齗 y í n 形聲。字從齒,從斤,斤亦聲。“斤”即“斧子”。“齒”與“斤”聯合起來表示“斧形齒”...
魯駝原名李泉成,祖籍濟寧,詩人、書法家、教授、中國楹聯教育雜誌主編、興唐詩書畫研究院長,中華詩詞學會、中楹聯學會、中國楹聯書法委員會、中國碑賦文化工程院務委員、中國書畫院院士。出版《李泉成詩詞選集》。毋庸置言,憑藉這段簡歷,摯友書法以及“碼字”功夫了得程度,讓世人為之嘆服不已。這幅書法取材躬耕在...
其能詩,所賦《陪游鳳皇台獻詩》,頗為李昪所稱賞。馬令評其“為文有天才而寡學,不經師友議論。詞尚詭誕,多違戾先王之旨。自以古今獨步,書札不工亦自矜衒,而嗤鄙歐、虞之徒”。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宋齊丘是鎮南軍節度副使宋誠之子,因父親早逝而家道中落,只能依靠節度使鐘傳生活。他雖生於“經籍道...
八十二引皆作“斵其名”,《北堂書鈔》二十二亦引“斵苕華”三字。)築傾宮,飾瑤台。(《文選·吳都賦》注。《文選·東京賦》注引作“夏桀作瓊宮、瑤台,殫百姓之財”,《太平御覽》八十二引“桀傾宮,飾瑤台,作瓊室,立玉門”。)夏桀末年,社坼裂,其年為湯所放。(《太平御覽》八百八十。《路史·後...
’說《魯頌》者首雄,但云奚斯,不雲史克睎考父,此《魯》說。班固《兩都賦序》‘昔皋陶歌虞,奚斯頌魯,皆見於孔氏,列於《詩》《書》,其義一也。’此《齊》說。曹植《承露盤銘序》:‘奚斯頌魯。’此《韓》說。而皆不及史克。史克見《左傳》在文公十八年,至宣公世尚存,見《國語》。奚斯見...
”汪辟疆在《三百年前一位青年抗戰的民族文藝家》中也慷慨激昂地說:“我早年從《藝海珠塵》內得讀《夏內史集》,誦至他16歲所作的《大哀賦》和《獄中上母書》、《遺夫人書》這幾篇,有時熱血上涌,有時酸楚欲絕,不知不覺的使我對於這一位青年抗戰的民族文藝家敬佩不已”。聞亦博在《明代模範學生夏完淳傳記...
羅學旦,清朝嘉應州興寧縣人。清朝雍正十三年(1735年)拔貢生,乾隆年間,先後在四川犍為、資陽、遂寧、威遠、定遠、蓬溪和直隸大城縣等地任知縣,頗有政績。其名作有《魯亭詩集》、《萬壽生生圖》、《萬佛圖》、《烏魯木齊賦》、《佛說佛名經》等。人物生平 羅學旦(1707-1781),字次周,號魯亭。雍正十三年...
21.烏兔:指日月。古代神話傳說日中有烏,月中有兔。左思《吳都賦》:“籠烏兔於日月,窮飛走之棲宿。”22.“斫元氣”二句:元氣、元精,指天地間的精氣。王充《論衡·超奇》:“天稟元氣,人受元精。”23.“冥茫”句:謂作者的神思馳聘於蒼茫無際之間。冥茫、八極,均指極遠無際。心兵,為文為詩的...
另外,略薩還獲得過1994年塞萬提斯獎、2010年諾貝爾文學獎等殊榮,代表作品有《綠房子》《酒吧長談》《世界末日之戰》等等。人物經歷 1936年3月28日,馬里奧·巴爾加斯·略薩出生在秘魯南部亞雷基帕省首府亞雷基帕市的一個中產家庭。馬里奧是他的名字,巴爾加斯是父親的姓,略薩是母親的姓,分別代表父親和母親的家族。不...
四書五經六藝,四書是指《大學》《中庸》《論語》和《孟子》;五經是指《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簡稱為“詩、書、禮、易、春秋”,其實本來應該有六經,還有一本《樂經》,合稱“詩、書、禮、樂、易、春秋”,但後來亡於秦末戰火,只剩下五經。六藝的說法有兩種。一種是,中國古代儒家要求...
論 辭賦 誼 吊屈原賦 鵬鳥賦 乘 七發 南小山 招隱士 馬相如 子虛賦 上林賦 長門賦並序 方朔 答客難 馬遷 悲士不遇賦 褒 洞簫賦 揚雄 逐貧賦 解嘲 班彪 北征賦 班固 西都賦並《兩都賦》序 東都賦 幽通賦 傅毅 舞賦 張衡 歸田賦 思玄賦 馬融 長笛賦 蔡邕 述行賦並序 王延壽 魯靈光殿賦並序 趙壹 刺世...
按原本姑誤如]說文觥以黃得聲俗從光劉楨魯都賦觥與觴葉鄭氏引詩皆作觵痡音鋪補音永懐胡隈切釋名懐回也張衡東京賦允懐與來摧葉漢房中歌懐與歸葉劉向九嘆懐與頹葉左氏傳聲伯
十五歲 公元前537年,周景王八年,魯昭公五年,孔子在魯。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論語·為政》)這時孔子在童年艱苦學習的基礎上,更自覺地在學業和品德上不斷提高完善自己。魯國改三軍為四軍,叔孫、孟孫各領一軍,季孫 領二軍。當時軍、賦統一,分軍即分賦,所以當時稱此舉為“四分公室”...
趙氏傳世作品以行楷居多,大多用筆精到,結字嚴謹,如《赤壁賦》堪稱經典之作。 人物評價 趙孟𫖯的書法作品趙孟𫖯是元代初期很有影響的書法家。《元史》本傳講,“孟俯篆籀分隸真行草無不冠絕古今,遂以書名天下”。讚譽很高。據明人宋濂講,趙氏書法早歲學“妙悟八法,留神古雅”的思陵(即宋高宗趙構)書,中年學“...
大業五年,授魯郡臨泗府步兵校尉。九年,充戍會稽。尋授建安郡丞,行達烏程,屬江都難作,復會沈法興為李子通所破,子通又命為中書侍郎、國子祭酒。及杜伏威攻滅子通,又以百藥為行台考功郎中。或有譖之者,伏威囚之,百藥著《省躬賦》以致其情,伏威亦知其無罪,乃令復職。伏威既據有江南,高祖遣使...
”(《詩集·精衛》)。家族風波 崇禎末年,顧炎武嗣祖紹芾及兄長顧緗(字遐篆)先後去世,又逢吳中大旱,“一時喪荒賦徭猖集”(歸莊《送顧寧人北游序》),炎武無奈,曾將祖產田800畝賤價典給崑山豪族葉方恆(字嵋初);其時,炎武的堂叔等人為爭奪遺產,又挑起家難,他們還與本來就蓄意侵吞炎武家產的葉氏...
關於《詩經》的編排分類,前人有“六詩”、“六義”、“四始”的說法。《周禮·春官·大師》中說“大(太)師教六詩:曰風,曰賦,曰比,曰興,曰雅,曰頌。”在《毛詩序》(見《詩序》)里,把“六詩”叫做“六義”。對這兩個名詞歷來有各種不同的解釋。其中,以孔穎達在《毛詩正義》中的解釋較有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