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特性,天然纖維,人造纖維,絲綢特性,絲織工藝,繅絲,織造,染整,歷史演變,初期發展,商周時期,秦漢時期,魏晉時期,隋唐時期,兩宋時期,元朝時期,明朝時期,清朝時期,民國時期,現代發展,國內發展,國際發展,行業前景,絲綢文化,綜述,四大名繡,三大名錦,帝王服飾,官員補服,價值意義,絲綢分類,十四大類,三十五小類,
原料特性
天然纖維
絲綢所含的天然纖維主要是蠶絲纖維,是熟蠶結繭時所分泌絲液凝固而成的連續長纖維,也稱
天然絲,是人類利用最早的動物纖維之一,包括
桑蠶絲、
柞蠶絲、
蓖麻蠶絲、木薯蠶絲等。
蠶絲纖維是唯一得到實際套用的天然長絲纖維,由蠶改粘液凝固而成。蠶絲纖維因蠶的食性不同分成多種,其中有食桑葉形成的桑蠶絲纖維、食柞樹葉形成的柞蠶絲纖維以及食木薯葉、馬桑葉、蓖麻葉形成的其他野蠶絲纖維。桑蠶絲纖維和柞蠶絲纖維可以把長絲纖維的形態保留到集束形成的長絲紗中,其他的幾種野蠶絲纖維只能被改形為短纖維用紡織加工。在用桑蠶絲纖維和柞蠶絲纖維集束形成的長絲紗中,桑蠶絲纖維的長絲紗最重要,占天然長絲紗的大部分。
蠶絲結構
蠶吐絲時同時吐出兩根蠶絲,但凝固成形後,它們會併合形成一根繭絲。繭絲的斷面類似
眼鏡。每根繭絲中含有兩根被絲膠粘結在一起的蠶絲纖維,稱為絲素,即無膠的蠶絲纖維。它具有接近三角形的橫截面特徵,但形狀與截面積大小並不均勻。
絲素也稱絲素纖維,是最終得到使用的蠶絲纖維。
絲膠包覆在絲素纖維的四周,它的存在會對纖維的使用、加工和產品風格產生重要的影響。
每根繭絲上的絲膠含量並不均勻,開始吐出的絲,絲膠含量低,結束時吐出的絲,絲膠含量最高。蠶絲纖維有比較完善的原纖構造,能充分表現天然纖維的優良品質。
化學組成
蠶絲屬
蛋白質纖維(Fibroin;シルクタンパク),又名:
絲素蛋白。是一種含氮的高分子化合物,其大分子的單基是α胺基酸。α胺基酸的結構通式是RCH(NH
2)COOH,由於其氨基位於緊鄰
羧基或
羧酸的α碳原子上,因此稱為α胺基酸。由絲素分子的結構通式可知,在整個大分子鏈的不同肽基上,連線的側基是不同的,這是天然蛋白質纖維的一個重要特徵。
組成蠶絲絲素的胺基酸共有18種之多,絲素蛋白含量約占蠶絲的70%—80%,其中甘氨酸(gly)、丙氨酸(ala)和絲氨酸(ser)約占總組成的80%以上。
改性
絲素蛋白雖然具有很多優良的使用性能,但因為絲素蛋白分子中含有一定量的羥酚基及其它結構,容易吸收紫外光而變性,在紫外光照射下,胺基酸組成發生裂解,白度明顯下降,隨照射時間的增加,絲素蛋白泛黃程度也增加,特別是在有水存在下,泛黃更為嚴重。力學性能和熱性能也大幅度下降,對其性能有很大影響,而且絲素蛋白又難於染色和易於褪色等,為了使缺陷得以改善,必須進行改性,改性可以用生物學的基因方法來改善蠶的品種,也可以採用化學和物理的方法加以改進,通常為
化學改性和
高分子共混兩種方法。
人造纖維
人造纖維是指通過物理化學的方法製得的非天然纖維,分為再生纖維和化學纖維兩種。再生纖維是用某些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或其衍生物做原料,經溶解後製成紡織溶液,然後噴絲紡製成纖維狀的材料;化學纖維是利用石油、天然氣、煤和農副產品作原料製成的合成纖維。絲綢中加入人造纖維,主要是為了使絲綢抗皺縮、防蟲蛀、更易保存等。
人造纖維只有100年的歷史,在此之前,人類都依靠棉、毛、絲、麻等天然纖維套用於紡織服裝和其它生產領域。20世紀50年代以後各種合成纖維先後問世,量大價廉,大大豐富了紡織纖維總產量和使用範圍,成為天然纖維的競爭對手。合成纖維的原料是石油,但地球的石油資源30—50年後即告枯竭,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前進和消費意識的改變,為了應對石油危機和適應環保理念的全球大趨勢,纖維產業也逐步向開發、使用天然纖維靠攏。各種新型纖維問世,如天然彩色棉、竹纖維、Lyocell纖維、PLA纖維、大豆蛋白纖維、蠶蛹蛋白纖維等,都具有天然纖維的特點,不僅性能優良而且環保。
絲綢特性
優點
第一:穿著舒適。真絲綢由蛋白纖維組成,與人體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加之表面光滑,其對人體的摩擦刺激係數在各類纖維中是最低的,僅為7.4%。
第二:吸、放濕性好。
蠶絲蛋白纖維富集了許多胺基(-CONH)、氨基(-NH
2)等親水性基團,又由於其多孔性,易於水分子擴散,所以它能在空氣中吸收水分或散發水分,並保持一定的水分。在正常氣溫下,它可以幫助皮膚保有一定的水分,不使皮膚過於乾燥;在夏季穿著,又可將人體排出的汗水及熱量迅速散發,使人感到涼爽無比。
絲綢不僅具有較好的散熱性能,還有很好的保暖性。其保溫性得益於多孔隙纖維結構。蠶絲纖維里有許多極細小的纖維,這些細小的纖維又是由更為細小的纖維組成。因此,看似實心的蠶絲實際上有38%以上是空心的,在這些空隙中存在著大量的空氣,阻止了熱量的散發,使絲綢具有很好的保暖性。
第三:吸音、吸塵、阻燃。真絲織物有較高的空隙率,因而具有很好的吸音性與吸氣性,所以除製作服裝外,還可用於室內裝飾。由於蠶絲具有吸濕、放濕性能以及保濕性、吸氣性和多孔性,還可調節室內溫濕度,並能將有害氣體、灰塵、微生物吸掉。另外,真絲纖維的熱變性小,比較耐熱,加熱到100℃時,只有5—8%左右脆化,而大多數合成纖維的熱變度要比真絲大4—5倍。蠶絲的燃燒溫度在300—400℃,屬難燃纖維,而合成纖維的燃燒溫度在200—260℃,即易燃、易熔。因此,採用蠶絲纖維作為室內裝飾的原料,不但可以起到吸音、吸塵、保溫作用,還有起到阻燃功能。
第四:抗紫外線。
絲蛋白中的色氨酸、酪氨酸能吸收紫外線,因此絲綢具有較好的抗紫外線功能。而紫外線對人體皮膚是十分有害的。當然,絲綢在吸收紫外線後,自身會發生化學變化,從而使絲織品在日光的照射下,容易泛黃。
第五:保健。真絲纖維的保健功能是無法替代的,其中含有人體所必須的18種胺基酸,與人體皮膚所含的胺基酸相差無幾,故又有人類的“第二皮膚”的美稱。穿真絲衣服,不但能防止紫外線的輻射、防禦有害氣體侵入、抵抗有害細菌,而且還能增強體表皮膚細胞的活力,促進皮膚細胞的新陳代謝,同時對某些皮膚病有良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缺點
絲織工藝
繅絲
原始的繅絲方法,是將蠶繭浸在熱盆湯中,用手抽絲,卷繞於絲筐上,成為織綢的原料。盆、筐就是原始的繅絲器具。一顆蠶繭可抽出約1000米長的繭絲,若干根繭絲合併成為生絲。
繅絲是制絲過程的一個主要工序。根據產品規格要求,把若干粒煮熟繭的繭絲離解,合併製成
生絲或
柞蠶絲。繅絲方法很多,按繅絲時蠶繭沉浮的不同,可分為浮繅、半沉繅、沉繅三種,蠶繭的浮沉主要決定於
煮繭後繭腔內吸水量的多少。按繅絲機械類型的不同,可分為
立繅和
自動繅兩種。按自動繅絲機的感知型式不同,可分為定粒感知繅絲和定纖感知繅絲兩種。將蠶繭抽出蠶絲的工藝概稱繅絲。
織造
生絲經加工後分成經線和緯線,並按一定的組織規律相互交織形成絲織物,就是織造工藝。各類絲織品的生產過程不盡相同,大體可分為生織和熟織兩類:生織,就是經緯絲不經煉染先製成織物,稱之為坯綢,然後再將坯綢煉染成成品。這種生產方式成本低、過程短,是絲織生產中運用的主要方式。熟織,就是指經緯絲在織造前先染色,織成後的坯綢不需再經煉染即成成品。這種方式多用於高級絲織物的生產,如織錦緞、塔夫綢等。在織造前,還需做好準備工作,如使絲膠軟化的浸漬、能改善產品性能的並絲和拈絲,還有整經、卷緯等。同時,由於蠶絲吸濕性強,還要做好防潮工作。絲織生產使用的自動化織機主要有:用於生產合成纖維長絲織物的噴水織機和於生產多色緯提花織物的劍桿織機。
染整
染整是指對紡織材料(纖維、紗線和織物)進行以
化學處理為主的工藝過程,現代也通稱為
印染。染整同
紡紗、
機織或針織生產一起,形成紡織物生產的全過程,染整質量的優劣對紡織品的使用價值有重要的影響。該工藝主要包括生絲及織物的精煉、漂白、染色、印花和整理等工序。
精煉
蠶絲由兩根單絲組成,其主體為絲朊,外層包裹絲膠。大部分的色素、油脂、蠟質和無機鹽等都存在於絲膠中。這些雜質對印染的效果有很大影響,所以必須在染色前將其去除。人們在長期實踐中,掌握了絲膠受化學劑或酶的作用易溶解於熱水的特性,並利用絲膠這一弱點,將坯綢或生絲放入裝有肥皂(或合成洗滌劑)與純鹼(碳酸鈉)的混合溶液內進行加熱,絲膠加熱後進行水解。經過這樣的精煉,脫除絲膠而保存絲朊,並去除了色素、脂、蠟等雜質,從而取得色澤潔白的絲製品。脫膠又叫精煉,脫膠後的生絲稱為熟絲。生絲脫膠的程度須根據生產要求而定。
漂白
脫膠後的絲纖維應進行漂白以除去天然色素。否則,染淺色時,因天然色素的存在會導致成品色澤發生變化。蠶絲可利用各種漂白劑的氧化或還原作用進行漂白。對蠶絲在催化劑存在下採用雙氧水漂白的工藝曾有過報導。二氧化硫脲是一種還原型漂白劑,其BOD和COD值都較低,因而可作為低污染的無毒漂白劑使用,但是,與保險粉相比,儘管保險粉污染嚴重,仍被大量使用。而TDU由於價格較高其套用卻受到限制。
染色
色澤潔白的坯綢經精煉之後,便進入染色階段。染色就是使染料和蠶、坯綢等發生化學反應,讓坯綢染上各種色彩的工藝。由於蠶絲屬蛋白質纖維,不耐鹼,染色宜在酸性或接近中性的染液中進行。用於絲織物染料的主要是:酸性染料、活性染料、直接染料與還原染料等。用酸性染料染上的顏色比較鮮艷,染後用陽離子固色劑處理,可提高產品的水洗牢度。活性染料染在蠶絲上有良好的水洗牢度。織物的染色方法隨織物的品種而異,如縐、紗類織物用繩狀染色或溢流噴射染色,紡、綢、緞類織物則用平幅掛染或卷染。
印花
一種色彩畢竟單調,除染色外,人們還採用印花技術使絲綢變得五彩繽紛。印花是指將染料按照設計好的花色印在織物上的一種工藝。常用的印花工藝有直印、拔印、防染。直接印花指色漿直接通過篩網印花版印在絲織品上,是的基本印花方法之一,可用多種染料共同印製。拔染印花,也稱雕板印花,是一種使用雕白劑拔染的工藝,印染前先用具有偶氮結構的酸性染料和活性染料將絲織品染色,再在色綢上按花樣需要印上含有破壞色素的雕白劑製成的雕印(拔染)漿,經汽蒸後,印漿部位的地色便呈現白色,叫做“雕白”。
防染印花,就是將絲織品按花樣印上“防白”漿或“色防”漿,待乾燥後再行染色。由於花樣部位有“防白”漿或“色防”漿中的防染劑,不會染色,而其餘部分則全部上色。
整理
絲織品經過精練、染色、印花後,便可以對織物進行最後的整理工作。整理工藝主要解決前幾道工序遺留的潮濕、皺摺、門幅參差不齊等問題,突出絲織物本身柔軟的特性並增加其服用功能,主要採用的是機械整理和化學整理兩種方法。機械整理有拉幅整緯整理,汽熨整理,軋光等方法;化學整理主要是添加化學藥劑,如柔軟劑、抗靜電劑、防火劑、由純鹼及磷酸三鈉組成的砂洗劑等,從而達到防皺、防縮、柔軟、厚實的效果。處理過的面料不僅更適合穿著,絲綢的消費領域也由此而拓寬。
歷史演變
初期發展
上古傳說中,
黃帝的妻子
嫘祖發明“養蠶取絲”,但現實中絲綢究竟是何時被發明尚具爭議。
專家們根據考古學的發現推測,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
新石器時期中期,中國便開始養蠶、取絲、織綢。真正能夠說明蠶繭得到利用的是1926年在山西省
夏縣西陰村發掘到的半個蠶繭。據考古學家
李濟和昆蟲學家劉祟樂的研究,斷定為桑蠶繭。繭殼長約1.36厘米,幅寬約1.04厘米,是用銳利的刀刃切去了繭的—部分。西陰村所處的時代為仰韶時期(距今約5600—6000年),為人們研究絲綢起源提供了實物。
在河南省
滎陽汪溝遺址的4個翁棺中發現據稱是約5500年絲綢遺存。
在
河姆渡遺址中人們已發現了紡織工具,藉此可以推斷絲綢的使用至少不遲於
良渚文化。最具影響力的說法,是中國科學家在1958年的考古發現,距今5300年
大汶口文化時期的絲綢織品。
絲綢織品技術曾被中國壟斷數百年,由於其編制技術在當時是一種複雜的工藝,又因其特有的手感和光澤備受人們的關注,因而絲織品成為工業革命以前世界主要的國際貿易物資。最早絲綢織品只有帝王才能使用,但絲綢業的快速發展令絲綢文化不斷的從地理上、社會上滲透進入中華文化。並成為中國商人對外貿易中一項必不可少的高級物品。
起國中國嚴密控制著絲綢織造業和養蠶業的技術流傳,並禁止其流向外國。但朝鮮則在中國移民的協助下,與前200年成功實現養蠶技術的突破。此外,西域和田河流域(前500年—前300年)與印度(300年之前)成功實現養蠶。不過
羅馬帝國則是在550年左右才得到蠶種並發展養蠶技術。
商周時期
商代農業有了很大發展,蠶桑業亦形成了一定規模。考古發現的商代絲織品儘管數量有限,但已出現了提花絲織物,這說明當時的織造技術已達到相當水平。
西周時期,統治者對手工業生產已有了嚴格的組織與管理,絲綢生產技術比商代有所進步。
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從奴隸制向封建制過渡的時期,生產力和社會經濟形態發生了巨大變化。蠶桑絲綢業也受到重視,發展農桑成為各國富國強民的重要國策。
戰國時期,農業與手工業相結合的農戶成了社會的基本生產單位,手工業成為農業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絲綢生產的專業化分工更加明顯,有些技術世代相傳,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幾乎所有的地方都能生產絲綢,絲綢的花色品種也豐富起來,主要分為絹、綺、錦三大類。錦的出現是中國絲綢史上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它把蠶絲優秀性能和美術結合起來,不僅是高貴的衣料,而且是藝術品,大大提高了絲綢產品的文化內涵和歷史價值,影響深遠。此時中國絲綢也傳進了印度,印度政治家、哲學家考底利耶(Kautilya)的《政事論》(又譯《治國安邦術》)一書中有cinapatta一字,意思就是“中國的成捆的絲”。另外,從梵文的許多字中也可看出,古代印度人民對蠶絲的認識要比希臘人和羅馬人準確得多,他們知道絲是蟲子吐的,絲是蠶繭抽成的。
秦漢時期
秦漢時期是中國封建社會處於初步鞏固與發展的時期,秦的統一和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為漢代的強盛奠定了基礎。漢初實行“與民修養”政策,促進了經濟的迅速發展。規模宏大的官營絲綢業建立起來,其產品主要滿足宮廷與官府的需求;民營絲織業也有了較大發展,有的作坊形成了自己的產品特色和知名度。絲綢產區較商周時期有所發展。西漢時期絲綢的生產重心在黃河中下游地區,從東漢時期開始,西南地區的
蜀錦成為全國聞名的絲綢產品。
秦漢時期,絲織業不但得到了大發展,而且隨著漢代中國對外的大規模擴展影響,絲綢的貿易和輸出達到空前繁榮的地步。
漢武帝時期北擊匈奴,控制了通向西域的
河西走廊。
張騫兩次出使西域,溝通了中原內地通向西域並連貫
歐亞大陸的道路。貿易的推動使得中原和邊疆、中國和東西鄰邦的經濟、文化交流進一步發展,從而形成了著名的“
絲綢之路”。這條路從
長安出發,經
甘肅、
新疆一直西去,經過
中亞、
西亞,最終抵達
歐洲。元朔三年(前126年),在
漢武帝的西進政策下,中國的蠶絲與絲綢源源不斷地通過絲綢之路輸往中亞、西亞併到達歐洲,絲綢之路沿途出土的大量漢代絲綢織物就是當時貿易繁榮的物證。中國的絲綢生產技術也在這一時期傳播到中亞地區。
魏晉時期
魏晉南北朝時期,戰爭連綿不絕,國家長期分裂,政權頻繁更替。劇烈的社會動盪、複雜的政治格局、廣泛的國際往來,令絲綢生產雖發展艱難,但內涵豐富,面貌多樣。這一時期,北方仍然是絲織品的主要產區,四川成都地區絲綢業一向發達,江南地區由於
三國時的相關政策,開發絲綢業有了新的起色,經過南朝的經營而進一步得到發展,為唐代中期以後江南絲織業的崛起奠定了基礎。
三國、兩晉、南北朝的長期戰亂,造成對黃河流域經濟的嚴重破壞,到了
隋代,中國蠶桑絲綢業的重心已經轉移到了長江流域。
隋唐時期
隋唐時期是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的高峰,總的來說國家強盛、經濟發達、商業繁榮,尤其是文化上的開放,顯示了這一時代雍容大度、兼蓄並包的風格。絲綢業也在這一社會基礎上出現了發展高潮。當時重要的絲綢產區有三個:一是
黃河流域,以河北、河南兩道為主體;二是
四川巴蜀地區,劍南道和山南道的西部可以劃入本區;三是長江下的
東南地區,基本形成三強鼎立的局面。
安史之亂後,江南地區的重要性大大增強。此外,西北地區絲綢的發展在邊遠地區中首屈一指,並表現出濃郁的地方特色。
唐朝是絲綢生產的鼎盛時期,無論產量、質量和品種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絲綢的生產組織分為宮廷手工業、農村副業和獨立手工業三種,規模較前代大大擴充。同時,絲綢的對外貿易也得到巨大的發展,不但“絲綢之路”的通道增加到了三條,而且貿易的頻繁程度也空前高漲。絲綢的生產和貿易為唐代的繁榮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唐代的絲綢貿易十分發達,陸上絲綢商道更多採用一條偏北迂迴的道路。海上絲綢之路也在這一時期興起,絲綢產品通過東海線和南海線,分別輸往朝鮮半島、日本和東南亞、印度乃至由阿拉伯商人傳播到歐洲。絲綢貿易的興盛導致了絲綢技術的外傳,至7世紀,東起日本,西至歐洲,西南到印度均有絲綢生產,基本奠定了日後蠶絲產區的格局。
兩宋時期
宋時期,隨著蠶桑技術的進步,中國絲綢有過短暫的輝煌。不但絲綢的花色品種有明顯的增加,特別是出現了宋錦、絲和飾金
織物三種有特色的新品種,而且對蠶桑生產技術的總結和推廣也取得了很大的突破。
北宋絲綢生產以黃河流域、江南地區和四川地區為重要產區,中晚期生產重心已轉移至江南地區,但北方在高檔絲織品生產上仍保持優勢。南宋時,絲綢產區基本集中在長江流域,江南地區絲綢生產占絕對優勢,浙江已成為名副其實的“絲綢之府”。遼在奪取燕雲十六州後開始發展蠶桑絲綢生產,金代統治區域的絲綢業雖遭破壞,但也維持了一定規模。
宋朝的官營絲綢生產作坊有相當規模,在京城少府監屬下設定綾錦院、染院、文思院和文繡院,同時還在重要絲綢產區設定官營織造機構。東京的綾錦院,真宗年間有織機400多張,潤州織羅務年產量萬匹,新興絲織業中心城市婺州,號稱“衣被天下”。太湖流域“繭簿山立,繰車之聲連甍相聞”。兩宋民間絲織業十分發達,除作為農村傳統手工業以外,城市中的絲織作坊大量湧現,民間機戶的力量不斷增長。對外貿易方面,由於陸上絲綢之路被阻斷,海上絲綢貿易有了長足的發展,中國的生絲與絲綢通過海上絲綢之路輸往世界各地。
元朝時期
元代的統治者在統一中國之前,即對經濟政策有所調整,注意保護生產力和生產資料。官方建立了農業管理機構——司農司,指導督促農業生產;歷史上第一部官方編纂的農書《
農桑輯要》也在全國發行,推廣先進生產技術;鼓勵墾荒,實行屯田,使農業生產和社會經濟得到較快恢復和發展。西方的天文、曆法、算術、醫學傳入中國,中國的羅盤、火藥、印刷術也先後傳到國外。中外文化交流和大一統的政治局面,促進了絲綢技術水平的提高。黃河下游一帶的北方絲綢業得到回升,絲綢生產分工細緻,織造技術提高;長江中下游的南方,絲綢生產重心的地位進一步鞏固提升。
元代中期以後,產區格局有較大變化,北方地區的絲綢生產衰落,江南地區變得更為重要。其原因一方面是氣候變冷使北方不宜於蠶桑生產,另一方面是棉花的種植也使得蠶桑業趨向集中。龐大的官營織造體系是元代絲綢生產的重要特色,對民間絲綢生產有一定抑制作用。
明朝時期
明代由於資本主義的萌芽與發展,絲綢的生產與貿易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絲綢生產的商品化趨勢日漸明顯,絲綢的海外貿易發展迅速。江南蘇湖一帶成為最重要絲綢產地,發展了一批典型的絲綢專業市鎮,官營織造也日趨成熟,此時,中國絲綢發展到了最活躍的時期。
明初採取了集中力量發展墾荒、興修水利和振興農業的政策,改變了元朝手工業奴隸的身份,大大地解放了勞動生產力。世襲的手工業者除定期輪流應役外,大部分時間可以自己製造手工業品到市場出售,同時還減輕商業稅賦。農業、手工業和商業的恢復,促進了蠶桑絲綢生產技術的進步和發展。明代已有不少學術價值很高的著作出版,如
李時珍的《
本草綱目》已對桑品種作了科學分類;
徐光啟的《
農政全書》中的《蠶桑篇》,對蠶桑生產有全面論述;
宋應星的《
天工開物》,是當時絲綢生產最重要的著作。
明初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重農崇儉,蠶桑絲綢業的產區範圍有所縮減,但形成了以江南為中心的區域性密集生產,其中蘇、杭、松、嘉、湖為五大絲綢重鎮。明代中期以後,社會風氣漸趨奢靡,在商品經濟與專業分工經營條件下,江南地區的絲綢工商業獲得了極大繁榮。
明代官營織造業規模較大,除在南京與北京設立中央染織機構外,還分別在絲綢產區的蘇州、杭州及全國二十多處地方設立地方織染局,供應宮廷和政府每年所需的段匹。生產方式有“局織”和外發“領織”兩種,局織是輪班徭役制,領織為民間機戶,工匠的人身依附關係較元代有所鬆弛。
絲綢產品以朝廷賜賞的形式流入周邊國家和地區。明中期以後,官府在廣州、泉州、寧波等地設定“市舶司”,中國生絲與絲綢大量銷往日本和經由澳門地區銷往歐洲。
清朝時期
清初絲綢業在戰爭中損失慘重。康熙時採用了鼓勵措施,絲綢生產獲得較快發展,在地域上進一步向環太湖地區和珠江三角洲集中,特別是江南地區在規模和水平上成為全國絲綢業的中心。
清代官營織造體系廢除了明代的匠籍制度,原料也以採買為主,總體規模比明代有所縮減,重要的有江寧織造局、蘇州織造局和杭州織造局,合稱“江南三織造”,負責供應宮廷和官府需要的各類絲織品。民間絲織業生產規模有所擴大,專業性分工和地區性分工更加明顯,湧現出一批繁榮的絲綢專業城鎮,產品種類繁多,內銷市場繁榮。在對外貿易方面,清厲行海禁,加強了對外貿易的限制,實行一口通商。儘管如此,中國對日本的生絲出口和對歐洲各國的生絲與絲織品出口仍然達到了相當規模。
晚清時中國絲綢業在苛捐雜稅和洋稠傾銷的雙重打擊下,陷入了十分可悲的境地。
民國時期
孫中山制訂的《實業計畫》,按當時中國4.5億人的需要,列出了繭75萬噸、絲7.1萬噸、綢11.25億米的發展目標;並在《
民生主義》里提出“改良絲業來增加生產”、“把紡絲方法過細研究,把絲的種類品種品質和色澤分別改良”,使之“中國的絲業便可以逐漸進步,才可以和外國去競爭。中山先生關於“如果中國的桑葉、蠶種和絲質沒有改良,還是老守舊法,中國的絲業不止是失敗,恐怕要歸天然的淘汰,處於完全消滅”的警言,成為當時全國絲綢業界的共識。許多有識之士,奔走呼籲“實業救國”,要求興辦絲綢技術學校,發展蠶絲生產,增加絲綢出口。當時一些實業家積極回響,政府也給予了一定支持,栽桑養蠶、繅絲織綢的生產技術,都有改進提高。絲綢已成為國家對外出口的重要物資,占到當時全國出口總值的20%以上。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抗日戰爭開始,日本帝國主義侵占中國江蘇、浙江、山東、廣東等蠶絲主產區,掠奪蠶絲資源,破壞中國絲綢生產。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不久又經歷
國共內戰,到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繭絲綢的生產、出口均是民國時期的產銷最低點,整個絲綢業已呈奄奄一息的局面。
現代發展
國內發展
1980年到1990年的十年間,中國
生絲產量從3.6萬噸上升到5.7萬噸,
絲織物的產量增長了2倍多;絲織品消費量也從4億米增長到了12.2億米,出口的生絲占世界生絲貿易量的80%以上,綢緞也要占50%上下,重新爭得了世界絲綢市場上的主導地位,絲綢業成為國家的創匯支柱產業,建成較完整的絲綢業體系,絲綢產品行銷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隨著中國絲綢行業工藝技術水平的不斷進步,科技創新步伐也得以加快,尤其是電腦、電子商務平台和現代化信息處理獲得全方位充分利用。最典型的實例是,電腦的普及使得繅絲工藝徹底淘汰了沿襲百年之久的立繅車,進而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絲綢行業自動繅絲的水平。利用電腦監測和輔助手段,可充分實現小批量、多品種的企業經營模式。機電一體化更成為國際紡機發展主要特色,幾乎所有提花機和大圓機等都已安裝了電子提花裝置。
絲綢生產裝備的可靠性是國產設備與國外先進水平差距的癥結所在。國產紡織設備在國內的銷量只有1萬台左右。但據保守估計,中國紡織行業每年紡織設備的需求量卻高達2—3萬台。
在原料套用領域,中國科研取得了驕人的業績,諸如破譯家蠶基因組之謎,成功地培育出天然彩繭;攻克了自動繅絲真空滲透煮繭技術難關;完全掌握了蠶絲纖維之超微結構;針對強制牽引所形成的家蠶絲拉伸性能之深入研究並獲取成果;制絲副產品中萃取絲膠和絲素獲得推廣套用;成功開發乍/桑彈力真絲和膨體彈力真絲等全真絲差別化紡織新材料;電子紡絲法製備絲素功能性納米纖維;絲綢用環保型新染化料與助劑及配套工藝相繼問世。
織物結構方面,防皺、防縮、防褪色等絲綢難關的攻克方面已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並套用到了重磅絲綢、真絲喬其、仿真絲化纖綢、電腦繡花絲絨等,使產品附加值倍增。
絲綢紡織技術複合化也不斷取得進步,主要體現:化學纖維的複合技術和加工技術;天然纖維相互間的混紡複合;天然纖維和化學纖維間的複合;多種功能整理的複合;多種織物的複合,如雙層貼上複合,鑲拼複合,三明治式複合等。
中國絲綢業優勢與差距並存。中國絲綢出口企業主要以量的增長來爭奪國際市場份額,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國內絲綢市場價格的混亂。由於出口價格連年下滑,而今絲類及其綢緞出口價格只相當於十年之前的50—60%。實際上,中國絲與綢的出口長期陷於量升價跌的怪圈。雖然中國絲綢業擁有原料生產供應方面甚佳的有利條件,但在國際上卻一直沒有知名度頗高及市場占有率可觀的品牌,國際上對中國絲綢的客觀評價仍滯留在中國的坯綢只有經過義大利後處理或法國精加工之後,方能榮登高檔時裝服飾之列。
為此,自2002年起,中國絲綢協會開始注重高檔絲綢標誌批准註冊工作。在此基礎上,2004年國內絲綢行業將五種牌號的全真絲絲綢產品列為中國名牌,以及授予首批十七家企業高檔絲綢標誌使用權。高檔絲綢標誌的實施與推廣,表明中國絲綢企業的產品正在進入一個從廉價低級產品向高端產業鏈領域升華的全新時期。
2010年,全國桑園面積達到1203.1萬畝,蠶繭產量64.9萬噸,生絲產量16.2萬噸,分別比2005年增長3.7%、5.4%和30.4%。“十二五”期間,中國年均蠶繭產量穩定在65萬噸左右,絲及絲綿類產品總產量達12萬噸以上,蠶桑經濟收入超過200億元,絲綢工業總產值達2000億元以上,真絲綢商品出口保持在35億美元以上。到2015年,烘繭和絲綢印染領域單位增加值能耗比“十一五”末降低20%以上,絲綢工業單位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以上,繅絲企業實現污水零排放,繭絲綢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提高到80%以上。
國際發展
一、產業調整改變絲綢生產格局
1、繭絲生產梯度轉移
2、蠶絲生產趨於多極化
世界上有蠶絲生產的國家和地區65個,其中有一定規模的近40個,在世界蠶絲生產中占有一定地位的有l0個左右。作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中國絲綢業,蠶繭年產量達44萬噸,最高的一年份曾達到70萬噸之多,約占世界總產量的70%。印度繭絲綢生產發展迅速,已取代日本成為世界第二絲綢生產大國。泰國,越南,巴西,
馬來西亞等國也十分重視蠶絲業投人,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促進本國蠶絲業發展。
二、科技創新引導絲綢消費潮流
1、生產技術密集化
日本研究人員開發出了無菌蠶絲生產技術,研製了豆腐渣為主要成分的低成本人工飼料,打破了千百年來按季節生產的蠶業生產格局,且生產出的蠶繭具有白度好,出絲率高,可直接繅絲等優點。與此同時,世界各國用先進技術生產的“克隆蠶”、及基因移植技術、新型蛋白質材料、人工噴紡蠶絲等層出不窮,必將取代傳統蠶繭生產方式。
在工業生產方面,日本、德國、義大利、韓國等已開發國家利用其綜合科技優勢,在絲綢產品深加工技術上不斷創新,在國際市場處於領先地位。美國、瑞士、西班牙等在長絲纖維原料,絲綢技術裝備開發方面具雄厚實力,引導著21世紀絲綢新技術的發展趨勢。許多國家除保留部分傳統工藝外,生產工藝不斷向技術密集型方向演變,向自動化,高速化,電子化方向發展。
2、絲綢產品多元化
國際絲綢新技術發展趨勢是服用產業用、裝飾用、軍用、化妝用、醫用等領域齊頭並進。日本、義大利、美國等先進蠶絲生產國,在蠶絲綜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如極細、特粗纖度蠶品種,蠶絲在食用、化妝品、醫藥等領域的套用開發處於領先地位。日本還用蠶繭和蠶絲開發汽車裝飾材料、隱形眼鏡、人造皮膚等。同時,真絲、人絲、合纖多元融合,各種原料混紡,包覆等,使纖維的種類更加豐富多采。
3、服用性能時尚化
絲綢製品無論從面料,質地,花樣,款式均與服飾流行趨勢密切相連。絲綢科技界新近開發的彈力纖維,TenceI纖維,真絲綢隱形印花,絲綢藝術品等都代表著絲綢業時尚、流行和環保趨勢。如真絲與羊絨混紡的針織品在國際市場大出風頭,經混紡的絲羊絨大大改善了針織時裝服用功能,成為備受西歐、北美客戶青睞的時裝新寵。新型功能性絲綢面料的技術研究開發取得重大突破,順應了國際市場絲綢產品多元化、複合化、時尚化的發展潮流,推進了絲綢產品的更新換代。
三、擠占市場加劇絲綢貿易競爭
隨著世界人口的增加,絲綢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科技的創新,加上人們對真絲綢天然產品認識的加深,絲綢消費將繼續穩步增長。但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和中國加入WTO,絲綢市場競爭將日益激烈。
1、絲綢貿易壁壘限制公平競爭
從整個紡織行業看,絲綢出口的貿易壁壘相對比較少,出口環境較為寬鬆,但同樣一直受到配額,關稅等貿易壁壘的限制。同時,由於受紡織品貿易壁壘的影響,真絲綢棉、麻等紡織原料交織的交叉產品出口受到了很大限制。歐盟與美國是中國絲綢的主銷市場,為抵制大量低價中國絲綢和絲綢服飾進口,避免對絲綢流通業的衝擊,歐盟和美國在1994年開始相繼對中國絲綢及服飾進口實行配額限制。1998年開始,歐美雖已取消部分中國絲綢產品配額,但仍然實施一定限制。日本為保護本國利益,對進口中國絲綢產品設限最多。隨著國際市場絲麻、絲棉等混紡織物服飾的走俏,紡織品配額限制對絲綢服飾擴展產品和市場空間的影響越來越明顯。
2、各國紛紛擠占國際絲綢市場
絲綢消費遍及全球,中國和巴西是世界絲綢市場蠶繭和生絲主要出口供應國,中國、日本、韓國、印度、泰國是世界絲織物主要出口供應國,中國、日本和韓國還是世界絲綢市場絲綢服飾的主要出口供應國。法國、義大利、德國、瑞士和中國香港等幾乎沒有蠶絲業,主要通過進口生絲和綢緞等原料經深加工後供應國內外消費。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沙烏地阿拉伯和北美一些國家則直接進口絲綢製品供國內消費。隨著世界經濟的復甦和增長,各國紛紛瞄準全球絲綢市場,努力擴大本國絲綢產品出口。印度,越南等絲綢生產國的崛起和發展,將進一步擠占國際市場份額。韓國、義大利、德國等國利用其科技優勢,從中國、日本、巴西進口繭絲原料,經加工後再出口美國等已開發國家,成為中國絲綢服裝出口的最具實力的競爭對手。
行業前景
中國絲綢行發展勢頭迅猛,絲綢產量居全球第一位,其中繭絲和綢緞可以主導國際市場生產和價格走勢。產業主要分布在
江浙、
兩廣、
山東、
安徽、
四川,不同區域產業之間協同作用有待提升。“十一五”時期,中國絲綢工業產值規模和銷售規模均實現大幅增長。通過加快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穩定傳統出口市場,積極開闢國內市場,產銷銜接持續好轉,行業運行質量和效益明顯改善,發展平穩,勢頭良好。
健康型、功能性、個性化絲綢產品需求不斷增加,可以看出絲綢纖維的底蘊優勢正逐步得到現代人們的重新認可。而擁有13億人口的絲綢內銷市場更是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潛力。
雖然中國絲綢貿易額占世界的80%,但出口額的比重卻由1985年的3.4%下降為2011年的0.19%,這表明中國是絲綢大國卻不一定是絲綢強國。中國是世界最大的蠶絲生產和出口大國,中國生絲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70%以上,出口量占世界總貿易額的80%以上。提高絲綢產品科技含量,開發新的絲綢產品,滿足新興消費者的消費需求是未來國際絲綢消費增長的必然趨勢。
中國繭絲綢行業發展勢頭良好。2010年,全國桑園面積達到1203.1萬畝,蠶繭產量64.9萬噸,生絲產量15.2萬噸,分別比2005年增長3.7%、5.4%和30.4%。
絲綢文化
綜述
絲綢是中國古老文化的象徵,對促進世界人類文明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中國絲綢以其卓越的品質、精美的花色和豐富的文化內涵聞名於世。幾千年前,絲綢從
長安沿著
絲綢之路傳向歐洲,所帶去的不僅僅是一件件華美的服飾、飾品,更是東方古老燦爛的文明,從那時起,絲綢幾乎就成為了東方文明的傳播者和象徵。
四大名繡
| 是以江蘇蘇州為中心包括江蘇地區刺繡產品的總稱。蘇繡的發源地在蘇州吳縣一帶,濱臨太湖,氣候溫和,盛產絲綢,當地婦女素有擅長繡花的傳統習慣。優越的地理環境,絢麗豐富的錦緞,為蘇繡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蘇繡在藝術上形成了圖案秀麗、色彩和諧、線條明快、針法活潑、繡工精細的地方風格,被譽為“東方明珠”。 |
| 亦稱“ 川繡”,是以成都為中心的四川刺繡產品總稱。蜀繡的歷史很悠久,據晉代 常璩《 華陽國志》中記載,當時蜀中的刺繡已十分聞名,並把蜀繡與蜀錦並列,視為蜀地名產。蜀繡以軟緞和彩絲為主要原料,針法種類豐富,充分發揮了手繡的特長,形成了具有濃厚的地方風格。蜀繡題材多為花鳥、走獸、山水、蟲魚、人物,品種除純欣賞品繡屏以外,還有被面、枕套、衣、鞋、靠墊、桌布、頭巾、手帕、畫屏等。既有巨幅條屏,又有袖珍小件,是觀賞性與實用性兼備的精美藝術品。 |
| 以湖南長沙為中心的刺繡產品的總稱。湘繡分別在民國元年(1912年)和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 義大利都靈博覽會和 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湘繡分別獲得最優獎和一等獎,被國外譽為超級繡品。湘繡的特點是用絲絨線(無拈絨線)繡花,其實是將絨絲在溶液中進行處理,防止起毛,這種繡品當地稱作“羊毛細繡”。湘繡也多以國畫為題材,形態生動逼真,風格豪放,曾有“繡花花生香,繡鳥能聽聲,繡虎能奔跑,繡人能傳神”的美譽。湘繡人文畫的配色特點以深淺灰和黑白為主,素雅如水墨畫;湘繡日用品的色彩艷麗,圖案紋飾的裝飾性較強。 |
| 廣東刺繡藝術的總稱,包括以 廣州為中心的“廣繡”和以 潮州為代表的“潮繡”兩大流派。先前繡工大多是廣州、潮州男子,為世所罕見。粵繡始於唐代,明中後期形成特色,清代由廣州港出口名揚國外。技藝精湛,構圖裝飾性強,色彩濃郁鮮艷,繡絨平整光亮,文理清晰,絨條灑脫。唐代蘇鶚所撰《杜陽雜篇》這樣描述了廣繡:“永貞元年南海貢奇女眉娘,年十四,工巧無比,能於一尺絹上繡《法華經》七卷,字之大小,不逾粟粒而點劃分明,細如毫髮,其品題章句,無有遺闕。更善作飛仙,蓋以絲一鉤分為三股,染成五色……”。 |
三大名錦
| 指在 南京生產的一種提花絲織工藝品,織造精細、圖案精美、錦紋絢麗多姿,集歷代絲織工藝之大成,又融會了其他各種絲織工藝的寶貴經驗,達到了絲織工藝的巔峰。雲錦主要特點是逐花異色,從不同角度觀察,繡品上花卉的色彩各異。雲錦的歷史可追溯至宋代,因色澤光麗燦爛,狀如天上雲彩,故而得名,流行於明清時期,元、明、清三朝均為皇家御用品貢品,被稱作中國古代織錦工藝史上最後一座里程碑。2006年雲錦列入中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9月,入選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傳承單位是 南京雲錦研究所。 |
| 原指 四川生產的彩錦,後成為織法似蜀的各地所產之錦的通稱。蜀錦多以染色的熟絲線織成,經線起花,運用彩條起彩或彩條添花,以幾何圖案組織和紋飾相結合的方法織成。蜀錦圖案取材廣泛,諸如神話傳說、歷史故事、占祥銘文、山水人物、花鳥禽獸等。成都“錦官城”得名於秦漢時期,秦漢至隋唐時期的錦織品幾乎均為蜀錦。是 絲綢之路的主要交易品之一,亦是日本國寶級傳統工藝品京都 西陣織前身。2006年,蜀錦織造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承單位是 成都蜀錦織繡博物館。 |
| 起源於宋末,主要產地在 蘇州。紋樣組織精密細緻,質地堅柔;圖案花紋對稱嚴謹而有變化,豐富而流暢;色彩運用艷而不火,繁而不亂;製作工藝以經線和緯線同時顯花為主要特徵。宋錦實用性非常強,質地柔軟堅固、圖案精美、耐磨且可以反覆洗滌,適用面非常廣泛。宋錦是在唐代蜀錦的基礎上發展而來,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承單位為 蘇州絲綢博物館。 |
帝王服飾
中國是禮儀之邦、衣冠古國。中國絲綢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煌煌禮制的一個縮影。可以說,中國古代服飾是“分尊卑、別貴賤”的禮儀制度工具之一,是封建
宗法制度的物化表現。
古代帝王所穿戴的服飾具有特殊的標記,需要有一套正規的服飾制度來加以規定,而且必須嚴格執行。大到衣服的形制色彩,小到絲線的長度、衣料,都與禮制相關。因此,帝王服飾是整個服飾制度的準繩和基石。
“標準的”專用帝王服飾出現於
西周。當時的統治者對於各類人等所著服飾已有嚴格的規定,且被納入“
周禮”的範疇。等級尊卑十分明顯,不允許僭越。當時發達的紡織、印染生產技術為周朝建立完善的服飾制度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輔佐成王的周公旦,為鞏固西周政權,制定了一套完整的階梯式
宗法等級制度,以明示官職上朝、公卿外出、後嬪燕居等的上衣下裳各有差等,並對衣冕的形式、質地、色彩、紋樣、佩飾等作了詳細的明文規定,成為周代禮治的重要內容。
《周易》載:“天玄(天青色)地黃(土地色)。”周天子在祭天的時候所著服裝為玄衣裳,玄指黑色,兼有赤黃之色,玄衣即黑色面料的上衣,裳即為赤黃色的下裳。上衣繪有日、月、星、山、龍、華蟲等六章,類似於現代手繪服裝,是畫工用筆墨顏料直接畫在布上的;下裳則用刺繡,有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等六章,共十二章花紋圖案。
周以前,帝王服飾即繪繡有上述十二章花紋,到了周代,因旌旗上有日、月、星的圖案,服飾上也就不再重複,變十二章為九章。紋飾次序,以龍為首,龍、山、華、蟲、火、宗彝是手繪的;藻、粉米、黼、黻是銹上去的。其後的各個朝代,基本延續了十二章紋的傳統圖案,十二章逐漸成為中國歷代帝王的專用紋飾,它是中國古代王權的標誌。十二章中的龍和鳳,也逐漸為帝王專用,龍成為天子的象徵,鳳則是至尊女性的代表。
官員補服
在
中國古代服飾制度中,最能反映絲綢與
封建等級制度的密切關係的,則是文武百官的補服。
補服是一種飾有品級徽識的官服,或稱補袍,與其他官服有所不同。主要區別是:其服飾的前胸後背,各綴有一塊形式、內容及意義相同的補子。因此,只要一望補子上的紋樣,便可知其人的官階品位,這有點類似於現今軍官的軍銜。
補子的源頭可以上溯至唐代,其源似與
武則天以袍紋定品級有關。《
太平御覽》卷六九二引《唐書》:“武后出緋紫單羅銘襟背袍,以賜文武臣,其袍文各有恦。……宰相飾以風池,
尚書飾以對雁,左右衛將軍飾麒麟,
左右武衛飾以對虎。”
內蒙古羊群廟出土的元代石雕上就有花卉紋的補子,同時在一些元代墓葬中也確實發現了不少具有方補形式的元代織物。但這些服飾沒有作為補服出現,且這些方補多作花卉狀,它們在當時並沒有作為官階的標誌。
真正代表官位的補服定型於明代。據《明史·輿服志》記載,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規定,官吏所著常服為盤領大袍,胸前、背後各綴一塊方形補子,文官繡禽,以示文明,武官繡獸,以示威武。
從明代出土及傳世的官補來看,其製作方法有織錦、刺繡和
緙絲三種。早期的官補較大,製作精良,文官補子均用雙禽,相伴而飛,而武官則用單獸,或立或蹲。到了清代,文官的補子卻只用單只立禽,各品級略有區別。
價值意義
中國是絲綢的故鄉,絲綢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特徵之一,與中國的禮儀制度、文化藝術、風土民俗、科學技術等有極多的聯繫。帝王用絲綢彰顯其權威,百官用絲綢標識其等級;文人寫下詠嘆絲綢的詩詞,畫家在絲綢製成的絹帛上潑墨揮灑;老百姓向各路蠶神祭祀,祈求蠶絲豐產,而朝廷則下達課勸蠶桑的政令,並以此來評價地方官的政績。四大發明中有兩項與絲綢有著直接的關係。“紙”的最初含義就是制絲綿過程中的茸絲的積澱物。印刷術的發明直接與絲綢上的凸版印花術有關,
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印花絲織品已是大面積的多彩套印,比正式出現的唐代雕版印刷品要早近千年。因此可以說,絲綢上的凸紋版印花是後代雕版印刷術的鼻祖。此外,海上絲綢之路的發達也直接促進了指南針的實踐和完善。
絲綢並不僅是簡單的一種昂貴的服裝原料,在歷史的很長時間裡,還承擔著重要的貨幣功能。對中國而言,“絲綢”不僅僅是商品,而是貨幣本身,不但可以用來支付戍卒的薪水,還可以用來支付購買馬匹等大宗商品的支出。中國用絲綢購買草原部落的畜牧產品,而草原人則沿著絲綢之路,將這些絲綢向西販賣輸送。正是在這一過程中,絲綢實現了從貨幣向商品的轉變,也解釋了在“絲路”的東端常能發現羅馬、拜占庭金幣,而在西方很少出土中國銅錢的原因,因為絲綢本身就是絲路通行的貨幣。
1、促進了紡織業的發展
本土的絲綢文化反作用於本土的紡織業,使其在原來的基礎上進行了一系列的創新與改革,從而提高了勞動生產效率,創造出新的織物類型,進一步豐富了絲綢文化。
中國絲綢對世界的貢獻首先在於中國的絲綢技術隨著絲綢的外傳而傳播。中國絲綢技術首先傳到中亞一帶,《
大唐西域記》中有一段關於傳絲公主將蠶種傳入瞿薩旦那國的故事。蠶種從中亞向歐洲傳播發生在查士丁尼統治時期,一位波斯僧侶將蠶種藏於手杖之中帶至羅馬,中國的蠶桑絲綢技術就這樣傳到歐洲。
除了蠶桑技術,繅絲和絲織提花技術也對西方的紡織技術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李約瑟在其《中國科學技術史》中列舉了以26個英文字母為開頭的中國對世界有貢獻的科技成果,其中包括:F——提花機與水平織機;G——繅絲機、紡絲機和並絲機。歐洲因吸取了這些技術而使它們本身的紡織技術有了很大的提高,從而導致許多機械的革新。也正是在此基礎上,近代歐洲的紡織工業革命才有可能興起。絲綢提花的原理,也就是將花紋圖案通過綜片與踏桿的配合,或通過編制花本的方式儲存信息並將其轉化為提花程式的過程,包含著深刻的數學思想。傳入歐洲之後,不僅對歐洲絲織技術的發展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而且對近代電報通信技術甚至計算機原理的發展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外來絲綢文化對本土紡織業的發展與革新所產生的作用更為巨大。中國的絲綢進入歐洲各國後,各國君主們紛紛建立與發展本國的絲織業。在此過程中絲綢文化的傳播不是簡單的複製,而是不斷完善、不斷豐滿的。例如西歐抽絲織綢工人把他們豐富的想像力和對色彩的感受,融於中華民族祖先的創造力之中,使紡織技術日益精湛、科學,成為近代工業的先導。正是由於這種極富創造性的糅合,極大地豐富與促進了紡織技術的發展。國外絲綢文化形成後又反饋給中國,對中國的紡織業的發展進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尤其是近代的機器紡織技術,對中國紡織業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2、促進了漢語言文學的發展
絲綢文化在漢字的產生、發展中起到了很大作用,反映到漢字中表現為與桑、蠶、帛和大量“糹”部字及與其有關的漢字的產生和套用。《
說文解字》中,收錄篆文9353字,其中含“糹”部的,共有248字,約占其篆文總數的3%。漢語中還有大量與這些字相關的詞語,如:桑蠶、桑麻、桑梓、蠶種、繅絲、紡絲、絲綢之路、帛畫、玉帛、財帛等。這些詞語大都與蠶絲業生產有著緊密的聯繫。
此外,還有許多與絲綢文化有關的成語和典故,如作繭自縛、錦囊妙計、衣錦夜行、衣錦還鄉等。另外,大量文學作品也以描寫蠶桑絲綢來抒發情感或反映社會現實,如
李白的《
陌上桑》,
杜甫的《
白絲行》等。
3、促進了民俗文化的衍生
絲綢文化中民俗色彩濃郁,中國人的蠶神崇拜具有數千年的歷史,數千年來有關蠶神的神話傳說綿綿不絕,而且蠶神眾多,各地正宗的蠶神不下10種。眾多有關絲綢文化的歌謠、諺語、方言俗語,是歷史的活化,積澱著濃郁的民俗色彩,許多歲時習俗、社會習俗和人生禮儀習俗都與絲綢文化有關。
4、促進了工藝美術的發展
絲綢文化深入到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對人們的審美情趣產生了很大影響,進而影響著其它的藝術,甚至促進一些新的藝術門類的產生。先秦絲綢紋樣的風格是造型質樸、大方、富於變化,這些紋樣與同代陶器、金屬器、漆器等紋飾互相影響,並與當時織造技術水平相適應。東周的彩繪漆器,可以見到豐富的間色與複色,與當時的絲織品色彩特點遙相呼應。“十二章紋”的起源與絲綢手繪與刺繡有著緊密的聯繫。“十二章紋”後來演變為皇帝龍袍上的專用紋樣,成為古代服飾文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中國書畫宣紙的發明與古代絲綢“縑帛”、“絹布”有著直接的關係,實際上紙的發明還是受到絲綢的影響,紙的初意是絲在漂洗過程中積澱的絲屑,積澱成薄薄的一層,稱為紙。由此受到啟發,人們再用纖維代替絲纖維造紙,成為中國的一大發明。另一個重大的發明印刷術也是發源於蠶絲業。經考證,中國古代絲綢的凸版印花是雕版印刷的前身,傳統的印刷工藝中,有很多部分直接來自印花技術。紙和印刷術的發明大大的促進了書法繪畫等多門藝術的發展。
5、促進了世界文化的交流
絲綢作為中國古代偉大的發明之一,通過古老的
絲綢之路對世界文明貢獻很多,同時,國外文化也通過絲綢之路進入中國,使本土的文化更加豐富多彩。日本曾多次接納中國移民進入本國生活或是派遣使者進入中國學習絲織技術。中國移民、大批的日本留學生和學問僧隨同使團到日本後,對日本的政治、經濟、文化的改革和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隋唐時期,隋唐文化對日本的社會和文化形成一次強烈的衝擊。在日本形成了規模空前的“仿唐文化”,並持續了200多年。作為回饋的日本文化進入中國以後,開闊了人們的精神視野,不少文化也成為詩詞歌賦的主題,一些絲綢以異域神祈祥瑞或傳說故事為圖案,被中國工匠所吸收,豐富了中國百姓的文化情趣。另外,絲綢也作為各國的“和平使者”,曾在各國外交中起到關鍵作用。各國以絲綢貿易或互贈絲織品為突破口,加強各國之間的聯繫,維持和平穩定的國際關係,為世界文明進步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和環境。
絲綢分類
十四大類
根據
織物組織、經緯線組合、加工工藝和綢面表現形狀的綢品種劃分14大類。其中除紗、羅、絨不論花部、地部組織外,其它大類均按地部組織為根據。每大類綢面都可具有素(練、漂、染)或花(織、印花)的表現。
| |
紡:平紋組織,採用生織或半色織工藝,經緯一般不加捻或弱捻,綢面較平挺,質地輕薄堅韌。 | 縐:平紋或其他組織,經或緯加強捻,或經緯均加強捻,呈明顯縐疚並富有彈性的織品。 |
| |
| 綾:套用斜紋組織或變則斜紋組織,綢面呈明顯斜向紋路的織品。 |
| |
紗:全部或部分套用紗組織的織品,由甲、乙經絲每隔一緯絲扭絞而成的。 | 羅:全部或部分套用羅組織的織品,由甲、乙經絲每隔個一根或三根以上的奇數緯絲方扭絞成的,即謂羅。 |
| |
| 錦:套用緞紋、斜紋組織,花紋精緻多彩絢麗的色織提花織品。 |
| |
| 呢:套用各種組織和較粗的經緯絲線,質地豐厚,有毛型感織品。 |
| |
葛:套用平紋、斜紋及其變化組織,經屈緯疏,經細緯粗,質地厚實,綢面呈橫向梭紋的織品。 | 綈:套用平紋組織,長絲作經,棉或其他 紗線為緯,質地較粗厚的織品。 |
| |
| |
三十五小類
主要是按綢面的表現劃分:
1、
雙縐:就用平紋組織,經無捻,緯採用二左二右強捻絲,綢面呈均勻縐效應的織品。
2、
喬其:套用平紋組織,經緯採用二左二右強捻絲,質地衡疏輕薄,綢面有紗眼和縐效應的織品。
3、
碧縐,經無捻,緯採用碧縐線(20/22Dx3加S捻1600T/m,再並20/22D1根,加Z捻1600T/m),是細密皺紋的織品。
4、順紆:經無捻,緯用單向強捻絲,綢面呈直向皺紋的織品。
5、塔夫:套用平紋組織,經緯先練染,質地細密挺括的熟織品。
7、薄紡:套用桑蠶絲生織,平方米綢重在6m/m及以下的平紋織品。
8、絹紡:經緯均採用絹絲的平紋織品。
9、綿綢:經緯均採用抽絲的平紋織品。
10、雙宮:全部或部分採用雙宮絲的織品。
11、
疙瘩:全部或部分採用疙瘩、竹節絲,呈疙瘩效應的織品。
13、羅紋:單面或雙面呈輕浮橫條的織品。
14、花線:全部或部分採用花色捻線或拼色線的織品。
15、條:綢面呈現橫直條形花紋的織品。
16、格:綢面呈現格形花紋的織品。
17、透涼:套用假紗組織,構成有似紗眼的透空織品。
18、色織:全部或部分採用色絲的織品。
19、雙面:套用三重組織,正反面均具有同類型斜紋或緞紋組織的織品。
20、凹凸:具有凹凸花紋的織品。
21、山形;套用山形或鋸齒斜紋組織,呈明顯山形或鋸齒花形的織品。
22、花:提花織品。
23、修花:經過修剪的提花織品。
25、無光:無光粘膠絲或無光銅氨絲的純人絲織品。
26、閃光採用有光超光異形斷面合纖長絲純織或交織,呈閃光效應的織品。
27、亮光:採用金銀錢(鋁皮)純織或交織,呈亮光效應的織品。
28、生:採用生絲織造,不經精練的織品。
29、特染:經或緯絲採用扎染等特種染色工藝,呈二色及扎染花色效應的織品。
30、印經:經絲印花後再行織造的織品。
31、拉絨:經過拉絨整理的織品。
32、立絨:經過立絨整理的織品。
33、和服:門幅在40厘米以下,或整幅中織有各40厘米以下的開剪縫,供加工和服專用品。
34、大條:經緯採用柞大條絲的平紋織品。
35、緙絲:通過通經斷(回)緯的方式製造的平紋或其他組織的特種絲織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