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絲

天然絲

天然絲是指由蠶分泌的黏液所形成的纖維。可用作紡織原料的主要有桑蠶絲、柞蠶絲和蓖麻蠶絲,其中以桑蠶絲為主。我國是蠶絲的發源地,蠶絲產區極廣,主要分布於江蘇、浙江、四川、廣東和山東等省。我國已成為世界上最主要的蠶絲生產國,無論是規模上還是產量上均居世界前列。我國的絲綢產品很早就通過著名的絲綢之路遠銷世界各地,在國際上享有盛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天然絲
  • 外文名:Natural silk
  • 成分:天然絲肽
  • 獲得:經水解而獲得降
  • 作用:抑制皮膚黑色素生成
  • 分布範圍:江蘇、四川、廣東和山東等省
蠶絲的概況,蠶絲的形成,蠶絲的分類,蠶絲的物質組成與分子結構,

蠶絲的概況

蠶絲是高檔的紡織原料,被譽為“纖維皇后”,它是天然纖維中的長纖維,其長度可直接供織造。蠶絲強韌而富有彈性,纖細而柔軟,吸濕和觸感良好,特別是光澤優雅美麗。蠶絲製品風格各異,可輕薄如紗,可厚實如絨。絲織物除供衣著外,織制的各種裝飾品如窗簾、頭巾、被面、裱裝等更是名貴華麗。在工業上還可以作為降落傘、人造血管、電氣絕緣等材料。

蠶絲的形成

蠶一生經過卵、幼蟲(蠶)、蛹和成蟲(蛾)四個階段。從卵孵化成小蠶,食桑葉(或其它樹葉),蠶長大成熟後,便上蔟吐絲結繭。繭絲是蠶體內一對絹絲腺分泌而形成的,一對絹絲腺分別位於食管下面蠶體的兩側,絹絲腺分前、中、後三部分。前部最細稱為輸絲部,中部最粗稱為儲絲部,後部最長稱為泌絲部。泌絲部分泌出絲素,輸送到儲絲部,儲絲部分泌出絲膠,絲膠與絲素並不混合,而是包覆在絲素的周圍。然後絲素絲膠一起輸入前部輸絲部,通過吐絲口合併吐出體外,在空氣中凝固成絲。此時的蠶絲是由兩根絲素和包覆在外面的絲膠所組成,稱為繭絲。蠶吐絲時頭部不斷擺動,由外向內結成蠶繭。蠶繭的外層繭衣和內層蛹襯絲縷紊亂、細弱,不能繅成連續的長絲,只能作為絹紡原料紡成短纖維紗即絹絲。蠶絲的中層即繭層為主要部分,占總絲量的70%~80%。繭層絲縷排列有序,品質優良,經過繅絲可直接供織造。

蠶絲的分類

1、按飼養方式分有家蠶絲和野蠶絲。家蠶一般是在室內飼養的,以桑葉為飼料,所得蠶絲又叫桑蠶絲,俗稱真絲、廠絲。桑蠶絲質量最好,是天然絲的主要來源。野蠶是在室外放養的,有柞蠶、蓖麻蠶、棕蠶、天蠶等,所食飼料各不相同,其中以在柞樹上放養的柞蠶為主,所得柞蠶絲是天然絲的第二主要來源。野蠶中的天蠶所吐的絲是一種價格昂貴,具有特殊外觀效果(呈微綠色)的優良纖維,可繅制長絲,產量很少。
2、按化性分 化性是指蠶在一年內孵化的次數。在自然溫度下一年孵化一次的為一化性,孵化兩次的為二化性,依此類推,其中以一化性的絲質最好。
3、按產地分 有中國種、日本種、歐洲種三個品系。由於品系不同,所以蠶繭的外形及品質也有差異。中國種的蠶繭多球形或橢圓形,日本種多深腰形,歐洲種多為淺腰形。
4、按飼養季節分 有春蠶絲、夏蠶絲、秋蠶絲。
5、按初加工分 有生絲和熟絲。單根繭絲細而不牢,經過繅絲,即將幾根繭絲合併,依靠絲膠膠合而成複合的繭絲就是生絲。生絲強力較大,手感較硬,光澤較差。除去絲膠的蠶絲稱為熟絲,又稱精練絲,光澤優良,手感柔軟平滑。

蠶絲的物質組成與分子結構

蠶絲主要有絲素和包覆在絲素外的絲膠組成,它們都是蛋白質,主要組成元素為碳、氫、氧、氮。絲素蛋白質呈纖維狀,不溶於水;絲膠蛋白質呈球形,能溶於水。除此外,還有少量的蠟質、脂肪和灰分等。這些物質的含量並不固定,常隨蠶絲的品種及飼養情況而有變化,這些物質的性質及含量的多少對蠶絲的性質及後加工有一定影響。一般桑蠶絲和柞蠶絲的物質組成情況見下表。
在這些組成物質中,絲素是制絲織綢的主要物質,絲膠以及其它成分在最後均需除去。因為絲膠有保護絲素的作用,因而在實際生產中一般織物都要到最後染色與整理時才部分脫去絲膠。根據需要也可以先部分脫膠再織綢,所以生產上有生織和熟織之分。
蠶絲和羊毛一樣都是天然蛋白質纖維,組成其大分子的單基是α-胺基酸。蠶絲的化學結構和羊毛的化學結構有許多相同和相似之處,因而它們具有一些共同的特性,如絲朊蛋白質具有蛋白質的共性(化學兩性性質)。但由於蛋白質的種類,每一種胺基酸的含量並不一樣,所以各種蛋白質在結構上也有差異,在性能上也有差異。絲朊蛋白質分子結構的特點是不含硫或含少量的硫(少量的硫主要存在於絲膠中)。蠶絲中蛋白質大分子間僅依靠范德華力氫鍵和鹽式鍵相結合。絲朊大分子的R基團較小且為直線狀的曲折鏈,所以能夠形成較完整的結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