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外代答》是南宋周去非編寫的書籍。
基本介紹
- 書名:嶺外代答
- 作者:周去非
- 創作年代:南宋
- 卷數:10卷
《嶺外代答》是南宋周去非編寫的書籍。
《嶺外代答》的作者是周去非,字直夫,浙東路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南宋隆興元年(1163)進士。淳熙中官桂林通判。系隨事條錄見聞。東歸後因問嶺外事者甚多,書以代答,故名。於淳熙五年(1178)成書,共10卷,20門,294條,記有南海諸國與麻嘉國(今麥加)、白達國(今伊拉克)、勿斯離國(今埃及)、木蘭皮國(...
木蓮(《本草拾遺》),水饅頭(《嶺外代答》),鬼饅頭(《綱目》),蔓頭蘿(《生草藥性備要》),涼粉果、木鐸,桔杷、文頭果、文頭榔、糖饅頭(《中國樹木分類學》),饅頭郎(《廣州植物志》),牛奶子、牛奶柚、金柚奶、假秤錘、程邦子、水子(《福建民間草藥》),鬼球(《藥材資料彙編》),木果蒲、胖朴(《...
解釋... 古代兩廣一帶少數民族的一種祝壽飲酒法。 宋周去非《嶺外代答‧蠻俗‧打甏》:“其為壽也,不別設酒。主人妻子同壽客。其妻先酌水入瓮,致詞,以管授客。飲已,男若 ...,南人謂瓮為甏。”甏子 解釋即甏。 沙汀《淘金記》二:“棚子裡面坐著四五個人,潮濕的泥地上狼藉著吃空了的甏子...
《本草經集注》謂丹砂出符陵,其實客州勾漏所出特別是邕州所產金纏砂最為上品。宋代《嶺外代答》詳細記載了壯族先民燒煉水銀的方法:“邕人煉丹砂為水銀,以鐵為上、下釜,上釜盛砂,隔以細眼鐵板,下釜盛水埋諸地,合二釜之口於地面而封固之,的以熾火,丹砂得水化為霏霧,得水配合,轉而下墜,遂成...
據史書記載南寧有象城之稱,只因南寧有個五象嶺。“五峰相倚,如五象飲江,故名五象嶺……”這是《南寧府志》上對五象嶺的描述。象在廣西古已有之,在考古發掘中就有象骨。周去非的《嶺外代答》中就記載有廣西產象,在某些地方還專設有馴象衛。五象嶺在城南方向,沿邕江順流3~4華里處,據《南寧府志》記載...
因知古人制字為不苟雲。選自《嶺外代答》卷八《花木門桂》,《嶺外代答》為南宋周去非在淳熙五年(1178年)任桂林縣尉時所撰寫的筆記。《嶺外代答》只有鈔本流傳,收入永樂大典和四庫全書。後有《知不足齋叢書》鈔本。23.寫出以下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2分)⑴取未放之蕊乾之 ( ) ⑵固知古人制字為不苟...
清人屈大均《嶺外代答》說:“石燕,今湖南永州所產絕佳。色黃而頭、嘴、翅、脊了了。”正因為它有這樣一個動感的特點,古人相傳,一有適當時機,它就會“飛”。北魏酈道元著名的《水經注》就說:“其石或大或小,若母子焉,及雷風相薄,則石燕群飛,頡頑如真燕矣。”清代《昌化縣誌》說得更煞有介事:...
宋人周去非《嶺外代答》:“廣西曼佗羅花,遍生原野,大葉百花,結實如茄子,而遍生山刺,乃藥人草也。盜賊采乾而末之,以置飲食,使人醉悶,則挈篋而趨。”曼佗羅的葉、花、果、莖均可入藥,含東莨菪鹼、莨菪鹼及少許阿托品等生物鹼,其中以花的含量最高,約0.34%。南宋竇材《扁鵲心書》記“睡聖散”...
蘇頌的《圖經本草》稱砂仁“今唯嶺南澤間有之”。瑤族先民服用砂仁以除瘴消暑助消化。作為瑤家一寶的靈香草,也多處見於宋代典籍中。如沈括在《夢溪筆談》中道:靈香草“唐人謂之玲玲香,亦謂玲子香”。周去非的《嶺外代答》則記載了靈香草的生長條件、產地,泡製方法及銷路。書中云:“瑤洞及靜江、融州(今...
羆的別名。因其直立行走時像人,故稱。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獸二·熊》:“俗呼熊為豬熊,羆為人熊、馬熊,各因形似以為別也。”《爾雅·釋獸》“羆如熊” 清 郝懿行 義疏:“蓋熊羆相類,俗人不識羆,故呼為人熊耳。”狒狒的別名。宋 周去非 《嶺外代答·人熊》:“ 廣西 有獸名人熊,乃一長大...
周去非《嶺外代答》云:"廣西曼陀羅花,遍生原野,大葉白花,結實如茄子,而遍生小刺,乃藥人草也。盜賊采,乾而末之,以置人飲食,使之醉悶,則挈篋而(走多)。"《綱目》曰:"曼陀羅生北土,人家亦栽之。春生夏長,獨莖直上,高四五尺,生不旁引,綠莖碧葉,葉如茄葉。八月開白花,凡六瓣,狀如...
《後漢書·馬援傳》載:“出征交趾,土多瘴氣”。“軍吏經瘴疫死者十四五”。可見嶺南瘴氣為害之烈。宋·周去非《嶺外代答》不僅較為詳細地記述了瘴疾的壯醫治療方法,而且指出了瘴的病因病機:“蓋天氣鬱蒸,陽多宣洩,冬不閉藏,草木水泉皆稟惡氣,人生其間,日受其毒,元氣不固,發為瘴疾 ”,范成大《桂...
至宋代,據《宋史·蠻夷傳》載:“蠻瑤者,居山谷間,其山自衡州到常寧縣,屬於桂陽郴、連、賀、韶四州,環紆千餘里,蠻居其中,不事賦役,謂之瑤人”。當時瑤族人民用蠟染印花布是一項紡織先進工藝,周去非《嶺外代答》稱其為“瑤斑布”,布身有“炳然可觀”的細花,雲“染斑之法,莫瑤人著也”。116...
” (《 南史》 卷七十九,《太平御覽·卷七百八十四女國》,北宋樂史《太平環宇記》卷一百七十五的記載從此處轉抄。)南宋隆興癸未進士周去非撰《嶺外代答》也談起海上女國:爪哇國古本闍婆國,東扺古女人國,西扺三佛齊國, 南扺古大食國,北界占城國。 ……闍婆之東,東大洋海也, 水勢漸低女人國在焉,...
到了宋代,逐漸演變成男女青年表達愛情的方式,其盛況如日中天甚為時行,據宋代詩人朱輔的《溪蠻叢笑》中記載:“土俗歲極日,野外男女分兩朋,各以五色彩囊、豆粟往來拋接,名“飛砣”。用古兵器“飛砣”命名的五色彩囊,便是後來的繡球了,宋人周去非在《嶺外代答》中的記述更為明顯:“男女目成,則女...
宋代周去非在《嶺外代答》中說,邕州產的苧麻布潔白細薄,有花紋的稱為花,一端四丈余,重止數十錢,捲起放進小竹筒尚有餘地。但價格昂貴,一端值十餘緡(一緡為一千文錢)。除苧麻以外,(大麻)和(苘麻)織品在古代生活中套用也較廣。也能織得精細潔白,所以周代設有典的官管理生產。在周代曾用來織作...
除了朱彧外,還有很多傑出的作家的著作中提到了航海技術。《嶺外代答》為南宋周去非於1178年任桂林縣尉時所撰寫的筆記。書中記載宋代廣西的地理、人文、邊防、風土、物產等方面的豐富的記載,兼述安南、占城、三佛齊、爪哇、大秦、波斯、木蘭皮、女人國等域外國家的地理、人文、風土、物產。宋代沿海貿易,比之前代...
約公元前3世紀,中國古書《韓非子》和《呂氏春秋》已有柚的相關文字記載。當時長江一帶已有橘和柚種植,並都被選為貢品。之後,在4世紀時裴淵的《廣州記》,9世紀時柳宗元的詩文以及12世紀的《桂海虞衡志》、《嶺外代答》等著作中也提及到了柚。但在16世紀時,一些醫學著作,還有少數本草,把柚與橙混淆了,將...
宋代以後,壯鄉歌圩繼續發展,許多著述如宋代周去非的《嶺外代答》、樂史的《太平寰宇記》、明代王濟的《日詢手鏡》以及大量地方志書,都有關於歌圩的記載、有的詩文對歌圩盛況作了’生動的描述,如明代鄺露的《赤雅》寫道:“撞人聚而成村者為峒”。“峒女於春秋時,布花果笙簫於名山,五絲刺同心結、百紐鴛鴦...
曾在桂林做過廣南西路經略安撫使兼靜江知府的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中說到:“銅鼓,古蠻人所用,南邊土中時有掘得者。”比范成大稍晚,做過桂州通判的周去非,在《嶺外代答》中更直截了當地說:“廣西土中銅鼓耕者屢得之。”對廣西銅鼓的形制、大小、紋飾,作了詳細的記錄:其制正圓,而平其面,曲其...
壯族人還專門為唱歌設定了固定的活動形式——歌圩,壯語稱之為“圩歡”“窩坡”。歌圩自宋代始流行,宋代周去非的《嶺外代答》有記載。人們在歌圩主要做三件事——交友擇偶、比試賽歌、自娛自樂。普通的歌圩沒有固定的時間和地點,凡是遇上婚嫁、廟會、新屋落成等吉時,就是人們放聲高歌之時。而節日性的歌圩...
有關瑤醫的記載可散見於諸多史料,如《後漢書?南蠻傳》中寫到瑤族“績木皮、染以草實,好五色衣服”。宋?蘇頌的《圖經本草》稱砂仁“今唯嶺南山澤間有之”。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說:靈香草“唐人謂之玲玲香,亦謂之玲子香”。周去非則在《嶺外代答》中進一步記載了靈香草可治療感冒、發熱、腹痛、腹瀉、頭痛...
《唐韻》《韻會》《正韻》𠀤徂兗切,音吮。《說文》:肥肉也。從弓,所以射隹。《前漢·蒯通傳》:通論戰國時說士權變,亦自序其說,凡八十一首,號曰雋永。註:雋,肥肉也。言其所論甘美而深長也。又《說文》:長沙有下雋縣。《前漢·地理志》:長沙國下雋縣。註:莽曰閇雋。又《廣韻》:姓也。漢有...
宋人周去非在《嶺外代答·平南樂》中稱:“廣西諸郡,多能合樂,城廊村落,祭祀、婚嫁、喪葬,無一不用樂,雖耕田亦必口樂相之,蓋日聞鼓笛聲也。每歲秋成,眾招樂師教習弟子,聽其音韻,鄙野無足聽。唯潯州平南縣,系古龔州,有舊教坊,樂堪整異,時有教坊得官,亂離至平南,教土人合樂,至今能傳其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