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是用於證明居住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公民身份證明檔案。在1984年前的名稱寫作“身份證”。1984年4月6日國務院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試行條例》,並且開始頒發第一代居民身份證。
2003年6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2003年6月28日經主席令第4號公布;
2004年3月29日起,中國大陸正式開始為居民換髮內置非接觸式IC卡智慧型晶片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證,二代身份證表面採用防偽膜和印刷防偽技術,使用個人彩色照片,並可用機器讀取數字晶片內的信息。
2018年2月7日,北京警方通報:2018年將適時推出居民身份證自助辦理服務和流動人口微信辦理居住證等相關事宜。
自2018年4月1日起,停徵首次申領居民身份證工本費。
自2018年4月9日開始,部分城市和地區開展失效居民身份證信息和非居民身份證件信息核查試點工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
- 外文名:Resident Identity Card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 定義:證明居住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公民身份證明檔案
- 首次頒發:1984年4月6日
證件條例,身份證法,換髮,正反面信息,少數民族地區版本,辦證流程,首次申領(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補領居民身份證,換領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掛失申報和丟失招領制度,居民身份證辦理時限,跨省通辦,證件號碼制度,國家標準,號碼組成,注意事項,適用範圍,防偽技術,多拍優選,電子化,身份證“網證”,補換領,
證件條例
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起,一直到1984年4月6日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並沒有身份證件,證明身份需用戶口簿、介紹信等。1984年4月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試行條例》,公安部的工作人員開始進行有關技術和具體實施方法的研究,在自行研製並且借鑑外國之後,第一代居民身份證的形式被確定為聚酯膜塑封的單頁卡片。1984年至1991年,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開始進行試行身份證制度。生活在北京的中國歌劇舞劇院女高音歌唱演員單秀榮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個領到第一代身份證的中國居民。
1985年9月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第12次會議批准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條例》,條例中規定所有年滿十六歲居住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中國公民(除服現役的人民解放軍軍人、人民武裝警察、依照法律正在服刑的犯人和被勞動教養的人員之外)都應當申領居民身份證。從此公安部開始統一印製、公安機關開始負責頒發和管理第一代居民身份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居民身份證制度開始實施。
一直到200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累計製作頒發居民身份證11.4億份,實有持證人數達9.6億。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證件的發放範圍不夠全面、製作工藝落後容易造假證、執法人員查驗居民身份證的法制空缺的問題凸現,為應對這些問題和資訊時代的到來,《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的制定工作和第二代居民身份證的研發工作開始了。
身份證法
2003年6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代替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擴大了證件發放範圍,法律規定現役的人民解放軍軍人、人民武裝警察,可以自願申領居民身份證;未滿16周歲的公民,也可以根據自願,申領居民身份證。有法律規定第一代身份證在有效期內繼續有效。第二代身份證的設計方向:居民身份證具備視讀與機讀兩種功能。這樣可以適應資訊時代的需要,增大偽造難度,減少鑑別真偽的難度(用專用讀卡器即可)。
2011年10月29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通過了關於修改居民身份證法的決定。修改後的居民身份證法規定:公民申請領取、換領、補領居民身份證,自願登記指紋信息。
換髮
2004年1月1日,第二代居民身份證開始換髮,二代證已經逐漸取代了一代證。
自2013年1月1日起,第一代居民身份證將退出歷史舞台。但在該日之前,處於有效期內的一代身份證繼續有效。然而仍有多種證件可以臨時替代第二代身份證。
2017年4月27日訊息,3年來,全國公安機關共清理重複戶口306.7萬個,清理應銷未銷戶口212.5萬個,糾正登記項目差錯1101萬項,全國公民身份證號碼重號人數由171萬人減至8人,公安機關已對這8人的人口信息做了特殊標註,達到其公民身份號碼唯一性的效果。
正反面信息
居民身份證(包括一、二兩代)上用中文(民族自治地方根據情況同時用中文和當地通用文字)表示以下項目:
反面
- 姓名: 某某某
- 性別:男、女
- 民族:╳
- 出生:(格式:“╳╳╳╳年╳月╳日”)
- 住址:(即常住戶口所在地住址)
- 18位公民身份號碼
正面
- 國徽、證件名稱
- 簽發機關(第一代用印章形式,第二代用文字形式)
- 證件的有效期限(未滿十六周歲:五年;十六周歲至二十五周歲:十年;二十六周歲至四十五周歲:二十年;四十六周歲以上:長期)
此外第一代身份證反面有持證人的黑白照片,第二代是彩色的。
1984年,有關各方曾就居民身份證是否要有“婚姻狀況”、“職業”等內容進行過爭論和探討,綜合考慮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內的實際情況,最終沒有成為身份證內容。
少數民族地區版本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第一章 第四條 第二款項,“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對居民身份證用漢字登記的內容,可以決定同時使用實行區域自治的民族的文字或者選用一種當地通用的文字。”允許中國少數民族地區使用相應的主體少數民族文字的民漢雙文身份證,如廣西簽發的第一代、第二代身份證都有壯文。第一代民族文字因技術原因採用手寫,第二代六種民族文字全部採用計算機輸入。中國第二代身份證有壯文、維吾爾文、彝文、藏文、蒙古文、朝鮮文六種民族文字與漢文字並列的雙文版身份證。使用以上六種民族文字的少數民族地區的共有資料部分一律為民族文在上(蒙文在漢文之左則)、漢文在下雙文版本。本人資料部分少數民族地區的主體少數民族居民可以申請附加民族語言在漢文之上,漢族以及其他民族居民則只顯示漢文。即: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全區的身份證的共有資料部分一律為維漢雙文版本(例:姓名 نامى),而區內的維吾爾族居民可以在本人資料部分的漢文之上附加維吾爾文(例:納斯爾丁·阿凡提 نەسىرىدىن ئەپەندى),而區內的漢族或其他少數民族的本人資料部分則只有漢文,或也可申請附加維吾爾文,但不能附加其他的民族文字(如哈薩克文、蒙古文、錫伯文等)。
辦證流程
中國公民在年滿16周歲之日起三個月內,應當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中國未滿16周歲公民,可以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香港同胞、澳門同胞、台灣同胞遷入內地定居的,華僑回國定居的,以及外國人、無國籍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定居並被批准加入或者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在辦理常住戶口登記時應當依照《居民身份證法》的規定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
首次申領(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
未滿十六周歲公民首次申領居民身份證時,應由本人攜帶戶口簿,並由監護人陪同代為申請。監護人一般需要提供本人身份證明(當公民本人與監護人不在同一戶口簿上或監護人不為戶主無法證明監護關係的,還需提供諸如出生證明等監護關係證明),並與未滿十六周歲公民本人現場合影存檔,以保證未滿十六周歲公民身份的準確性。由於現場需採集人像和指紋信息,故未滿十六周歲首次申領居民身份證不允許由監護人代辦,須本人和監護人同時到場申請辦理。
2、戶口所在地戶籍視窗列印《人口信息核對表》,核對人口信息。
3、人口信息正確無誤,受理視窗採集人像、指紋後直接列印《居民身份證申領登記表》。
4、申領人或監護人在《居民身份證申領登記表》上籤字確認,領取《居民身份證領取憑證》。
5、接到領證通知後本人攜帶《居民身份證領取憑證》到指定地點領取證件。若申領人急需使用居民身份證,可以自願申請辦理郵寄證件。
補領居民身份證
1、本人攜帶戶口簿或其他能證明身份的證件到戶籍地所屬省級行政區任一派出所或辦證中心辦理(不符合省內異地辦證要求的只能在戶籍地按要求提供材料辦理)。符合省外異地合法穩定居住、就業或就學等條件,已辦理人口信息登記且符合異地辦證公安部統一要求的,還可持居住證、戶口簿或其他公安機關簽發的有效身份證件、相關就學/就業/居住證明材料在現居地申請全國跨省異地辦證
按照法律及公安部法規規定,補證不因年齡而異,未滿十六周歲的公民身份證丟失的,也可本人攜帶上述材料申請補領。
2、受理視窗採集人像、指紋後直接列印《居民身份證申領登記表》或《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登記表》。
3、申領人在表格上籤字確認,交納證件工本費(40元,法律規定有特殊情形的除外),領取《居民身份證領取憑證》和收費收據。
4、接到領證通知後本人攜帶《居民身份證領取憑證》到指定地點領取證件。若申領人急需使用居民身份證,可以自願申請辦理郵寄證件。
換領居民身份證
1、換領居民身份證主要分以下幾種情況:
①已申領第一代居民身份證首次換領第二代居民身份證
②市外新遷入需換領居民身份證
③已申領第二代居民身份證,居民身份證登記項變更或更正
④證件損壞
⑤有效期滿
前三種情況需要本人攜帶戶口簿與原身份證到戶口所在地派出所辦理。因各類原因影響核驗身份的(如相貌變化過大、指紋無法核驗等),還需提供相關證明。
後兩種情況可以本人攜帶戶口簿、原身份證或其他能證明身份的證件到戶籍地所屬省級行政區任一派出所或辦證中心辦理(若不符合省內異地辦證要求的只能在戶籍地按要求提供材料辦理)。符合省外異地合法穩定居住、就業或就學等條件,已辦理人口信息登記且符合異地辦證公安部統一要求的,還可持居住證、原身份證、戶口簿或其他公安機關簽發的有效身份證件、相關就學/就業/居住證明材料在現居地申請全國跨省異地辦證
按照法律及公安部法規規定,換證不因年齡而異,未滿十六周歲公民的居民身份證有上述情形的,也可按照上述要求本人攜帶材料申請換領居民身份證。
2、受理視窗採集人像、指紋後直接列印《居民身份證申領登記表》或《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登記表》。
3、申領人在表格上籤字確認,交納證件工本費(損壞換領40元,其餘情況換領20元,法律規定有特殊情形的除外)領取《居民身份證領取憑證》和收費收據。
4、接到領證通知後本人攜帶《居民身份證領取憑證》到指定地點領取證件。若申領人急需使用居民身份證,可以自願申請辦理郵寄證件。
5、申領人領取居民身份證後,需將以前申領的居民身份證全部交回派出所。
異地受理、掛失申報和丟失招領制度
2015年11月,公安部印發《關於建立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掛失申報和丟失招領制度的意見》,為降低公民居民身份證被盜用、冒領等風險發生率,方便在外公民辦理居民身份證,明確了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掛失申報和丟失招領的制度。
1、異地受理
實行居民身份證換領、補領異地受理。根據《居民身份證法》的有關規定,改革現行居民身份證辦理機制,對離開常住戶口所在地到其他省(自治區、直轄市)合法穩定就業、就學、居住的公民,申請換領、補領居民身份證,由本人向其現居住地公安機關申請,由常住戶口所在地公安機關委託現居住地公安機關受理。
2、掛失申報
就近辦理居民身份證掛失申報。全國公安機關戶籍派出所、辦證大廳受理公民居民身份證掛失申報。公民居民身份證丟失、被盜的,可持居民戶口簿到常住戶口所在地公安機關申報掛失並辦理補領手續;離開常住戶口所在地的,可到就近的戶籍派出所或者辦證大廳申報掛失。符合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條件的,可在異地受理點辦理補領手續。
3、丟失招領
設立丟失招領視窗。在全國公安派出所、戶政辦證大廳設立居民身份證丟失招領視窗,負責接收民眾撿拾到的丟失居民身份證,統一錄入全國撿拾居民身份證信息庫,為丟失居民身份證的民眾提供查詢服務。
居民身份證辦理時限
公民申請領取(即首次申領)、換領、補領居民身份證並經公安機關審核通過予以辦理的,公安機關應當自公民提交《居民身份證申領登記表》或《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登記表》之日起六十日內發放居民身份證;交通不便的地區,辦理時間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的時間不得超過三十日。對於有條件的地區,可以適當縮短辦證時間。
公民在申請領取、換領、補領居民身份證期間,急需使用居民身份證的,可以申請領取臨時居民身份證,公安機關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臨時居民身份證管理辦法》的規定及時予以辦理。
2019年9月1日,山西省公安廳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從9月1日21時起,依託“一網通一次辦”服務民眾、服務企業平台的強大功能,在全省推出居民身份證“當日受理、當日制證、當日出庫”,24小時至36小時以內郵寄至辦證派出所或個人。
跨省通辦
2022年8月,公安部制定並印發2022年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助力穩住經濟大盤重點措施,其中包括推進首次申領居民身份證“跨省通辦”。
2022年8月1日起,在長三角、閩贛、川渝黔三個片區的9省市,全面推開區域內首次申領居民身份證“跨省通辦”。
2022年10月1日起,在全國其他省市逐步啟動試點工作,年底前在試點地區實現民眾首次申領居民身份證無需回戶籍地,可在現居住地就近辦理。
證件號碼制度
199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建立了公民身份號碼制度,把原本在申領居民身份證時才確立的15位居民身份證號碼,替換為出生時編排的終身不變的唯一的18位代碼,即公民身份號碼。公民身份號碼的不僅套用在居民身份證上,也運用於其他領域。
國家標準
18位身份證標準在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於1999年7月1日實施的GB11643-1999《公民身份號碼》中做了明確的規定。GB11643-1999《公民身份號碼》為GB11643-1989《社會保障號碼》的修訂版,其中指出將原標準名稱“社會保障號碼”更名為“公民身份號碼”,另外GB11643-1999《公民身份號碼》從實施之日起代替GB11643-1989。
號碼組成
前6位對應省市區,以首次辦理身份證的地址排位,不會根據地址或戶籍變化而變動;
7至14位為出生年月日;
15至17位是同一地址碼所標示的區域範圍內對同年同月同日生人編訂的順序碼。其中第17位表示性別,奇數為男性,偶數為女性;
最後一位為校驗碼。
身份證號碼是由18位數字組成,分別表示:
第1、2位數字表示:所在省份的代碼;
第3、4位數字表示:所在城市的代碼;
第5、6位數字表示:所在區縣的代碼;
第7-14位數字表示:出生年、月、日(其中7、8、9、10位是年,11、12位是月,13、14位是日);
第15-17位都是同一地址轄區內的,以及同年同月同日出生人的順序碼,同時第17位兼具性別標識功能,男單女雙;
第18位數字是校檢碼:可以是0-9的數字,有時也用X表示。
尾號X表示什麼?
作為尾號的身份證校驗碼,是由號碼編制單位按統一的公式計算出來的,如果某人的尾號是0-9,都不會出現X,但是如果尾號是10,那么就得用X來代替,因為如果用10作尾號,那么此人的身份證就變成了19位,而19位的號碼違反了國家標準,並且中國計算機套用系統也不承認19位的身份證號碼。
X是羅馬數字的10,用X來代替10,可以保證公民身份證符合國家標準。
可以通過冗餘校驗的方式來核查身份號碼最後的“校驗碼”是否屬實。
香港居民公民身份號碼地址碼使用810000,澳門居民公民身份號碼地址碼使用820000,台灣居民公民身份號碼地址碼使用830000。
注意事項
最重要的還要學會安全使用身份證,那么,複印身份證又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1.身份證複印件用完不要隨意丟棄,而是要對其進行標註,防止因不法分子冒用造成財產損失;
2.使用身份證複印件時,要做標註,最好使用藍色或黑色標記;
3.標註要註明身份證的用途,可寫“僅可使用一次、再複印無效”等語句;
4.標註分三行寫,末尾畫橫線,要壓住身份證部分內容。
適用範圍
《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規定,如下情況時需要使用身份證:
《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規定,遇有下列情形時,依法執行職務的人民警察經出示執法證件可查驗居民身份證:
- 對有違法犯罪嫌疑的人員,需要查明身份的;
- 依法實施現場管制時,需要查明有關人員身份的;
- 發生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突發事件時,需要查明現場有關人員身份的;
- 法律規定需要查明身份的其他情形。
防偽技術
- 第一代:聚酯膜塑封,後期使用雷射圖案防偽。
- 非接觸式IC晶片
- 第二代身份證內藏非接觸式IC晶片,可近距離讀取內里資料,套用包括在火車站自動取票機自助取票等等。
多拍優選
2018年11月29日,居民身份證相片將實現“多拍優選”,公安部施行深化治安管理“放管服”改革便民利民6項措施,包括涉及簡化企業開辦程式、壓縮開辦時間,減輕企業經濟負擔,減免企業辦事證明材料,建立企業內部安全隨訪制,為民眾辦理居民身份證和居住證提供便利服務,最佳化戶政管理服務等事項。
其中,為民眾辦理居民身份證和居住證提供便利服務措施提出,居民身份證相片“多拍優選”。民眾如果對拍攝的居民身份證相片不滿意,可以申請重新拍照3次,從中優選滿意相片。辦理過居民身份證的民眾,2年內再次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時,可以使用原相片信息辦理。
電子化
2022年3月11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閉幕會後的記者會上,時任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表示,“我們今年要實施一項政策,就是把人們常用的身份證電子化。也就是說,拿著手機在有關事項上一掃碼,事就辦成了。當然我們也要為不用智慧型手機的人,特別是老人提供便利,還要保障公民的信息安全和隱私。”
2024年8月,公安部、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發布《國家網路身份認證公共服務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並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徵求意見稿共16條,包括四方面:明確公共服務和"網號""網證"等概念;明確公共服務的使用方式和場景;強調公共服務平台和網際網路平台的數據和個人信息保護義務;明確公共服務平台和網際網路平台違反數據和個人信息保護義務的法律責任。
身份證“網證”
是否會推廣身份證“網證”?
居民身份證“網證”,實質上是居民身份證電子證照,公安部將在今後工作中進行深入研究論證。
補換領
2023年7月17日起,在四川省範圍內推出居民身份證丟失補領損壞換領“全程網辦”服務。
四川省戶籍居民居民身份證損壞或丟失的,可通過登錄各市(州)公安“微戶政”,經身份核查、人像比對等方式核驗通過後,網上申請丟失補領、損壞換領,可不再到公安辦證視窗現場申辦,實現“全程網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