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書名:大般涅槃經
- 別名:《大本涅槃經》或《大涅槃經》
- 譯者:北涼曇無讖
- 卷數:40卷
- 簡稱:《涅槃經》
相傳在曇無讖譯出前,東漢支婁迦讖譯有《梵般泥洹經》2卷,三國魏安法賢譯有《大般涅槃經》2卷,吳支謙譯有《大般泥洹經》2卷,均早佚。異譯本有東晉法顯與佛陀跋陀羅譯《大般泥洹經》(為《大般涅槃經》初分異譯)6卷...
二、北涼玄始十年(公元421年)由著名的譯經師曇無讖在北涼都城涼州(今武威市)所譯的《大般涅槃經》四十卷,該譯本首次將原經的完整面目現於中土世人面前;三、劉宋元嘉年間(公元424—453年),慧嚴、慧觀與詩人謝靈運等...
《漸教經典:〈大般涅槃經〉》內容簡介:佛陀人滅前的種種事跡,研究佛陀人滅前後的史料。佛陀留給世間最寶貴的教化,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佛教大乘思想的詮釋。深刻影響世間的教典,給世人一個可以憧憬的美滿世界。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
《大般涅槃經集解》,佛典註疏。作品簡介 《大般涅槃經集解》,佛典註疏。南朝梁法朗奉敕集注。七十一卷,另有目錄一卷(已佚)。始撰於梁天監七年(508)。是《大般涅槃經》疏注的彙輯。內容簡介 輯錄了道生、僧亮、法瑤...
《大般涅槃經導讀》是2007年3月15日中國書店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屈大成 導讀。內容簡介 大般涅槃經為釋迦牟尼佛涅槃前所說,為大乘五大部經典之一,本經主旨即在於闡述佛性的思想,以及“如來常住,涅槃常樂”之義。經中所示戒律和...
《大般涅槃經疏》,佛典註疏。隋灌頂撰。三十三卷。是南朝宋慧嚴、慧觀等再治的《大般涅槃經》的注釋書。內容簡介 據灌頂在《大般涅槃經玄義》中自述,隋大業十年(614)據智之說解釋《大般涅槃經》,凡歷五載,得“玄義一...
《大般涅槃經今譯》漢譯本為四十卷,經錄家列為大乘五大部經之一,共分十三品,其義理豐富而精微,對中國人性理論的建立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本冊只是最重要幾品的選譯本,其選擇的著眼點在於經中的佛性理論。卷一 壽命品第一之...
《大般涅槃經後分》,佛教經典。唐若那跋陀羅譯。二卷。內容簡介 其情節緊接《大般涅槃經》,主要敘述釋迦牟尼臨終遺教及火化、分舍利等事項。譯出後即與大本合部流行(編為第四十一、四十二卷),亦單本別行。本經為歷代...
大般涅槃經卷第四 大般涅槃經卷第四,(北涼)釋曇無讖譯,南北朝寫本,漢文珍貴古籍,存藏於國家圖書館。古籍級別 2020年10月30日,入選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
《大般涅槃經?迦葉菩薩品之二》卷是唐代時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甘肅省博物館。文物特徵 經文首尾完整,有木軸,細簾紋黃麻紙,加臘砑光。是一部宮廷寫經。首題“大般涅槃經·迦葉菩薩品之二”,尾題“大般涅槃經三...
《大般涅槃經義記》,佛典註疏。隋慧遠述。十卷。內容簡介 是對北涼曇無讖譯《北本涅槃經》的疏釋。敦煌遺書藏本。本書認為所有佛法可分聲聞、菩薩兩藏;菩薩藏中又分漸、頓兩教,本經屬菩薩藏頓教。將全經分作“序分”、...
《大般涅槃經游意》,佛教著述。隋吉藏撰。一卷。內容簡介 是《大般涅槃經》的論釋書。據卷末道融題記,吉藏原有《涅槃疏記》,被百濟僧人帶走而“此間無本留行”,故吉藏再作此書。書分六段總述經文大意,即:一大意、二...
這就是現在書家們常常提到的敦煌寫經書法,並稱之為“經書體”。敦煌寫經書法以其豐富的藝術內涵、高超的書法技藝、獨特的藝佩風格,在中國書法史上確立了自己應有的藝術地位。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提到敦煌寫經書法,還要從神秘的敦煌說...
《異文研究》是2009年四川出版集團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景盛軒。內容簡介 《大般涅槃經》異文研究》以版本的不同,把《大般涅盤經》的異文分為兩部分來談:一是敦煌寫本中的異文,這類異文主要是文字學意義上的,主要研究其類型、...
大般泥洹經,梵名Maha^-parinirva^n!a。凡六卷。東晉法顯譯。《大般泥洹經》解說如來常住、悉有法性諸義,分十八品,相當於北涼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之前十卷五品,於義熙十三年十月一日譯出,至十四年正月二日校定。經文...
現存殘卷之前五行疏釋《梵行品第八》的兩段偈頌。中間十七行疏釋《嬰兒行品第九》,釋文齊全。名題下有題記:“比丘惠玩所供養。”末行下有“曇鸞寫”三字。最後六行疏釋《十功德品》。《大般涅槃經》中本無《十功德品》,...
引首背面題簽:“大般涅槃經卷第四十二 冬 顯”。“冬” 為千字文編號,“顯”指敦煌顯德寺藏經。《大般涅槃經後分》之“聖軀廓閏品” 在敦煌遺書中僅此一件,唐沙門若那跋陀羅譯本。卷首題“民國三十二年十月于右任敬觀。
大般涅槃經卷第十七 大般涅槃經卷第十七,(北涼)釋曇無讖譯,吐蕃統治敦煌時期寫本,漢文珍貴古籍,存藏於國家圖書館。古籍級別 2020年10月30日,入選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
南傳、北傳佛教對於釋迦牟尼生卒年月說法不一,故各國紀念佛涅槃日期也不盡相同,根據各種經論著作資料,釋尊涅槃時期說法計有以下數種:一、《長阿含經》卷四,二月八日。二、《大般涅槃經》卷一、《善見律毗婆沙》卷一等,二月...
《大般涅槃經玄義》,佛典註疏。隋灌頂撰。二卷。是《大般涅槃經》的疏論之作,依智��之說而撰。內容簡介 原書無序跋。始撰於隋大業十年(614),完成於唐初武德元年(618)。書首先釋《大般涅槃經》題名;後依智��...
三種涅槃,教義名數。亦稱“三種涅槃行德”。《大乘義章》卷一八據《大乘起信論》關於“大乘”即是“眾生心”,從而“一心”具有“三大”的說法,解釋《大般涅槃經》的涅槃學說,謂涅槃有“三大”:一者“體大”,即“性淨涅...
《涅槃宗要》,佛教著述。唐高麗僧元曉撰。一卷。是《大般涅槃經》的論釋書。內容 內容分兩部分。第一部分略述經文大意,即序品部分。第二部分廣開分別,有四門:初說因緣、次明教宗、三出教體、四辨教跡。“說因緣”中,...
涅槃學派是中國佛教學派之一。亦稱涅槃宗。以研習、弘傳《大般涅槃經》 (簡稱《涅槃經》)而得名。其學者稱涅槃師。《涅槃經》的中心教義是“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如來常住無有變易”。涅槃師的學說即以闡發這一教義為宗要,並...
大般涅槃經卷第二十二、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品第十之二中佛說:“大涅槃。詞語解析 成佛。《大涅槃經》一經入耳,卻後七劫不墮惡道 亦復如是。若有眾生一經耳者卻後七劫不墮惡道。若有書寫讀誦解說思惟其義。必得阿耨多...
冤親債主,又名怨親債主,系統化的詳細講述,又可分為,冤孽債主/怨孽債主,冤殺債主/怨殺債主,冤情債主/怨情債主等。這一詞在《大般涅槃經》中出現,這個詞是密藏(mì cáng),基本意思是暗中收藏,秘密收藏,故不外顯。從...
他提出人人都有佛性的觀點,指出法顯譯 6卷本《大般泥洹經》所講的"一闡提"(不具信心、斷了善根的人)不得成佛的說法不能成立。後來曇無讖譯的《大般涅槃經》傳到南方,稱"一闡提"也有佛性,也能成佛。道生因此也被佛教界...
佛性是常,教義命題。《大般涅槃經》以佛性非因緣法、非有為法、非陰界入攝,而定名為“常”(永恆之有)。該經卷一四:“若有諸法從緣生者,則知無常……佛性無生無滅、無去無來,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非因所作、非...
真象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zhēn xiàng,指的是瞎子摸象語言故事中的大象,出自《大般涅槃經》。解釋 (1).指“瞎子摸象”故事中的象的完整形體。(2).真相。事情的真實情況。出處 典出《大般涅槃經》卷三二,謂眾盲摸象,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