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795年10月31日,約翰·濟慈出生於英國倫敦。在艾菲爾德學校,濟慈接受了傳統正規教育,在閱讀和寫作方面,濟慈受到師長克拉克的鼓勵。年輕的濟慈非常鐘愛維吉爾,14歲時,他將維吉爾的拉丁語長詩《艾涅阿斯紀》翻譯成英語。
1810年,濟慈被送去當藥劑師的學徒。1815年濟慈考入倫敦大學國王學院,但沒有一年,濟慈便放棄了從醫的志願,而專心於寫作詩歌,他早期的作品多是一些仿作。
1816年,他認識了李·亨特、雪萊等詩人,並且受到他們的影響;5月,他在亨特主編的《探究者》上發表了第一首詩作《喔,孤獨!如果我和你必須同住》;11月,他便不顧監護人的反對,放棄行醫,專門從事寫詩創作了,從而走上了棄醫從文創作詩歌的道路。
1817年3月,在雪萊的幫助下,出版了第一本詩集《詩歌》,該詩集收錄了濟慈創作的第一首詩《致斯賓塞》,以及其他的十四行詩,該詩集受到一些好評,但也有一些極為苛刻的攻擊性評論刊登在當時很有影響力的雜誌《Blackwood'smagazine》上。濟慈沒有被嚇倒,他在來年的春天付印了新詩集《恩狄芒》。
1818年夏天,濟慈前往英格蘭北部和蘇格蘭旅行,途中得到訊息說他的兄弟湯姆得了嚴重的
肺結核,濟慈即刻趕回家照顧湯姆;年底,湯姆死了,濟慈搬到一個在漢普斯泰德的朋友的房子去住。
1818年,創作了《鮫人酒店》原文每行七音節;1819年先後出版了《秋頌》《狠心的女郎》《夜鶯頌》《希臘古瓮頌》《倦怠頌》《憂鬱頌》《伊莎貝拉》《聖亞尼節前夜》,十四行詩《白天逝去了》,長詩《恩狄芒》《海壁朗》等。
1820年3月,濟慈第一次咳血。1821年2月23日,之後不久,因為迅速惡化的肺結核,病逝於義大利羅馬。他的書信,手稿等作品主要都收藏於哈佛大學Hughton圖書館,部分收藏於大英圖書館、位於北倫敦的濟慈紀念館等。
個人生活
家庭背景
在濟慈青少年時期,他的父母便相繼去世。他有三個弟弟(其中一個夭折)和一個妹妹,但那種過早失去父母的悲傷始終影響著濟慈。
感情
1818年底,濟慈遷居至漢普斯泰德的朋友家中,他在那裡愛上了鄰居—芬妮·布朗。芬妮·布朗是個漂亮、活潑、善良的十八歲少女,有著敏捷、聰明、機智的頭腦,她真誠地愛著濟慈。次年,濟慈與芳妮訂婚。但他越來越壞的健康狀況和微薄的經濟收入使結婚成為不可能,這使他陷於很大的痛苦中。1820年秋天的時候,醫生建議他必須住到比較溫暖的地方去。濟慈在友人的陪伴下,來到羅馬。1821年2月,濟慈在羅馬病逝,芬妮·布朗收到該信息後悲痛欲絕,她為濟慈服喪長達7年的時間,直到她去世都一直帶著濟慈送給她的訂婚戒指。
墓志銘
濟慈的墓志銘是:Here lies one whose name was written in water。
中文:此地長眠者,聲名水上書。
這是濟慈生前為自己撰寫的墓志銘。
主要作品
出版圖書
作者名稱:約翰·濟慈
作者類型:
作者時間:2009年1月
《夜鶯頌》是英國詩人約翰·濟慈的詩作。全詩共八節。開始寫詩人自己聽鶯歌而置身瑰麗的幻想境界。繼而寫縱飲美酒,詩興大發,憑詩意遐想,隨夜鶯飄然而去,深夜醉臥花叢,縷縷芳香襲面而來,詩人陶然自樂,心曠神怡,願就此離別人世。人都有一死,而夜鶯的歌卻永世不滅。想到此,夢幻結束,重返現實。在濟慈看來,他...
創作特點
作品思想
愛與美是約翰·濟慈畢生的精神追求。約翰·濟慈在五篇長篇敘事詩《恩狄芒》、《拉米亞》、《海壁朗》、《聖亞尼節前夕》以及《伊莎貝拉》中表現了對永恆的愛與美的執著追求,代表著濟慈詩歌的藝術成就。這五首長詩不僅在濟慈全部詩歌創作中具有至關重要的地位,而且與同時期的浪漫主義詩人拜倫和雪萊相比,濟慈長詩展示出與眾不同的藝術風貌。雖然濟慈短暫的一生中充滿了“疲勞、熱病、和焦躁”,但他仍舊在長詩中構築了一個愛與美交織的世界。
一、濟慈筆下的愛:首先表現為對浪漫愛情的描寫和追求。濟慈詩歌中的愛還可以理解為,對人類普遍精神困境的關注和思考。
二、關於“美”的實質含義,濟慈在他短暫的一生中並沒有做出明確而細緻的闡述。也許與柏拉圖理解的美相似,濟慈長詩中的美是一種“涵蓋一切、統攝一切的最高理念”。這個美的概念既包括藝術作品,也包括人的行為思想;美既是具體的,也是抽象的。
總結:濟慈在長詩中建構了一個愛與美的世界,這使他能夠以樂觀的態度面對艱難現實。濟慈自幼失去父母,長大後三弟不幸早夭,妹妹寄居別處鬱鬱寡歡,二弟移民美洲生存維艱,濟慈自己在照顧弟弟時感染肺病,詩集出版後遭受到批評家的惡意攻擊,紛至沓來的磨難損害了濟慈的身心健康,最終在貧病交加中英年早逝。然而,濟慈面對現實中的苦難並沒有放棄對愛與美的追求,正是現實中的痛苦促使他用藝術的方式去追尋愛與美,因此可以說,苦難人生是他詩思的催化劑,促使濟慈在詩歌藝術當中建造了一個愛與美交織的藝術世界。
創作手法
濟慈的作品中直接對生活中的衝突予以了表現,作者沒有隻顧著訴說自己的煩惱,而是將自己所處的那個充斥“疲勞、熱病和焦躁”的世界表現在讀者面前。作者懷著憤懣的情緒,勾勒出一卷蕭索而悲涼的畫面。世間的哀傷和夜鶯的快樂構成了一組鮮明的對比,強有力地襯托出作者讚揚這永恆美的主旨,展現出他的人文傾向與觀點。在其作品裡,現實和理想交相融合,構成了他別具一格的創作風格。濟慈終其一生都在追尋美,他任憑自己的想像在神秘中追尋,所以他自始至終都沒有忘記自己應對整個社會負起的責任。濟慈的很多作品都對生活中的慘劇予以深刻的表現,他痛斥社會,力圖顯現人性中惡的一面,表現出那個時期真實存在的悲劇。
在他早期的詩作《致喬治·濟慈》《詠和平》中就有對現實的描寫;在其中後期的作品《恩狄芒》《拉米亞》等,這種現實感就更加明顯了。特別是在《夜鶯頌》中,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了現實中的衝突與悲痛。該部作品裡,濟慈一開始描寫主人公身處的洋溢著歡歌笑語的精彩世界。夜鶯在大自然中無牽無掛快樂鳴叫,將生活的美妙用委婉的歌聲來表達。聽到鳥兒的歌唱,主人公一開始是喜出望外的心情,緊接著悲從中來。他被病魔折磨得苦不堪言,聽到了夜鶯快樂的歌唱,對比自己的處境難免心生悲傷。
在他的創作初期,《睡與詩》是其成功的作品之一。他憑藉深刻的觀察與極富深度的思考,展現出睡夢和寫作這兩者之間衝突又相關的關係。睡夢是人類大腦處在不受控制的狀態,而創作詩歌是人有意識的高階模式;這兩者完全不同,看上去彼此之間沒有任何關係。但是濟慈從獨特的角度把這兩者當成是藝術創作中相互關聯、密不可分的兩個方面。在他看來,在睡夢中的想像力是超乎尋常的,可以當成詩歌來看。
在後期作品中,尤其是傑出的六篇“頌體詩”,將濟慈的哲理觀點表現得淋漓盡致,《憂鬱頌》就是其中的一部。濟慈用精闢獨到的評論以及各種文學修辭手法,把自己的感悟自然而然地融入到詩篇中,讓整部作品獨具韻味,意蘊連綿,發人深省;在作品的末尾,他留下了與眾不同而動人心弦的金玉良言:她與“美”共處—那注定凋零的“美”。作者運用擬人的方式,將“美”“歡愉”和“欣慰”這三種個性表現得活靈活現,使人讚嘆不已;“歡愉”總會向人們作出一副告別的模樣,和悲傷同存;“欣慰”和悲痛同存,所以“痛苦的欣然”。作者更進一步展現了人生的雙重性—沉鬱和快樂兩者相依相存,只有一直努力地追尋美滿幸福,同時具有不畏艱險的勇氣與力量,才可以真正體悟到生活的真義。雖然該作品的結局帶有悲觀色彩—帶著勇氣去嘗試“歡樂果”的人最後變成了“憂鬱”的另一類人,但讀者仍可以感受到作者的苦心:人的一生為什麼如此珍貴,就是因為快樂和悲痛是同時存在,彼此不分的。
作品形式
濟慈的作品極富哲理色彩,作者運用自身智慧及對人生刻骨的觀察與思索之後得出的見解。濟慈一生都在努力實驗詩體創新與改良,希望詩歌的表現形式與內容能夠完美融合,創作出富有美感的佳作。所以在他創作的時候,他一定會挑選與內容相符的創作形式,力求形式與內容的結合能表現出他的思想。十四行詩是他創作初期經常使用的一類形式。這種詩體分為前八行與後六行,以此表現截然不同的看法。濟慈創作的《明亮的星》就是採用這種詩體,詩歌的境界高深,立意深沉,兩種看法比對明顯,可以稱之為十四行詩中的傑出佳作。
濟慈特別看重詩歌形式,他精心改良,採取與內容相符的詩歌形式。比如《冷酷的妖女》中,他採用了中世紀民謠的形式,他將每節的末行進行簡化,促使作品的節奏變得更快,讓詩歌的韻律更為動聽,而且短句里隱含了蜿蜒波折的意義,重點展現出了作品裡妖女的狡詐與騎士的悲慘,這和詩歌沉鬱,悲涼的氣氛相符。在《阿格尼斯節前夜》中,他將每節的末行增加了數字,使得整部作品節拍表現緩慢而有力,詩作的敘述與描景變得深沉而精緻,展現出了多角度的生活場景。
濟慈在不斷創新後,開拓了抒情詩的表現形式,除了借景抒情,還有即事抒情及詠物抒情。前者在其敘事詩中較為常見的。在《伊莎貝拉》中,就有很多即事抒情的篇章。比如第三十節講述了主人公在愛人被殺害以後的悲痛情景。作者對這些內容的描述極富衝擊力,藉此表達了他對世間罪孽的深惡痛絕以及對貧苦百姓的深刻同情。儘管他創作的詠物詩十分少見,但該類詩歌在他的作品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中包括《希臘古瓮頌》。該作品不但描寫了古瓮的外形特徵,還著力表現雕刻在上面的畫作,濟慈將詠物、寫景、抒情都融會於一體,促使整部作品彰顯出別具一格的藝術魅力。
人物影響
濟慈在《希臘古瓮頌》中提出了“美即是真,真即是美”這個命題,對後世抒情詩的創作影響較大。
濟慈對英國19世紀下半葉和20世紀初的文學有著影響,他從三個方面影響了眾多的的詩人和藝術家:豐富的感官描寫,舒適恬靜地表現中世紀的理想,有關藝術和思想,或思想和世俗的悖論。深受濟慈影響的詩人和藝術家主要有:浪漫派詩人
托馬斯·胡德,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詩人艾爾弗雷德·丁尼森,前拉斐爾派詩人和畫家D·G·羅塞蒂,象徵派詩人w·B·葉芝以及死於一戰的年輕詩人威爾弗雷德·歐文等。濟慈為他們的詩歌提供了創作靈感、寫詩的技巧、故事內容和主題風格。
人物評價
英國詩人
珀西·比西·雪萊:他本是“美”的一部分,而這“美”啊,曾經被他體現得更加可愛。
黎巴嫩作家
紀·哈·紀伯倫:濟慈應說,此地長眠者,他的聲名是用火鑄寫在天空。
中國作家
屠岸:如果天以借年,他能夠達到什麼樣的成就,是難以預料的。但是人們公認,當他二十四歲停筆時,他對詩壇的貢獻已大大超越了同一年齡的
喬叟、
莎士比亞和
彌爾頓。
美國作家丹尼爾·S·伯特:除彌爾頓外,沒有其他英國詩人對後來人產生過像濟慈這樣深刻的影響。
後世紀念
濟慈故居
倫敦的濟慈故居位於西北部漢普斯泰德區,在濟慈的時代還是偏僻的郊區鄉村,附近是叢林和草地。濟慈在這裡住過一個不太長的時期。1818年12月,濟慈的弟弟湯姆死於肺結核,他的好友布朗把他接到自己家中同住,這就是現在的濟慈故居。濟慈一度離開此宅,後又住入,直到1820年9月他赴義大利為止。在這裡,他寫出了他最主要的作品,《聖亞尼節前夕》《海壁朗》等。
主要作品
濟慈的書信、手稿等作品,主要都收藏於哈佛大學Hughton圖書館,部分收藏於大英圖書館、位於北倫敦的濟慈紀念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