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27年

727年一般指本詞條

開元十五年(七二七)二月制:諸州逃戶,先經勸農使括定按比後,復有逃來者,隨到準白丁例,輸當年租庸,有徵役者先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公元727年
  • 類型:公元紀年
  • 乾支紀年丁卯年(兔年
  • 大事:涼州都督王君破吐蕃於青海之西
紀年,年表,大事,

紀年

開元十五年
日本神龜四年
渤海國仁安八年

年表

懲復逃戶
玄宗子孫諸王皆不出閤
初,太宗愛晉王(高宗李治)不使出閤;豫王(睿宗李旦)亦因武后少子,不出閤;溫王(少帝重茂)乃中宗少子,年十七,猶居禁中。然其他子孫不皆如是,獨玄宗不然。附苑城為諸子建十王宅(十王為慶、忠、棣、鄂、榮、儀、台、潁、永、濟)及十六王宅(後增六王為盛、壽、陳、豐、常、涼),以宦官押之,就夾城內參問起居,皆不出閤。其後諸孫漸多,又置百孫院。即太子亦不另居東宮,而住玄宗所幸之別院。至開元十五年(七二七)按舊制,以諸子慶王潭等領州牧、刺史、都督、節度大使、大都護、經略使,實亦不出外,雖開府置官屬,除侍讀官可入內授書外,自余王府官屬,但歲時通名問起居。至於藩鎮官屬,更不通名。
吐蕃毀瓜州城,獨攻常樂不下
開元十五年(七二七)九月,吐蕃大將悉諾邏欲雪青海一敗之恥,乃率部將莽布支攻陷瓜州(今玉門市之西),執唐刺史田元獻及王君葵之父壽,進攻玉門軍(今玉門市之北)。另縱所虜俘眾使歸涼州,謂君葵曰:“將軍常以忠勇許國,何不一戰?”君葵登城西望而泣,竟不敢出兵。莽布支別攻常樂縣(今安西之南),縣令賈師順帥眾拒守。及瓜州陷,悉諾邏移兵會攻之,旬余日,吐蕃力盡,不能克。使人勸降,師順不從。吐蕃曰:“明府既不降,宜斂城中財相贈,吾等當退。”師順請脫士卒衣,悉諾邏知無財,乃引去,毀瓜州城。師順乘時遽開常樂城門,收器械,修守備。吐蕃果復遣精騎還,視城中,知有備,乃去。
王君葵奏流鐵勒四都督於嶺外
初,突厥默啜迫奪鐵勒之地,故回紇、契苾、思結與渾四部(姓)渡磧徙居甘、涼之間。王君葵未遇時,往來四部,為其所輕。及官河西節度使(駐涼州),以法繩之。四部恥怨,密遣使詣東都自訴。君葵知之,遽發驛奏“四部難制,潛有叛計。”玄宗遣中使來查,四部受屈不得直。開元十五年(七二七)九月,原瀚海大都督、回紇承宗流瀼州(今廣西上思縣),渾大德流吉州,賀蘭都督契苾承明流藤州,廬山都督思結歸國流瓊州。而以回紇伏帝難為瀚海大都督。
許與突厥於西受降城設縑馬互市
開元十五年(七二七)閏九月,突厥毗伽可汗遣其大臣梅錄啜來朝,獻名馬三十匹。時吐蕃與毗伽書,私約與毗伽同時入寇,毗伽並獻其書。玄宗嘉其誠,宴梅錄啜於紫宸殿,厚予賞賜。且許於朔方軍西受降城為互市之所,每年齎縑帛數十萬匹以易戎馬,由是國馬益壯。
趙頤貞兩破吐蕃
開元十五年(七二七)閏九月,吐蕃贊普與突騎施蘇祿可汗共圍安西城(今新疆庫車),安西副大都護趙頤貞擊破之。明年正月,趙頤貞再敗吐蕃於曲子城。
王君葵為回紇護輸所害
回紇承宗既流瀼州,其族子護輸糾合黨眾為承宗報仇。會吐蕃遣使間道詣突厥,王君葵帥精騎邀之於肅州(今酒泉)。時在開元十五年閏九月,君葵還至甘州南之鞏筆驛,護輸伏兵突起,奪君葵旌節,先殺其判官宋貞,剖其心曰:“始謀者是你。”君葵帥左右數十人力戰,自朝至暮,左右盡死。護輸殺君葵,載其屍奔吐蕃,涼州兵追擊之,護輸棄屍而逃。
蕭嵩繼任河西節度,力挽危局
王君葵喪敗,河、隴震駭。開元十五年(七二七)十月,朝廷以朔方節度使蕭嵩為河西節度使。嵩引刑部員外郎裴寬(漼之從弟)為判官,與君葵判官牛仙客俱掌軍政,人心漸安。嵩又奏以建康軍(今甘肅臨澤西北)使張守珪為瓜州刺史。時瓜州城已為吐蕃所毀,守珪帥餘眾築故城,板幹才立,吐蕃猝至,城中相顧失色,莫有鬥志。守珪曰:“彼眾我寡,又瘡痍之餘,不可以矢刃相持,當以奇計取勝。”乃於城上置酒作樂,虜疑其有備,不敢攻而退。守珪縱兵擊之,虜敗走,守珪乃修復城市,收合流散,皆復舊業。朝廷嘉其功,十一月,改瓜州為都督府,以守珪為都督。悉諾邏威名甚盛,蕭嵩縱反間於吐蕃,雲悉諾邏與中國通謀,吐蕃贊普召而誅之,於是吐蕃勢力少衰。
集隴右、河西及關中、朔方兵以防吐蕃
開元十五年(七二七)十二月,制以吐蕃大為邊患,令隴右道(治鄯州)及諸軍團兵五萬六千人、河西道(治涼州)及諸軍團兵四萬人,又征關中兵萬人集臨洮,朔方兵萬人集會州(甘肅靖遠)防秋。至冬初,無寇而罷;伺虜入寇,互出兵腹背擊之。
開元報狀興起
據唐人孫樵《經緯集卷三·讀開元雜報》所舉“某日皇帝親耕藉田,行九推禮。”(按系開元二十三)“某日諸番君長請扈從封禪。”“某日皇帝自東封還。”(按均系開元十三)雖然都是“系日條事,不立首末”,但所敘確係開元時事;故知孫樵所讀雜報,確開元報狀。又據中唐以後人詩文筆記,已有稱“報狀”者(見王建《贈華州鄭大夫》詩、李德裕《論幽州事宜狀》),稱“邸報”者(見《全唐詩話·韓翃條》),或簡稱“報”者(見杜牧《與人論諫書》)。叫做“報”,顯然是向外報導;用“邸”字,顯然是由官辦;“狀”,義同牒,顯指公布的檔案;“雜”是指內容,“條”是指書寫形式。由此可以推知,開元年間興起的“報狀”,正是由朝廷(如中書省)主辦,逐日逐條抄錄、向外公布的原始形態報紙;在此以前,尚無更早的文獻記載,所以可視為中國報紙的萌芽。
頲(六七0至七二七)字廷碩,武功人,瓌子。幼敏悟,第進士,累官中書舍人。玄宗平難,頲受詔口授如流,書吏至白腕脫。開元中與宋璟同相,能助璟成功業。罷為禮部尚書卒,謚文憲,襲許國公。璟以文章顯,與張說並稱“燕許大手筆”。
承禎(六三九至七二七)字子微,號白雲,溫人。師潘師正,受辟穀導引術。開元中再被詔命,由天台移居王屋,並令以三體寫《老子》,刊正文句,定著五千三百八十字為真本。張九齡、張說等皆師之,開元十五年又召入都卒,贈銀青光祿大夫,謚貞一先生。
一行卒
僧一行(六八三至七二七),本名張遂,系太宗功臣張公謹之孫,魏州昌樂(今河南南樂)人。博綜經典,兼通曆算。從善無畏筆受《大日經》,並作“疏”,為中國佛教密宗(即真言宗)之祖。另著《大衍曆》、《後魏書·天文志》等。卒謚大慧禪師,玄宗親為制碑文,親書於石。

大事

(1)春,正月,辛丑,涼州都督王君破吐蕃於青海之西。
(1)春季,正月,辛丑,(二十八日),涼州都督王君在青海西邊打敗了吐蕃。
初,吐蕃自恃其強,致書用敵國禮,辭指悖慢,上意常怒之。返自東封張說言於上曰:“吐蕃無禮,誠宜誅夷,但連兵十餘年,甘、涼、河、鄯,不勝其弊,雖師屢捷,所得不償所亡。聞其悔過求和,願聽其款服,以紓邊人。”上曰:“俟吾與王君議之。”說退,謂源乾曜曰:“君勇而無謀,常思僥倖,若二國和親,何以為功!吾言必不用矣。”及君入朝,果請深入討之。
當初,吐蕃自恃強大,向唐朝致書採用兩國對等的禮節,言詞違逆傲慢,唐玄宗常常為此而憤怒。唐玄宗從泰山封禪返回後,張說對他說:“吐蕃對我國無禮,確實應該討伐平定它,但十餘年接連打仗,甘、涼、河、鄯等地再也承受不住戰爭的禍害了,雖然出師屢屢獲勝,但是得不償失。聽說吐蕃想悔過求和,希望您能接受他們的誠心歸服,以解除邊境人民的困苦。”唐玄宗說:“等我和王君商量後再說。”張說退朝後,對源乾曜說:“王君有勇無謀,常想著僥倖取勝。如果兩國和親,他拿什麼作為自己的功勞呢?我的話一定不會被皇上採納。”等到王君進朝,果然請求唐玄宗讓他率領軍隊深入吐蕃國境內討伐。
去冬,吐蕃大將悉諾邏寇大斗谷,進攻甘州,焚掠而去。君度其兵疲,勒兵躡其後,會大雪,虜凍死者甚眾,自積石軍西歸。君先遣人間道入虜境,燒道旁草。悉諾邏至大非川,欲休士馬,而野草皆盡,馬死過半。君與秦州都督張景順追之,及於青海之西,乘冰而度。悉諾邏已去,破其後軍,獲其輜重羊馬萬計而還。君以功遷左羽林大將軍,拜其父壽為少府監致仕。上由是益事邊功。
去年冬天,吐蕃大將悉諾邏進犯大斗谷,進攻甘州,燒殺搶劫後退走。王君推測悉諾邏的軍隊一定很疲乏,就帶兵偷偷地跟在他們後邊。適逢天降大雪,吐蕃軍隊很多人被凍死,便經由積石軍西歸吐蕃。王君搶先派人從偏僻小道進入敵方境內,燒掉路邊的野草。悉諾邏到了大非川,打算讓士兵戰馬休息一下,但這裡的野草已全部被燒光了,結果戰馬死了一半多。王君和秦州都督張景順率領軍隊追擊,在青海的西邊追上了悉諾邏,趁湖水結冰越過青海。這時悉諾邏已離開,他們打敗了悉諾邏的後軍,繳獲數以萬計的輜重羊馬後返回。王君由於立了大功,被擢升為左羽林大將軍,唐玄宗又授予王君的父親王壽以少府監退休。從此,唐玄宗更加追求建立邊功。
(2)初,洛陽人劉宗器上言,請塞汜水舊汴口,更於熒澤引河入汴;擢宗器為左衛率府胄曹。至是,新渠填塞不通,貶宗器為循州安懷戍主。命將作大匠范安及發河南、懷、鄭、汴、滑、衛三萬人疏舊渠,旬日而畢。
(2)起初,洛陽人劉宗器上書,請求堵塞汜水舊汴口,改從熒澤引黃河的水流入汴水。唐玄宗提拔劉宗器任左衛率府胄曹。到這時,新渠堵塞不通,唐玄宗將劉宗器貶為循州安懷戍主;又命令將作大匠范安及徵調河南、懷州、鄭州、汴州滑州、衛州三萬民工疏通舊渠,用十天時間就完工了。
(3)御史大夫崔隱甫、中丞宇文融,恐右丞相張說復用,數奏毀之,各為朋黨。上惡之,二月,乙巳,制說致仕,隱甫免官侍母,融出為魏州刺史。
(3)御史大夫崔隱甫、御史中丞宇文融害怕尚書右丞相張說被重新起用,多次上奏詆毀他。他們各自結成朋黨,明爭暗鬥。唐玄宗很厭惡他們的做法,二月,乙巳(初二),命令張說退休,崔隱甫免職回家侍奉他的母親,宇文融離京任魏州刺史。
(4)乙卯,制:“諸州逃戶,先經勸農使括定按比後復有逃來者,隨到準白丁例輸當年租庸,有徵役者先差。”
(4)乙卯(十二月),唐玄宗下令:“各州逃亡外地沒有戶籍的民戶,在先前經過勸農使搜求檢查核定戶籍以後,再有逃到某地的,到後即按平民之例繳納當年的租庸,如有徵役先派他們。”
(5)夏,五月,癸酉,上悉以諸子慶王潭等領州牧、刺史、都督、節度大使、大都護、經略使,實不出外。
(5)夏季,五月,癸酉(初一),唐玄宗讓他的兒子慶王李潭等擔任州牧、刺史、都督、節度大使、大都護、經略使等職務,但實際上他們並不離京到外地去任職。
初,太宗愛晉王,不使出閣;豫王亦以武后少子不出閣,及自皇嗣為相王,始出閣。中宗之世,譙王失愛,謫居外州;溫王年十七,猶居禁中。上即位,附苑城為十王宅,以居皇子,宦官押之,就夾城參起居,自是不復出閣;雖開府置官屬及領藩鎮,惟侍讀時入授書,自余王府官屬,但歲時通名起居;其藩鎮官屬,亦不通名。及諸孫浸多,又置百孫院。太子亦不居東宮,常在乘輿所幸之別院。
當初,唐太宗疼愛晉王李治,不讓他離宮自居於王府,豫王也因為是武后的小兒子而沒有離宮自居於王府,直到由皇嗣改封為相王,才離宮居於王府。唐中宗的時候,譙王李重福失寵,被中宗謫往外州居住;溫王李重茂年已十七歲,還住在皇宮裡。唐玄宗登上皇位,在緊挨禁苑的地方建造十王宅,以便讓皇子居住,派宦官監督他們,都由夾城入大明宮參見請安,各皇子從此不再離宮自居於王府;即使他們建立府署,設定屬官及擔任地方長官,也只有侍讀按時入宅教書,其餘王府屬官,則只是在每年的一定時間前來通報姓名請安,至於他們在地方官府的屬吏,則連通報姓名請安也免除了。後來皇孫逐漸增加,又建造了百孫院。太子一般也不住在東宮,而是常常住在皇帝所到的皇宮別院裡。
(6)上命妃嬪以下宮中育蠶,欲使之知女功。丁酉,夏至,賜貴近絲,人一。
(6)唐玄宗命令後宮妃嬪以下的人在宮中養蠶,想藉此讓她們懂得一些婦女應做的事。丁酉(二十五日),夏至,唐玄宗賜給後宮中位尊而為天子所親近的人每人一絲。
(7)秋,七月,戊寅,冀州河溢。
(7)秋季,七月,戊寅(初八),冀州黃河泛濫。
(8)己卯,禮部尚書許文憲公蘇薨。
(8)己卯(初九),禮部尚書許文憲公蘇去世。
(9)九月,丙子,吐蕃大將悉諾邏恭祿及燭龍莽布支攻陷瓜州,執刺史田元獻及河西節度使王君之父,進攻玉門軍;縱所虜僧使歸涼州,謂君曰:“將軍常以忠勇許國,何不一戰!”君登城西望而泣,竟不敢出兵。
(9)九月,丙子(初七),吐蕃大將悉諾邏恭祿和燭龍莽布支攻破瓜州,捉獲瓜州刺史田元獻和河西節度使王君的父親,接著又進攻玉門軍;還放回所俘虜的僧人,讓他們返回涼州,對王君說:“將軍您常以忠勇報效國家,現在為什麼不出城決一死戰?”王君登上城樓,向西遠望而哭泣,竟然不敢出兵。
莽布支別攻常樂縣,縣令賈師順帥眾拒守。及瓜州陷,悉諾邏悉兵會攻之。旬余日,吐蕃力盡,不能克,使人說降之;不從。吐蕃曰:“明府既不降,宜斂城中財相贈,吾當退。”師順請脫士卒衣;悉諾邏知無財,乃引去,毀瓜州城。師順遽開門,收器械,修守備;虜果復遣精騎還,視城中,知有備,乃去。師順,岐州人也。
燭龍莽布支另外又攻打常樂縣。常樂縣令賈師順帶領部下堅守。等到瓜州陷落,悉諾邏恭祿集中全部兵力攻打常樂城。打了十多天,吐蕃軍隊精疲力盡,仍然不能攻下常樂城,悉諾邏恭祿派人來勸降,賈師順斷然拒絕。吐蕃派來的人說:“既然您不願投降,就應收集城中的財物送給我們,那樣我們就會退走。”賈師順請他脫士兵的衣服;悉諾邏知道城中沒有多少財物,就帶領軍隊退走,同時毀壞了瓜州城。賈師順急速打開城門,收集軍事器械,整修防守設施,敵軍果然又派精銳的騎兵返回,看到城中的情況,知道已有防備,只好又退走了。賈師順是岐州人。
(10)初,突厥默啜之強也,迫奪鐵勒之地,故回紇、契、思結、渾四部度磧徙居甘、涼之間以避之。王君微時,往來四部,為其所輕;及為河西節度使,以法繩之。四部恥怨,密遣使詣東都自訴。君遽發驛奏“四部難制,潛有叛計。”上遣中使往察之,諸部竟不得直。於是瀚海大都督回紇承宗流州,渾大德流吉州,賀蘭都督契承明流藤州,盧山都督思結歸國流瓊州;以回紇伏帝難為瀚海大都督。己卯,貶右散騎常侍李令問為撫州別駕,坐其子與承宗交遊故也。
(10)當初,突厥默啜十分強盛,強奪鐵勒的轄地,因此回紇、契、思結、渾四個部族穿越沙漠,移居到甘州和涼州之間,以躲避突厥的欺凌。王君未得志的時候,常往來於這四個部族之間,受到他們的輕視,等到他當了河西節度使,就利用法律懲治他們。這四個部族感到恥辱怨恨,便偷偷地派使者到東都洛陽告狀。王君迅速通過驛站上奏道:“這四個部族難以制服,他們暗地裡有叛亂的計畫。”唐玄宗派宦官調查,這幾個部族蒙受的冤屈竟不能平反。結果,瀚海大都督回紇人承宗被流放到州,渾人大德被流放到吉州,賀蘭都督契人承明被流放到藤州,盧山都督思結人歸國被流放到瓊州;唐玄宗任命回紇人伏帝難為瀚海大都督。己卯(初十),將右散騎常侍李令問降職為撫州別駕,其原因是他兒子與回紇人承宗有交往。
(11)丙戌,突厥毗伽可汗遣其大臣梅錄啜入貢。吐蕃之寇瓜州也,遺毗伽書,欲與之俱入寇,毗伽並獻其書。上嘉之,聽於西受降城為互市,每歲齎縑帛數十萬匹就市戎馬,以助軍旅,且為監牧之種,由是國馬益壯焉。
(11)丙戌(十七日),突厥毗伽可汗派大臣梅錄啜入朝進貢。吐蕃侵犯瓜州時,給毗伽送信,想與突厥一起侵犯唐朝,毗伽將這封信獻給了唐玄宗。唐玄宗嘉獎了他,並允許突厥在西受降城與唐朝做買賣,唐朝每年派人攜帶幾十萬匹絲綢到西受降城和他們交換戰馬,以增加唐軍的戰鬥力,並且作為國家監牧的種馬,從此以後中國馬越來越強壯了。
(12)閏月,庚子,吐蕃贊普與突騎施蘇祿圍安西城,安西副大都護趙頤貞擊破之。
(12)閏九月,庚子(初二),吐蕃贊普和突騎施蘇祿率領軍隊圍攻安西城,安西副大都護趙頤貞打敗了他們。
(13)回紇承宗族子瀚海司馬護輸,糾合黨眾為承宗報仇。會吐蕃遣使間道詣突厥,王君帥精騎邀之於肅州。還,至甘州南鞏筆驛,護輸伏兵突起,奪君旌節,先殺其判官宋貞,剖其心曰:“始謀者汝也。”君帥左右數十人力戰,自朝至晡,左右盡死。護輸殺君,載其屍奔吐蕃;涼州兵追及之,護輸棄屍而走。
(13)回紇承宗的同族兄弟之子瀚海司馬護輸,糾集親族部下要為承宗報仇。適逢吐蕃派使者走小道前往突厥,王君帶領精銳的騎兵在肅州攔截他,返回途中,來到甘州南鞏筆驛時,護輸的伏兵突然衝出來,搶走了王君的節度使旌節,先殺死了王君的判官宋貞,挖出他的心臟說:“最早搞陰謀的就是你。”王君帶領幾十個部下奮力拚殺,從早晨一直戰到下午,手下的人全部戰死。護輸殺死了王君,用馬車載著他的屍體投奔吐蕃。涼州的唐軍聞訊追上了他,護輸丟下王君的的屍體逃走。
(14)庚申,車駕發東都,冬,己卯,至西京。
(14)庚申(二十二日),唐玄宗從東都洛陽啟程;冬季,十月,己卯(十一日),回到西京長安。
(15)辛巳,以左金吾衛大將軍信安王為朔方節度等副大使。,恪之孫也。以朔方節度使蕭嵩為河西節度等副大使。時王君新敗,河、隴震駭。嵩引刑部員外郎裴寬為判官,與君判官牛仙客俱掌軍政,人心浸安。寬,之從弟也。仙客本鶉觚小吏,以才幹軍功累遷至河西節度判官,為君腹心。
(15)辛巳(十三日),唐玄宗任命左金吾衛大將軍信安王李為朔方節度等副大使。李是李恪的孫子。任命朔方節度使蕭嵩為河西節度等副大使。此時王君剛剛敗死,整個河西、隴右地區非常震驚。蕭嵩舉薦刑部員外郎裴寬任判官,與王君的判官牛仙客一起掌管軍政,人心才漸漸安定下來。裴寬是裴的堂弟。牛仙客原是涇州鶉觚縣的小吏,依靠才幹軍功,經過多次升遷當上了河西節度判官,成為王君的親信。
嵩又秦以建康軍使河北張守為瓜州刺史,帥餘眾築故城。板乾裁立,吐蕃猝至,城中相顧失色,莫有鬥志。守曰:“彼眾我寡,又瘡之餘,不可以矢刃相持,當以奇計取勝。”乃於城上置酒作樂。虜疑其有備,不敢攻而退。守縱兵擊之,虜敗走。守乃修復城市,收合流散,皆復舊業。朝廷嘉其功,以瓜州為都督府,以守為都督。
蕭嵩又奏請唐玄宗任命建康軍使河北縣張守為瓜州刺史,帶領剩下的士兵百姓修築瓜州舊城。修築城牆用的木板剛剛立起來,吐蕃軍隊突然來到,瓜州城中的人都相顧失色,沒有一個人還有戰鬥的勇氣。張守說:“敵軍人多,我們人少,又在戰敗受創之後,決不能用刀箭和他們對峙,而應當用奇計取勝。”他於是在城樓上安然地飲酒作樂。敵人懷疑他已做好準備,不敢貿然進攻而退走。張守帶兵追擊,敵人戰敗而逃。張守於是修復瓜州城,收聚流散的百姓,使他們都各自恢復原有的職業。唐玄宗嘉獎他的功勞,並將瓜州改置為都督府,任命張守為都督。
悉諾邏威名甚盛,蕭嵩縱反間於吐蕃,雲與中國通謀,贊普召而誅之;吐蕃由是少衰。
悉諾邏的威名很盛,蕭嵩就對吐蕃使用了反間計,說悉諾邏與中國相互勾結;吐蕃贊普召回了悉諾邏並殺死了他。從此,吐蕃逐漸衰落。
(16)十二月,戊寅,制以吐蕃為邊患,令隴右道及諸軍團兵五萬六千人,河西道及諸軍團兵四萬人,又征關中兵萬人集臨洮,朔方兵萬人集會州防秋,至冬初,無寇而罷;伺虜入寇,互出兵腹背擊之。
(16)十二月,戊寅(十一日),唐玄宗下令說,由於吐蕃成為邊境的禍害,特派隴右道各軍以及各軍徵集的當地民兵五萬六千人,河西道各軍以及各軍徵集的當地民兵四萬人,又徵調關中兵一萬人集中在臨洮,朔方兵士一萬人集中到會州以預防吐蕃乘秋日馬肥時大舉入侵。到了初冬,如沒有敵人侵犯就罷兵;如偵察到敵人入侵,就交替出兵,從腹背兩面夾擊敵人。
(17)乙亥,上幸驪山溫泉;丙戌,還宮。
(17)乙亥(初八),唐玄宗到驪山溫泉;丙戌(十九日),回到皇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