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
解釋嬰靈是一種(中陰性)的物體,又名(水聖子),非人非鬼非神非魔,是停留在陰陽界的一種物體,直到其本身陽壽盡後,才能正式列入鬼魂,可以輪迴。再世嬰靈有著比鬼魂更大的怨力,而且起怨力本身會因日漸成長而增加,它們起初唯一以來生存的食糧,就是親生母親的元氣,一般女性一生中只能接受三個嬰靈的付身,一但越個,那女子必然身體氣虛,精神有所錯亂,這是她
元神虛弱的表現,母體元神虛弱,嬰靈日漸成長所需要之元氣也就相對多了。其母體身上不能得到足夠的能量,自然會四處尋找對像,補給不足,在這時候他們會日漸擴大外游的範圍,自然會遇上其他山神鬼煞,做出一些可怕的事情等等!
一般來說,按世俗理解,道家超度嬰靈是轉世投胎,佛家超度嬰靈是往生極樂,有人理解往生極樂要比轉世投胎好,這種說法,不但不懂得佛道本一家,也否定了人之所以為人的意義了,是沒有通徹人性、天性、佛性的淺陋之見。豈不知煩惱即菩提,生活即道場,如果嬰靈沒有在人世的輪迴中淨化升華,沒有自利利他二行圓滿,上不能智求無上菩提,下不能悲化眾生萬物,僅僅一個墮胎的靈體,就讓它往生極樂,只會泯滅了嬰靈的靈性,堵塞了嬰靈果位的提升,永遠處於佛法的末端;即使嬰靈再有天資稟賦,也難得金身果位。
現代說法
一些投機取巧之徒鼓吹他們能夠以某種法術和超度的力量來解決嬰靈作祟的問題。但是根據道教所說,眾生從此生死後到彼生出生之前的中陰身,都跟生前的形態相同而較小;嬰兒既無知,嬰兒的中陰身亦不可能尋仇報冤。即使過了中陰身階段而入鬼趣,鬼道眾生也都具備神通;此因無粗重的身體和五根的束縛,便極易接受感應和感化。所以,千萬不要把死後的嬰兒當作凶神惡鬼般看待。
依據道教教常識的說法,不論嬰兒或成人、年幼或年老,凡死亡者,親屬立即為其設供超度,即以供養三寶功德為亡者祈得冥福,便能超生善道乃至往生。
《佛說長壽經》(現收於《卍續藏經》的“補遺類”),記載著佛陀為一個名叫“顛倒”的婦女所說。此女曾因家庭問題,殺死了已懷孕滿八個月的胎兒。佛陀告誡她說,殺胎的罪行與殺父、殺母、出佛身血、破和合僧五事並列,稱為五種逆罪。滅罪之法,便是受持此《長壽經》書寫讀誦,或自書、或遣人書,便能不受罪報而生於梵天,此經中也未見有超度嬰靈之說。此經強調護胎,將“殺胎”列為五逆重罪之一,與一般佛經視殺父、殺母、殺聖人、出佛身血、破和合僧的五事為五逆罪不相同,故在我國並不流行。
另外,有人傳稱,日本有嬰靈祈求地藏菩薩救度之說,也與地藏信仰的史實不符。根據日本民間對地藏菩薩的信仰看來,自十一世紀開始,才有了為除病延命而造地藏像的記載。其後,民間並漸漸將地藏菩薩演變為嬰兒的守護神,而有了“守子”、“安子”、“育子”、“持子”的地藏信仰,其作用在於祈求保護胎兒的安全出生,而至於嬰兒的平安成長亦與所謂的嬰靈作祟無關。
如今少數人鼓吹嬰靈作祟及超度嬰靈之風,不論是出於善意的信仰或是出於斂財的動機,從以上看來均與正統的佛教信仰無涉,則已非常明顯。
嬰靈的分類
人有諸百種,「靈」是由人往生後而形成的,當然「靈」也是各有不同,「嬰靈」更是如此。
通常並不是所有的「嬰靈」都會對人有影響,但如果是後兩種「嬰靈」,可能其家人就要儘快的來引渡處理了!因為不好的影響一定會產生,只是時間機運還未到而已。
嬰靈的叫聲:類似於貓叫,但是仔細
聽會和貓叫有很大的區別,能聽出是嬰兒的哭聲,哭聲傷感至極,甚至給人揪心的感覺。自從嬰靈之說流傳以來,除了人工流產過的父母與家庭受到困擾外,一般人遇到一些物質和精神上的意外現象,也會疑神疑鬼,認為是嬰靈作祟。好像我們生活的空間,到處都有嬰靈正等待機會,對人下手似的。其實以佛法的觀點而言,眾生是平等的,人的生命雖然有長有短,死亡之後卻都相同,成人死後是中陰身、嬰兒死後也是中陰身。經過四十九天之後,他們已經轉生,或生人、天,或為鬼神,或為地獄和傍生中的眾生,不會老是以嬰兒的靈體在人間作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