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是公曆一年中的第79天(閏年第80天),離全年的結束還有286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3月20日
- 外文名:March 20th
- 含義:公曆一年中的第79天
- 特點:離全年的結束還有286天
- 重大事件:國際幸福日
重大事件,出生人物,逝世人物,節日風俗,黨史記錄,
重大事件
1931年——《西線無戰事》獲第3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
中山艦

1933年——納粹第一座集中營在慕尼黑城外16公里達豪城附近的舊火藥廠成立。
1989年——七屆人大二次會議召開。
1990年——七屆人大三次會議舉行。
1990年——我國自行設計建造的低溫核供熱反應堆試運行成功。
1992年——七屆人大第五次會議舉行。
1999年——人類首次成功乘熱氣球環球飛行。
熱氣球

2009年——微軟在北京、上海、廣州和成都四地同步發布了最新版的瀏覽器Internet Explorer 8,IE8將被合成在微軟最新系統windows 7內,並且兼容windows xp和windows vista。
2009年——吉爾吉斯斯坦議會召開特別會議,決定將總統選舉日期定於7月23日。
2013年——首屆3·20國際幸福日暨世界福發布會。
2015年——北大西洋、北冰洋部分海域可觀測到2015年日全食,全食持續最長的地點有2分46.9秒,在挪威海中。全世界能看見全食的陸地只有法羅群島和斯瓦爾巴群島。中國除新疆大部能在日落前看見日偏食外,均不可見。
出生人物
203年——羅馬皇帝埃拉伽巴路斯出生
1746年——西班牙畫家戈雅出生於北部阿拉岡省薩拉戈沙附近的芬德托爾斯。
1886年——中國原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林伯渠誕辰。
1915年——世界著名鋼琴演奏大師斯維亞托斯拉夫·李赫特出生。
1919年——世界第二王牌飛行員,擊墜數301架的德國空軍飛行員 格爾哈德·巴克霍恩出生於科尼斯堡
1965年——中國男演員王志飛出生。
1966年——日本動畫導演神山健治出生。
1968年——中國著名女演員、歌手韓再芬出生。
1970年——張可頤,香港女演員。
1973年——韓國“實力派偶像”鄭宇成出生。
1977年——姜志煥,韓國男演員。
1980年——韓國團體Fin.K.L成員玉賢鉉出生。
1982年——美國演員Erica Luttrell出生。
張雲松
中國女團SNH48 TEAM XII 成員費沁源


1987年——日本演員遠藤雄彌出生。
1989年——加拿大新生導演哈維爾多蘭出生。
1990年——阿根廷球員羅霍出生。
1992年——中國女演員艾曉琪出生。
1992年——韓國團體B1A4成員燦多(李征桓)出生。
1995年——韓國女團lovelyz成員kei(金智妍)出生。
逝世人物
1413年——英格蘭國王亨利四世逝世(1367年4月3日出生)。
2004年——荷蘭女王朱麗安娜逝世。
2009年——阿卜杜勒·拉蒂夫·菲拉利,摩洛哥前首相逝世,享年81歲。
2015年——澳大利亞前自由黨總理馬爾科姆·弗雷澤因病去世,享年84歲。
2018年——日本動畫導演楠葉宏三去世,享年71歲。
2019年——英國哲學家瑪麗·沃諾克
2019年——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劉興銘
節日風俗
全球法語日--慶祝法語文化的節日
國際幸福日
2012年6月28日,第66屆聯合國大會28日宣布,將今後每年的3月20日定為“國際幸福日”。
黨史記錄
1926年3月20日 中山艦事件發生
1926年3月20日 中山艦事件發生。當天,蔣介石懷疑有人陰謀對他實施綁架,在廣州實行緊急戒嚴,逮捕海軍局代局長、共產黨員李之龍,監視和軟禁大批共產黨人,解除省港罷工委員會的工人糾察隊武裝,包圍蘇聯領事館,監視蘇聯顧問。事後查明並無此事,蔣介石被迫放人。當時在廣東的國民革命軍六個軍中,有五個軍的軍長同蔣介石存在矛盾。在蔣介石直接指揮的第一軍中,共產黨有很大影響。事件發生後,毛澤東等分析了當時的形勢,主張以葉挺獨立團為主,發動工農民眾,聯合國民黨左派和一切可能聯合的力量,給蔣介石以堅決回擊。但共產國際代表主張退讓。結果,蔣介石的反共氣焰高漲,在妥協政策指導下,中共中央接受蔣介石的無理要求,共產黨員被迫退出第一軍。毛澤東、周恩來建議把這批共產黨員派到其他軍去,中共中央沒有接受這一主張。蔣介石通過中山艦事件,不僅打擊了中國共產黨,而且打擊了汪精衛和國民黨左派,大大加強了他在政治上、軍事上的地位。
1990年3月20日至4月4日 七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北京召開
1990年3月20日至4月4日 七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通過《關於設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等;決定接受鄧小平辭去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職務的請求,選舉江澤民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