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略曆(Julian calendar)是由羅馬共和國獨裁官儒略·凱撒(又譯蓋烏斯·尤里烏斯·凱撒、加伊烏斯·朱利葉斯·凱撒、裘力斯·凱撒等)採納數學家兼天文學家索西琴尼的...
儒略日(Julian Day)是在儒略周期內以連續的日數計算時間的計時法,主要是天文學家在使用。儒略日數(Julian Day Number,JDN)的計算是從格林威治標準時間的中午開始...
羅馬儒略曆(Julian calendar)是Julius Caesar在公元前46年所制定的一個官方的365天的曆法。...
儒略年(符號:a)是天文學中測量時間的測量單位,定義的數值為365.25天,每天為國際單位的86400秒,總數為31,557,600秒。這個數值是西方社會早期使用儒略曆中年的平均...
“儒略曆元”是天文學專有名詞。來自中國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的天文學專有名詞中文譯名,詞條譯名和中英文解釋數據著作權由天文學名詞委所有。...
儒略日是一種不記年·月,只記日的曆法,這種曆法是法國年代學家史家利澤於公元1583年創製的,儒略日是以公元前4712年1月1日為曆元,[史家為公元前4713年1月1日...
1699年12月15日彼得一世下令採用儒略曆(舊曆),將“創世紀年”7208年12月31日之次日改為1700年1月1日。儒略曆每年平均為365.25日,比回歸年長11分14秒。這一...
羅馬曆(英語:Roman Calendar),為實行於古代羅馬王政時期的曆法。羅馬曆起源於太陰曆,把每年分為十個月到十三個月,直到公元前46年被儒略曆取代為止。這段時期的...
太陽歷又稱為陽曆,是以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運動周期為基礎而制定的曆法。太陽歷的歷年近似等於回歸年,一年12個月,這個“月”,實際上與朔望月無關。陽曆的月份、日期...
農曆:屬陰陽合曆,以夏曆(陰曆)為基礎,吸收了乾支歷二十四節氣作為補充曆法。...在歐洲,羅馬人在公元前43年採用的儒略曆中,也用365日這個數據,但比我國晚了...
所以格里高利十三世下令公元1582年10月4日(儒略曆)的下一天為公元1582年10月15日(格里高利曆)星期保持連續不變。經過這樣的過程之後,便完成了從儒略曆到格里高利曆...
確定的文獻指出乾支紀日始於魯隱公三年周曆二月己巳日("日有食之", 周平王五十一年,換算為公元前720年2月22日) [3] 。因為儒略曆的平年有365日,而每4年...
需要注意的是,公曆是根據羅馬人的“儒略曆”改編而 《中華民俗萬年曆》 得。由於當時沒有了解到每年要多算出0.0078天的問題,從公元前46年,到16世紀,一共累計...
瑪雅歷是前哥倫布時期中美洲的瑪雅文明使用的一套曆法系統,是最古老的曆法之一,可與現代公曆相互換算。其記日系統由以260天為周期的卓爾金歷和以365天為周期的...
公元,即公曆紀元,原稱基督紀元,又稱西曆或西元,一種源自於西方社會的紀年方法。是由義大利醫生兼哲學家Aloysius Lilius對儒略曆加以改革而製成的一種曆法——...
李奧納多·迪·皮耶羅·達·文西(義大利語: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儒略曆1452年4月15日—1519年5月2日),義大利著名畫家、科學家,與拉斐爾、米開朗基羅...
公元前1世紀古羅馬以埃及曆法為基礎,制定“儒略曆”(“朱里亞歷”即“凱撒歷”);到16世紀又經改革,產生“格里高利曆”(簡稱“格里曆”),這便是今天世界上大多數...
伊斯蘭教曆,在我國也叫回回曆或回曆。 從月的精度來看,回曆從開始使用到現在的1400年間,朔日時刻僅比實際時刻落後半天,其精度比儒略曆高得多,與現在通用的...
古埃及太陽歷(solar calendar)是人類歷史上第一部太陽歷。在公元前3000年代,古埃及人根據對尼羅河河水上漲和天狼星(Dog Star—Sirius)的長期觀察,制定出一種方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