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營口市政府工作報告

過去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市政府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蔓延加劇和國內外複雜多變的經濟形勢,進一步解放思想,搶抓機遇,拼搏進取,通過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保持了又好又快的發展態勢。預計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03億元,增長20.3%;固定資產投資543億元,增長3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7億元,增長23%;財政一般預算收入40億元,增長37.7%;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14450元,增長19%;農民人均純收入6950元,增長20%。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09年營口市政府工作報告
  • 時間:2009年
  • 類型:工作報告
  • 地點:營口市
發表機構,詳細內容,

發表機構

營口市政府

詳細內容

一、2008年工作回顧
過去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市政府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蔓延加劇和國內外複雜多變的經濟形勢,進一步解放思想,搶抓機遇,拼搏進取,通過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保持了又好又快的發展態勢。預計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03億元,增長20.3%;固定資產投資543億元,增長3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7億元,增長23%;財政一般預算收入40億元,增長37.7%;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14450元,增長19%;農民人均純收入6950元,增長20%。
(一)推進沿海經濟帶建設,持續快速發展基礎更加堅實
港口整體功能明顯增強。全年完成基礎設施建設投資25億元,港口四期工程全部竣工投產,仙人島港區等重點項目建設加速推進,集疏運能力顯著提高。全年港口吞吐量完成1.5億噸,增長22.9%;貨櫃運量200萬標箱,增長45.9%。B型物流保稅中心獲得國家批准,實現了港口發展的新突破。
沿海產業基地建設步伐加快。全年完成基礎設施建設投資24.2億元,華能營口熱電廠、污水處理廠等一批重點工程順利實施,產業和項目的承載能力顯著增強。積極推進項目開發建設,新開工盼盼起重機、遼寧大族冠華等重點項目20項,完成投資60.7億元。
開發區發展勢頭強勁。以“五區、三帶、四廊、兩園”開發建設為重點,積極拓展城市發展空間,“十分鐘城市圈”發展框架和現代化、生態化的濱海城市雛形基本形成,綜合競爭力不斷提升。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實現234億元,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增幅均在30%以上,開放先導區的引領作用進一步顯現。
重點區域開發成效顯著。高新區不斷加快創新體系建設,開發、孵化和產業化功能不斷完善。仙人島能源化工區規劃建設與項目開發同步推進,啟動區基本具備項目入駐條件,65萬立方米儲運工程和80萬立方米儲罐項目全面竣工,50萬噸重交瀝青項目進展順利。中小企業園起步勢頭良好,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展開,8家企業開工建設。在沿海產業基地120平方公里重點發展區域基礎上,又有四個區域、152平方公里被省政府列入沿海經濟帶重點支持區域。
(二)最佳化經濟結構,綜合經濟實力顯著增強
農業農村經濟穩步增長。全年農業總產值實現105.4億元,增長16.1%;農業增加值實現61.6億元,增長7%。糧食生產喜獲豐收,產量達到73.8萬噸,蔬菜、水果、水產和畜牧業保持平穩較快發展。設施農業進一步強化,農機推廣紮實推進,農業產業化水平不斷提高。全市新建、擴建恆久果業、金馬絹絲等規模以上項目23項,農產品加工業產值增長35%。大力實施品牌興農戰略,農業標準化進程全面提速,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認證數量達到179個,大石橋市、蓋州市通過了農業標準化暨“三品”認證整體推進縣項目驗收,被農業部列為北方水果無疫病控害區。14種農產品被確認為省名牌產品和省著名商標,其中“營口大米”獲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認證。農業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積7.8萬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8.4萬畝。縣域經濟保持良好發展態勢,地區生產總值、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等主要經濟指標均超過全市平均水平。
工業經濟整體實力顯著提升。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和國內經濟形勢新變化,市政府及時出台了促進中小企業平穩較快發展、搭建縣域經濟融資平台等一系列扶持政策,減小對工業經濟運行的影響,項目園區化、產業集群化進程加快。全年新增規模以上企業160戶,產值超億元企業達到220戶。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到1330億元,增長33%;增加值完成420億元,增長27%。以冶金、石化、裝備製造等產業為主導的新型工業體系框架正在形成,現代新型沿海工業城市特徵日趨鮮明。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81個項目列入省重點創新項目計畫,居全省首位。高新技術產業和循環經濟快速發展,單位地區生產總值綜合能耗下降4.5%,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在省計畫以內。
服務業發展步伐加快。全年實現服務業增加值236億元,增長17.2%。城鄉市場繁榮穩定,城市商貿網點建設不斷改善,農村市場快速發展,新興業態不斷壯大。現代物流業發展勢頭強勁,房地產業運行平穩,旅遊業發展步伐加快,天沐溫泉城、山海廣場等一批重點項目相繼開工建設。金融支持經濟發展能力不斷增強,新增貸款75億元,不良貸款比率降至7.2%,省內首家村鎮銀行在我市投入運營。
(三)狠抓項目建設,對外開放呈現強勁勢頭
項目建設進展順利。全年開工1000萬元以上項目456項,完成投資418.9億元,其中億元以上項目127項。產業分布趨於合理,全市新建、續建服務業和社會事業項目40項,總投資55.6億元。鞍鋼鮁魚圈新廠、中冶京誠(營口)中試基地、富士康科技園一期工程等重大項目建成投產,冶金、石化、裝備製造等主導產業配套和產業延伸項目陸續跟進,現代臨港產業格局初步形成。
招商引資工作成效顯著。堅持以工業園區為載體,以項目建設為核心,轉變招商方式,拓寬引資渠道,吸引內外資條件及項目承載能力明顯改善和提升。全年新批外商投資企業98家,其中投資1000萬美元以上企業39家;實際直接利用外資3.1億美元,增長138%;內聯引資實際到位220億元,增長30%。
對外貿易持續快速發展。全年完成外貿進出口總額22.8億美元,增長21.3%,其中出口完成16.8億美元,增長24.2%。積極培育自主品牌,壯大外貿主體,新增自營進出口企業80家,自營企業出口增速高於三資企業24個百分點,158家企業進入國家產業損害預警系統,有效保護了企業貿易公平。
(四)實施民生工程,城鄉民眾生活條件明顯改善
就業和再就業工作不斷加強。以創建充分就業型城市為目標,認真開展就業援助工作,落實各項就業扶持政策,投入專項資金達1.3億元。全市新增實名制就業8.2萬人,普惠制培訓5.8萬人,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就業3.2萬人。有勞動能力且有就業意願的零就業家庭全部實現就業或雙就業,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下。
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養老保障體系建設不斷加強,企業養老保險新增5.4萬人。醫療保障體系基本形成,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新增7.4萬人;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全面啟動,參保人數達到16萬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人數達到110.4萬人,參合率93%。住房保障體系建設加快推進,開工建設經濟適用房40萬平方米,完成廉租住房3萬平方米,改造農村特困戶危房800戶,城鄉特困群體住房條件明顯改善。
扶貧幫困工作成效顯著。新上扶貧開發項目36項,1.2萬農村人口實現穩定脫貧,貧困人口下降12.3%。城鄉救助水平不斷提高,接收集中捐贈款物1165萬元,救助城鄉貧困民眾5.4萬戶。醫療救助工作全面展開,城鄉低保戶、農村五保戶和優撫對象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有效緩解。建立城市特困群體冬季供暖補助機制,切實保障了“三無戶”、低保戶及特困戶的冬季供暖。最低生活保障水平進一步提高,城市低保標準上調28.3%,實現應保盡保。積極援助四川災區,先後派出衛生、消防等醫療救援隊伍,為災區捐款6700萬元。
實事工程全面完成。堅持高質量建設、高標準管理,不斷加大實事工程推進力度,年初確定的十件實事全部竣工。其中,改造街巷道路40條,比年初計畫新增10條。實施焦化燃氣綜合利用,新增煤氣用戶1.2萬戶,比年初計畫增加2000戶。五大工程進展順利,城市污水處理二期、大夥房水庫輸水配套等跨年度工程有序推進。實事徵集過程中其它方面107件民眾建議落實94件,占總數的87.9%。
城鄉環境明顯改觀。城市發展總體規劃不斷完善,濱海帶狀城市規劃基本完成。全年城市建設投資7.4億元,比上年增長51%。城鄉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石門水庫供水、醫療廢棄物處置中心等重點公益性項目進展順利。公路交通建設步伐加快,在全省率先實現濱海大道全程竣工通車,率先實現“村村通油路”目標,按期完成營蓋公路改造工程。電力對經濟發展保障能力顯著提升,全年投入電網建設改造資金11.4億元,變電能力增長44.1%。加大城市綠化、亮化工作力度,全年新增綠地342公頃,市區安裝亮化設施40處。不斷強化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市容市貌、環境衛生、市場管理、交通秩序明顯改觀,市區空氣環境質量居全省前列,城市飲用水指標好於國家標準。
(五)發展各項社會事業,促進和諧穩定
教育事業優先發展。全年新增教育支出7359萬元,增長13.3%。新建校舍3.5萬平方米,改造農村中國小危險校舍21所,發放就學資助資金492.3萬元,惠及貧困學生1.3萬名。成功引進省實驗學校、省實驗中學等優質教育資源,校區建設分別在開發區、沿海產業基地開工。基礎教育總體水平居全省前列,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非義務教育水平不斷提升。
醫療衛生事業長足進步。全年投入資金925萬元,改擴建鄉鎮衛生院19所,城鄉公共衛生體系不斷完善,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急診急救能力逐步提高。加強食品藥品監管,市場安全穩定。人口計生服務能力不斷增強,人口自然增長率1.31‰,人口結構日趨合理。
文化體育等各項事業繁榮發展。加速構建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加強社區和鄉村文化設施建設。成功舉辦“歡樂中國行—魅力營口”、“望兒山母親節”等大型文化活動,城鄉民眾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廣播電視網路和數位化進程不斷加快,有線電視提前一年實現“村村通”。民眾性體育活動蓬勃開展,投資320萬元,新建健身路徑86處,健身設施和場地明顯改善,全民健身水平不斷提高。市檔案館晉升為國家一級檔案館,雙擁共建、國防教育、民兵預備役、國家安全、人民防空、民族宗教、外事僑務、婦女兒童、紅十字、史志、老齡和殘疾人等項事業取得長足進步。
和諧社會建設紮實推進。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處置突發事件和打擊刑事犯罪的能力不斷強化,圓滿完成奧運安保任務。全年刑事案件發案率下降13.8%,人民民眾安全感顯著增強。認真排查調處各類矛盾糾紛,預防並妥善處理信訪和影響社會穩定的突出問題,全市民眾來信來訪量下降20%。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隱患排查和整改工作,安全生產總體保持平穩。
(六)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政務環境不斷最佳化
“環境建設年”活動收效明顯。“環境建設年”活動的開展,較好解決了非經濟因素影響和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問題,全市上下的發展意識、服務意識和環境意識普遍增強。市政府行政審批服務中心投入運行,打造了優質、高效、便捷、規範的服務平台,發展環境顯著改善。
民主法制建設進一步加強。認真貫徹落實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各項決議決定,自覺接受依法監督;堅持向市政協通報工作制度,自覺接受民主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提案、建議案。認真聽取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各人民團體的意見,民主決策渠道進一步拓寬。全年共辦理人大代表建議223件、政協委員提案255件,辦復率100%,辦結率76%,滿意和基本滿意率100%。全面加強規範執法,政府行政行為步入法制化、規範化軌道。
政風建設不斷強化。全面開展執法、廉政和效能監察,從嚴查處各類案件,堅決糾正損害民眾利益的不正之風。紮實推進政務公開,公共管理和服務水平不斷提高。切實增強政府工作人員的民眾觀念和公僕意識,公務員隊伍的整體素質不斷提高。全年市民投訴辦結率達到91%以上,行政效能投訴案件下降24.7%。
各位代表,過去的一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如果說營口的發展已經引起了國內外的關注,那是沿海區位優勢的實際彰顯,是歷屆市領導班子工作成效的集中顯現。過去一年所取得的工作成績,是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和社會各界監督支持的結果,是全市人民共同奮鬥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條戰線的全市人民,向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各人民團體,向離退休老領導、老同志,向駐營解放軍、武警部隊官兵和中省直單位,向所有關心、支持營口建設的同志們、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並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全市經濟和社會發展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經濟實力弱,縣域經濟發展不夠平衡,財政緊張狀況還沒有從根本上得到緩解;農業產業化、農村城鎮化水平不高,農民財產性收入和就業性收入比例偏低,持續增收的渠道不寬;自主創新能力不強,資源利用效率不高,粗放型增長方式尚未根本轉變;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後,特別是現代服務業,與快速發展的社會需求、與第二產業發展要求、與沿海開放城市地位不相適應;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瓶頸問題沒有得到有效解決,就業壓力加大,勞動力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社會保障能力有待進一步增強;個別政府部門和一些工作人員缺乏公僕意識、憂患意識,存在作風不實、效率不高、為政不廉的問題,政府自身建設需要進一步加強。對此,我們將採取有效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二、2009年主要任務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60周年,也是我市全面完成“十一五”規劃的關鍵一年。當前,國際金融危機仍在蔓延加劇,國內外經濟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變化,經濟發展中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加,我們將面臨著更加嚴峻的考驗和挑戰。做好今年政府工作,對於戰勝國際金融危機嚴重衝擊,保持當前來之不易的好形勢,維護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早日實現建設沿海經濟強市的目標,意義十分重大。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經濟下滑的嚴峻現實,面對省委、省政府對我們發展的殷切希望,面對全市人民對營口未來的美好企盼,在決定營口未來的這樣一個關鍵歷史時期,我們必須審時度勢、堅定信心;必須發揮優勢、挖掘潛力;必須攻堅克難、加快發展,把保增長作為頭等大事,以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開拓進取,紮實工作,開創營口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局面。
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胡錦濤同志來遼寧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按照市委十屆九次全會的部署,以建設沿海經濟強市為目標,繼續實施以港興市、工業強市戰略,更加注重統籌城鄉發展,完善產業布局,提升經濟實力;更加注重改革開放和體制機制創新,增強發展動力,夯實發展基礎;更加注重轉變發展方式,最佳化經濟結構,提高運行質量;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加快社會事業發展,促進社會和諧,保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努力實現營口老工業基地在較高基點上的全面振興。
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完成840億元,增長18%;固定資產投資706億元,增長30%;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550億元,增長2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1億元,增長19%;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50億元,增長25%;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16190元,增長12%;農民人均純收入7990元,增長15%;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下。
為實現上述目標,重點抓好以下六個方面工作:
(一)以港口發展建設為牽動,加速推進沿海經濟帶開發建設
港口是我們加快發展的戰略資源、核心資源,建設沿海經濟強市是政府工作始終不渝的奮鬥目標。保持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必須依託港口優勢,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格局。
加快港口發展建設。進一步加大對港口發展的支持力度,加快B型物流保稅中心和仙人島港區碼頭配套工程、A港池5#、6#碼頭等基礎設施建設,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5億元。積極推進遼寧中部城市群出海產業大道營口段建設,不斷完善陸港口岸系統,促進貨源基地開發,建立起以港口為龍頭的現代交通網路和物流體系。進一步加強港口服務,提高通關效率,最佳化服務環境,努力打造一流口岸。全年港口貨物吞吐量完成1.7億噸,貨櫃運量240萬標箱,為2010年實現港口吞吐量2億噸奠定基礎。
全力推進沿海經濟帶建設。沿海產業基地要超常規、跨越式發展,要突出項目建設核心,改善投資環境,提高服務質量;要加大項目建設力度,確保全年新開工項目80項以上,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00億元以上;要寬領域、多渠道招商引資,實際利用外資1.5億美元以上;要加快完善城區功能和配套設施建設,全年開工商住、工業地產100萬平方米以上。開發區要充分發揮港口優勢,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城市現代化和城鄉一體化進程,加快引進重大項目、環保項目和高附加值項目。全年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30項,地區生產總值等主要經濟指標增幅確保在30%以上。高新區要堅持創新服務平台建設與項目開發引進緊密結合,全年新開工建設1000萬元以上項目20項,主要經濟指標增長30%以上。仙人島能源化工區要做大園區規劃、做優基礎設施、做實園區項目,加快基礎設施和項目建設,力爭在重大石化項目建設上取得突破性進展,實現能源化工、港口物流和旅遊度假三大產業協調發展。
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以“五點一線”沿海經濟帶重點發展區域和重點支持區域為載體,開展產業招商和專業招商,加強與世界500強和國內外大公司、大商社的合資合作。加強優勢資源、基礎設施、公共事業和流通服務業的項目包裝推介,重點引進高端製造、高附加值的重大產業項目,推動利用外資與我市產業發展的戰略對接,全年包裝推介“四個一批”項目120項。鼓勵企業股份制改造,引入戰略投資者和合作夥伴,力爭兩戶企業實現上市融資。認真組織好重大招商活動,全年實際直接利用外資3.7億美元以上,內聯引資260億元以上。進一步調整出口商品結構,千方百計遏制礦製品和紡織服裝產品出口下滑局面,積極開拓輕工、化工、機電產品和農產品國際市場。
(二)以最佳化產業結構為主線,進一步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
繼續實施工業強市戰略,堅持項目進園區、產業集約化發展方向,加快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進一步壯大產業集群,提升工業經濟整體實力。
加大項目建設力度。開展“項目建設年”活動,實施“5227工程”,即開工建設1000萬元以上項目500項,億元以上項目200項,全年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00戶,完成項目建設投資700億元以上。堅持外引內聯並舉、大小項目並重,重點抓好鞍鋼鮁魚圈新廠、中冶京誠(營口)中試基地、富士康營口科技園、五礦寬厚板等一批續建項目建設,確保按計畫推進;抓住國家投資拉動內需的有利機遇,積極推進機場、鐵路、公路、港口及城際軌道交通等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最大限度爭取國家政策資金支持;抓緊做好一批重大項目的篩選論證、包裝推介,建立項目動態生成機制,充實項目儲備。建立完善項目定期考核制度,加強對簽約項目和在建項目的跟蹤服務,提高項目履約率、開工率和投產率,努力實現項目建設的新突破。
加快推進工業園區建設。採取多種形式廣開融資渠道,加速園區開發建設,最佳化資源配置,強化要素支撐,提升園區承載力和配套服務功能。以“一港、三區、兩基地”為支撐,統籌推進各園區開發建設,重點抓好中小企業園、開發區臨港和濱海工業區、大石橋南樓和環城開發區及蓋州北海新城等重點園區建設。加快項目園區化步伐,支持各市(縣)區跨區域擺放項目,鼓勵城區企業向園區轉移,控制園區外新上工業項目,促進工業集中布局、產業集群發展、資源集約利用,努力把園區建設成產業集聚的新高地、提升實力的增長極。
培育壯大產業集群。進一步加大對重點骨幹企業的扶持保障力度,支持優勢企業抓住經濟調整的有利時機,兼併、收購、重組國內外停產、半停產企業,實現低成本擴張。進一步加快產業集群化進程,以推進冶金、石化、裝備製造等六大產業集群化發展為重點,圍繞加快冶金產業發展,進一步完善產品配套,拉長產業鏈條,加快建設新興精品鋼材生產基地;圍繞石油化工和精細化工產業發展,著力推進仙人島能源化工區建設,加強與中海油等大企業合作,努力打造新興能源化工產業基地;圍繞大型重裝備製造、船舶修造等系列生產,加快推進中小船舶製造、汽保設備等行業發展,壯大新興裝備製造產業基地;圍繞鎂合金、鎂化工產品開發和資源綜合利用,不斷提高鎂製品深加工比重,做優做強鎂質材料產業基地;圍繞紡織服裝業穩定發展,促進上下游產品的內在連結,提高行業創效能力,加快建設領先遼寧的紡織服裝生產基地;圍繞壯大新型建材產業,加大培植力度,提升行業集群化水平,努力建設新型建材基地。全年六大產業集群產值達到1360億元以上,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到1750億元以上。
扶持中小企業發展。要突出重點,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減輕企業負擔,幫助中小企業渡過難關。進一步淘汰落後生產能力,形成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好、利潤空間大的中小企業群體。努力拓展中小企業融資渠道,組建3家中小企業貸款公司。進一步加強中小企業擔保體系建設,鼓勵各商業銀行加大信貸投放力度,為中小企業發展提供資金支持。充分發揮中小企業創業孵化基地作用,引導企業加速產業結構升級,提高抵禦市場風險能力。繼續推進中小企業服務平台建設,進一步完善“三級”服務體系,加強創業指導,降低創業成本,建立和完善中小企業生成機制。
認真做好節能減排。加快科技進步與創新步伐,全年實施投資500萬元以上技術改造項目120項,工業企業重點技術創新項目130項,促進產業升級、產品更新換代。嚴格執行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和能耗評估審批制度,完善環境、用能準入機制,控制高耗能、高污染的小化工、小鋼鐵等項目,提高項目準入標準。強化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的環境與能源審批和節能減排考核,全年實施工業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項目30項。以清潔生產和綜合利用為重點,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促進可持續發展,抓好城市污水處理廠、垃圾無害化處理廠和電廠脫硫等重點工程建設。全年單位地區生產總值綜合能耗下降4.5%以上,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減少3.2%和2.4%。
(三)以發展縣域經濟為載體,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大力發展縣域經濟,推進農業區域化、規模化經營,產業化、標準化發展,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加快縣域經濟發展。堅持以園區建設為著力點,以項目為載體,大力培育支柱產業和特色產業,最佳化區域經濟布局,做大縣域經濟總量。全面推進城鎮化和城鄉一體化進程,發展具有地方特色和優勢明顯的中心城鎮,增強城鎮的輻射能力和聚集效應。統籌區域發展規劃和產業布局,強化開發區的輻射帶動作用,推進開發區和蓋州市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一體化發展;推進大石橋市、老邊區多元合作,互利共贏,協調發展。全力實施縣域經濟三年倍增計畫,用好用足各項政策,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長效機制,全年縣域經濟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的增幅確保達到25%、35%和30%以上。
強化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水土流失治理、河道生態改造和病險水庫加固工程建設,全年新增灌溉面積1.2萬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8萬畝。推進農村生態建設,全年人工造林4萬畝,義務植樹600萬株。建立完善農村氣象災害預警系統,全面推進農業政策性保險,切實做好防災減災工作。堅持多元化投入,積極籌措支農資金,紮實推進試點村建設,著力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全面提高新農村建設水平。
發展現代農業。按照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進一步調整和最佳化農業結構,全年糧食產量穩定在70萬噸,蔬菜、水果、水產品、畜產品產量穩定增長。積極促進規模化發展,全年新建設施農業種植小區521個,畜牧小區112個,漁業小區17個。大力推進產業化經營,新建、續建投資500萬元以上龍頭項目20項,農產品加工業產值增長30%以上;訂單農業新增10萬畝。加強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新建專業合作社100個。加大農業機械化推廣力度,增加農機具補貼,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57%以上。不斷加強標準化建設,新增“三品”認定面積10萬畝,新增認證數量60個。繼續實施“品牌興農”戰略,全年新增市級品牌30個,省級品牌10個,國家級品牌3個。
創造農村發展的良好環境。穩定並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在保持土地承包關係持續穩定的基礎上,積極探索農村集體土地流轉的新方式和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保證各級財政對農業投入增長幅度高於經常性收入增長幅度;建立現代農村金融體系,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促進村鎮銀行和小額貸款公司發展,建立多元化的農業投入機制;建立促進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制度,促進公共資源在城鄉之間均衡配置、生產要素在城鄉之間有效流動;健全農村民主管理制度,推進村民自治制度化、規範化、程式化。
(四)以濱海帶狀城市規劃實施為契機,全面提升城鄉建設管理水平
濱海帶狀城市是建設“大營口都市區”的前提和基礎。按照“濱海、帶狀、組團、生態”的總體規劃要求,加快濱海帶狀城市規劃實施步伐,努力把營口建設成為產業人口集聚能力強、綜合承載能力提升快的大型現代化海濱城市。
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認真做好《營口市城市總體規劃》和《營口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加快“大營口都市區”建設進程,著力構建濱海帶狀城市新格局。進一步做好沿海產業基地及各類工業園區修建性詳細規劃,完善新農村建設規劃,保證規劃的科學性和嚴肅性。加快城市道路、廣場、供暖等基礎設施建設,繼續實施綠化、美化、亮化工程,積極推進大夥房水庫輸水配套、渡口老街改造等一批續建工程建設,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整體形象。
全面加強城鄉管理。加大城市綜合執法力度,集中整治亂貼亂畫、亂停亂放、亂搭亂建等違法違章行為,努力創造優美、整潔的市容環境。進一步強化交通管理,整頓交通秩序,規範客貨運輸市場管理。加強市政設施管理和維護,大力推進城市集中供熱和物業管理、環衛保潔等規範化管理,不斷提高城市公共服務水平。深化社區管理體制改革,逐步建立承擔公共服務職能的社區工作新機制。大力推進城市管理向鎮村延伸,搞好農村集貿市場、街巷道路和城鄉結合部等的綜合整治,使鄉村環境有較大改觀。
加強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嚴格執行“環保第一審批”和“一票否決”制度,進一步最佳化生態環境。繼續抓好生態濕地保護,加大大遼河、大清河、碧流河等流域污染治理,確保水質達到水環境功能區標準。搞好熊岳河的綜合整治,做到統籌規劃,兩岸同步開發。嚴格落實對山體、森林、岸線及海域等生態環境資源的保護措施,堅決禁止盲目開發,切實保護好營口的青山綠水、碧海藍天。
加快發展服務業。堅持把擴大消費需求作為拉動經濟成長的著力點,改善消費預期,最佳化消費結構,增強消費拉動能力。發展壯大現代物流業,大力推進8個專業物流基地和7個區域性物流配送中心建設,構建覆蓋東北的物流網路。鞏固提升商貿服務業,做大做強社區服務。培育和引進經營規模大、輻射能力強的商貿中心和專業市場,創區域特色和地區品牌,提高現代流通業規模化和集約化水平。進一步深化金融生態市建設,積極引進金融機構,加大金融擔保體系建設,建立金融服務平台,推動金融業加快發展。加速發展房地產業,進一步最佳化房地產開發環境和開發結構,全年房地產業增加值達到19億元以上。大力發展旅遊業,以溫泉資源開發為牽動,整合旅遊資源,打造營口溫泉城市品牌,形成特色鮮明的旅遊產業。全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力爭實現與地區生產總值同步增長。
(五)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紮實推進和諧社會建設
堅持以人為本,傾力改善民生,認真解決好人民民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讓人民民眾共享振興發展的成果是執政為民的根本要求。
努力做好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以創建“充分就業城市”為目標,針對就業形勢新變化,以城鎮下崗職工、返鄉農民工和特困民眾為重點,進一步加大就業再就業援助力度,全年實現城鎮實名制就業6萬人,農村剩餘勞動力實名制轉移就業1.5萬人,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為零。以創業帶動就業,加強創業培訓,健全創業培訓體系。全年實名制培訓城鎮下崗失業人員1萬人,實名制培訓進城務工農民1.4萬人。高度重視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問題,採取積極措施,吸引優秀人才回鄉創業。繼續擴大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覆蓋範圍,年內參保人數達到58.5萬人,其中在職職工參保人數達到42萬人,確保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全力做好城鎮居民醫保擴面工作,城鎮居民參保率達到80%。嚴格執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有進有出的動態管理機制。加強扶貧開發,全年減少低收入貧困人口1.5萬人。建立健全覆蓋城鄉特困民眾的社會救助體系,切實改善特困群體生活。
全面發展社會各項事業。堅持教育優先發展,進一步完善義務教育的政府保障機制,使公共財政向教育傾斜、教育資源向農村傾斜,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抓好省實驗中學和省實驗學校分校建設,力爭實現夏季招生。加快推進營口大學園建設,為創建本科大學奠定基礎。大力推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不斷強化職業教育。堅持醫療衛生的公益性質,積極探索醫療衛生改革,最佳化公共衛生資源配置,推進社區和鄉鎮衛生院標準化建設,改善城鄉醫療條件。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提高疾病預防控制和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能力。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繁榮文化事業,發展文化產業,打造特色文化。積極推進數位電視轉換工作,促進廣播電視事業發展。認真貫徹計畫生育基本國策,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1.93‰以下,出生人口綜合性別比控制在正常值範圍。廣泛開展民眾性體育活動,努力提高競技體育水平。做好雙擁共建工作,加強國防教育和民兵預備役、國家安全、人民防空建設,努力提高婦女兒童、老齡、民族宗教、外事僑務、檔案、史志等各項工作水平。
實施“五大惠民工程”辦好“十件實事”。“五大惠民工程”是:(1)城鄉飲水安全工程。以水源地保護、大清河流域治理、農村飲水設施建設為重點,用3年時間徹底解決城鄉居民飲水安全問題。(2)溫暖清潔工程。為進一步提高居民供暖質量和城市環境質量,力爭用4年時間,實現主城區2—3個熱源廠、市(縣)區1個熱源廠集中供熱,並分期分批對供熱管網進行改造。(3)城市“退二進三”工程。堅持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用4年時間,將坐落在城區內重點部位的工業企業遷至工業園區,為人民民眾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4)城中村改造工程。統籌規劃,分期實施,用4年時間,對老邊區歡心甸村、太和莊村等城中村進行改造,改善人居環境,加快城市化進程。(5)民興河改造工程。按照景觀河、生態河的標準改造民興河,使其成為連線新老城區的綠化帶、景觀帶;實施大遼河河口堤防整治,完善城市防洪體系。全年要重點為城鄉民眾辦好“十件實事”:(1)改造城區道路25條、莊林路6.4公里;(2)改造舊小區8個、舊住宅樓41棟;(3)改造農村廁所2500座;(4)新建回遷樓20萬平方米、廉租房3萬平方米;(5)新建農村生態能源10處、沼氣池3000戶;(6)改造市區8所中學和鄉鎮10所中國小操場;(7)改擴建市中醫院;(8)組建市農產品檢驗檢測中心;(9)新增農機具1200台套;(10)組建7所農村區域性中心敬老院。
切實維護社會穩定。深入開展“五五”普法宣傳教育活動,加強平安營口建設。繼續抓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建立預防、管理和打擊相結合的治安防控體系,進一步增強人民民眾的安全感。全面開展“解難題促和諧”實踐活動,充分發揮信訪、市民投訴中心、民心網和基層司法所的職能作用,暢通民眾訴求渠道,嚴格落實信訪工作責任制,有效化解各類矛盾,促進社會和諧。認真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強化行政領導工作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加強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安全隱患的排查和整治,高度重視食品、藥品、交通和消防安全,嚴防涉及人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重特大事故發生。
(六)以服務民眾為宗旨,努力建設人民滿意政府
建設執政為民、奮發有為、務實創新、廉潔高效的人民政府,既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政府自身建設的不懈追求。
堅持解放思想、開拓進取。進一步樹立尊重實踐、尊重規律,勇於創新、銳意進取的思想觀念,使政府工作切實體現不畏艱險、直面挑戰、敢為人先的精神風貌。不斷創新思維,增強大局意識、發展意識和責任意識,堅決打破一切束縛發展的條條框框,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下放管理許可權,健全監督機制,形成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活躍、有利於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激發全市上下大發展、快發展的濃厚熱情,讓創新思想充分活躍起來,讓創業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讓創造潛能充分釋放出來,形成加快發展的強大合力。
堅持依法行政、民主決策。認真貫徹落實人大及其常委會的各項決議決定,加強與人民政協的政治協商,進一步強化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建議案辦理落實力度,密切同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各人民團體的聯繫。繼續完善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社會聽證制度和專家諮詢制度,市政府召開涉及全市性重大決策和民生問題會議,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民眾代表列席,促進決策民主化、科學化。增強政府工作的公開度、透明度,多渠道向社會發布政務信息。加強行政執法隊伍建設,建立權責明確、行為規範、監督有效、保障有力的執法體系。認真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嚴格規範行政行為,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做到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侵權須賠償、違法必追究。
堅持以人為本、勤政為民。認真落實事關民眾利益的政策要求,在特殊困難時期,多為企業著想、為民眾著想、為大局著想。及時解決民眾反映的實際問題,堅持不懈為民解憂、為民謀利、為民造福,真正做到重大決策依民而定,工作措施應民而出,安危冷暖唯民而系,多做民眾急需之事,多做百姓受益之事,多做為長遠發展打基礎之事,使政府的各項工作真正體現民眾意願,符合民眾利益,滿足民眾需求。
堅持求真務實、真抓實幹。結合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鞏固和發展“環境建設年”成果,為企業創造更加寬鬆適宜的發展環境。加強決策監督,完善政府部門之間的溝通、協調、配合機制,增強政府執行力,確保政令暢通。大力倡導不事張揚、埋頭苦幹的作風,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不搞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和脫離實際的“政績工程”。堅持謀實策、重實效,努力建設誠信政府。
堅持勤儉節約、艱苦奮鬥。大興艱苦奮鬥之風,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堅持厲行節約、勤儉辦事,加強行政機關和事業單位經費、資金管理,反對奢侈浪費。加大財政資金監管力度,最佳化財政支出結構,著力控制和壓縮一般性行政支出,降低行政成本,將有限的資金和財力用在促進發展和改善民生上,努力建設節約型政府。
堅持從嚴治政、廉潔從政。認真執行廉政建設責任制,嚴格落實“一崗雙責”,切實把廉政建設貫穿政府工作的全過程。堅持標本兼治,充分發揮監察、審計等監督機關的作用,以工程建設、土地出讓、政府採購、資源開發、社會保障等領域為重點,強化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嚴肅懲處違紀違法行為。加強制度建設,提高源頭防範能力,構建反腐倡廉的長效機制,努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政府。
各位代表,營口的發展正處在繼往開來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立足新起點,應對新挑戰,推進大發展,是時代賦予我們的光榮使命。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緊緊依靠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以更加開放的發展理念、更加執著的創新精神、更加紮實的工作作風,搶抓機遇,迎難而上,萬眾一心,奮力拚搏,為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奮鬥目標,開創營口更加美好的未來而努力奮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