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營口市政府工作報告

剛剛過去的2009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一年來,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市政府緊緊依靠全市人民,積極應對金融危機帶來的多重考驗,克服前所未有的困難,圓滿完成了市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地區生產總值預計實現822億元,增長20%;財政一般預算收入57.1億元,增長42.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800億元,增長47.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522.1億元,增長25.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1.4億元,增長18.5%;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15940元,增長11%;農民人均純收入7798元,增長12.3%;全市金融機構各項本外幣存貸款餘額分別為835.8億元和681.1億元,增長31.8%和43.4%;全社會用電量和工業用電量首次突破100億千瓦時。各項社會事業取得了新的進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10年營口市政府工作報告
  • 時間:2010年
  • 地點:營口市
  • 生產總值:預計實現822億
主要內容,發布機構,

主要內容

一、2009年全市人民攻堅克難,圓滿完成了經濟社會發展的任務目標
  
剛剛過去的2009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一年來,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市政府緊緊依靠全市人民,積極應對金融危機帶來的多重考驗,克服前所未有的困難,圓滿完成了市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地區生產總值預計實現822億元,增長20%;財政一般預算收入57.1億元,增長42.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800億元,增長47.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522.1億元,增長25.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1.4億元,增長18.5%;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15940元,增長11%;農民人均純收入7798元,增長12.3%;全市金融機構各項本外幣存貸款餘額分別為835.8億元和681.1億元,增長31.8%和43.4%;全社會用電量和工業用電量首次突破100億千瓦時。各項社會事業取得了新的進展。
(一)調整最佳化結構,推動產業轉型
以培育現代農業為重點,加快農村經濟發展。農業總產值實現116.5億元,增長10.6%。大力發展高效農業,創建國家、省水稻高產示範區,最高單產和平均產量均列全省第1位,糧食總產量達到73.3萬噸。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新上1000萬元以上農業產業化項目31項,新增“三品”認定面積11萬畝。“營口大米”獲中國馳名商標,“蓋州蘋果”成功註冊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積極開拓農產品市場,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271家,新增訂單農業面積10萬畝。成功舉辦了營口市首屆農業博覽會暨農商對接會,簽訂協定契約額1.25億元。農村基礎設施和生活環境得到改善,新建農村飲水安全工程71處,生物質氣化集中供氣工程10項,改造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2500座,完成農村沼氣池3000戶。
以發展新興產業為目標,提升工業經濟整體水平。工業經濟保持快速增長。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實現1676.9億元,增長23.8%,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07戶。六大主導產業實現工業增加值416.2億元,增長24.7%,占全市工業總量的79.7%。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在鞏固鎂質材料等傳統產業的同時,積極發展先進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產業,中冶京誠一、二期、晶晶光電等項目投產,新東北電氣、東方光大等項目開工建設。實施技術創新項目141項,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實現92.5億元,增長51.4%。成功併購加拿大麥格諾拉公司等國外科技型企業,引進海外科技研發團隊16個。科技研發平台進一步拓展。大連理工大學營口研究院落戶沿海產業基地,中國礦業大學科技園孵化基地正式簽約,高新區渤海科技城建設順利推進,市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達到95個。
以重大項目建設為牽動,加快服務業發展步伐。服務業增加值完成275億元,增長16.5%。市場體系日趨完善,樂購超市、相和購物中心等一批重點項目開工建設,服務業項目投資達322億元,增長95.6%。房地產業創歷史最好水平,商品房銷售額實現101.6億元,增長101.3%。旅遊業發展實現新突破,天沐溫泉城等一批牽動力強的重點項目投入使用,雙台子溫泉城和星級酒店項目全面開工,成功舉辦首屆中國(營口)國際海濱溫泉節。全年旅遊總收入實現103億元,增長67%。我市被第二屆中國國際休閒發展論壇評為“2009中國十大特色休閒城市”。金融環境進一步最佳化,融資擔保平台建設紮實推進,支撐發展能力顯著提高。當年域內銀行新增貸款206億元,信貸投放創歷史最高水平。營口銀行瀋陽分行和盛京銀行、大連銀行營口分行正式開業,全市域內外銀行貸款規模突破900億元。
(二)加快沿海開發,推進規劃建設
圍繞打造百里濱海生態城、百里沿海產業帶、百里臨海景觀帶,積極推進沿海經濟帶開發建設。堅持科學論證、高標準制定城市規劃。聘請國內外一流的設計單位和專家,制定營口沿海帶形城市總體規劃。同時,對北海新區、營東新城、仙人島旅遊度假區、河海新西市進行規劃,為高起點、高標準建設百里城市帶奠定了基礎。
港口功能不斷提升。仙人島港區總體規劃獲國家批覆,30萬噸級原油碼頭投產使用。鮁魚圈港區A港池5#、6#泊位建設全部竣工,保稅物流中心正式封關運行。營口港與神華、中海、吉煤等六大集團的戰略合作全面展開,服務功能進一步延伸。成功接卸東北口岸第一艘8530標箱、30萬噸級原油、30萬噸級礦石船舶。港口吞吐量完成1.76億噸,增長16.7%;貨櫃運量253.7萬標箱,增長24.6%。
園區開發建設步伐加快。沿海經濟帶累計開發土地128.6平方公里,完成投資673.6億元,簽約項目418項。開發區龍頭作用日趨顯現,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58項,各項主要經濟指標繼續保持30%以上的強勢增長。沿海產業基地、仙人島能源化工區、高新區、中小企業園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項目承載能力顯著提升。
(三)狠抓項目建設,提高開放水平
紮實開展“項目建設年”活動,積極培育新的經濟成長點。實施“5227”工程,全年開工建設1000萬元以上項目799項,其中億元以上項目269項。項目建設投資總額715億元,增長50%。華能營口熱電、五礦寬厚板等一批重點項目竣工投產,可口可樂等一批項目開工建設。
轉變招商方式,外引內聯成效顯著。採取主題概念招商、產業集群招商等方式,推出了“微電光電產業園”、“營口北海新經濟區”等一批招商主題,招商引資實現新突破。全年批准外資項目69項,契約外資額11.2億美元,增長22.3%。其中,投資1000萬美元以上項目42項。實際利用外資完成5億美元,增長56%。引進內資項目410項,到位資金380億元,增長72.7%。
採取積極措施,遏制外貿出口下滑勢頭。制定了出口產品財政獎勵政策,建立重點出口企業聯動機制,培育新的外貿出口產業,克服鎂製品、鋼鐵、紡織服裝等重點出口產品國際市場蕭條帶來的不利影響,外貿出口急劇下滑勢頭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全年實現外貿出口12億美元,下降28.8%。
加大政策扶持和引導力度,保持經濟平穩健康運行。把保增長的重點放在保企業上,及時制定了促進企業穩定運行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重點解決生產中遇到的水、電、氣和資金等突出問題,對困難企業降低和緩徵社會保險金、價調基金和河道維護費。列入中央和省政策性產業項目183項,爭取國債資金和省專項補助資金4.26億元,地方債券3.3億元。
(四)著力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
強化就業和再就業工作,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城鎮實名制就業8.8萬人,普惠制就業培訓7.2萬人,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2.8萬人,“零就業家庭”動態為零。企業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43.2萬人,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金實現按時足額發放。城鎮職工和居民醫療保險覆蓋面進一步擴大,新農合參合率達到99%。全年開工建設回遷樓211萬平方米、廉租房5.33萬平方米,改造農村特困戶危房465戶。投入扶貧開發資金1992萬元,1.5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穩定脫貧。城鄉低保實現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
加強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最佳化人居環境。建設渤海大街東段等公路項目66項,其中農村公路項目19項。東部污水處理廠、醫療垃圾處理廠等基礎設施項目投入使用,營口機場等重大項目建設有序推進。民興河改造等“五大惠民工程、十件實事”當年任務全面完成,跨年度工程完成序時進度。加大重點地區環境整治力度,治理大石橋境內硼泥堆放場5處,大清河流域水質得到改善。城市綠化覆蓋率提高2.3個百分點,我市被省政府命名為省級園林城市。
推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營口大學園、省實驗學校如期開學,開創了我市教育史上新的里程碑。努力改善辦學條件,投入1.2億元對城鄉47所中國小操場實施改造。推進文化體制改革綜合試點工作,完成專業劇團和新華書店轉企改制。成功舉辦了“2009年中國營口望兒山母親節”系列活動,並榮獲“全國節日百強慶祝活動”稱號。有效開展甲型H1N1流感等傳染病防治,疾病預防控制和醫療救治水平明顯提高。民眾體育和競技體育蓬勃發展,在第十一屆全運會上,我市金牌數量和團體總分均列全省第4位。人口和計畫生育服務能力進一步增強,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1.35‰以內。加強重點民生工程建設,新建成的市光榮院、救助站和養老院均達到國內一流水平。廣播電視、檔案、民族宗教、老齡、慈善、婦女、兒童工作、殘疾人事業和雙擁共建、民兵預備役等各項事業取得了新成績。
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保持社會和諧穩定。進一步加強城市巡防體系建設,嚴厲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命案偵破率100%。認真做好國慶安保工作,積極推進平安建設。深入開展“解難題促和諧”和“積案化解年”活動,全市信訪量下降10%。高度重視並切實強化安全生產工作,建立了季調度制度,不斷加大安全隱患整治力度,全年沒有發生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
(五)加強自身建設,改善政務環境
加強民主法制建設,促進科學民主決策。認真貫徹落實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各項決議決定,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積極聽取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各人民團體的意見。全年辦理人大代表建議204件、政協委員提案194件。暢通民眾訴求渠道,人民民眾的合理訴求得到有效解決,全年民眾投訴辦結率86%。堅持依法行政,不斷規範行政執法,行政行為逐步步入法制化、規範化軌道。
轉變工作作風,打造良好服務環境。新一輪政府機構改革順利實施。紮實推進政務公開和效能建設,有效保障了人民民眾的知情權、訴求權和監督權。加強廉政建設,進一步強化對工程項目招投標、國有土地使用權招拍掛和政府採購的監管,加強對重點專項資金和重大項目建設資金的跟蹤審計,糾正損害民眾利益的不正之風,政府公共管理和服務水平不斷提高。
各位代表,過去的一年,營口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來之不易,這是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和社會各界監督支持的結果,是全市人民同心同德、共克時艱、努力拚搏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各人民團體,向離退休老領導、老同志,向駐營解放軍、武警部隊官兵和中省直單位,向辛勤工作在各條戰線的同志們,向所有關心和支持營口建設的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並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清醒認識到,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進程中,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主要是經濟總量偏小,產業集群培育滯後,新興產業發展較慢,服務業規模不大,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面臨的就業再就業、社會穩定、社會事業發展、財政收支、環境和生態保護等工作壓力較大;政府機關仍然存在工作思路不寬,辦事效率不高,服務意識不強等問題,需要我們採取有力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二、2010年以產業升級和城市轉型為重點,努力實現創新和發展的新突破
今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最後一年,做好今年工作對全面完成“十一五”規劃,實現“十二五”發展的高起點開局,加速推進沿海經濟強市建設至關重要。當前,巨觀經濟環境趨向好轉,特別是遼寧沿海經濟帶上升為國家戰略,營口迎來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立足新起點,搶抓新機遇,實現新跨越,是全市人民的共同願望,也是政府必須承擔的歷史責任。
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思路是: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四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省委十屆九次全會精神,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市委十屆十一次全會提出的“保增長、調結構、促開放、惠民生”的總體要求,圍繞產業升級和城市轉型,堅持以港興市、工業強市、科技立市戰略,加快工業新型化、服務業現代化、農業產業化和沿海區域農村城市化步伐,著力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000億元,增長20%;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080億元,增長3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652億元,增長2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53億元,增長20%;財政一般預算收入71.5億元,增長25%;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17850元、8968元,增長12%、15%;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下;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1.78‰以內。
為實現上述目標,重點抓好以下七個方面工作:
(一)保持經濟持續增長,確保實現“雙千億”目標
強化投資對經濟成長的拉動作用。繼續開展“項目建設年”活動,實施“7321”工程,即全年開工建設1000萬元以上項目700項,其中億元以上項目300項,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00戶,固定資產投資1080億元。堅持以項目建設為核心,以外引內聯為重點,突出主題概念招商和產業集群招商,加強政策引導和項目包裝,提高項目建設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全年實施“四個一批”項目100項,實際利用外資6.5億美元,增長30%;引進內資500億元,增長31.6%。積極推進新加坡食品工業園、金宏礦業金屬鎂、中冶京誠三期工程建設,規劃一批龍頭項目和產業集群項目,確保項目建設實現新突破。
解決擴大內需和外貿出口兩個突出問題。繼續實施積極的消費政策,改善消費預期,最佳化消費結構。認真落實家電下鄉補貼政策,促進農村消費水平進一步提高。鼓勵發展消費信貸,積極培育消費熱點,強化消費拉動。打好外貿出口攻堅戰。用好用足國家鼓勵出口相關政策,最佳化出口產品結構,擴大鎂製品和紡織服裝出口,增加輕工、化工和機電產品出口,拓展農副產品出口。實施名牌戰略,重點推進一批名牌出口產品,提高國際市場競爭力。全年外貿出口確保完成14.4億美元,增長20%。
改善最佳化金融環境。建立健全政府、銀行、企業合作機制,引導金融機構增加信貸投放,確保存貸比高於全省平均水平。進一步加強融資平台、擔保體系建設,拓寬融資渠道,實現資金籌措和融資方式的新突破。積極引進金融機構,年內力爭招商、廣發、中信、浦發四家銀行在營設立分支機構。抓緊推進企業上市工作,積極引入創業投資和風險投資,加快組建小額貸款公司和村鎮銀行,全年新增15家小額貸款公司,進一步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加強稅收管理,增強全民納稅意識,打造和諧的稅收環境。
(二)以實施沿海“三個百里”規劃為重點,加速推進沿海經濟帶開發建設
建設百里濱海生態城。按照“東擴、西改、南進、北轉”的發展思路,加快老城區改造建設步伐,始終不渝推動老城區繁榮發展。老邊區重點推進營東新城建設,加快城中村改造,逐步實現城鄉一體化。西市區要高起點做好城區規劃,高標準推進平房區改造和河北區片開發,建設“河海生態宜居區”和“現代商貿休閒區”,重現西部繁榮。站前區以舊小區改造和北部城區功能轉型為重點,加快發展流通服務業,完善綜合配套,塑造老城中心區新形象。根據“濱海、帶形、生態、組團”的城市規劃,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堅定不移推進濱海生態城建設。按照“工業新城、老城新區”的定位,沿海產業基地要加速商貿中心區建設,著力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新城區。以“沿海帶形城市中心區”的定位,加快北海新城的基礎設施和行政公共設施建設,確保全年投資100億元以上。按照中等城市規模開發建設,打造開發區“渤海明珠”城市品牌,高標準推進南部新城區和望海新區建設,進一步做大城市規模,建設遼寧沿海經濟帶科學發展示範區。進一步完善規劃,充分利用仙人島能源化工區良好的自然資源,加快白沙灣黃金海岸開發,高標準規劃建設濱海旅遊休閒度假區。
打造百里沿海產業帶。按照區域協調、產業升級和科學發展的原則,堅持以項目建設為核心,加快沿海“三園、二區、一基地”建設,使其成為營口發展的戰略平台。港口要加快糧食碼頭、25萬噸航道工程和疏港公路、鐵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國際航線開發力度,進一步提高港口輻射能力和國際化水平。全年完成貨物吞吐量2億噸,貨櫃運量300萬標箱。北海新區以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為重點,同步推進園區開發與項目建設,建設創新型經濟區。沿海產業基地以電子信息、先進裝備製造等高端產業為重點,努力打造冶金及深加工、數字工業創業、新材料新能源、商貿物流四大基地,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50億元。開發區圍繞打造創新產業集聚高地,加大臨港和濱海工業園區的項目引進力度,著力構建鋼鐵及深加工、輸變電、食品加工、臨港產業四大產業集群,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70億元,確保主要經濟指標增幅保持在30%以上。高新區要加快渤海科技城建設步伐,打造高新技術研發、創意創業、孵化和信息平台,儘快成為產業聚集的“設計師”和成果轉化的“加速器”。仙人島能源化工區要加快能源化工和石化物流產業發展,壯大產業規模,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0億元。中小企業園要加快推進遼寧青年創業園等專業園區發展,建設充滿活力的中小企業創業示範區。
打造百里臨海景觀帶。加強沿海生態環境保護,搞好岸線、濕地、海防林保護與開發,加大沿岸山地植被恢復力度,全面推進山體綠化和河流整治,充分彰顯濱海自然景色。加快景觀帶規劃建設,規劃建設20公里濱海景觀大道,實施大清河、沙河景觀改造,建設開發區珍珠灣、河海風情園、北海海蝕公園、仙人島景觀大道等區域標誌性景觀。依託產業集聚和城區發展,實施城區、園區綠化和亮化工程,經過幾年的努力,將100公里海岸線打造成為獨具特色的沿海風景線。
(三)加快發展縣域和城區經濟,確保“三年倍增計畫”紮實推進
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和縣域經濟。以生態農業、設施農業、品牌農業和觀光旅遊農業為發展方向,進一步推進農業結構由適應性調整向戰略性調整轉變、由傳統農業向現代都市農業升級。圍繞打造“營口大米”、“蓋州蘋果”、“鮁魚圈海蜇”等名牌產品,扶持一批競爭優勢強、帶動作用大的農業產業化龍頭項目。全年新增“三品”認定面積10萬畝,新創省以上農業品牌15個。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培育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規範推進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建設,提升農業整體水平。深化農村改革,全面落實強農惠農政策,創新土地流轉模式,建立投入多元化的扶持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新機制。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加快工業化、城鎮化步伐。全年縣域經濟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分別增長27%、35%、30%,確保完成“三年倍增計畫”。積極培育新農村典型試點村,以點擴面,帶動新農村建設整體水平的不斷提高。
加快發展服務業和城區經濟。堅持把發展服務業作為城區經濟的重點,促進傳統服務業上水平,實現新興服務業發展新突破,提升城區經濟實力。站前區、西市區要用兩年時間完成“三年倍增計畫”。推進服務東北的蔬菜、水果及食品物流基地建設,引進國內外知名品牌、填補行業空白的產業項目,促進服務業發展提速、比重提高、層次提升。加快“退二進三”步伐,年內市區搬遷企業10戶。加快推進遼寧環渤海鋼材城、營口汽貿城等重點項目建設。積極培育服務外包、文化創意等高端服務業,大力發展社區服務和連鎖經營,構建現代服務業體系。圍繞建設中國北方最佳溫泉城市,發揮“山、海、林、泉、寺”的優勢,繼續開發以溫泉度假為龍頭的特色旅遊產品和冬季旅遊項目,實施金牛山古人類遺址公園保護性開發建設,扶持鄉村旅遊特色村發展,打造旅遊產業鏈,確保全年旅遊總收入增長30%以上。進一步規範房地產開發秩序,提高準入條件,提升總體水平,推動房地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確保全年服務業總量占經濟比重提升兩個百分點,城區經濟增幅高於全省平均水平。
(四)加快產業結構調整,促進工業經濟最佳化升級
提升園區專業化水平。圍繞工業經濟轉型升級,完善各園區產業發展規劃,明晰主導產業定位。按照專業化的發展方向,確定各園區主打產業,大力推進樂器、汽保等特色園區建設。整合土地資源,優先保障重點項目建設用地,提高土地單位投資強度和開發效益。著力抓好園區基礎設施、管理體制和綜合服務體系建設,強化項目承載和配套服務能力,努力把園區建成科技創新的示範區、吸納人才的集聚區、新興產業發展的核心區。
大力發展產業集群。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技術創新為先導,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繼續做強鎂質材料產業,開發以鎂為原料的新產品,打造大石橋市“中國鎂都”品牌。抓好冶金、石化等主導產業發展,延伸產業鏈條,促其向規模化、集群化方向發展。完善中小企業考核和信用評價體系,最佳化發展環境,促進中小企業做大做強。圍繞重點園區、骨幹企業、知名品牌和重大項目,積極發展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加速產業最佳化升級,形成以新興產業為主導的經濟成長點。進一步最佳化資源配置,推動產業配套和項目拓展,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橋樑紐帶作用,為產業集聚創造條件。全市要重點培育1—2個產值1000億元的產業集群,每個縣區、園區都要有1—2個產值達到300—500億元的產業集群。
強化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把節約能源、保護環境、集約用地作為轉變發展方式的著力點,發展低碳經濟。健全節能減排責任制和考核體系,落實“三同時”和項目準入制度,淘汰落後產能,積極推廣節能、資源綜合利用技術,確保完成節能減排目標。嚴格耕地保護制度,進一步規範土地和礦山開發秩序,嚴禁破壞性開發建設。
(五)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改善城鄉環境
調整完善規劃布局。繼續抓好《營口市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做好北海新經濟區規劃、主城區重點區域控制性詳規和城市水、電、路等基礎設施規劃,全面完成市縣兩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認真搞好重點區域的城市標誌性設計,高水平做好高速鐵路站區交通樞紐的規劃設計。加強規劃銜接協調,發揮規劃的引導統籌作用,保證規劃的科學性和嚴肅性。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啟動營口機場前期工程,加快沿海產業基地、仙人島園區鐵路工程進度,搞好城市軌道交通規劃論證。推進北海新城、營東新城、沿海產業基地等基礎設施配套項目建設。進一步抓好城鄉結合部、城市出入口等重點部位的建設改造。積極推廣使用建築領域新能源、新材料,建設環保節能工程。加快推進城市集中供熱、生活垃圾處理廠等重點項目建設步伐。以農村供水、水庫除險、生態恢復為重點,進一步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全年新增灌溉面積1.2萬畝,完成造林綠化面積12.6萬畝。認真辦好15件重點民生工程,抓好去年確定的“五大惠民工程、十件實事”跨年度續建工作。
提高城鄉管理水平。理順和完善城市管理體制,下移管理重心,充分調動城區管理積極性,逐步建立和完善責權利相統一的城市管理體系。以市容市貌和道路交通專項整治為重點,加強城市管理和設施維護,以街巷、居民小區、公共場所為重點,切實解決亂停亂放、亂搭亂建、亂種亂養等民眾反映的突出問題。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為重點,全面推進鎮容村貌集中治理。深入貫徹實施《水污染防治法》,加大對蓋州、大石橋境內工礦企業污染源治理,確保城鄉飲用水安全。實施大氣污染綜合整治,加快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減排工程建設,努力創建全國節水型城市和全國衛生城市。
(六)加快社會事業發展,不斷提高民生質量
完善就業和社會保障體系。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重點解決城鎮低保戶、低保邊緣戶和困難家庭高校畢業生就業,保持“零就業家庭”動態為零,全年實名制就業5萬人以上。擴大養老保險覆蓋面,以非公有制企業、個體工商戶、靈活就業人員、農民工為重點,確保參保人數達到44.2萬人。健全覆蓋城鄉的醫療保障制度,城鎮居民參保覆蓋面達到90%以上,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99.3%。完善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優撫保障機制和社會救助體系,加強以東部山區為重點的扶貧開發,推進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積極推進住房保障體系建設,全市新建廉租房6.3萬平方米。
加快科技興市步伐。加強科技創新、創業、創意載體建設,開展產學研合作,吸引更多的企業、高校、科研院所來營設立研發機構,引導科技人才創辦技術密集型企業。進一步完善義務教育投入保障機制,整合職業教育資源,推進營口大學園新校區建設。促進教育均衡發展,辦好學前教育和農村義務教育,提升農村師資水平,提高辦學質量。
發展衛生體育等社會事業。全面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基本醫療服務向基層延伸,基本醫療保障向弱勢群體傾斜,重大公共服務政府保障。進一步強化重大疾病防控和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加大《傳染病防治法》的貫徹實施力度,加快建設市中醫院、市第一專科醫院,推進區域性中心醫院建設,改善醫療條件,提高救治水平。加大監管力度,確保食品藥品安全。加快公共體育設施建設,開展全民健身活動,促進民眾體育、競技體育和體育產業發展。加強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提高人口素質,穩定低生育水平。
推進文明城市建設。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載體,全面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按照《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的要求,認真抓好硬性指標和特色指標的落實。深入開展民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加強公民道德建設和普法宣傳教育,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完善公共文化設施,積極培育具有發展活力和市場競爭力的文化產業,推進地區廣播電視網路資源整合和數位電視整體轉換工作。積極開展雙擁共建活動,進一步做好婦女兒童、民族宗教、外事僑務、老齡、氣象、地震、檔案、史志等各項工作。
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依法打擊違法犯罪活動,有效開展社會矛盾化解、社會管理創新、公正廉潔執法活動。暢通訴求渠道,認真解決民眾的合理訴求。加強安全生產監管和專項整治,防止重特大事故發生。完善應急管理機制,有效預防和處置各種突發事件。
(七)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提高科學執政能力
創新管理,科學理政。進一步轉變政府管理方式,將工作重點放在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和公共服務上,提高科學發展能力。不斷完善重大事項決策機制,推進政府決策科學化、民主化。堅持政務信息公開制度,保障人民民眾知情權和監督權。健全政府部門協調配合機制,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
完善制度,依法行政。進一步完善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的措施辦法,加強與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人民團體的溝通聯繫,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深入貫徹落實《行政許可法》,嚴格按照法律規定,規範行政行為。加強行政執法監督,改進行政複議,建立健全責任追究和績效考評制度,使政府各項工作規範化、制度化。
轉變作風,高效施政。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減少和規範行政審批程式,完善聯審機制。進一步加強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建設,打造行政服務“綠色通道”。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為重點,狠抓機關作風和效能建設。開展行政效能監察,構建完善的效能監督體系,確保政令暢通,運轉高效。強化誠信建設,大力倡導埋頭苦幹的工作作風,提高服務能力和水平。
強化監管,廉潔從政。紮實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建立嚴格的監督制度和權力制約機制,糾正損害民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加大政府資金監管力度,確保資金使用安全。堅持厲行節約,最大限度壓縮一般性支出,建設節約型政府。加強公務員教育和監督,努力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公務員隊伍。
各位代表,立足新起點,搶抓新機遇,實現新跨越,是時代賦予我們的歷史責任和光榮使命。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領導下,勵精圖治,開拓創新,為實現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建設更加和諧美好的新營口而努力奮鬥!

發布機構

營口市政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