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8年工作回顧
2008年是本屆政協的開局之年。常委會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在中共瀋陽市委領導下,團結組織參加市政協的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認真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圓滿完成了市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提出的各項任務,使開局之年的政協工作充滿了生機與活力,為推動瀋陽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作出了新貢獻。
(一)謀劃科學發展,廣泛協商建言。一年來,常委會根據市委提出的“五大任務”,把“做強縣域經濟”和“加強生態建設”確定為參政議政的重點議題,聯合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區縣(市)政協,認真組織專題協商,積極進行建言獻策。
圍繞發展縣域經濟,先後開展了歷時三個月的專題調研,召開座談會、通報會、研討會共13次,深入了解實際情況,考察學習外地經驗,對我市縣域經濟發展現狀作了綜合分析,重點對實施工業興縣(市)戰略、發展現代農業、加快小城鎮建設等問題進行研究論證。在形成三份專題建議基礎上,市政協召開第三次常委會議,提出了《關於發展壯大我市縣域經濟的建議》。
圍繞生態建設,從保護
水資源、建設水環境問題入手,先後進行視察、座談、研討40餘次,實地考察了我市水系分布、供需總量、污水處理和水務管理等方面的情況,歷時半年多時間,形成考察報告2份,專題報告及建議55份。在此基礎上,市政協召開第四次常委會議,聽取調研組綜合匯報和委員專題發言,提出了《關於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水資源,全面建設生態水環境的建議案》。
常委會組織開展的這兩項專題調研工作取得了豐厚成果。經過綜合整理,分別形成25萬字和30萬字的建言文集,為中共瀋陽市委、市政府科學決策提供了系統性、參考性和操作性都較強的意見建議。參加調研的各民主黨派工商聯成員、兩級政協委員和相關專家學者達700多人次,彰顯了政協組織匯聚多方智力謀大事的獨特優勢。市政協的專題協商活動,得到中共瀋陽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曾維、市長李英傑和市政府主管領導,分別參加市政協常委會議,聽取發言,通報情況,商討工作思路,對協商建言工作和調研成果給予充分肯定,並作出重要批示。在全市發展縣域經濟工作會議檔案和我市縣域經濟2008-2012年發展規劃中,充分吸納了常委會議協商討論的意見建議。關於保護水資源、建設水環境的建議案得到市政府的及時答覆和認真落實;相關調研成果為今後一個時期我市加強生態建設提供了重要依據。
面對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不利影響,我們及時組織部分從事經濟研究和大型企業管理的委員召開座談會建言獻策。中共瀋陽市委主要領導與委員們面對面地溝通情況,商討對策,對委員提出的面對挑戰抓機遇,進一步拓展對外開放視角,以良好環境吸引投資,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完善城鄉一體化發展規劃等建議給予高度評價。這些建議對於完善發展思路,制定相應對策,起到了很好的決策參考作用。
(二)服務振興大局,積極議政獻策。一年來,常委會始終堅持把促進我市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作為政協履職的第一要務,自覺融入全市工作大局,就帶有綜合性、全局性和前瞻性的問題提出意見建議。
為了加快我市裝備製造業聚集區建設,組織委員三次深入鐵西區視察企業、走訪座談、研究對策。在綜合梳理35件提案、100多條建議的基礎上,向市委、市政府提交了三萬多字的調研報告和一份建議函,其主要內容已被吸納到我市發展都市型工業相關指導檔案中。在全國政協十一屆一次會議上,駐沈全國政協委員聯名提出“把瀋陽市鐵西區打造成世界級裝備製造業基地”的提案,得到國務院有關部門的重視。
為了加快我市信息產業發展和信息化建設,組織省市區三級政協委員和民主黨派、工商聯成員共150多人,深入信息產業園區和信息企業開展了4個多月的專題調研和分析論證,形成22萬字建言文集,並召開專題主席會議進行討論,提出重點發展軟體產業、動漫製作,加強電子政務與信息化,最佳化信息產業發展環境等方面的建議200餘條。對此,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曾維作出重要批示,市政府領導提出了具體的落實措施。
為了加快我市現代服務業發展,通過調研和視察,提出將我市的潛力與優勢相結合,制定服務業與製造業融合發展規劃,提高生產性服務業比重,擴大物流、金融、會展、信息等產業發展規模,進一步發揮中心城市輻射帶動作用等建議,得到市委、市政府領導重視,被吸納到全市現代服務業工作會議相關檔案中。
積極推進瀋陽經濟區一體化發展步伐,參與舉辦了經濟區政協論壇第五次年會。與兄弟市政協緊密合作,匯聚省內外知名專家學者、政協委員和民主黨派,圍繞建立區域一體化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向國家有關部委和省委、省政府提出了系統建議。目前,推動瀋陽經濟區一體化發展,已經作為我省一項重要戰略得以實施,為區域內八城市政協聯手履職、咨政獻策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
(三)促進改善民生,助推社會和諧。著眼建設和諧瀋陽,常委會把促進改善民生作為履行職能的著力點,進一步強化“履職為民”意識,積極協助市委、市政府解決涉及人民民眾切身利益的問題。
關注全民創業就業工作。通過組織委員針對我市創業服務平台建設和大學畢業生創業情況進行跟蹤視察,提出了加快實施全民創業工程、加強高校創業培訓等建議,促進了相關政策的落實。根據我市全民創業的實際情況,在全國政協十一屆二次常委會議上,我市政協提出“設立創業指導部門,完善創業服務體系,設立全民創業專項發展基金”等建議。這些建議在國務院轉發的相關檔案中得到體現。
關注城市低收入人群和特困家庭住房條件的改善。通過聽取工作匯報、實地察看廉租房選址、組織委員協商討論,提出了搞好總體規劃、擴大保障範圍以及對住房困難家庭實行動態管理,適當放寬購買經濟適用住房申請條件等建議。目前,市政府已出台了《瀋陽市廉租住房租賃補貼實施細則》,全市12.8萬戶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難問題正在得到關注並積極解決。
關注醫療制度改革。組織委員就完善醫療機構醫保運行機制問題,同市有關部門和醫保管理中心召開專題討論會,提出了擴大醫保單病種範圍,逐步覆蓋一些危重疑難病種等建議,引起國家衛生部主要領導同志的重視並作出具體批示。針對民眾“就醫難、看病貴”問題,組織委員對我市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情況進行視察,提出強化政府責任、增加政府投入、推行雙向轉診制度、引導病人科學合理就診等建議,得到市政府認真研究落實。
一年來,市政協各參加單位和廣大委員,充分利用政協提案和政協信息反映社情民意,共提出有關民生問題的重要提案468件,占提案總數的62.7%。“關於加強我市老齡事業建設”的提案,得到市政府認真辦理。目前全市逐步開設了“一號通”老年人應急呼叫系統,在社區建立了60歲以上老年人健康檔案。
以市政協與瀋陽人民廣播電台聯辦的“委員線上”節目為載體,針對民眾反映的熱點問題和實際困難,近百名市政協委員先後走進直播間,與市民代表一起探討解決辦法。全年共播出節目28期,使之成為政協委員了解民意、反映民願的有效載體。與市有關部門共同開展的“關愛農村貧困女孩”捐資助學活動和捐贈“農村書屋”等公益活動,在社會上產生積極影響。市區兩級政協設定的“委員信箱”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全年共受理民眾來信680餘封,辦復率為86.5%,為民眾辦實事400餘件,有3000多戶居民、共1萬餘民眾從中受益。
“5.12”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市政協全體委員積極參加抗震救災,向地震災區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幣1100多萬元。許多委員還主動奔赴災區,參加救援服務和災後重建工作。在這場舉世震驚的國殤大難面前,全市政協委員無私奉獻、扶危濟難,表現出了“人民有災,政協有情;人民有難,政協有為”、“多難興邦,匹夫有責”的社會責任感,弘揚了偉大的抗震救災精神。在這裡,常委會向全體委員表示由衷欽佩並致以崇高敬意!
(四)開展界別活動,發揮委員主體作用。一年來,市政協各專門委員會和開發區工作委員會,組織各界別委員開展了百餘項內容豐富的調研、視察活動,不斷擴大委員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使政協委員參政議政、出謀助力的作用得到較好體現,政協服務大局、建言獻策的作用從整體上得到有效發揮。
科技界委員視察我市國家級質量檢驗檢測基地建設情況,提出具有建設性的建議;視察我市貫徹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畫綱要》情況,提出加強青少年科普教育、完善社區科普大學建設等建議。71名委員聯名建議“在黨報設立科技專版,進一步營造自主創新濃厚氛圍”,被宣傳工作主管部門和瀋陽日報社所採納。
經濟界和建築、裝飾、環境藝術等領域的委員分別對城建年度重點項目進行專題協商。通過聽取市政府專項通報,對加強土地管理工作、瀋陽文化藝術中心規劃設計情況和捷運站裝修設計、命名等問題提出建設性意見,得到有關部門的重視。
教育界委員和有關民主黨派提出加快我市教育技術裝備建設等重要建議,引起市政府有關部門高度重視;通過視察農村義務教育,對農村“雙高”普九和九年一貫制學校建設、縮小城鄉義務教育差距、促進城鄉教育統籌均衡發展等方面提出建議,被有關部門吸納後,已取得良好效果。
文化藝術界委員在考察學習外地先進經驗的基礎上,就進一步搞好我市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提出了科學規劃布局、最佳化基礎設施、壯大文化產業等建議;通過視察2008中國瀋陽世界報導攝影節和世界奧林匹克文化展示會,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建議,對提升“一節一會”整體水平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通過視察我市廣播電視“村村通”工作,提出了強化政府主導作用、創新財力投入體制、實現網路聯建共贏、擴大入戶覆蓋面等多項建議,得到市政府主管領導高度重視。
社科界、體育界等界別的委員積極參與奧運會瀋陽足球賽區籌備工作,倡議市民以高尚的道德素質迎接奧運,捐款捐物慰問奧體中心建設者和奧運志願者,參加奧運火炬傳遞,視察奧運賽事安全保障情況,投身奧運賽事的組織、協調和宣傳工作,為成功舉辦北京奧運會貢獻出了智慧和心血,為瀋陽這座城市贏得了光榮與驕傲!
通過組織各界別委員廣泛參政議政,較好體現了政協民主監督作用。在此基礎上,市政協進一步加強了政協委員應邀擔任民主監督員工作,調整充實了特邀監督員隊伍;召開民主監督工作座談會,先後推薦236名具備相關專業知識的委員,擔任市直政府機關、司法機關26個部門和單位的民主監督員,有力地推進了政協民主監督工作的深入開展。
(五)協調各方力量,增進聯誼合作。一年來,常委會注重發揮政協大團結大聯合的作用,不斷加深同各界代表人士的溝通了解,擴大團結範圍,增強合作基礎,鞏固發展愛國統一戰線。
關注民族地區經濟發展,促進少數民族繁榮進步。先後與有關部門一起,組織委員視察了我市部分少數民族村的人口構成、經濟發展和生活狀況。通過調研考察,對加快少數民族地區的新農村建設起到了促進作用。
尊重宗教人士意願,促進宗教界團結穩定。組織委員先後走訪宗教界上層人士和教職人員,了解他們的願望和要求,了解信教民眾思想狀況,宣傳黨的宗教政策。針對宗教界委員反映的有關意見,多次召開座談會,了解情況,傾聽訴求,並學習外地經驗,提出解決建議,得到市有關領導的重視。
加強海外聯誼和外事工作,促進在沈港澳台僑人士凝心聚力。與瀋陽電視台合作完成了“港澳委員話瀋陽”電視專題節目,以港澳委員親身經歷,見證我市改革開放、振興發展的輝煌成就;進一步密切與僑資企業的聯繫,積極協調解決外商投資遇到的實際問題;建立了市政協委員留學歸國人員檔案,搭建聯誼交流平台,積極吸引留學歸國人員來沈創業,鼓勵他們為瀋陽對外開放多作貢獻。
(六)注重創新提高,做好經常性工作。根據換屆後的新情況,常委會堅持從實際出發,把委員隊伍思想建設和能力建設擺在突出位置,繼承往屆政協工作的良好傳統,推進政協經常性工作深入開展。
加強了學習培訓。以學習貫徹中共十七大精神為主線,認真組織全體委員、民主黨派和區縣(市)政協負責人學習貫徹全國“兩會”精神。先後邀請了國內具有重要影響的著名學者、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專家、全國政協理論研究會負責人,圍繞“和諧文化建設”、“世界經濟發展趨勢”和“新時期政協工作”等專題舉辦報告會;邀請上級政協有關部門負責人,作關於政協調查研究工作、反映社情民意和政協信息的輔導講座;舉辦區縣(市)政協主席培訓班,交流工作經驗。這些活動為委員了解大事、開闊眼界、熟悉政協業務知識,提高履職能力和建言水平,奠定了堅實基礎。
加強了政協新聞宣傳。在新聞主管部門的支持協調下,各級媒體積極宣傳我市政協委員履職的業績,展示委員風采,全年共發新聞稿件800餘篇;其中,人民日報、新華網、人民政協報等中央級媒體30餘篇。與瀋陽日報、瀋陽電視台分別聯辦的“政協園地”、“委員視點”等專欄節目,影響力進一步擴大。通過舉辦“政協好新聞評選活動”和政協新聞通訊員培訓班,進一步提高了政協宣傳隊伍水平。
加強了文史工作。為充分發揮文史資料“存史資政,團結育人”的獨特作用,在紀念我國改革開放30周年之際,編輯出版了94萬字的《親歷瀋陽改革開放30年》專輯,體現了統戰性質和地域特色,受到社會各界好評。
加強了機關建設。機關服務能力進一步提高,全年有效保障政協委員活動4500多人次;機關各項工作制度進一步健全;通過開展學習潘作良同志先進事跡,幹部隊伍的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得到進一步改善。
各位委員,一年來市政協工作取得的成績,是中共瀋陽市委加強領導的結果,是全市各級黨委、政府、各區縣(市)政協和社會各界大力支持、密切配合的結果,是全市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廣大委員團結奮鬥、共同努力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協常委會向全體委員,向所有重視、支持、關心市政協工作的領導和同志們、各界朋友們表示衷心感謝!
回顧總結一年來的工作,我們為全體委員的辛勤努力而倍感欣慰。同時,也深刻意識到常委會工作中仍存在著差距和不足。對於履行民主監督職能,還需要進一步改進方式方法;對於充分發揮委員主體作用,還需要進一步豐富工作載體;對於推動履行職能的規範化、制度化和程式化建設,還需要進一步完善機制;對人民政協理論的研究也要儘快提到工作日程上來。為此,市政協常委會將切實採取措施,認真加以改進。
二、2009年工作安排
2009年是我市應對挑戰、攻堅克難,在科學發展道路上加快全面振興的關鍵之年。市政協常委會今年(2009年)工作的總體思路是:深入貫徹中共十七大精神和市委十一屆六次全會的部署,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在中共瀋陽市委領導下,把握團結民主兩大主題,圍繞完成“五大任務”、實現“三大目標”,最大限度地發揮協調關係、匯聚力量、建言獻策、服務大局的作用,繼續推進政協的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和工作創新,為確保全市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加快瀋陽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作出新貢獻。
(一)認真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鞏固團結合作的思想政治基礎。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是政協首要的政治任務。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核心要義、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進一步解放思想,增進共識,推動改革創新,把科學發展觀貫徹落實到政協履行職能的各個方面,不斷增強參加政協的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合作共事、致力振興的責任感。
要通過舉辦學習報告會、專家輔導講座、集體座談交流等系列活動,著力推動市政協各參加單位和各界人士進一步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把政協組織的多種優勢轉化為推動科學發展、實現全面振興的強大力量。
要按照以人為本的要求,把履行職能的觸角向基層民眾延伸,使人民民眾在落實科學發展觀中真正得到實惠;有效地組織委員積極反映社情民意,與有關部門一起解決好民眾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力所能及地為民眾多辦實事,進一步協調關係、化解矛盾、凝聚民心,努力在和諧瀋陽建設中謀求更大作為。
(二)服務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為推動瀋陽科學發展建言出力。要在中共瀋陽市委領導下,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認真履行政協職能,推動我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發揮政協智力優勢,圍繞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促進全市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搞好調查研究。積極協助中共瀋陽市委、市政府克服嚴峻經濟形勢帶來的不利影響,就我市保持經濟成長、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以及加大投資力度、擴大消費需求、深化改革開放等重要舉措獻計出力;加強海外聯誼工作,團結港澳台僑人士,為招商引資牽線搭橋,為引進項目提供服務,與黨和政府同心合力、共克時艱。
著眼於完成“五大任務”,圍繞做優發展空間、做大中心城市,常委會今年(2009年)將重點針對進一步促進我市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加快我市農業科技支撐體系建設等問題,組織開展聯合調研,召開專題協商會議,向中共瀋陽市委、市政府建言獻策。
深入貫徹中共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促進我市農村改革和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年內,重點針對我市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問題開展專題建言。組織委員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搞好農村醫療、社會保障等問題,深入調查研究,積極建言獻策。鞏固擴大市政協在農村的聯繫點,組織委員深入農村,了解農民,針對“三農”工作的難點熱點,反映農民所思所盼,解決好農民最關心的實際問題。
加強政協委員的參政議政工作,組織委員圍繞經濟科技、城市建設、文化教育、醫療衛生、司法執法、民族宗教等方面的重要問題,廣泛開展經常性議政活動,推動全市重點工作的開展,切實增強民主監督的成效。
繼續推進“瀋陽經濟區政協論壇”取得新成果,協助做好論壇第六次年會的籌備工作。
(三)加強履行職能“三化”建設,以改革創新精神推進政協工作。推動政協履行職能的制度化、規範化和程式化是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內容,是政協開展工作的重要依據。
要進一步規範政治協商的內容和形式,在選題、論證、建言、採納等重要環節上,建立健全良好機制,創新工作模式,為委員在政協工作中施展才華、貢獻才智搭建出更加廣闊的平台。
要進一步加大民主監督力度,完善政協委員開展專項監督和諮詢聽證等制度;加深對政協民主監督的認識,從新角度、新層面拓展民主監督的領域;加強與政府及其工作部門的聯繫與溝通,為委員開展民主監督創造良好氛圍。
要進一步增強參政議政的實效,堅持完善橫向聯合、上下聯動的成功做法,鞏固擴大議政建言活動的多邊聯動模式;加強對區縣(市)政協工作的聯繫和指導,把政協聯繫面廣、智力性強的資源優勢,有效轉化為黨委和政府推動各項工作的支持力量。
要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政協提案工作,堅持數量與質量並重、辦理與落實同步、服務與引導相輔,為多出精品提案、實效提案創造條件。要進一步創新提案辦理機制,提高提案的落實率,發揮好政協提案的應有作用。
(四)搞好政協自身建設,不斷提高履職能力和水平。自身建設是政協提高履職能力的基礎和保障。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我們要採取有效措施,把政協自身建設切實抓好。
進一步突出各民主黨派的作用。加強與民主黨派的聯繫與溝通,通過開展聯合調研、徵集黨派提案等,為各民主黨派參政議政提供良好條件。
進一步發揮委員的主體作用。加強市政協委員與所駐區縣(市)政協的聯繫,了解民意,增進交往,拓展履職渠道。完善激勵機制,強化引導措施,進一步激發委員參政議政、致力振興、奉獻社會的熱情,保持政協組織的良好形象。
進一步加強界別建設。著眼於擴大團結面,增強包容性,創新界別活動的方式和載體。通過開展界別視察、界別調研、界別專題議政和界別聯誼等活動,有效增強界別凝聚力,加強與界別民眾的聯繫,使界別委員植根於民眾之中。
進一步加強人民政協工作理論的研究,探索和把握政協工作的規律與特點,推動政協工作從理論到實踐的創新與發展。抓緊籌備成立我市政協理論研究會,通過開展政協理論研討,深化理論認識,總結新鮮經驗,推廣成功做法,把我市政協工作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進一步加強政協專門委員會和機關建設,按照中央、省市的統一部署,搞好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緊密聯繫我市改革發展振興的實際,找準並解決好影響和制約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切實提高為委員服務的能力,形成保障政協組織踐行科學發展觀的工作機制。
今年(200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人民政協成立60周年;要抓住這一契機,搞好文史資料徵集,舉辦紀念活動,展示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各人民團體和各界人士參政議政成果,宣傳人民政協在新時期的地位和作用,增強政協委員和政協工作者的光榮感、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