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海口市政府工作報告

《2003年海口市政府工作報告》是時任海口市代市長陳成於2003年3月30日在市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作的政府工作報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03年海口市政府工作報告
  • 報告時間:2003年3月30日
報告全文
2003年海口市政府工作報告
——2003年3月30日在市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
海口市代市長 陳成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過去五年的工作回顧
五年來,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本屆政府帶領全市人民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認真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團結奮進,開拓創新,勝利完成市十二屆人大一次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九五”計畫按期完成,“十五”計畫開局良好。
國民經濟走出低谷,經濟運行步入快速健康發展軌道。2002年,完成國內生產總值211.04億元,比1997年增長62.1%,年均增長10.1%,高出全國2.4個百分點。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財政收入32.5億元,比1997年增長78.5%,年均增長12.3%;五年財政總支出79.24億元,比上五年增加21.99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04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103元(新口徑),年均分別增長4%和5%,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
“兩地一中心”發展戰略全面實施,優勢產業發展迅猛。2002年,完成工業總產值161.38億元,比1997年增長1.2倍,年均增長17%;接待過夜旅遊人數391.4萬人次,旅遊總收入33.75億元,分別比1997年增長33.1%和63.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1.96億元,比1997年增長50.3%;農業總產值33.89億元,比1997年增長80.3%。高科技園區和新興工業區建設步伐加快,海汽、海宇、興業聚酯等企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海富製藥、清華顯示器等一批新的工業項目發展勢頭強勁;工業總體素質明顯提高,全市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占工業總產值31%,全省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初步形成。旅遊精品不斷湧現,“瓊州海峽旅遊度假區”、“海口旅遊圈”初具規模,全國熱帶濱海旅遊勝地構架初步形成。倉儲、配送、連鎖、專賣等現代物流業方興未艾,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服務功能進一步增強,區域性商貿中心建設明顯加快。特色優質高效農業進一步發展,農業基礎地位不斷加強。
結構調整成績顯著,經濟泡沫基本消除。所有制結構進一步調整和完善,各種所有制經濟競相發展,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在增加就業、活躍市場、擴大出口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產業結構日趨合理,三次產業由1997年的10.7:27.9:61.4調整為2002年的11.2:30.9:57.9。處置積壓房地產和化解金融風險取得突破性進展。44.3%的空置商品房順利消化,閒置建設用地基本處理完畢,近一半停緩建工程復工建設;金融秩序明顯好轉,對經濟建設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強。
城市建設步伐加快,創建工作成績突出。五年累計完成市政設施投資近30億元。改造國興大道、秀英大道、海府路、海秀東路等城市幹道,完成南渡江防洪堤、海甸溪防潮堤等防洪防潮工程,建成白沙門污水處理廠、顏春嶺垃圾處理場等市政工程,建設世紀大橋、濱海立交橋、西海岸帶狀公園、美舍河整治等重點骨幹項目,城市基礎設施日趨完善。認真開展環境綜合整治,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3.4%,空氣品質始終保持全國最優。先後榮獲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優秀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全國造林綠化十佳城市、全國衛生先進城市和國家園林城市等10多個榮譽稱號,塑造了城市新形象。
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城市文明程度明顯提高。“科教興市”深入實施,高新技術廣泛套用,科技成果不斷湧現;學校建設得到加強,“兩基”達標成果不斷提高,素質教育成效明顯。實施“文化精品”戰略,湧現出《達達瑟》、《赤色小子》等一批享譽全國的文藝作品。體育、衛生、計畫生育、廣播電視等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雙擁工作成績突出,連續四次榮獲“全國雙擁模範城”。不斷拓寬就業再就業渠道,實現就業再就業6萬多人次,連續五年城市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下。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兩個確保”率達100%;加強“低保”工作,五年財政共安排資金3000萬元,全市28.9萬困難民眾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做到應保盡保。建立市特困居民援助中心,全力扶助社會弱勢群體,特困居民的“六難”問題得到初步解決。積極實施“打、防、控、管、建”相結合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榮獲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秀單位,全市政治安定,社會穩定。
改革開放穩步推進,城市活力不斷增強。以最佳化資本結構為突破口的國有企業改革取得重大突破。43家市屬國有工業企業完成改制,66家國有商貿企業全部退出國有序列,海藥、海德、金盤等國有控股公司實現資產重組,消除30多億元的不良債務,新增投入和盤活國有資產20多億元。大力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市場環境和消費環境逐步改善。招商引資取得較大進展,一批外資項目相繼落戶,五年實際利用外資18.62億美元,進出口總額38.01億美元,對外開放形成新的局面。
政府自身建設不斷加強,發展軟環境進一步改善。積極推進政府機構改革和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加強法規建設,推進依法行政,強化民主監督,不斷深化“三制”,運用“雙評”機制,全面開展現代文明機關創建活動,機關工作作風明顯改進,辦事效率和服務水平明顯提高。大力強化“善待企業、善待遊客、善待市民”的理念,建立重點項目服務中心和投資環境監督中心,政務環境進一步最佳化。全面落實廉政建設責任制,積極開展行業不正之風的專項治理,強化行政執法監察,加大違紀違法案件特別是大案要案的查辦力度,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五年的成就令人鼓舞,五年的經驗催人奮進。五年來,我們始終堅持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十五大、十六大和省四次黨代會精神,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搶抓發展機遇,不斷開創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新局面;始終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形成符合海口實際的發展思路,“兩地一中心”發展戰略不斷完善;始終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統攬全局,努力提高城鄉人民生活水平,最大限度地調動廣大人民民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始終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促進兩個文明協調發展;始終堅持依法治市與以德治市相結合,妥善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有力地保證全市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的順利進行。
各位代表,過去的五年,我們走過了不平凡的歷程,取得了來之不易的成就。這是省委、省政府正確領導的結果,是歷屆市委市政府開拓創新、團結拼搏的結果,是全市黨政軍民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所有為海口改革發展作出貢獻的同志們,向所有關心支持海口建設的投資者和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並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亟待解決的主要矛盾和問題:經濟總量不夠大,結構不盡合理,支柱產業不夠強,財源基礎脆弱,吃飯財政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變;城市規劃、建設、管理仍需進一步加強;社會有效需求不足,物價持續走低,市場供大於求的格局還沒有明顯改變;就業和再就業壓力增大,城鄉居民收入增長緩慢,一些民眾生活仍比較困難;政府職能轉變與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還不完全適應,軟環境建設還不容樂觀;影響穩定的因素還不同程度存在,等等。對此,我們要繼續採取有力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二、今後的奮鬥目標和總體要求
九州迎盛世,海口望未來。未來20年是我市加快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按照黨的十六大精神和市第十次黨代會的部署,我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總體發展目標是:到2010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達到4000美元,綜合經濟實力邁上新台階,中心城市輻射帶動作用明顯增強,提前10年率先基本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到2020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再翻一番,達到8000美元,在全省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把海口建成我國一流生態環境,一流人居環境,一流創業環境的城市;建成環北部灣的重要經濟城市;建成文明富裕、遍地蔥綠、鮮花盛開的四季花園城市;建成具有熱帶風光濱海特色的綠色國際性城市。
實現上述目標,我們具有良好的基礎和必要的條件。歷屆政府為我市經濟加快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行政區劃的調整為我市加快發展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固定資產投資不斷增大為我市經濟加快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未來五年是我市實現“兩個翻番,兩個率先”的關鍵時期。我們的總體要求是:
必須在規模、結構、質量、效益有機結合的基礎上,擴大經濟總量,全面加快經濟發展。到2007年,全市綜合經濟實力明顯增強,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3500美元;經濟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經濟結構明顯最佳化,三次產業比例更趨合理,城鎮化水平達到60%以上,城鄉差別進一步縮小;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累計達700億元以上,在全省發展中的龍頭地位更加明顯。
必須立足我省建設中華民族四季花園和全國人民度假村,著眼海口的長遠發展,做好城市總體規劃。按照“突出沿海,開發沿江,提升中心,拓展兩翼,帶動腹地”的要求,進一步明確城市定位和發展方向,完善基礎配套,提升城市功能,最佳化生態環境,美化城市景觀,提高城市品位。
必須以提高市民素質為重點,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為目標,加強精神文明建設,促進各項社會事業健康協調發展。完善國民教育、科技、醫療衛生三大體系,鞏固“兩基”成果,發展壯大教育產業,逐步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城市;廣開就業門路,促進城鄉就業和再就業,實現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下;完善城鎮社會保障體系;使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農民純收入達到全國先進水平。
必須在堅持黨的領導下,逐步完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與法制體系,推進依法行政。發展社區民主,擴大企業民主,推進村民自治,發揮社會多主體多層次多形式的監督作用,維護廣大人民依法享有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權力。健全城鄉管理各種法規,堅持把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行政有機統一起來,努力推進依法治市。
小康建設,重在開局。2003年經濟社會發展的預期目標是: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2%,財政收入增長12%,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6%,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7.2‰以內。
實現上述目標,必須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認真落實黨的十六大、省第四次黨代會和市第十次黨代會精神,抓住行政區劃調整的契機,堅持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不斷推進城市化戰略、優勢產業戰略、開放帶動戰略、綠色發展戰略、科教興市戰略。加快城市建設,美化生態環境;最佳化經濟結構,夯實產業基礎;深化改革開放,增創體制優勢,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努力做大做強做精做美新海口。
三、搞好總體規劃,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高城市建設水平
環境是城市的綠色血脈,城市是凝固的文化詩篇。我們要緊緊抓住最佳化城市生態環境和豐富城市文化內涵這兩個重點,按照“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管理”的要求,抓住新機遇,運用新思路,採取新舉措,建設新海口。
城市規劃是城市建設的龍頭。緊緊抓住新海口城市功能定位、城市內涵和產業布局,本著“以人為本,生態優先”的原則,高起點編制城市總體規劃、分區規劃和修建性詳規,科學編制產業發展規劃,精心編制交通、電訊、園林、環境、燈光等專業規劃,形成特色鮮明、個性突出的特色和風格。規劃編制既要尊重專家的意見,又要廣泛採納市民的建議,提高規劃的科學性。加強規劃宣傳和教育,增強全體市民的規劃意識和執行規劃的自覺性。強化規劃執法和監督,確保規劃的權威性和嚴肅性。
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是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的重要保證。重點是積極籌措建設資金,加強道路系統建設,拉開城市的骨架。貫通大環市路,南部建設海文公路和西線公路的連線大道,東部建設濱江西路,北部改造擴建濱海大道,西部延長濱海西延線。疏通市內道路網路,改造迎賓大道、南海大道、濱海西路等主幹道,打通國興大道、和平南路、新港路、海甸四西路等斷頭路,拓寬美化金貿大道、和平大道等十字路。按照港口的功能定位,抓緊制定馬村港、秀英港、新港和北港的建設規劃,做好“四港分離”的前期準備,努力形成相互協調、功能完善的城市水路交通體系。調整最佳化公共服務設施,進一步完善城市“五網”等公用設施和文化、教育、衛生、體育、社會福利等公共服務體系。加大處置積壓房地產力度,創新資產置換辦法,創新代為處置方式,盤活積壓房地產。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是城市健康有序發展的重要保障。完善城市管理體制,推進城市管理重心下移,調動基層和廣大市民管理城市的積極性,實現人民城市人民管的良好局面。穩步推進相對集中處罰權工作,開展城市綜合執法,提高執法效率。整頓市內交通秩序,打擊非法營運、野蠻營運,切實解決交通秩序混亂的局面。加強城市管理隊伍建設,建立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好的執法隊伍,促進城市管理上新的台階。
建設綠色生態城市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以建設花園城市為目標,打生態環境牌,走綠色發展路,實現市區園林生態化、城市周邊森林化、農村田園化。加快編制城市綠地生態系統規劃、園林建設規劃、水體系統規劃、城市亮化規劃。要多種樹,還綠於民。建設全市五大出口生態森林體系和花卉基地,建設城邊、村邊、路邊“三邊”綠化帶,對市區主幹道實施園林綠化改造,最大限度地提高城區的綠地率,2007年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45%以上。切實保護地下水資源,堅決治理污水,加強南渡江、海岸線和東西湖、紅城湖、美舍河等整治,使江河湖海成為城市最亮麗的風景。要多整治,還海於民。加快建設東西海岸、南渡江生態景觀長廊、市民中心廣場、世紀廣場等城市精品景觀。抓好夜間燈光設計,高標準亮化世紀大橋、南大立交橋、瓊州大橋、秀英高架橋,不斷提高城市的品位和檔次。
四、擴大經濟總量,實施優勢產業戰略,爭創產業發展新優勢
要在“兩地一中心”產業戰略的基礎上,按照做大做強做精做美的要求,切實做到工業抓總量,旅遊抓精品,商貿抓市場,不斷增加新的經濟成長點。
抓總量,做大優勢工業。按照引進項目、培育名牌、形成規模、後發趕超的思路,加大引導、扶持、服務力度,把有產業基礎、品牌效應、技術支撐的傳統支柱產業,和以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海洋開發、生態環保為主的高新技術產業做大做強,培育一批年產值超10億元、超100億元的大中型工業企業。重點扶持以海汽、新大洲為龍頭的機械製造業,興業聚酯為骨幹的化纖紡織業,椰樹、力神等名牌企業為主的食品飲料加工業,康利、際中等為代表的生物製藥業,以及托普、三星等信息產業和海南紅塔捲菸廠、椰島、亞太等菸酒業的發展。加快工業園區資源整合,擴大保稅區與國家高新區的政策覆蓋面。全面調整規劃產業園區布局,著手籌劃美安工業區,努力形成獅子嶺工業區、桂林洋經濟開發區和以南海大道為主軸的現代工業聚集區。今年力爭實現工業增加值增長22%,2007年工業總產值和增加值翻一番,把海口建成全省現代工業基地。
抓精品,做旺特色旅遊。以“瓊州海峽旅遊度假區”為重點,沿東海岸和西海岸線建設景觀別致的熱帶風光、濱海特色的觀光度假休閒長廊。突出主題公園規劃建設,抓好火山口國家地質公園、玉龍泉國家森林公園、紅樹林特色植物園、好萊塢國際影視城、熱帶海洋動物園、熱帶野生動物園、熱帶植物博覽園等重點旅遊精品項目的規劃建設。加強旅遊協作,最佳化配置旅遊資源,發展“海口旅遊圈”精品旅遊線路,擴大“海口旅遊圈”的輻射能力。組建有規模有實力的旅遊集團,強化旅遊促銷,擴大客源市場,促進觀光度假、娛樂購物、康體休閒和商務會展旅遊的發展。繼續旅遊市場整頓,強化行業自律,按照國際標準提高旅遊業的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力爭五年旅遊總收入年均增長8%以上。
抓市場,做活商貿業。以建設區域性商貿中心為目標,制定新海口商貿業發展規劃,調整最佳化商品物流業、服務業的布局,千方百計地引進國內外資金雄厚、技術先進、管理水平高、品牌效應好的商貿企業,全面提升我市商貿業的檔次和水平。進一步完善火車站、港口、機場的現代物流服務體系,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在城區外圍規劃建設一批專業交易市場,強化物流集散功能,在城市中心區構建包括海秀路、海府路和老機場在內的中心商業廣場,在次中心區建設不同類型的購物商場和門類齊全的購物步行街,形成配套完善、層次分明、布局合理的城市商業服務體系。力爭五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3%以上。
五、以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促進農業全面發展,加快農村小康社會建設
“三農”為民生之本,本固則邦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重點在農村,難點在農業,焦點在農民。加強“三農”工作是新海口當前一項十分緊迫而重要的任務。我們要抓緊制定新海口的農業發展規劃,儘快出台《加快農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加大對農業的投入,大力發展城郊型、加工型、服務型、科技型、生態型農業。2003年農業增加值增長8.5%以上,力爭五年內實現農村經濟總量翻一番,農業增產、農村增效、農民增收“一翻三增”的目標。
加快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發展優勢農業。最佳化農業區域布局,推進優勢農產品和特色農產品向優勢產區集中,加快發展海洋產業、花卉產業、畜牧業、熱帶瓜果菜等四大產業,擴大建設無公害蔬菜生產、農副產品加工、農副產品集散批發和良種良苗繁育等四大基地,努力培育水產、花卉、畜牧、乳鴿和瓜菜等五大品牌。積極發展海洋捕撈、海水養殖、海產品加工、海產品行銷,培育和打造南海名牌海產品,構建全國水產品電子商務交易平台,把海口建成全省水產品出口生產加工基地和全國熱帶海產品交易中心。要加強農業標準化建設,加快我市無規定疫病示範區的建設步伐,逐步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檢測體系、認證體系以及農產品市場準入制度,提高我市農副產品的市場競爭力。要圍繞市場抓加工,以龍頭企業為引導,全面發展畜禽生產加工業,做大瓊山區的乳鴿生產加工產業,做強羅牛山的生豬養殖加工產業。要圍繞城市抓調整,走“服務城市、富裕農民”的路子。要圍繞需求抓服務,在五大出口處努力構建農產品現代物流服務體系,切實抓好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建立多專業、多層次、多形式的服務隊伍,為城市發展提供人力資源。
加快推進城鎮建設,提高城市化水平。要高標準、高起點地搞好村鎮規劃,重點推進西秀、紅旗、東山、大致坡等鎮的城市化改造,形成輻射帶動農村經濟發展的中心城鎮。統籌做好24個鎮的道路、供水、供電、供氣、廣播電視的“五網”規劃和建設,搞好農田水利和生態環境等基礎設施建設。今明兩年要全部解決革命老區和貧困地區人畜飲水困難問題。要消除城鄉壁壘,加快解決城中村、城鄉結合部的“農轉非”問題,縮小農村,減少農民,不斷提高城市化水平。
以文明生態村建設為載體,全面提高農村文明程度。文明生態村建設要注重實效,提高質量。要加強農村環境建設,大力整治農村髒亂差,重點清理垃圾雜物,拆除亂搭亂建,實行垃圾定點定期處理,有條件的村莊要建設人廁、豬欄、牛舍“三聯通”的沼氣池,徹底改變農村與城鄉結合部的髒亂差;規劃村莊建設,整治村容村貌,硬化亮化綠化美化環境,使農村成為林木環抱、果園飄香、整潔優美、鳥語花香的生活樂園。要提高農民素質,大力實施“十萬農民培訓計畫”,舉辦各類技術培訓班,引導農民學習科學、文化、法律、衛生等知識,指導農民科學合理使用化肥、農藥、農膜,增強農民致富奔小康的本領;堅持不懈地組織好文化、科技、衛生、法律下鄉活動,傳播先進文化,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六、增創體制新優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增強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
創新體制改革。我們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多種所有制長期共存,毫不動搖地堅持多種經濟成份共同發展,毫不動搖地堅持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按照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繼續推進國有企業規範的公司制改革和股份制改造,尚未改制的中小型國有企業要通過改革退出國有序列,大中型國有企業要進一步深化產權改革,政府控股的股份制企業要進一步調整最佳化國有股比例。繼續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建立權責利統一,管資產和管人、管事相結合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確保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深化財政管理體制改革,構建公共財政框架,最佳化支出結構,提高財政保障經濟發展的能力。要從戰略高度放膽放手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千方百計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一心一意地為非公有制經濟提供公平公正的法制環境和優質服務,理直氣壯地保護非公有制經濟的合法權益。要放寬民間資本的市場準入領域,創造市場主體公平競爭的環境。在企業開辦、土地使用、信貸扶持、稅費優惠、法律服務等方面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全面扶持非公有制經濟快速發展。鼓勵私營、個體、外資等多種經濟成份參與國有企業改組、改造,引導非公有制企業進行股份制或公司制改造,增強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能力,全面開拓非公經濟發展的新局面。
創新城市經營。經營城市是當今改革的潮流,我們要強化經營城市理念,把城市看作一個資源的集合體,實現城市資源資本化。套用市場機制,把城市資源優勢轉變為資本優勢,把審批資源市場化,公共資源經營化,物化資源貨幣化,隱形資源顯形化,空間資源實物化,全方位經營城市。要完善土地儲備制度,壟斷一級市場,實行公開拍賣,實現土地配置最最佳化、價值最大化。要加快推進計程車經營權、戶外廣告權、道路冠名權等公共資源的公開拍賣,創新城市經營機制。要改革環境衛生、園林綠化等公共事業的管理模式,積極探索社會化、產業化、市場化的經營路子。
創新對外開放。實施開放優先戰略,在開放中吸納人才,在開放中推進產業發展,在開放中創新體制,在開放中形成競爭優勢。要創新產業開放。擴大外資投資領域,逐步放開交通運輸、商業批發零售、外貿、醫療、教育、旅遊和中介服務的外資準入,力爭產業開放有新的突破,使海口成為環北部灣地區服務貿易的重要城市之一。要創新招商方式。積極發展高層招商、以商招商、代理招商、定向招商、網上招商等多元化招商,擴大引資規模,提高招商水平。研究制定鼓勵跨國公司投資的具體措施,多形式吸引跨國公司到海口投資置業。要創新區域合作。強化中心城市的極化和擴散效應,加強與各市縣的經濟聯繫,擴大海口經濟腹地,促進優勢互補;強化與華南經濟圈的經濟合作,積極主動地融入其分工合作體系;加強與瓊籍華人華僑的聯繫,充分發揮華僑在招商引資引智中的作用,通過多層次的交流合作,擴大與港澳台及東協各國的經濟合作和貿易往來。
七、創新需求理念,擴大有效需求,不斷增強經濟發展活力
民富須商活,市強須人旺。必須不斷增強投資需求、消費需求、出口需求和就業需求的多重拉動,促進經濟快速增長。
擴大投資需求。改革投融資體制,激活社會投資,大規模的引導和吸納社會資金投向優勢產業、城市基礎設施、公共事業和社區服務業。繼續抓住國家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的機遇,組織好環境保護、農田水利、商貿服務業等領域的重大項目申報,爭取國債資金和國家開發銀行貸款資金支持。最佳化投資結構,推進百項重點工程計畫,籌劃和推進一批技術含量高、產業關聯度大的新項目,充分發揮項目建設的拉動作用。
搞活消費需求。要制定規劃,大力培育健康規範的娛樂業和文化教育產業,形成新的消費需求。要調整布局,建立一批規模大、檔次高的專業交易市場,完善連鎖店、物流配送中心、電子商務交易等銷售體系,激發新的消費需求。要繼續落實和調整消費政策,規範整頓市場秩序,改善消費環境,培育新的消費熱點。要繼續培育假日消費和會展消費,開展多種形式的展銷、促銷活動,引進外來需求。要培育汽車、住房、電腦等高檔消費熱點,推進一系列便民措施,促進汽車進入家庭,促進移動通訊、電腦上網和網上購物等信息消費。
增強出口需求。繼續用好用足出口扶持政策,營造支持企業出口的良好環境。培育出口龍頭企業,建設出口加工基地,實施出口市場多元化戰略,開拓新興出口市場。擴大民營企業外貿出口,最佳化對外貿易結構,增加深加工、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產品的出口。要培育出口骨幹企業,擴大出口貨源基地建設,重點建設一批紡織、飲料、機電和生物製藥貨源基地,增加地產品的出口。要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推動優勢企業到境外投資、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不斷提高出口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
擴大就業需求。建立就業擔保基金,擴大就業規模,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讓更多的城鎮居民、大中專畢業生、下崗失業人員儘快實現就業與再就業,提高人民民眾收入水平,增強居民的消費能力。繼續完善特困居民援助長效機制,逐步解決好人民民眾住房難、就醫難、入學難、生活難、養老難等問題。
八、大力發展教育產業,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促進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堅持科教強市戰略。科教強市,教育為先。我們必須始終把科技和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增強科教創新能力,加快發展教育產業。緊緊依靠科技進步,全面推進技術創新,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推動大學城、軟體園、院士村建設,加快產學研一體化,增強城市發展的動力。繼續調整教育布局,鞏固提高“兩基”成果,加強學校標準建設,最佳化教師隊伍結構,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擴大優質國中、高中和職業教育,發展實用技術教育,支持高等教育,把優質教育做大。引導、支持和鼓勵社會辦教育的積極性,努力形成結構合理化、投資多元化、形式多樣化、管理現代化的教育發展新格局,擴大和滿足全省以及周邊地區對學歷教育、優質教育的需求,把海口建成全省的教育消費中心。
加快文化、體育、衛生等社會事業的發展。樹立文化是城市戰略資源的理念,發掘海瑞、丘浚、冼夫人等歷史文化資源,豐富瓊劇等地方特色文化,發展具有時代氣息的現代文化,建設圖書館、科技館、歌劇院等文化基礎設施,積極發展文化產業。高水平制定娛樂業發展規劃,規範管理和積極引導娛樂業,促進娛樂業健康向上有序的發展。加快文化體育中心、足球冬訓基地、國奧籃球訓練基地等文化體育設施建設,培育文化體育品牌產業。以“低保”為重點,努力建設城鄉救助體系,擴大社會保障的覆蓋面,切實做好三條保障線的銜接工作。調整最佳化衛生設施布局,完善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和農村衛生保障體系,解決困難民眾看病難問題。加強計畫生育工作,嚴格控制人口增長,提高出生人口素質,促進出生人口性別比平衡。努力抓好老幹部工作,維護婦女、兒童、老人、殘疾人的合法權益。繼續做好民政、雙擁、外事僑務、民族宗教、對台事務、國防和防震減災等工作。繼續加大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建立健全社會治安群防群治網路,嚴厲打擊各種刑事犯罪和經濟犯罪,推進安全文明小區、無毒社區建設,加強人民調解工作,維護社會政治穩定。
堅持不懈地開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深入開展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六大精神的學習活動,唱響主旋律,不斷激發全市人民建設小康社會的政治熱情。積極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努力促進依法治市與以德治市的緊密結合。深入開展文明機關、文明社區、文明誠信企業等民眾性創建活動,不斷提高城市的文明程度和市民整體素質。
九、最佳化政務環境,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建設親民型政府。善待企業就是善待市民,為社會服務就是為人民服務。各級政府要牢固樹立“治政民為重”、“萬事民為先”的思想,努力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認真落實“三個善待”,以人民的利益作為第一需要,以解決人民的困難作為第一選擇,以服務人民作為第一責任,以人民是否滿意作為第一標準,親民、為民、便民、利民,不擺花架子,不圖虛名,不急於求成,不盲目蠻幹,扎紮實實,真抓實幹,努力塑造務實創新勤政親民的政府形象。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合理設定機構,規範部門職能,最佳化審批環節,簡化辦事程式,提高行政效率。強化服務意識,建立政務信息快速處置系統,溝通政府與投資者、政府與市民、政府與遊客之間的聯繫,暢通渠道,解決問題。每個工作人員都要牢記我們是人民政府,沒有人民就沒有政府,樹立公僕意識,始終堅持為人民服務是人民政府的宗旨,做人民公僕是公務員的天職,讓百姓高興和滿意是衡量政府工作的根本標準。
建設學習型政府。城市靈魂源於文化,塑造文明重在學習,政府活力貴在學習。按照建設學習型城市的總體要求,建立與時俱進、適合機關工作特點、講求實效的政府機關學習制度和學習機制。各級政府機關和幹部要成為學習的表率,全面推進學習型家庭、學習型社區、學習型社會的建設。學習是為了解放思想,增長知識,提高機關幹部駕馭市場經濟能力、科學決策能力和依法行政能力。在學習中要堅持正確的、反對錯誤的、倡導科學的東西,力戒形式主義、力戒教條主義、力戒本本主義。全市機關幹部要從舊體制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從舊傳統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從舊思想惰性的束縛中解放出來,積極主動運用國內外先進的思想和成果解決海口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問題,把思想統一到“兩個翻番,兩個率先”奮鬥目標上來,統一到市委市政府的重大決策上來,推動學習型政府向知識型政府、創新型政府轉變。
建設信用型政府。人無信則不立,事無信則不成。沒有信用的社會是沒有競爭力的社會,沒有信用的政府是不可能取信於民的政府。建設信用型政府要把對上負責、對下負責和對民負責有機地統一起來。牢牢樹立全市一盤棋的觀念,嚴格行政紀律,確保中央和省以及市委的政令暢通,實現對上的高度負責。全面公開政府機構辦事範圍、辦事程式、辦事條件、承諾事項和違諾責任等相關行政事項,實現對下的高度負責,取信於企。在制定全市經濟發展的重大決策、城市建設的重大項目、“三農”問題的重大意見、重大政策法規和為民辦實事事項時,都必須以人民的根本利益為依據,努力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實現對市民的高度負責,取信於民。強化行政信用監督,突出人大依法監督、政協民主監督、機關內部監督、服務對象監督、人民民眾監督和社會輿論監督。加強機關及工作人員失信違約責任追究的制度建設,建立行政告誡制度,增強行政效能考核的剛性約束,以信用政府推動信用海口建設。
建設清廉型政府。清則無懼,廉則生威。各級政府和工作人員要牢記“兩個務必”,倡導講實話、使實勁、辦實事、求實效,反對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提倡艱苦奮鬥、埋頭苦幹、密切聯繫民眾,反對奢侈浪費、熱衷應酬、脫離民眾的作風。實施“陽光政務”,推廣電子政務,繼續完善“三制”,充分發揮重點項目服務中心和投資環境監督中心的作用,全面推行首問制、導向制和責任追究制,提高行政透明度。認真開展行政重大事項聽證制度,推進政府決策的民主化、公開化、程式化、規範化、科學化。繼續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加強勤政廉政教育,努力做到堂堂正正做官,清清白白做事,兢兢業業為民。堅決嚴格查處各類大案要案,堅決嚴厲懲處腐敗分子;堅決杜絕“吃、拿、卡、要”現象,堅決處理違法違紀人員。以廉政勤政的實際成果,贏得廣大人民民眾的擁護和信賴。
各位代表!全面建設小康海口的偉大工程已經啟動,我們要解放思想,開拓前進。齊心協力博今日,引吭高歌迎明天。搏今日,我們千難萬險都不怕,志同道合,勵精圖治。迎明天,我們歡聲笑語,攜手共進,譜寫海口光輝燦爛的未來。讓我們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的領導下,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時俱進,開拓進取,紮實工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目標而努力奮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