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鐘秀(朝鮮王朝大臣)

金鐘秀(朝鮮王朝大臣)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金鐘秀(朝鮮語:김종수,1728年—1799年),朝鮮王朝後期大臣。定夫,夢梧、真率,本貫清風,是朝鮮英祖末年老論“南黨”、朝鮮正祖時期“僻派”的領袖之一,於正祖朝官至議政府左議政,後被時派逼退。死後諡號文忠,配享正祖廟庭。

基本介紹

  • 本名:金鐘秀
  • :定夫
  • :夢梧
  • 所處時代:朝鮮王朝
  • 出生地:漢城
  • 出生日期:1728年
  • 逝世日期:1799年
  • 主要作品:《夢梧集》
人物生平,早年經歷,宦海沉浮,依附國榮,時僻之爭,倒台去世,主要作品,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雍正六年(1728年,朝鮮英祖四年)二月初八日,金鐘秀生於朝鮮首都漢城(今韓國首爾)。他出身老論世家,曾祖父金構在朝鮮肅宗末年官至右議政,祖父金希魯官至戶曹參判,父親金致萬雖無顯官,但叔祖金在魯、堂叔金致仁後來做了領議政。母親出身豐山洪氏,是洪錫輔之女,也是權臣洪鳳漢洪麟漢的堂姐、思悼世子之妻惠慶宮洪氏的堂姑。據惠慶宮洪氏所言,洪錫輔的弟弟洪鉉輔(洪鳳漢、洪麟漢之父)很喜歡金鐘秀的母親,所以兩家關係非常親密。後來洪鳳漢得到英祖賞識而平步青雲,兩家漸生裂痕,洪鳳漢又時常教訓金鐘秀及其兄金鐘厚,從此金鐘秀兄弟就對洪鳳漢懷恨在心。
金鐘秀
金鐘秀家系圖

宦海沉浮

乾隆十五年(1750年,英祖二十六年),金鐘秀考中小科(生員進士試),三年後通過庭試初試,但不久又丁父憂,其後任世子翊衛司洗馬、工曹佐郎、戶曹佐郎、江西縣令、平市署令、安山郡守、沔川郡守等職。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英祖四十四年)三月式年文科丙科及第,但英祖特地將他擢為乙科。此後歷任禮曹正郎、司諫院正言、弘文館副修撰、東宮侍講院弼善、兼司書、兼文學、弘文館副校理、應教、修撰、刑曹參議、谷山府使等職。
其時金鐘秀標榜清論,自居清流,與金龜柱等形成“南黨”,攻擊洪鳳漢為首的“北黨”,是所謂“攻洪十八學士”之一(一說十三學士)。洪鳳漢雖然在其不斷攻擊下失勢,但洪家將和緩翁主鄭厚謙母子拉過來,使洪鳳漢性命無虞。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英祖四十八年)三月,吏曹判書鄭存謙呈上成均館大司成一職的擬望(候選名單),所擬“三望”趙晸、金鐘秀、徐命天均系老論,本來英祖令依例圈用首望(即金鐘秀),但鄭厚謙通過和緩翁主告訴英祖“三望”都是老論。英祖一生致力於蕩平政策,要求所有官職的擬望都必須由不同黨色,聽到和緩翁主的話後勃然大怒,不僅馬上罷免金鐘秀,還稱領議政金致仁為其窩主,他們結黨營私,形成了所謂“清黨”“名黨”的勢力,要從重懲處,於是金鐘秀被流放到全羅道金甲島。翌年獲得釋放,又過一年敘用,但其時洪麟漢主導的“北黨”當權,金鐘秀並未授予官職。

依附國榮

乾隆四十年(1775年,英祖五十二年)十一月,世孫李祘突破洪麟漢、鄭厚謙等的阻撓,代理聽政,有意起用“南黨”,包括曾經做過東宮宮官的金鐘秀。翌年正月,工曹參判擬望,金鐘秀雖居末望,但李祘特地落點於他,金鐘秀辭謝。不久英祖去世,李祘繼位,是為正祖,金鐘秀開始獲得重用,於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英祖五十二年)七月拜為承政院右副承旨。其時正祖在金鐘秀面前誇讚洪國榮的保護之功,希望二人聯手合作。此後金鐘秀就被洪國榮倚為心腹,金鐘秀甚至還拜比他小二十歲的洪國榮為義父,為他出謀劃策,並參與編纂闡明正祖即位合法性的《明義錄》。金鐘秀公開揚言誰反對洪國榮誰就是逆賊。據惠慶宮洪氏所說,洪麟漢之死就是金鐘秀在背後教唆洪國榮促成,故“若論罪辜之十分,國榮則三四分,鐘秀則六七分也”“國榮則皮肉也,鐘秀則骨子也”,並將金鐘秀比喻為“九尾狐”。
此後,金鐘秀歷任弘文館副提學、右承旨、工曹參判、江華留守等職。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朝鮮正祖元年)任京畿道觀察使、兵曹判書、吏曹判書,翌年任右參贊、平安道觀察使。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正祖三年)冬回朝,任兵曹判書。後任禮曹和吏曹判書。其時李祘準備揀擇嬪御以廣儲嗣,有意除掉洪國榮,便通過徐有防找到曾被洪國榮收為養子的金鐘秀,授意他上疏揭發洪國榮曾有妨礙擇嬪之言行,於是金鐘秀背叛了洪國榮,於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正祖四年)二月二十六日呈上了彈劾洪國榮的袖札,洪國榮遂被流放。據說金鐘秀彈劾洪國榮前一天,還到漢城郊外的洪國榮住所,與之終日游宴,翌日洪國榮待罪義禁府後讓人傳話質問金鐘秀,表達對他背叛的不滿。

時僻之爭

洪國榮倒台後,以前洪國榮的親信金鐘秀和徐命善填補其空白。當時正祖想給生父思悼世子翻案,於是提倡“義理變通”,即逐漸調整英祖定下的“壬午義理”,以便將來最終翻案並追封為王。徐命善為首的一派人積極順應正祖的“義理變通”,而金鐘秀為首的一派人則反對“義理變通”,強調“義理堤防”,由此形成了時派僻派,金鐘秀就是僻派的領袖。其時正祖創建奎章閣,欲培養追隨自己的勢力,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正祖六年)工曹參議李澤征上疏批判奎章閣的種種弊端,金鐘秀稱讚為“名疏”,而正祖則嚴懲李澤征,但拒絕進一步擴大化,不再追究被懷疑為李澤征幕後主使的金鐘秀。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正祖八年),僻派金夏材呈上攻擊正祖的“凶書”,作為逆賊被凌遲處死。正祖希望金鐘秀能聲討金夏材,但金鐘秀對此反應消極,以致一度遭到削黜官職的處分。翌年二月,金鐘秀告發了金夏材的侄子金斗恭及李瑮等人的謀反,被任命為判義禁府事,審理此獄,重獲正祖信任。宜嬪成氏死後,金鐘秀又彈劾時派趙時偉(和嬪尹氏的親戚)曾不利於文孝世子之事,得到正祖支持,特除為刑曹判書。後兼任訓、禁、御三營大將及總戎使、左右捕盜大將,掌握兵權。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正祖十三年)九月拜相,授議政府右議政。翌年八月丁母憂,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正祖十六年)十月起復為判中樞府事。
在此期間,南人蔡濟恭作為時派的新領袖而崛起。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正祖十七年)五月二十五日,蔡濟恭被任命為領議政,金鐘秀為左議政。三天后,蔡濟恭上疏為思悼世子伸冤,金鐘秀遂彈劾蔡濟恭忤逆英祖定下的“壬午義理”。正祖將兩人都免職,改任判中樞府事。八月,正祖公開了英祖曾寫下的後悔處死思悼世子的“金滕之詞”,證明蔡濟恭的清白,金鐘秀也承認“兩朝德美”(即英祖和思悼世子都是好的),並請求查看蔡濟恭上疏原本。但金鐘秀為了避免給外界留下“乞降於蔡濟恭”的印象,所以在九月十二日繼續上袖札彈劾蔡濟恭不忠。在正祖責備後,金鐘秀表示不敢再“固守愚見”,正祖要求他立下文字保證,被金鐘秀拒絕,正祖亦不強求。

倒台去世

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正祖十八年)正月二十日,領議政洪樂性、領中樞府事蔡濟恭等率群臣在王宮庭院請求惠慶宮勸正祖不要參拜景慕宮(思悼世子祠堂),以免其過度悲痛,並提到正祖曾在參拜顯隆園(思悼世子墓)過程中悲痛到需要大臣“親負”的地步。正月二十四日,金鐘秀上疏批評群臣向惠慶宮庭請之舉“多少做錯”,又指責提到大臣“親負”實屬“詐飾罔上”。正祖對金鐘秀固執於黨爭非常失望,引導群臣彈劾金鐘秀。正月二十九日,金鐘秀就被削奪官爵,放歸田裡,其後更被流放到平海郡和南海島,直到六月才以慶祝惠慶宮六旬大壽的名義釋放。十二月蕩滌敘用,仍為判中樞府事,但金鐘秀請求致仕,正祖批准,授“奉朝賀”稱號。此後金鐘秀退出政界,隱居京畿道抱川,至嘉慶四年(1799年,正祖二十三年)正月初七日去世。
正祖表面上對金鐘秀十分尊重,賜諡號“文忠”,但私下對時派金祖淳吐露過對金鐘秀的不滿,稱金鐘秀是“其中(僻派)之黠者”,稱他和他的同黨“皆挾龜柱以某年(壬午)義理自居,而少不如意則譸張胥動,無所不至,既不可以盡除,則無寧以此羈縻,或為我用也”。朝鮮純祖繼位後,金鐘秀配享正祖廟庭。但到金祖淳上台後,又於嘉慶十二年(1807年,朝鮮純祖七年)黜享金鐘秀並追奪官爵。同治五年(1866年,朝鮮高宗三年)恢復官爵,重新配享正祖。

主要作品

金鐘秀有《夢梧集》七卷(附年譜二卷)傳世。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