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字義
◎ 龠
yuè
古代樂器,形狀像笛。
古代容量單位,等於半合(g?)。
筆畫數:17;
部首:龠;
筆順編號:34125125125125122
〈名〉
(1)(“籥”( yuè)的本字。會意。
從品侖。“品”表示樂器的管孔,侖是按順序排列之義。本義:樂器名)
(2) [ yue,short flute]
龠,樂之竹管,三孔,以和眾聲也。——《說文》。經傳皆以籥為之。
量者,龠、合、升、斗、斛也。所以量多少也。本起於黃鐘之龠,…二龠為合,十合為升,
十升為斗,十斗為斛。——《漢書·
律曆志》
(4) 管子 [tube]。如:天地之間其猶
橐龠乎
(5) 鑰匙 [key]。如:啟龠見書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以灼切《集韻》《韻會》《正韻》弋灼切,𠀤音藥。《說文》樂之竹管,三孔,以和眾聲也。從品侖。侖,理也。《博雅》龠謂之笛,有七孔。《詩·邶風》左手執龠。
又作籥。《爾雅·釋樂》大籥謂之產,其中謂之仲,小者謂之箹。《春秋·宣八年》壬午猶繹,萬入去籥。《注》籥,管也。
又《正韻》量名。器狀似爵,以康爵祿。《前漢·律曆志》龠者,黃锺律之實,躍微動氣而生物也。容千二百黍,合龠為合,十合為升,十升為斗,十斗為斛。《字彙》樂之竹管𠀤謂之龠,惟黃锺之管,實以黍米,積之而成五量之名。說文,樂龠字,本作龠。別作籥字,註:書僮竹笘也。謂編竹習書也。今以龠為龠合字,以籥為樂籥字,後世遂因之,字從品從侖。俗省作二口。
樂器
龠(yuè)是中國的管樂器。
就其持勢吹法而論,大體可以概之為四,即:橫,直,豎,斜。“
橫吹”者,笛,篪一類樂器是也;“直吹”者,簧哨一類
嗩吶,管子諸器屬之;“豎吹”者,則為
洞簫,
尺八諸管。此三種持勢吹法皆尋常習見,為大眾所熟知。而獨有“斜吹”一法,幾乎不被人識,更不知
何器屬之。其實,“斜吹”之器,就是歷代典籍中記載的極為久遠的,並被描述為“如笛”,“若笛”狀的古龠一類樂器。
龠的歷史
古龠之斜吹,其法質樸,不需另設吹孔,只於管口一端作吹口,即可鳴奏出奇妙的樂音。溯其源,它極可能濫觴於人類早期的生活炊具--“吹火管”。
老子《道德經》曰:“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是知“龠”字本義乃可作“吹火管”解。實則,“吹火管”即為無音孔之龠,也就是早期的開口律管。這種中空之管,運用“斜吹”之法,至少可以演奏出三聲音階的旋律,此古人所謂“
吹律”是也。據史載:黃帝命
伶倫作律,伶倫截竹首制為“黃鐘之宮”,也稱“黃鐘之龠”(本《漢書。律曆志》),是為後世
律呂之本。也為歷代度、量、衡三者法制之基礎。足見古龠之器由來
尚矣,它不僅是後起的
橫向聯合吹之笛,豎吹之簫乃至直吹的一切簧哨類樂管的先祖樂器,還是歷代聲律及度,量,權衡制度之根本。誠如明代大樂律學家
朱載(土育)所言:“龠者,七聲之主宰,
八音之領袖,十二律呂之本源,度量權衡之所由出者也”(《
律呂精義》)。左手食指按上孔,右手食指按中孔,右手中指按下孔,吹之,其聲悉協音律。
古龠發源於“吹火管”,至少在近萬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已經發展成為一種完形的多音孔樂器--“骨龠”(據考古)。至
黃帝時期,又出現了以天然植物材料製作的“葦龠”(據《禮記》);
大禹時期的(上白下本)陶作“夏龠九成”,龠被首倡為宗考樂舞的標誌性樂器,是邊吹邊舞的(據《
呂氏春秋》);
殷商時期,“龠”字已經盛行於甲骨文,多用作祭名。至兩周時期,古龠更被隸定為“文舞”的代表性樂器,是華夏
禮樂文明的重要標識之一。此時的古龠已被
闡揚得光焰四射,據史載:武王伐殷,祀廟謁祖有“龠人”(《
逸周書》);
穆王西遊,大奏
廣樂有龠器(《
穆天子傳》);國祭中,擊鼓歌詩有“龠章”(《詩經》);宮廷里,掌握國子
舞羽吹龠有“龠師”(《周禮》),足可見古龠文化在先秦時期的燦爛與輝煌。然自秦漢以降,雅樂淪喪,古龠開始式微。隨著豎、橫吹的笛類樂器的相繼興起,古龠的斜吹之法也漸於宮廷中失傳。至遲自明清以來,歷朝宮廷雅樂及孔廟祭祀樂舞中所持之“龠”,皆不能演奏,只是一根徒有“龠”名的棍狀舞具而已民。加之史載“龠如笛”的語焉不明,古龠的真實形制及吹法一直是個難解之謎。及至當代,由於某些權威古文學家對“龠”字的誤解,至使音樂學界出現了將“龠”定論成“編管樂器”的重大失誤,悠久的古龠文化就此似乎失落得一乾二淨。
然而,大道難泯,真器不滅。一種無孔的斜吹骨管樂器於當代考古發掘的新石器遺址中現身(賈湖“骨龠”),引起了舉世矚目,也誘發了人們對一慣漠視的民間斜吹樂樂管的關注和類比考察,從而為破解史載“龠如笛”的千古之謎提供了堅確的實器之證,古龠“斜吹”的真相如今才有幸逐漸大白於天下。事實上,古龠樂器雖於宮廷雅樂中“名存實亡”,卻於民族
民間音樂中“名
亡實存”。像至今仍流行於新疆地區
塔吉克族的“奈依”,
柯爾克孜族的“卻奧爾”,哈薩克族的“
斯布斯額”,蒙古族的“潮兒”以及
中原地區地道教“竹篍”等樂器,其實都是古龠在今天民間的孑遺。這些樂管名雖各異,卻都具備一個共同的結構特徵,即:無吹孔,演奏特徵皆為“斜吹”。在中國吹管樂器家族中,這是一個明顯區別於笛,簫類的樂管群體,屬於一種截然獨立的吹奏體系,其器名於字源或語源上考之,也大都與“龠”相涉,正可統而概之為“龠類”。
古代管樂器像編管之形,似為
排簫之前身。龠,樂之竹管,
三孔,以和眾聲也。——《
說文》。經傳皆以籥為之。龠是古老的吹奏樂器,形制如笛,豎吹。龠在歷代宮廷雅樂中套用頗廣。
龠:又稱葦龠、豳龠。關於葦龠,據《樂書》記載:古之人始作樂器,而葦龠居其先焉。震為六子之首,龠為眾樂之先。可見它是十分古老的樂器。
據《禮記.明堂位》記載:“
土鼓、
蕢桴、葦龠,
伊耆氏之樂也。”《周禮.春官.龠章》云:“掌土鼓、豳龠。”豳是古地名,在陝西境內。豳龠即指豳地之龠。
在《詩經》中亦有多篇提到龠,如:“左手執龠,右手秉翟”;“
龠舞笙鼓,樂既和奏”;等等,可見當時龠在民間相當流行。
關於龠的形制,古書亦多有記載:
《爾雅.釋樂》:“龠,樂之竹管
三孔,以和眾聲也。”
《風俗通》:“龠,樂之器,竹管三孔”
《毛詩傳》:“龠六孔”
由此可見,龠形制如笛,竹製,豎吹,有三孔,六孔,七孔,其中以三孔年代最為久遠。
宋代,龠傳入當時的高麗,今日之韓國仍保存三孔龠。在1978年10月第三屆三洲藝術節期間,
香港大會堂舉辦的“韓國樂器展覽”會上,展出了古老的
三孔龠,其說明寫道:“龠是一種竹製的
豎笛,有一V形凹槽及三個指孔。它被用於孔子祭典音樂中。”
關於龠的套用,古籍亦有記載:
而據元代史籍記載,三孔龠當時仍在宮中使用;
明代,龠既用於樂隊,也用於樂舞;
直到清代,龠仍是雅樂樂舞的重要舞具,主要用於祭祀樂舞。
可見,龠在歷代宮廷雅樂中使用較多,不僅用於樂隊,也用於樂舞。
龠的種類
中國的龠類樂斜吹樂器計有近十種,雖不見於
大雅之堂,卻一直活躍在民族、民間中,至少八千年未泯。現將今之所見的主要龠類樂器簡介如下:
一、賈湖“骨龠”--今人多誤稱為“骨笛”。1986年出土於河南舞陽賈湖新石器遺址,距今八千多年,是中國吹管樂器的鼻祖。器以鶴禽類的翅骨製成,管長25厘米左右,管身鑽有音孔4-8個不等,無吹孔。斜吹之,發音嘹亮,七音齊備,音域可達兩個半八度以上,能流利地作多宮翻奏,是一件完形的特色獨奏樂器。
二、新疆“鷹骨龠”--流行於新疆天山一帶,
塔吉克人稱之為“奈依”,柯爾克孜人稱之為“卻奧爾”,而今人則謂之“
鷹骨笛”。器以大鷹的翅骨製成,長約26厘米,開有三個音孔,可以演奏完整的
七聲音階。音域一般為九度,而技藝高超的演奏家則可以向
低音區再拓展近一個
八度音程。此器實即古代被稱之為“籟”(奈依)的三孔龠在今天的活化石(《說文》:“籟,三孔龠也。”)塔族“奈依”多與達普(手鼓)合奏,常用於節日,婚禮,
叼羊等民間喜慶場合。曲目有《奈依曲》、《
恰普素孜》等。
三、哈族“
斯布斯額”--北方流牧民
哈薩克人的吹奏樂器。多以草原上的葦類“叢文依草”或松木製成,套以
羊腸,纏以弦繩而這。管長約50多厘米,一般開有3-5年音孔。持勢特點為下把以拇,食指二指按孔,吹奏以口半含管端,舌控吹口大小。演奏時,以喉聲引出樂管聲,並持續在整首樂曲進行中。其音色奇妙“如天際自然而來”。有學者據古文獻中
胡笳演奏有「
喉囀引聲」一法,認為“斯布斯額”實為古胡笳之孑遺。“斯布斯額”現仍流行於哈族等北方遊牧民族之中,其代表曲目有:《思念》、《額爾奇斯河的波浪》等。
四,道教“篍”--流行於中原一帶的河南安徽等地,多為民間道士所吹奏。其器名今人多字作“籌”,古文獻中則字作“楚”,而正名則應是《
說文》中被稱為“吹筒”的“篍”。據朱載(土育)《
律呂精義》載:“南龠”俗稱為“楚”,中原“篍”實為古南龠在今天的孑遺。現存民間的“篍”,多以竹笛改制。先將笛的上段自吹孔處截去(不要吹孔,保留膜孔),再將新截的管口削成坡形即可。篍的音色及音域皆與竹管相似而略感柔和。其特點是通過吹口角度與氣息的有機結合,可以隨溫度對調高作一個小二度左右的微調。河南的篍見於大相國寺的祭祀音樂,而安徽的篍則作過黃梅戲早期的特色伴奏樂器。
五,劉氏“九孔龠”--1995年創製成功。器以粗竹製成,長約70厘米,吹口管徑約3厘米左右。管身開有九個音孔,科學地按手形自然持勢排列,可以快速流利地演奏十二個半音,又與傳統的管樂
指法毫不相悖。其音域達三個
八度(
筒音為
中央C),音色質樸,雄渾,具有兼笛、簫、塤的於一體的特點,不僅是一件有八千年
遺風餘韻的特色獨奏樂器,還是一種可以填補當代
民族管弦樂隊中聲部的理想的新聲源。
劉氏「九孔龠」現已登上舞台,主要曲目有:協奏曲《
天山雪》、《地籟篇》(唐朴林曲)和獨奏曲《詩經.甘棠》,改編古曲《梅花三弄》、《
妝檯秋思》及移植外國曲目《野蜂飛舞》、《
威尼斯狂歡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