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遺址特點
龍山古河尋古
“兩河流域”產生了華夏文明的黎明期
龍山文化發源於巨野河和武原河流域。巨野河,西支發源於歷城區西營鎮拔槊泉,東支發源於濟南市章丘區曹范鎮北曹范村西的巨野河,又名巨合水。據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水經注》記載:“巨合水南出雞山西北,北經巨合故城西。”東西兩支在龍山鎮北匯集流入現杜張水庫後,經歷城鴨旺口入小清河。全長約46.8公里,河床寬50米。此河兩岸遺址甚多,城子崖便是各支流匯入巨野河的第一個河邊台地遺址。武原河又名武原水,在巨野河東部,據《水經注》記載:“武原水北經譚城東,又北經東平陵縣故城西。”歷史上有名的巨合城和譚國故城就在兩河之間。
1930到1931年,考古界對龍山鎮城子崖遺址進行了發掘。上層為東周時期的文化遺存,下層首次發現了一種以磨光黑陶為顯著特徵的新石器時代遺存,最初稱為“黑陶文化”,後以遺址命名為“龍山文化”,現在專稱為“山東龍山文化”。山東龍山文化上承大汶口文化,下續是岳石文化,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年代約在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2000年。
遺址出土的黑陶主要有杯、碗、豆、盤、盆、罐、瓮、鼎、等日用器皿,其中以帶扳杯、三足盤、高柄豆、鳥首足鼎、白衣黃陶袋足、肥袋足最富有代表性,還有漆黑光亮、做工極其精緻、薄如蛋殼的陶器,稱之“蛋殼陶”,其製作技術高超絕倫,是陶器中上佳之品。此外,在遺址周圍還發現一處平面為長方形的版築夯土圍牆遺蹟,南北長約450米,東西寬約390米,牆基厚度達10米,考古發掘者認為這可能是當時的城牆基址。
發生在“兩河流域”的一次著名戰役
“兩河流域”是海岱通往中原的交通要道,為“濟左走廊”之鎖要,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漢高祖劉邦拜韓信為相,領兵攻齊,路過龍山。韓信意欲出奇兵打齊國一個措手不及,故不從城內穿過,在龍山北1公里許的巨野、武原兩水交匯處架起一座石橋,大軍往東直撲臨淄,大敗齊軍。以後,這座橋也為當地百姓提供了很多方便,為了紀念韓信,當地百姓稱此橋為“韓信橋”。
歷史上著名的“耿弇討張步之戰”也發生在兩河流域。《水經注》記載:“耿弇之討張步也,守巨里,即此城也。三面有城,西有深坑,營也。與費邑戰,斬邑於此。”張步,字文公,琅邪人,為當地豪強,聚眾數千人,自封為五威大將軍,據齊地。後受命劉永,自封定漢公,未成。建武五年(公元29年),武帝派建威大將軍耿弇起兵討張步,張步聞之,派大將費邑守濟南(即東平陵),派費敢守巨里(即龍山巨合城),又分兵屯祝阿,並在長清及泰山西側置數十營以待耿弇。因巨里西臨巨野河,耿弇即派兵砍伐樹木,揚言要填平巨野河。幾天后,巨里有降者,告之費邑要發兵救巨里。聞之大悅,急令攻下巨里後,自引精兵於巨合城外高岡上大戰費邑,將邑斬之。這是東漢時發生在兩河流域的一次著名戰役。
尋覓古河畔的紅襖軍營寨
巨合河邊問李全,妙真營寨尚依然。
三分輕重歸誰是,槍號梨花二十年。
這是晚清著名詩人王象春在《齊音》中的一首詠唱妙真寨的詩。詩人憑弔遺蹤,遙想當年馳騁疆場二十餘年的女英雄,在欽仰之中蘊含著惋惜和遺憾。“巨野河邊問李全,妙真營寨尚依然”,詩人說出了在巨野河邊,金代末年農民起義軍——紅襖軍的女英雄楊妙真曾在此結寨駐兵,後人稱之為妙真寨。
金末,蒙古人南下,金宣宗貞祐二年(1214)五月,金朝遷都南京(今河南開封)。蒙古軍再度南下,在山東、河北等地大肆擄掠。金朝統治者面對內外交困的局面,無力抵禦蒙古軍南下,依然對境內人民橫徵暴斂。為反抗金朝的統治,在山東、河北一帶爆發了大規模的紅襖軍起義。當時,山東紅襖軍共有三支軍隊:魯東的楊安兒、魯南的劉二祖、魯中的李全。當時的章丘,在李全的勢力範圍內。
楊妙真,小名四娘子,金末紅襖軍著名首領楊安兒之妹,善使槍,自稱“梨花槍天下無敵手”,與李全部會合後,遂與李全結為夫婦,成了李全的得力助手,勢力也空前壯大,漸漸控制了整個山東,並順利說降了金朝山東元帥張林,接收了青、莒、密、登、萊、濰、淄、濱、棣、寧海、濟南等二府十二州。
李全割據一方,很重視在章丘的營建,他在金興定二年與楊妙真進駐章丘,在今之龍山(巨野河畔)、水寨(城子村)、相公莊皆有兵寨,而最著名的,當數章丘相公莊北會仙山上梨花槍山寨壁壘,至今遺蹟猶存。清康熙年間章丘梭莊進士李縉明有《嘯園自記》考其遺址曰:“長白山之麓……會仙峰,孤峰壁立,為李全寨,二十年梨花槍壁壘尚屹然也……。”李全離開章丘後,又縱橫天下十餘年。金正大八年,因內亂兵敗李全被殺。楊妙真北渡淮水,與養子李璮返回山東老家,繼任益都行省,居數年而死。李璮,襲父職治益都行省,專制山東三十年。後投蒙,又叛蒙,不久被俘處死。
深耕龍山文化,留存鄉村記憶
本報記者 邢振宇 通訊員 袁致甲 李俊梅 曲曉明
保護遺珍 打造龍山文化遺址公園
穿過時光隧道走進龍山文化博物館,陶鼎、陶壺、陶碗……琳琅滿目,古人耕作、制陶、生活場景再現,加之詳實的文字記載,徘徊其中,可品味一場史前文化饕餮盛宴。“2013年,政府牽頭,改造提升城子崖文化博物館,建成如今龍山文化博物館,對館內陳列、場景設定等各方面全方位提升。”該館館長田繼寶表示。
為改變龍山文化“地下氣象萬千,地上一無所有”局面,打造具有生態示範意義的考古遺址公園。今年5月,濟南市章丘區正式啟動了集保護、展示、教育、休閒、體驗為一體的龍山文化遺址公園一期工程建設,建成後,市民可將體驗刀耕火種的史前人類生活方式,真切感受龍山文化的厚重底蘊。
承接龍山文脈,留存鄉村記憶。今年,濟南市章丘區啟動實施“鄉村記憶”工程,通過搶救和保護文物古建築,實現對文化遺產的整體性和真實性保護,從現有鄉村層面、撤村並社區和城鎮建設中,制定具體規劃。其中,改造提升後的朱家峪就是典型範例,江北第一古村新面貌呈現,將文化具象化,闖關東體驗館、八大作坊等各種體驗項目,讓民眾置身其中體驗奧秘,尋根溯源感受文化。
為保護古村文化,今年4月,濟南市章丘區聯合濟南市考古所對埠村、普集、文祖、相公莊等鎮街的古建築進行集中調研踏勘,制定出全市古建築維修方案,市政府投資1200萬元啟動了古建築維修工程。
文化傳承 科研與非遺保護並舉
龍山文化博物館硬體設施進一步提升,但在龍山文化研究領域一直是短板。為此,10月19日,龍山文化研究會成立大會暨龍山文化研討會在章丘召開,成立了全國第一個專門研究龍山文化的學術組織。來自全國的41位專家學者齊聚章丘,圍繞龍山文化遺址的保護和利用,龍山時代遺址博物館及考古遺址公園的建設、運行及管理經驗交流等議題展開討論。這意味著,龍山文化研究有了一個規範、官方、權威的科研組織。此外,濟南市章丘區制定了《龍山文化生態保護區規劃綱要》,積極爭創省級龍山文化生態保護區,目前已經通過專家評審。
保護“活化石”,承接民族記憶。目前,濟南市章丘區已建立起了四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體系,現有國家級非遺項目1項、省級6項、市級20項、縣(區)級44項。非遺傳承、走向全國,章丘芯子獲得第八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參加首屆齊魯民間藝術展演,榮獲金獎,並登上央視《星光大道》舞台。在文化部、山東省政府主辦的第三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上,龍山黑陶的製作技藝、百脈泉傳統釀酒工藝、宏濟堂阿膠、黃家烤肉的製作工藝、龍山小米等5個項目獲展,好評如潮。
文化富民 讓文化產業 更加惠民
文化產業化發展是富民之路,也是文化傳承的創新路徑。章丘積極推進文化資源、資產、資本的良性循環,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實現了文化產業競爭力、帶動力、發展力的新提升。
在龍山街道黑陶創作大師劉德功工作室中,傳統炭火窯剛出幾件精品,窯溫猶存。雕刻工人正細緻地為泥胎做拋光、打磨、雕花處理。“從選泥到花樣再到雕刻塑形,全程手工製作,世界上沒有兩件一模一樣的黑陶。經多年研究,黑陶製作融合現代噴繪、金絲鑲嵌等現代工藝,傳統工藝與現代審美結合,創新出更廣泛的藝術表達形式。”劉德功表示,在傳承中求創新,在創新中求發展,目前,黑陶儼然發展成為當地產業,帶動從業者致富。
將文化資源轉化為產業優勢,政府主導、混合所有制運營讓古村朱家峪重獲新生,章丘也由此拉開了文旅融合的新篇章。借鑑朱家峪的成功經驗,章丘將之用於龍山文化遺址公園等文化產業項目建設中,延伸到全市文化資源開發建設中,全面叫響龍山文化、古村文化、泉水文化、清照文化、館藏文化及儒商文化。
除此之外,章丘文化惠民全面展開。9月底,該市全部完成3處鎮街綜合文化站、20處農家書屋、83處農村文化大院、齊魯澗橋前廣場“泉之舞舞蹈隊輔導點”等4處民眾文化活動示範點的創建任務,實現了全市農村文化大院建設全覆蓋的目標。
繁榮和普及基層民眾文化活動開展方面,設立文化活動演出專項資金,已經連續舉辦了26屆百脈燈會、12屆民間藝術表演和4屆民俗手工藝製作展演活動;每年撥款50萬元,扶持莊戶劇團巡迴演出。目前,濟南市章丘區的莊戶劇團有200餘支,優秀民眾文藝表演隊伍1000餘支,文藝骨幹6000餘人。文化下鄉、莊戶劇團演出、民星才藝大賽和廣場舞大賽等已成全市文化惠民活動的亮點品牌。